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8370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基于SPSS数据分析).doc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SPSS统计分析软件课程设计

SPSS统计分析软件

课程设计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报告

(基于SPSS数据分析)

学院:

软件学院

专业:

软件工程

班级:

数据库1班

姓名:

闫军

学号:

1115115327

目录

一、调查目的 -1-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

三、调查内容 -1-

四、数据分析 -1-

(一)复选题的统计分布 -1-

1.复选题的次数分布 -1-

2.交叉表 -2-

3.增列图层变量的交叉表 -3-

(二)单选项的统计分析 -4-

1.描述性统计量 -4-

2.次数分布表 -5-

3.题项适合度检验 -6-

4.不同年龄的父母对于学习科目重要性看法 -7-

5.百分比同质性检验 -9-

五、结论与建议 -12-

六、课程小结 -12-

附录一调查表样本 -13-

附录二数据编码方式 -14-

父母对子女学习及学习环境意见调查

一、调查目的

为了使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更好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程度,了解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同时也为了了解家长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期望,以便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好的推进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回收120份,被调查的学生家长对此调查给予了较大的重视和支持,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

“您选择孩子就读的学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您未来选择孩子就读的学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对于子女的校园学习,您最重视的项目是哪一项?

”等共五道题(详见附录一)。

四、数据分析

(数据编码方法详见附录二)

(一)复选题的统计分布

1.复选题的次数分布

【研究问题】

求全体样本在复选题一个选项勾选次数及百分比为何?

表4-1

表4-1为题集“$a1”(第一题)四个选项被勾选的次数百分比,选项1(学校办学口碑)被勾选的次数为81,占全部勾选次数的(81/276=)29.3%;选项2(校长领导风格)被勾选的次数为66,占全部勾选次数的(66/276=)23.9%;选项3(学校升学率高低)被勾选的次数为78,占全部勾选次数的(78/276=)28.3%;选项4(交通因素)被勾选的次数为51,占全部勾选次数的(51/276=)18.5%。

上述“反应值”列中的“百分比”为各选项除以全部勾选总次数。

统计分析显示:

在调查样本中,有67.5%的学生家长会以“学校办学口碑”为考虑,即有约六成家长会以“学校的口碑”作为选择子女就读学校的考虑因素。

2.交叉表

表4-2

表4-2为不同亲子关系样本在复选项四个选项勾选的次数与百分比的单元格分布情形。

由于亲子关系有两个水平(父亲、母亲),复选题集中有四个水平选项,因而构成一个4×2的交叉表,总共有8个单元格。

以单元格1为例,单元格1表示父亲勾选选项1(学校办学口碑)的人数有51位,全部样本(父母)勾选选项1的人数共有81位,其中母亲样本勾选的次数有30位,第二栏“$a1中的%”的数值=51/81=63.0%,第三栏“关系中的%”的数值=51/63=81.0%,第四栏“总数的%”的数值=51/120=42.5%。

单元格1的四个数据表示在63为父亲样本中勾选选项1的次数共有51位,其百分比为81.0%,父母勾选选项1的次数共有81位,父亲勾选的次数占此选项总次数的63.0%,占全部样本观察值得42.5%。

表4-3

表4-3为不同家长年龄在复选集“$a1”四个选项勾选的次数副百分比的单元格分布情形,由于家伙在那个年龄有3个值,故和选项的4个值构成4×3的交叉表,总共有12个单元格。

以选项3被不同年龄家长勾选的情形为例,三个水平群体勾选的次数分别为30,18,30,勾选此选项的样本总数为78位,占样本总量的65.0%,三个水平群体勾选的次数各占其水平群体样本的66.7%,50.0%,76.9%,各占全体样本总数的25.0%,15.0%,25.0%,表示在120位样本观察值中,三个年龄段的家长以“学校升学率高低”为考虑百分比依次为25.0%,15.0%,25.0%。

3.增列图层变量的交叉表

表4-4

表4-4是以“亲子关系”为图层变量所呈现复选集“$a1”与“年龄”类别变量的交叉表,由于“亲子关系”分为两个水平(父亲、母亲),图层的交叉表会分被呈现父亲群体中(水平值为1),三个年龄段群体在复选集四个选项勾选次数与百分比;母亲群体(水平值为2)中,三个年龄群体在复选集四个选项勾选次数与百分比,父亲群体样本总数为63、母亲群体样本总数为57.以母亲为群体为例,三个年龄群体组勾选选项1的次数分别为9、6、15,考虑“学校办学口碑”因素的样本共有30位,占母亲样本数的52.6%,三个年龄群体勾选此选项的人次占母亲群体的百分比依次为15.8%,10,5%,26.3%。

(二)单选项的统计分析

【研究问题】

1.了解全体样本对于题二学习科目重要性次序为何?

2.了解全体样本对于学校的整体满意度与班级满意度如何?

1.描述性统计量

表4-5

表4-5为第二题五个选项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等级平均数最小者为“数学”(RM=2.17),其次是“语文”(RM=2.38),等级平均数最大者为“社会”(RM=4.33),从等级平均数高低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父母在其子女的学习科目中最重视的科学是数字,其次是语文,较不重视的学习科目是社会。

再从标准差的数值来看,五个变量选项中以数学科目的标准差0.999最小,表示在五个选项中,此选项是受试者看法差异最小的一个学习科目。

表4-6

表4-6为第四题与第五题满意度调查的描述性统计量。

在学校整体满意度的知觉方面,平均数为2.50、标准差1.115;在班级整体满意度的知觉方面,平均数为2.42、标准差为1.089。

在李克特四点量表中,学校满意度中位数为2.50,换算成百分比=,班级满意度的中位数为2.42换算成百分比=,因此受试者在两个选项的填答皆属于中等程度,即满意度约为50%而已。

【研究问题】

1.全体样本在第三题中,各选项勾选的个数及百分比为何?

2.全体样本对于学校整体满意度各选项勾选的个数及百分比为何?

3.全体样本对于班级整体满意度各选项勾选的个数及百分比为何?

2.次数分布表

表4-7

表4-7为样本观察值在第三题“对于子女的校园表现,您最重视的项目是哪一项?

”四个选项勾选的次数、百分比。

四个选项被勾选的次数分别为17、35、29、39,其中有效百分比分比为14.2%,29.2%,24.2%,32.5%,表示小学高年级家长对于子女的学习最重视的项目为“品德行为”,较不重视是“考试成绩”选项。

表4-8

表4-8为样本观察值在第四题“您对子女目前就读学校的整体满意度如何?

”选填的次数及百分比。

勾选“非常满意”、“满意”选项的百分比分别为25.8%,21.7%,两者合计47.5%;勾选“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选项的百分比分别为23.3%,29.2%,两者合计52.5%,持不满意意见的家长稍多。

表4-9

表4-9为样本观察值在第五题“您对于目前子女就读班级的整体满意度如何?

”选填的次数及百分比。

勾选“非常满意”、“满意”选项的百分比分别为20.0%,28.3%,两者合计48.3%;勾选“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选项的百分比分别为26.7%,25.0%,两者合计51.7%,持不满意意见的家长稍多。

【研究问题】

1.样本在第三题四个选项上的勾选次数间是否有显著不同?

2.样本在第四题四个选项上的勾选次数间是否有显著不同?

3.样本在第五题四个选项上的勾选次数间是否有显著不同?

3.题项适合度检验

表4-10

残差值为正,表示实际观察次数多于期望理论次数,残差值为负,表示实际观察次数少于期望理论次数,残差值的绝对值愈大,表示实际观察理论次数的差距愈大。

表4-10中数据就“重视项目”变量而言,值等于9.200,渐进显著性的p值等于0.027,小于0.05,达到显著水平,拒绝虚无假设,表示四个选项被样本勾选的次数有显著不同。

样本观察值勾选“品德行为”的选项最多,而勾选“考试成绩”的选项最少,两者被勾选的次数的差异达到显著。

就“学校满意”变量而言,值等于1.533,渐进显著性的p值等于0.675,大于0.05,未达到0.05显著水平,接受虚无假设,拒绝对立假设,表示四个选项被样本勾选的次数没有显著不同。

就“班级满意”变量而言,值等于1.867,渐进显著性的p值等于0.601,大于0.05,未达到显著水平,接受虚无假设,拒绝对立假设,表示四个选项被样本勾选的次数没有显著不同。

【研究问题】

对于题二“对于子女的学习科目,您重视的重要性次序是什么?

”,使用者除探讨全部样本的看法外,也想知道不同年龄的学生父母间的看法如何,由于年龄变量为三分类别变量,使用者可先将资料文件依“年龄”变量分割,再执行描述性统计量,求出各群组在五个科目选项的等级平均数。

4.不同年龄的父母对于学习科目重要性看法

表4-11

就35岁以下群组父母而言,有效样本45位,其对学习科目的重视度依次为“数学”(RM=1.91)、“语文”(RM=2.00)、“英语”(RM=2.69)、“自然”(RM=3.73)、“社会”(RM=4.67。

其中排序第四的“自然”标准差为0.780、排序第三的“英语”标准差为0.900,其标准值很小,表示样本对两个科目选项看法间的意见颇为一致。

表4-12

就36至44岁群组父母而言,有效样本36位,其对学习科目的重视度依次为“自然”(RM=2.58)、“数学”(RM=2.64)、“语文”(RM=3.11)、“英语”(RM=3.22)、“社会”(RM=3.44)。

五个科目选项的标准差均大于1,表示样本间差异较大。

表4-13

就45岁以上群组父母而言,有效样本39位,其对学习科目的重视度依次为“数学”(RM=2.03)、“语文”(RM=2.15)、“英语”(RM=2.49)、“自然”(RM=3.56)、“社会”(RM=4.77)。

五个科目选项的标准差均大于1,表示样本间差异较大。

其中排序第五的“社会”标准差为0.427、排序第一的“数学”标准差为0.900,其标准值很小,表示样本对两个科目选项看法间的意见颇为一致。

尤其“社会”一科的重视度,45岁以上群组的父母观点甚为一致。

对于前三个科目的排序,45岁以上群组父母和35岁以下群组父母的看法是相同的。

【综述】

综合上述输出报表,可以将不同年龄对于科目重视程度的等级排序如下表:

表4-14

【研究问题】

1.不同“亲子关系”对学校满意度的四个选项反应百分比是否有所不同?

2.不同“年龄”父母对学校满意度的四个选项反应百分比是否有所不同?

3.不同“亲子关系”对班级满意度的四个选项反应百分比是否有所差异?

4.不同“年龄”父母对班级满意度的四个选项反应百分比是否有所差异?

5.百分比同质性检验

表4-15

表4-15为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统计量,Pearson卡方值为16.139,自由度为3,显著性概率值p=0.001<0.05,达到0.05显著水平,表示不同亲子的类别在学校满意度四个反应量上至少有一个选项选择的次数百分比间有显著差异。

即学生父亲对学校满意度的“满意”选项的勾选百分比显著多于母亲勾选“满意”的百分比。

表4-16

表4-16为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统计量,Pearson卡方值为8.620,自由度为6,显著性概率值p=0.196>0.05,未达到0.05显著水平,接受虚无假设,表示不同年龄的学生家长在学校满意度四个反应量上没有一个选项选择的次数百分比间有显著差异。

表4-17

表4-17为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统计量,Pearson卡方值为43.612,自由度为6,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达到0.05显著水平,表示不同年龄的学生家长在班级满意度四个反应量上至少有一个选项选择的次数百分比间有显著差异。

就“非常不满意”反应选项而言,“35岁以下”勾选的百分比(=17.5%,AR=3.8)显著多于“36-44岁组”勾选的百分比(=2.5%,AR=-3.0);

就“满意”反应选项而言,“35岁以下”勾选的百分比(=2.5%,AR=-4.1)则显著少于于“36-44岁组”勾选的百分比(=217.5%,AR=-4.8);

就“非常满意”反应选项而言,“45岁以上”勾选的百分比(=12.5%,AR=3.5)显著多于“36-44岁组”勾选的百分比(=2.5%,AR=-2.1);

由上述结果可知:

35岁以下组群体对班级满意度的反应中,勾选“非常不满意”选项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满意”选项的百分比;36-44岁组群体对班级满意度的反应中,勾选“

满意”选项的半分比显著高于“非常不满意”选项的百分比。

表4-18

表4-18是方向性量数统计量。

表中“班级满意度依变量”的λ系数的值等于0.267,表示当知道样本年龄变量时,可增加预测其对班级满意度反应选项的正确性达26.7%。

当样本年龄属“35岁以下组”群体时,预测其对班级满意度反应选项中勾选“非常不满意”选项的比例值最大;当样本年龄属于“36-44岁组”群体时,预测其对班级满意反应选项中勾选“满意”选项的比例值最大;当样本年龄属于“44岁以上组”时,预测其对班级满意反应选项中勾选“非常满意”选项的比例值最大。

表4-19是不同年龄家长对班级满意度四个反应选项勾选的次数及卡方检验摘要表

表4-19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复选和单选相结合方式,使用SPP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量化分析可以知道,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子女所在班级的满意度大致为中等不是很好,有待加强;对于子女的学习科目,父母对“社会”科目的重视性比较一致,“数学”科目的重视度较高;对于家长选择子女就读学校的时候,家长会注重“学校的口碑”,而对于子女在校的表现,家长最重视的项目为“品德行为”,较不重视是“考试成绩”选项。

校方应根据此分析做出相应改正。

六、课程小结

本次课程设计虽然完成了,但是过程是艰辛的,遇见的问题也很多,但是让我学会了细心,SPSS软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软件,使用它能很方便的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能挖掘出很多隐藏的信息。

总之,此次课程设计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附录一调查表样本

父母对子女学习意见调查表

【基本数据】

1.您是学生的:

□父亲□母亲

2.您的年龄是:

□35岁以下□36-44岁□45岁以上

【题选】

一、您选择孩子就读的学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可复选)

1.□学校办学口碑

2.□校长的领导风格

3.□学校升学率高低

4.□上学的交通问题

二、对于子女的学习科目,您重视的重要性次序是什么?

(1最重要、2重视……)

□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

三、对于子女的校园表现,您最重视的项目是哪一项?

□考试成绩□校园生活□同学关系□品德行为

四、您对子女目前就读学校的整体满意度如何?

□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五、您对于目前子女就读班级的整体满意度如何?

□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附录二数据编码方式

数据编码方式

1.背景变量均为单选题,第一义的变量名称为“关系”,水平数值标记中1为“父亲”、2为“母亲”,是一个二分类变量;第二题的变量名称为“年龄”,为三分类别变量,水平数值标记中1表示“35岁以下”、2表示“35岁至44岁”、3表示“45岁以上”。

2.第一题四个选项的变量代码分别为a1m1、a1m2、a1m3、a1m4,四个选项标记分别为“题1选1”、“题1选2”、“题1选3”、“题1选4”,编码原则中a1表示第一题,而m1至m4表示复选项1至4,四个选项的复选题集以a1表示。

3.第二题的五个选项代码分别为a2m1、a2m2、a2m3、a2m4、a2m5,其中a2表示第二题,而m1至m5表示题项的选项次序,五个变量名称的标记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变量数值的范围介于1至5之间。

4.第三题为单选题,题项变量名称为a3,变量标记为“重视项目”,水平数值标记中1表示“考试成绩”、2表示“生活常规”、3表示“同学关系”、4表示“品德行为”。

5.第四题为单选题,题项变量名称为a4,变量标记为“学校满意”,水平数值标记中4表示“非常满意”、3表示“满意”、2表示“不满意”、1表示“非常不满意”。

6.第五题为单选题,题项变量名称为a5,变量标记为“班级满意”,水平数值标记中4表示“非常满意”、3表示“满意”、2表示“不满意”、1表示“非常不满意”。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