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264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docx

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题型全突破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Word版含解

高考题型九 “探究类”主观题专题讲座

[题型概述]

该类试题是历年高考中的重要题型,一般以生活案例为背景,围绕一定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设问以组合型为主,考查知识面广,设问中经常有对上述做法的看法、提出建议、如何参与等带有主题指向、行为指向的关键词出现。

答案有很强的开放性,答案一般不唯一,很容易得分,但不容易得满分;另外,答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答题不需要空洞的语言,在提出建议、设计方案、评析观点时要具体可行。

[典型例题]

[2015·新课标Ⅰ卷,39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

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2)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

[阅卷现场]

考生答卷1

阅卷点评:

考点指向审题错误,把“哲学认识论”知识答成了“文化生活”知识。

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

答案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语言空洞,缺乏具体可行性。

考生答卷3

阅卷点评:

答案不具有开放性,两点建议雷同,只能得到一个要点的分数。

【满分答案】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

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2)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解题技巧]

1.解答探究类主观题常见角度及注意事项

(1)观点评析类设问:

作答时要注意针对他人观点认真分析,找准其错误点,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出建议措施类设问:

作答时注意行为主体(如党、政府、社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注意思维的拓展性,不可太狭隘。

(3)设计活动方案类设问:

作答时注意把握好主题;尽量联系所学知识,不可脱离所学理论;所制定的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

2.失分警示

(1)首先要明确命题立意。

命题立意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命题所指向的考点,二是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

(2)探究题一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因此回答时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自身实际。

(3)探究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在作答时要注意全面具体。

(4)探究题一般具有建议性,但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作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探究的内容组织答案。

题型训练九 “探究类”主观题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1.当面临老人跌倒时,“扶还是不扶”依然是民众热议的话题。

某校高三学生为此开展了“拒绝冷漠,温暖社会”的研究性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观点碰撞:

在探讨“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诬告的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时,有同学认为,市场经济越发展,社会道德水准就越低。

(1)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可行性建议:

同学们课后还收集到以下资料:

◆一例败德的突发事件,会引起一些报刊和网络媒体的亢奋、躁动以及持续、深度的追踪报道。

而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摔倒被扶后感谢他人的事例,却难以成为报刊和网络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

◆有专家指出,对于施救者也要有法律保护。

比如,要制定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才能“扶得起老人”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合理建议。

答案 

(1)①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拜金主义等思想。

但是,不能把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都归结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一些新观念正在不断丰富着民众的精神世界,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2)①政府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对正面典型事例宣传的力度,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②人大要行使好立法权,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既要保护好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道德的底线,也要给施救者以法律保护,防止“好人得不到好报”。

2.随着“雾霾”等恶劣天气与社会大众的接触越来越“亲密”和频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社会问题。

某校高三

(2)班同学商定以“环境污染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解读生活】

对于公众来说,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既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

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政府负责、企业守法、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

(1)请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崇尚绿色消费理念?

【参与讨论】

查找资料过程中同学们进一步发现,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各地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适时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通过人工增雨的方法缓解雾霾,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

(2)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勇于实践】

同学们普遍认为,针对严峻的环保形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节能环保,低碳生活。

(3)在节能环保的今天,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请写出两点,并分别说明其哲学依据。

答案 

(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崇尚绿色消费观念有利于引导人们的绿色消费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崇尚绿色消费观念有利于统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保护,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崇尚绿色消费观念有利于国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使生态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要适时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通过人工增雨的方法缓解雾霾。

④系统具有整体性,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统筹规划雾霾的治理,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亦可)(任答三点即可)

(3)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哲学依据: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重视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

哲学依据: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重视使用节能环保的灯具。

哲学依据:

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也可)

3.某校高三

(2)班学生在政治课上围绕“农民工”问题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都踊跃发言。

同学甲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极大地拉动了城市消费市场,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因此,国家应该鼓励。

同学乙说: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带来压力,对城市的就业带来冲击。

因此,国家应该限制。

同学丙说:

目前,城市的一些部门、单位对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实施歧视政策,拖欠农民工工资,向农民工乱收费,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农民不宜进城务工就业。

(1)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对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分析。

(2)就“农民工”课题中的某一问题,确定一个子课题,写出子课题的名称,并简述选定该子课题的理由和研究方法。

答案 

(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一方面对城镇化、工业化和拉动市场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会给城市带来压力、冲击等问题。

同学甲和同学乙都只看到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

②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趋利避害。

同学丙的观点不能正确对待矛盾,不能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2)①确定的子课题有:

农民工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农民工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思考;如何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等。

②理由:

可结合所学的教材知识来说明确定该子课题的必要性;要联系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③方法:

可采用实地调查、网上查阅、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

4.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0年了。

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某中学2015届高三

(1)班的学生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围绕“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并参与其中。

【寻访雷锋成长的足迹】

第一小组的同学了解到,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

解放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

他从事的是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省吃俭用捐助受灾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扶老携幼;出差时,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但做了好事却从不留姓名。

1962年,22岁的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追求雷锋精神的价值】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时尚嗅觉敏锐的年轻人中间,一股“雷锋热”又悄然兴起:

雷锋帽、大茶缸子、帆布绿背包,这些曾一度被封上“老土”标签的玩意如今又刮出了时尚风,由于供不应求,几家大型电子网购网站甚至打出了“雷锋帽”售罄字样。

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

甲同学说: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奉献,学习雷锋不应单纯着眼于经济利益”。

乙同学说:

“现在是市场经济,利用雷锋的影响力获取经济利益无可厚非”。

【呼唤雷锋精神的弘扬】

半个世纪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无数个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在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愿我们学雷锋不要停留在3月5日“学雷锋日”,不要停留在一阵风一阵雨的各式活动上,更不要让世人发出“把异乡出现的‘洋雷锋’找回来”的感叹!

(1)该班学生探究的主题蕴含了哪一个唯物论的道理?

材料中雷锋的成长足迹对你有何辩证法启示?

(2)请选择一个你所支持的观点,并进行文化论证。

(3)第三小组的同学根据本次探究的主题,设计了几条宣传标语,请你帮助完成下列表格,在序号对应处填上宣传标语或具体原理。

标语

依据的教材

具体原理

服务校园,奉献社会,做公民道德的践行者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本题围绕“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进行探究,考查学生运用文化和哲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能力。

(1)问,探究主题“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蕴含的唯物论原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把握材料中雷锋的成长足迹,运用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分析即可。

(2)问,选择一个你所支持的观点后只要找出文化论证依据即可。

第(3)问,“服务校园,奉献社会,做公民道德的践行者”的依据是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或建设和谐文化需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

只要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标语相符合均可。

答案 

(1)①该班学生探究的主题“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辩证法启示:

a.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雷锋通过努力在逆境中奋进,在平凡中显伟大,启示我们要不断进取,努力成才。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把握事物的有利联系。

雷锋的成长既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

c.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雷锋正是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正确面对挫折。

雷锋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磨难中不断成长。

(2)支持甲同学的观点。

理由是: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的发展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或:

支持乙同学的观点。

理由是:

经济是基础,对政治和文化起决定作用,应当重视经济利益。

(3)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或建设和谐文化需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

②例:

让行动与雷锋精神同在。

(其他答法只要标语内容与雷锋精神相关且与理论对应均可)

5.某校高三

(2)班同学商定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解读生活

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以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勇于实践

同学们普遍认为,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节能环保,低碳生活。

(1)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请你至少列举三个以上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基本要求或具体措施,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发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

(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重视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重视使用节能环保的灯具:

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