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452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docx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物质的检验解析版

河南省信阳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

物质的检验(解析版)

1、离子检验的常用三种方法: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判断依据

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生成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CO32-——气体法

B.SO42-——沉淀法

C.H+——显色法

D.Cl-——气体法

【答案】D

【解析】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向溶液中先加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检验氢离子的方法:

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向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

2、下列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

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

试液中一定含有Na+

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

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答案】C

【解析】A、无色试液使紫色的石蕊试液或是石蕊试纸变红,结论:

溶液显碱性,没有蓝色的石蕊试纸,错误;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可能有SO

或Ag+,错误;C.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其中含有钠元素,可能是某钠盐的溶液、NaOH溶液或含Na+的混合溶液,正确;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

试液中含氢氧化钙或氯化钙等,错误;选C。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葡萄糖溶液和乙醛

【答案】D

【解析】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生成气体,与乙醚不反应,A正确;3-己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己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B正确;苯和溴苯在水中分层,苯在水的上层,溴苯在水的下层,C正确;葡萄糖和乙醛都可以和银氨溶液反应,D错误。

4、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

A.H2O2溶液B.KMnO4溶液C.Cl2水D.HNO3溶液

【答案】A

【解析】

5、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X盐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X中一定有Fe3+B.Z中一定有Fe3+

C.Y为AgI沉淀D.X一定为FeBr2溶液

【答案】B

【解析】

6、某溶液仅含

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均为1mol。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固体为72g

B.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加入过量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

【答案】A

【解析】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H+、Fe2+、NO

之间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和NO气体,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

;已知溶液中含有4种离子,所含离子均为1mol,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Na+;在含Na+、Fe2+、NO

、SO

的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氧化铁,其质量为0.5mol×160g/mol=80g,A项错误;生成的NO遇空气易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B项正确;向溶液中加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C项正确;由上述推断可知,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

Fe2+、Na+、SO

、NO

,D项正确。

7、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下列操作:

(1)加热煮沸;

(2)加入AgNO3溶液;(3)取少量该卤代烃;(4)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5)加入NaOH溶液;(6)冷却。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3)

(1)(5)(6)

(2)(4)B、(3)(5)

(1)(6)(4)

(2)

C、(3)

(2)

(1)(6)(4)(5)D、(3)(5)

(1)(6)

(2)(4)

【答案】B

【解析】

8、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结论

A

用洁净的铂金丝沾取硫酸盐在酒精灯上灼烧,焰色为黄色

该硫酸盐一定含Na+

一定不含K+

B

二氧化硫通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口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

C

在淀粉的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D

某试样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试样中一定含有Ag+

【答案】B

【解析】A.K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滤去黄光的干扰,所以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故A错误;

B.二氧化硫通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口出现浅红棕色气体,说明二氧化硫、硝酸钡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硫酸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2+3Ba(NO3)2+2H2O=3BaSO4+2NO+4HNO3、2NO+O2=2NO2,所以该反应体现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故B正确;

C.淀粉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葡萄糖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要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要先中和酸,否则无法成功,故C错误;

D.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Ag+、SiO32﹣等,故D错误;

故选B.

9、在有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欲用试剂丙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甲离子,下表所加试剂丙不合理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加热、过滤等操作)(  )

【答案】A

【解析】A项中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会将SO32—氧化为SO42—,无法检验是否含SO42—,A错;B项中2H++CO32—===CO2↑+H2O后Ag++Cl-===AgCl↓可以检验;C项中H2SiO3(或H4SiO4)是沉淀,可以检验;D项中Ag+转化为[Ag(NH3)2]+,可以检验Mg2+。

10、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浓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中有无NH4+

B.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为鉴别NaNO3、Al(NO3)3和Mg(NO3)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答案】C

【解析】检验溶液中有无NH4+应用浓NaOH溶液和红色石蕊试纸,选项A错误;测定某溶液的pH,不能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选项B错误;NaNO3、Al(NO3)3和Mg(NO3)2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无现象的是NaNO3,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又溶解的是Al(NO3)3,沉淀不溶解的是Mg(NO3)2,C正确;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应在高温下配制饱和溶液,降至低温。

主要析出KNO3,应选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经过多次结晶,才能完全分离KNO3和NaCl,选项D错误。

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HF溶液可以除去硅晶体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硅晶体

B.向两份Fe3O4固体中分别加入HCl溶液与HI溶液,二者反应现象一样

C.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又加入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D.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所得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溶液中存在CO32-或HCO3-

【答案】D

【解析】A.Si+4HF=SiF4↑+2H2↑;SiO2+4HF=SiF4↑+2H2O.二者均被反应消耗掉。

错误。

B发生的反应为: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Fe3O4+8HI=3FeCl2+4H2O+I2.前者是复分解反应,后者是氧化还原反应。

现象并不相同。

错误。

C.由于向溶液中加入了NaOH溶液,所以再滴加酚酞试液是溶液由于含有碱性溶液而呈红色,这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H4+。

错误。

D因为HNO3溶液有强的氧化性,可以把SO32-或HSO3-氧化为SO42-。

所以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所得气体就排除了SO2的可能性。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以证明该溶液中存在CO32-或HCO3-。

正确。

12、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该物质一定是氨气

该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

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向盛有少量的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

【答案】D

【解析】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只能说明该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A错误;选项B中引入硝酸根离子,错误;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可能含有碳酸根、碳酸氢根或两者的混合物,选项C错误;向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根据反应情况判断氧化性强弱,D正确。

13、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坩埚放在石棉网上进行加热

B.实验中先称量硫酸铜晶体的质量然后再研磨

C.加热温度过高,会使一部分硫酸铜分解,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坩埚在加热前未完全干燥,导致测定的结果偏低

【答案】C

【解析】A项,坩埚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B项,实验中应该先研磨后称取硫酸铜晶体的质量;C项,正确;D项,坩埚在加热前未完全干燥,则其中的水会被计入到结晶水中,故测定结果偏高,故不正确。

14、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的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答案】B

【解析】解:

A.将茶叶灼烧灰化,应在坩埚中加热,用到的仪器有①、②和⑨,必要时还可用到三脚架或铁架台带铁圈,故A不选;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不用容量瓶,故B选;

C.过滤时用到④、⑤和⑦,故C不选;

D.检验滤液中的Fe3+,可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滤液于小试管中,用KSCN溶液检验,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和滴瓶等,即③、⑧和⑩,故D不选.

故选B.

15、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NH4+、A13+、AlO2-、CO32-、SiO32-、Cl-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

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mL0.2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H4+、A13+、SiO32-、Cl-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13+、CO32-、Cl-

C.可能含有Cl-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CO32-、Cl-

【答案】D

【解析】

1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

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

【答案】⑴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避免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⑵①F、D、G、H、D、I;CuO(氧化铜);

②H中的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①向盛有少量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两倍

【解析】⑴问考常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考虑到还有CO,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气泡”;中间的装置(一般叫冷阱)主要是冷凝分解产物中的水,如果有同学觉得水不值一提的话,可以看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水是产物之一,必须有装置证明其存在。

同时草酸也可能升华,所以该装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除去草酸蒸气,避免其进入装置C中。

⑵问考查物质性质和实验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由装置A、B出来的气体含有CO2、CO,容易想到用灼热氧化铜来氧化CO,进而检验其产物CO2,但要注意到原产物中有CO2,故要设计除去CO2和验证CO2除尽的环节。

最终确认连接顺序F(除CO2)、D(验证CO2被除尽)、G(干燥)、H(氧化CO)、D(通过验证CO2来证明CO的存在)、I(尾气处理);H中要装CuO(氧化铜);

⑶问考查实验设计能力,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这个命题很常规。

设计一个常量浓度的溶液混合,产生气泡即可。

浓度不一定强调,碳酸盐也可以是Na2CO3,但最好不用CaCO(题目开始部分又暗示CaC2O4难溶)。

证明“草酸是二元酸”这个难一点,考虑到题中给出了Ka值,所以我设计了一个NaHC2O4溶液呈酸性的实验,大家也可以直接取NaHC2O4溶液测其pH,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想想一元弱酸的钠盐)。

取溶液等体积混合可能有点玩花样了。

标准答案用中和滴定当然是高大上,堂堂正正。

17、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

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

称量5.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

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

用0.010mol/L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mol/LKMnO4溶液19.98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称量、    、转移、洗涤并转移、    、摇匀。

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

③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④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KMnO4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    。

(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2)结晶水的测定

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110℃,恒温一段时间,置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

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

   ;    。

【答案】

(1)①溶解 定容

②将溶液中的Fe3+全部还原为Fe2+,保证测定结果准确

③5Fe2++MnO4—+8H+=5Fe3++Mn2++4H2O

④11.2% 偏高

(2)应在干燥器中冷却 应再加热、冷却、称量,至两次称量结果相差小于0.1g为止

【解析】

(1)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成溶液后,电离生成K+、Fe3+、Cr2O72—,由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Cr2O72—恰好全部氧化为CO2,MnO4—被还原成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Cr2O72—+2MnO4—+16H+=2Mn2++10CO2↑+8H2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锌粉,目的是还原Fe3+:

Zn+2Fe3+=2Fe2++Zn2+。

步骤三中,用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5Fe2++MnO4—+8H+=5Fe3++Mn2++4H2O。

取两次滴定消耗0.010mol/LKMnO4溶液体积平均值:

V==20.00mL。

依据关系式:

5Fe2+ ~ Mn2+

5mol1mol

n(Fe2+)0.010mol/L×0.020L

解得n(Fe2+)=0.001mol,即原晶体中n(Fe3+)=0.01mol,m(Fe3+)=0.56g,故晶体中w(Fe)=×100%=11.2%。

若步骤二中加入的KMnO4溶液量不够,会有少量Cr2O72—未被氧化而残留在溶液中,而步骤三中Cr2O72—也会消耗MnO4—,则此时测得的铁含量偏高。

(2)中,错误1:

加热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至110℃,恒温一段时间后,应在干燥环境中冷却,否则在空气中冷却会导致质量增大。

错误2:

加热晶体使之脱去结晶水的操作,必须再加热、冷却、称量,至两次称量结果相差小于0.1g。

18、取一定量由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L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2.33g沉淀。

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答案】0.09mol0.01mol

19、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Na+、Ba2+、AlO2﹣、S2﹣、SO32﹣、SO42﹣.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沉淀甲的化学式为  .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沉淀丙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4)综合上述信息,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答案】

(1)S;

(2)Al3++3HCO3﹣═Al(OH)3↓+3CO2↑;

(3)BaCO3;BaSO4;

(4)Na+、AlO2﹣、S2﹣、SO32﹣.

【解析】无色溶液可能存在Na+、Ba2+、AlO2﹣、S2﹣、SO32﹣、SO42﹣.由实验流程可知,加过量盐酸生成淡黄色沉淀甲为S,则溶液中存在S2﹣、SO32﹣,即一定不存在Ba2+;溶液甲中有剩余的HCl,与过量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气体乙为二氧化碳,由生成白色沉淀可知,沉淀为氢氧化铝,则应存在AlO2﹣,转化生成Al3+与HCO3﹣的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溶液乙中含过量的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氨气,即丙为BaCO3,气体丙为氨气,溶液丙中含过量的氢氧化钡,由溶液为电中性可知,还含钠离子,而原溶液中SO42﹣不能确定,

(1)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甲为S,故答案为:

S;

(2)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故答案为:

Al3++3HCO3﹣═Al(OH)3↓+3CO2↑;

(3)由上述分析可知,硫酸根离子可能存在,则沉淀丙中一定含BaCO3,可能含BaSO4,故答案为:

BaCO3;BaSO4;

(4)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存在Na+、AlO2﹣、S2﹣、SO32﹣,故答案为:

Na+、AlO2﹣、S2﹣、SO32﹣.

20、有关元素X、Y、Z、D、E的信息如下:

元素

有关信息

X

元素主要化合价-2,原子半径为0.0074nm

Y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Z

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产物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E

单质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用语表示):

(1)X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的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Y与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EY3两种化合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通常实验室配制EY3溶液时,可直接用水溶解EY3固体

②EY2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产生

③铜片、碳棒和EY3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

④Y、Z、D的离子半径大小依次减小

(4)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时,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E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腐蚀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H2O2

2H2O+O2↑

(2)HCl>H2S (3)②③

(4)Cl2O7(l)+H2O(l)===2HClO4(aq) ΔH=-4QkJ/mol

(5)O2+2H2O+4e-=4OH-

【解析】根据表中信息推断可知:

X为氧元素,Y为氯元素,Z为硫元素,D为钠元素,E是铁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基本理论知识即可解答.

21、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阴离子

CO32﹣、SiO32﹣、AlO2﹣、Cl﹣

阳离子

Al3+、Fe3+、Mg2+、NH4+、Na+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图所示.(提示:

铵根和偏铝酸根不能共存)

(1)若Y是盐酸,则X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ab段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图中Oa段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要标明离子符号,如n(Na+)】.

(2)若Y是NaOH溶液,则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不考虑离子的水解因素,忽略H+和OH﹣,且溶液中只存在4种离子,则它们的离子个数比为【要标明离子符号,如n(Na+),按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高价在前,低价在后得顺序排列】.

【答案】

(1)SiO32﹣、AlO2﹣、CO32﹣、Na+;CO32﹣+2H+=H2O+CO2↑;n(SiO32﹣):

n(AlO2﹣)=11:

2;

(2)NH4++OH﹣═NH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