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注音版-原文.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85265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子《劝学篇》-注音版-原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荀子《劝学篇》-注音版-原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荀子《劝学篇》-注音版-原文.docx

《荀子《劝学篇》-注音版-原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荀子《劝学篇》-注音版-原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荀子《劝学篇》-注音版-原文.docx

荀子·劝学篇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gǎo)暴( 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lì)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g)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hán)、越、夷、貉(mò)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

“嗟(jiē)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jìng)共(gōng)尔位,好(hào)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jí)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qí)骥(j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蟺(shàn)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hūn)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qú)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qú能两听而聪。

螣(téng)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诗》曰:

“尸鸠(jiū)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zhuó)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chuǎn)而言,蝡(rú)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hé)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

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xī)径也。

若挈(qiè)裘(qiú)领,诎(qū)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chōng)黍(shǔ)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天见(xiàn)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