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274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

2019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质检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边塞/塞责应和/随声附和自吹自擂/擂鼓助威

B.嫉妒/疾病高亢/引吭高歌持之以恒/恃强凌弱

C.果脯/胸脯泥土/拘泥形式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D.曲径/曲解榜样/依山傍水人才济济/扶危济困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销毁殉职制高点待价而估

B.斡旋提炼扣字眼按部就班

C.扶掖宽宥大拇指汗流夹背

D.暴戾坐落漂白粉功亏一篑

二、情景默写

3.古诗文背默

(1)凄神寒骨,___________。

(《小石潭记》)

(2)___________,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

(3)塞北江南,西蜀辽东。

辽阔的土地赋予文人墨客无限的情思,西域奇寒,白雪为歌,面对“________,________”之奇景,岑参在隆冬里邂逅一段春光;扬州初逢,席上赋诗,面对朝中新贵,刘禹锡吟出“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道尽宦海沉浮;蜀地风狂,杜甫村居,面对长夜冷雨,杜甫抒发了“________,______”舍己为人的叹息。

三、名著阅读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

(1)下面是章回体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情节。

①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西游记》第五回)

②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水浒》第二十二回)

(2)格列佛的故事显示了作者对其所处时代的了解与观察,也彰显着时代特色,饱含对时代的讽刺,请结合《格列佛游记》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书中多次提到中国,请你写出两项有关书中关于中国的内容。

②飞岛国怎样平息叛乱

四、综合性学习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奉陪到底”,①_____?

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将打出什么底牌?

第一张底牌,限制进口美国商品;第二张底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

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②_____,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少人觉得数字化阅读是“美丽”的。

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数字化阅读迅速获取。

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

数字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

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材料三

9月26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

西街的左岸书店将于国庆节后关门谢幕。

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晓风书屋、刺桐花书城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泉州市民说再见。

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泉州逐渐衰弱。

英国诗人多恩说:

“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

”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摘自《现代金报》2015年4月22日)

(1)探究材料一,写出你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分析数字化阅读的优缺点。

(3)结合相关材料,请逐条分析实体书店相继倒闭的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猫子为什么鸣叫

①嘠、嘠……

②夜猫子又叫了,叫得很难听很神秘。

夜猫子就躲在院子外面毛白杨的树冠里,隐身在夜色中。

我们看不见它,它也许能看见我们。

父亲抄起一把镢头,气冲冲地蹿出去,咣咣砸白杨树的树干,但是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

③乌云遮住了天空,夜色墨汁般浓,寒风凛冽,呜呜……

④那年冬天,贼冷贼冷的,西北风很猖橛,夜猫子也很猖橛。

⑤爷爷盘腿坐在炕上,表情沉重。

爷爷哀叹,夜猫子又叫了,看来我是活不过今年冬天了。

母亲安慰他,别迷信了,夜猫子哪有那么大的神通?

爷爷说,老一辈都这么说,还能错?

母亲说,夜猫子是在别处叫呢,不是冲着咱家叫的,刚才孩儿他爹都去砸树了,夜猫子不在咱家的树上。

爷爷说,砸树没用,夜猫子鬼着呢。

听声音就在耳旁,就是在冲我叫呢。

坏了,看来我活不过今年冬天了。

⑥我正在隔壁房间苦读。

听着爷爷唉声叹气,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

煤油灯黄豆大的灯花,散发着昏黄的光芒。

我趴在炕桌上,试卷和书籍几乎将我的脑袋掩埋。

室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寒冷猫爪般凌厉,如影随形,如蛆附骨。

我围着被子,手上戴着露出半截指头的毛线手套,手上的冻疮此起彼伏,手背已经肿成一个小馒头。

我是第二年复读。

父亲说,明年再考不上,就下地干活儿。

没有别的出路,我只有背水一战。

⑦连续几个晚上,爷爷都这样愁眉紧锁,叹气连连,家里笼罩着一种不祥的气氛。

父亲的镢头,没用;母亲的咒骂,更没用,夜猫子该叫还是叫。

爷爷让母亲把他的寿衣拿出来,放在炕头备着。

母亲不愿意,但拗不过他,只好拿出来。

⑧爷爷的精神也越来越萎靡。

父亲找来了村医生。

村医生左看右看,左听右听,也没发现什么毛病,最后悄悄地跟父母说,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天又冷,出什么状况都正常。

爷爷让父亲把嫁到外村的几个姑姑都叫回来,说想见一面。

父亲就赶着那辆破自行车,慌里慌张地去了。

⑨第二天,三个姑姑都慌里慌张地回来了,手里都满满的,都提溜着鸡或者鸭,还有挂面、油条啥的,都是好吃的,都是那时候农村的稀罕物。

爷爷面带悲怆,跟姑姑们说,夜猫子老是叫唤,看来我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⑩姑姑们也很悲伤,但仍然强打精神,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个啥……

(11)临走时,大姑紧紧抓着母亲的手说,弟媳如妇儿,我看咱爹够呛。

冬天是老人的坎儿,今年冬天又这么冷。

赶紧给咱爹做点儿好吃的吧。

经济上有困难的话,尽管说,有我们呢。

(12)之后的一段日子,家里就像是过年,天天吃好的。

姑姑们带来的鸡鸭吃完后,母亲又把家里仅有的一只大公鸡也给宰了。

那只大公鸡原本是母亲留着准备用来换油盐酱醋的。

爷爷毕竟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

自然,我就跟着沾了不少光。

那一阵子,同学们都说我气色好了,不那么枯黄了,人也胖了。

(13)第二年的冬天,放寒假回家。

吃过晚饭后,跟爷爷边喝茶边闲聊天。

这时候,我已经是大学一年级学生。

(14)嘠、嘠……

(15)夜猫子又在外面叫起来了,在西北风的呼啸声中叫,还是很难听,很神秘。

(16)我打了一个愣怔,然后担心地凝视着爷爷。

只见爷爷气定神闲,慢慢品着早已没了颜色的茶水,就跟没听见一样。

(17)爷爷,您今年怎么不怕夜猫子了?

我很好奇。

(18)怕夜猫子?

没有的事儿。

那是迷信。

其实我从来都不怕夜猫子。

夜猫子就是个鸟,知道啥,有啥好怕的?

爷爷很不屑地说。

(19)那,去年冬天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瞠目结舌,问道。

(20)去年嘛,哈哈,去年冬天太冷了,你那时候太瘦,学得太苦了,我心里不落忍啊。

但那时候咱家刚盖完房子,欠了一屁股债,也没办法给你改善生活。

后来,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是让你姑姑她们跟着受累了,她们的日子也并不宽裕。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哈哈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黠,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作者:

田杕)

7.“夜猫子为什么鸣叫”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

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顿起。

(2)夜猫子还在鸣叫,爷爷精神越来越萎靡,姑姑们拿着好吃的来探望爷爷,“我”跟着沾光。

波澜再起。

(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又起。

8.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要求分析下面句子。

(1)我围着被子,手上戴着露出半截指头的毛绒手套,手上的冻疮此起彼伏,手背已经肿成一个小馒头。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爷爷笑得很开心,透着一丝狡猾,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9.联系全文,分析第20段在文中的作用。

10.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

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

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

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

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

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

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

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

“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

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

”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

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

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

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

“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

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

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

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

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

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

“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

”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

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11.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2.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分析?

13.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4.下面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第几段最合适?

请简述理由。

李煜背负着国破家亡的残缺人生,却留下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佳句,那一弯如钩的月,把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

①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

“贤者亦乐此乎?

②孟子对曰: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

‘经始灵台①,经之营之。

庶民攻②之,不日成之。

经史勿亟③,庶民子来④。

王在灵囿,幽鹿攸伏⑤。

幽鹿濯濯⑥,白鸟鹤鹤⑦。

王在灵沼⑧,於轫⑨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

‘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

‘时日害丧⑩?

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经始:

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②攻:

建造。

③亟(jí):

急。

④庶民子来:

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⑤幽鹿:

母鹿;攸:

同“所”。

⑥濯(zhuò)濯:

肥胖而光滑的样子。

⑦鹤鹤:

羽毛洁白的样子。

⑧灵沼:

池名。

⑨於(wū):

赞叹词;轫(rĕn),满。

⑩时日害丧:

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

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15.下列加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有仙则名(《陋室铭》)

B.水落而石出者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D.晦明变化者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语段

(一)中众人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在哪些地方?

18.语段

(一)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意”到底在哪里呢?

语段

(二)中,孟子对梁惠王说的一番话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孟子的“意”又是什么呢?

请结合两段选文分别说一说。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或“翻”字。

20.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八、作文

21.题目:

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

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

上面好看吗?

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sài/sè,hè/hè,léi/léi;

B.jí/jí,kàng/háng,chí/shì;

C.pǔ/pú,ní/nì,ài/yì;

D.qū/qū,bǎng/bàng,jǐ/jì。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待价而估——待价而沽;

B.扣字眼——抠字眼;

C.汗流夹背——汗流浃背。

故选D。

3.

(1)悄怆幽邃

(2)薄暮冥冥(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邃”、“冥”、“见”的书写。

理解型默写(3)中抓关键词“西域奇寒,白雪为歌”,“面对朝中新贵”,“舍己为人”。

4.

(1)①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

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

逃回花果山。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②宋江被发配,半路经过小旋风柴进的家,柴进留他做客,在这里宋江遇到了在这里住了很久的武松。

武松因为要回家,辞别了柴进和宋江,经过景阳冈时,醉酒过岗遇到老虎,借着酒劲打死了老虎。

(2)①中国人书写自上而下;中国服装庄重大方;中国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中国语言拼写困难。

②示例一:

将飞岛长时间浮翔在人民头顶剥夺他们享受阳光和雨露的权利,当地人民遭受饥饿和疾病的侵袭。

示例二:

岛上的大石头往下扔,把人们的房屋砸碎,教他们无处躲身。

示例三:

让飞岛直接落在他们的头上,将人和房屋一起毁灭。

【解析】

【分析】

【详解】

(1)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熟记。

①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之时,他每天无所事事,在许旌阳真人的提议下,玉帝安排悟空权管蟠桃园,在土地公告诉孙悟空3600株树的作用之时,悟空十分高兴。

一日见老树桃熟大半便吃尽了园中大桃。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悟空闻说后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葫芦内的金丹。

逃回花果山,玉帝闻说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孙悟空。

悟空打退众天神。

②宋江前往沧州投奔柴进在柴进庄上遇见同为避官的武松,武松由于十分思念抚养其成人的兄长武大,于是便告别了柴进与宋江前往清河县寻找兄长,宋江放心不下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终与武松分别。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

武松进店喝了很多酒,不听劝告,执意要过冈,武松上冈后,见了官府的榜文,才知此地真有虎,想要回去住店,又怕店家笑话,便又继续向前走去。

见到老虎后,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①考查《格列夫游记》中有关中国内容的熟记。

书中一共四处写关于中国的内容:

1、中国人的书写自上而下。

“他们的学术已经十分发达,不知历经了多少代。

这些就不用我说了。

不过他们写字的方法很特别,既不像欧洲人那样从左到右,又不像阿拉伯人那样从右到左,不像中国人那样自上而下,也不像卡斯卡吉人那样自下而上。

而是从纸的一角斜着写到另一角,和英国的太太小姐们一个样子”;2、中国服饰庄重大方。

“王后又吩咐找出最薄的丝绸给我做衣服。

那丝绸和英国的毛毯差不多厚,穿在身上十分笨重,后来穿习惯了才好一些。

衣服是照这个国家的式样做的,既像波斯服又像中国服,穿起来倒也庄重大方”;3、中国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

“同中国人一样,他们也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

可是他们的图书馆却并不很大,国王的那一个被认为是最大的了,藏书也不过一千卷,都陈列在一条大约有一千二百英尺长的长廊里。

我可以在那儿自由借阅我所喜爱的任何图书”;4、中国语言拼写困难。

“我说话时,这两只动物默默地站在那儿,似乎在极用心地听我说。

我说完之后,它们相互嘶叫了好一阵子,仿佛是在进行什么严肃的谈话。

我清楚地观察到它们的语言很能表达感情。

不用多大劲就可以用字母拼写下来,比拼写中国话还容易得多”。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②考查对名著中故事情节的熟记。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求熟记名著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符合题意的信息作答即可。

该题中“飞岛国时怎样平息叛乱的”结合所读文章的内容可知,一共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王把飞岛笼罩在叛乱子民上方,让他们无法得到阳光和雨露,饥饿致死;二是从岛上往下扔石块,将下方的建筑和人民砸死;三是直接用飞岛压下去,飞岛下方的金刚石底座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

《格列夫游记》简介:

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

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

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5.①底气何在(或:

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

②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的轨道(或:

中美两国唯有相互合作/中美经贸只有回到原本的轨道)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第一空后面的“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这句话阐述的是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将“奉陪到底”的底气和原因。

据此理解填写“原因何在?

”或“底气何在?

”作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根据第二空前面语句内容,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那也就是说要阻止美国打贸易战,回到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

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答案是多元的。

6.

(1)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国民报纸、期刊阅读量比明显减少,图书、电子书阅读量稍有增长。

(2)优点:

信息丰富,方便快捷,便宜;缺点:

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容易导致思维惰性。

(3)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为时尚,而且阅读成本低;书店入不敷出,生存在夹缝中,极为艰难。

【解析】

【详解】

(1)此题考查的是对图表的探究。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标题,标题能有效地提供信息。

然后审内容,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差距)的原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

通过图表一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字化阅读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表二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2015年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有所减少,而图书和电子书的阅读量有所增加,

(2)此题考查的是从材料中搜集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中首先列举了数字化阅读的优点:

“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数字化阅读迅速获取”说明数字化阅读内容很丰富,而且获取迅速,“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说明数字化阅读相对于纸质书要便宜。

至于它的缺点:

“数字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

据此概括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和探究。

综合前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化阅读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们越来越青睐数字化阅读,而且相较于纸质阅读,它更便宜,快捷;基于这些“书店入不敷出”“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以至于逐渐衰弱。

据此作答。

7.①夜猫子鸣叫,爷爷觉得活不过今年冬天了,“我”内心恐惧②第二年冬天夜猫子又叫了起来,爷爷却气定神闲,“我”明白了爷爷当年的苦衷

8.

(1)通过外貌描写,交代了因天气寒冷、家贫困使“我”手上的冻疮非常严重。

为下文爷爷疼爱“我”而设置“骗局”作铺垫。

(2)“狡點”原指狡猾诡诈,在这里贬词褒用。

爷爷用善意的谎言,给正在考学的“我”增加了营养,表达了爷爷对我深深的疼爱。

9.①文章的结尾处用爷爷的话,补充交代了去年冬天爷爷听到夜猫子鸣叫故意装病的原因。

②点明文章主题,突出浓浓的亲情,表现了爷爷对孙子的爱。

③用爷爷的话与前文“爷爷毕竟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

自然,我就跟着沾了不少光。

那一阵子,同学们都说我气色好了,不那么枯黄了,人也胖了”的内容相照应,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完整、严道。

④结局出人意料,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10.小说的明线是夜猫子的叫声。

小说的暗线是爷爷对我深深的爱与期待。

小说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塑造了一个疼爱孙儿,有智慧、有爱心的爷爷形象,更突出了浓浓的亲情。

【解析】

7.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

文中围绕夜猫子的叫声组织内容。

开始在②-⑥段写听到夜猫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