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2420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docx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题号

总分

阅卷人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3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晨,我沿着溪边步行,发现阳光正在(清醒/苏醒),由重重的山与浓浓的云里拉开弓箭,万箭齐发地射到人间来,那原来沉郁的山景,__①__,原本灰沉的溪水,__②__。

草叶间的露珠,__③__,溪畔的繁花也都找到自己的颜色,__④__。

晨光的感觉不仅停留在视觉上。

在听觉上,那自阳光中醒来的鸟儿,正(热烈/激烈)讨论着今天阳光的温度;在嗅觉上,那万花的芬芳与青草的清香,不正是对光张开双臂的拥抱吗?

在味觉上,如果我们大口呼吸,就可以感受到把阳光吸入胸腑的温暖;在触觉上,阳光正温柔地扶慰我们在黑夜曾经消沉的肌肤。

我们以为阳光来自太阳,但是在我们心灵黝黯的时刻,再多的阳光也不能把我们拉出阴影。

所以,阳光不只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心。

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会感应到世界的七彩;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能与有缘有情的人相互照亮;只要我们心里有光,(虽然/即使)在最阴霾的日子,也会坚持温暖、热切、充满活力的生命品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重(chónɡ)    嗅(xiù)觉     芬芳

B.畔(bàn)肌(jī)肤 扶慰

C.臂(bì)黝(yòu)黯消沉

D.应(yīnɡ) 阴霾(mái) 胸腑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醒热烈虽然

B.清醒 激烈 虽然

C.苏醒 激烈 即使

D.苏醒 热烈 即使

3.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显现七彩虹的光泽 ②突然被翡翠染绿了 ③也浮出黄金的光影 ④欢欣鼓舞起来

B.①也浮出黄金的光影 ②欢欣鼓舞起来   ③突然被翡翠染绿了 ④显现七彩虹的光泽

C.①突然被翡翠染绿了 ②也浮出黄金的光影 ③欢欣鼓舞起来 ④显现七彩虹的光泽

D.①突然被翡翠染绿了 ②也浮出黄金的光影 ③显现七彩虹的光泽 ④欢欣鼓舞起来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

B.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将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解读地方志,从地方志的角度彰显中华文明。

C.李校长宣布:

我们学校今年有两个任务:

一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D.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

5.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前往医院看病的老李刚好路过此处,得知发生火警,立即奋勇冲进火场。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现代的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正是由于共享单车的便捷,彻底释放了民众对自行车出行的需求。

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B.“令”是一种敬辞。

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深受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我们曾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夜洛城闻笛》。

二、(13分)

7.名篇名句填空。

(8分,任选四题作答)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2)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3),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4)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行军特定环境的诗句是,。

(5)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诗句是

,。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5分)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

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认识的人告诉我说:

他叫________,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

(节选自《朝花夕拾》)

②早晨,住在一门里的她进来了。

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

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节选自《朝花夕拾》)

③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节选自《朝花夕拾》)

(1)第①段中,“他”叫:

,“我”愤怒的原因是什么?

(2分)

__

(2)第②段选文中的“她”是__。

(1分)

(3)第③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选文结尾加点的“诧异”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2分)

__

__

三、(8分)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开展了“传承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主题活动。

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特殊,色彩鲜艳,内容丰富。

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材料2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传统文化”无疑是助力年画艺术走向世界的有效形式。

去年,《杨家埠木版年画历代古版孤本全集》面世,暨明清古版年画“富贵吉祥”众筹项目上线。

该项目以“富贵吉祥”为主题,从杨家埠木版年画社馆藏的明清古版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福禄寿三星》《富贵荣华》《天女散花》《丹凤朝阳》《年年有余》等五套古版,这些古版是国内现存古版中年代较早、存世较少、品相较好、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版,代表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不同风格,是明清古版年画的精粹,也集中体现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

材料3 “我来潍坊四年了,对潍坊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尤其喜欢传统的年画,感觉很神奇,也很震撼。

”约翰是来自印度的一名潍坊医学院的留学生,每次回国都给朋友带潍坊的木版年画,朋友们都很喜欢,他希望自己也可以做潍坊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9.针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结合以上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分)

__

__

__

__

__

10.请你为传承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提供两点建议。

(2分)

__

__

11.下面是王潇同学参观完杨家埠木板年画博物馆写的游记中的一段话,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指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2分)

①杨家埠木板年画博物馆一共有三个展室,是根据年画的年代来划分的,有明清时期的老年画,传统年画,现代年画。

②杨家埠的年画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与传统相结合的特色以及朴实、雅拙、风趣艳丽的风格。

③这里的年画样式十分特别丰富,我最喜欢的是神话故事类的,每一幅都是那么生动有趣。

④杨家埠年画很值得来看,它可以与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相媲美,但又各有各的不同。

⑤通过在这里参观,使我了解了杨家埠木板年画的起源、发展和制作过程。

(1)______处,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处,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37分)

四、(16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

(5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注】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诗题“重送”,是因为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诗歌。

刘、裴二人一起被召回长安又一起被贬。

12.描绘“猿啼客散暮江头”这一句所呈现的画面。

(2分)

__

__

13.“青山万里一孤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__

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1分)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

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

“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

“汝欲夺吾命乎?

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注】①秣陵:

指南京。

②质:

抵押。

③迨:

等到。

④珥:

用玉做的耳饰。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予之家于秣陵      家:

_

(2)请已之        已:

__

(3)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反:

_

15.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

A.家无井而出溉汲(《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B.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C.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D.而顷刻两毙(《狼》)

1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分)

__

(2)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2分)

__

17.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情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2分)

_

五、(2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12分)

老 井

于保月

①老家的渔村,三面环海,一面依山,四五百人的村子像一颗珠子镶嵌在山与海的中间。

虽说有山有水,但山是石头山,水是咸海水。

村里人对淡水的向往可想而知。

②没有自来水,水井便成了村里日常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

听老人讲,前辈人找淡水井的经历,可谓九曲十八弯。

找遍村子内外各个角落,人们终于在村南面的山沟里找到了一处稍微平坦的坡地,往下深挖10多米,才冒出了淡水。

这口水井,几辈人一直沿用至今。

③村里人对这口老井的珍爱是发自内心的。

人们从山上采来一块块长条方石,从井底一层层沿着井壁砌上来,为了防止山上洪水把水井冲垮,在井口四周用方条石砌成了平坦的台面,井口用凿好的石板紧紧地圈扣在一起。

靠河边的一面用石头砌成了坚固的防水墙,井边的台阶修理得平平整整。

④这口老井里的淡水,四季不涸,清冽甜润,直接入口,清嗓舒肺。

村里人无论春夏还是秋冬,直接打上来就喝,从不生病。

⑤养护好这口唯一的生活水井,是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们的一件头等大事。

⑥记得小时候,那些辈分很高的老人,总会定时不定时地来到井台上,喜滋滋地看着人们从井里上下提水,还不忘教导嬉闹的孩子们别往井里扔东西。

每当看到井水有些混浊时,老人们就会号召村里后生们来淘井。

⑦淘井是个力气活儿。

10多个后生人手一根担水的担杖,一头用铁钩挂着一个铁皮水桶,站在井口边,一桶一桶地往上提水,直到把井里的水全部淘干,再把井底的淤泥全部清理。

⑧井台上也是村里人交流情感的最佳场所。

担水是村里人每天必备的一件事儿,每当这时候,大伙儿就会在井边歇一歇脚,随心所欲地聊上一会儿,从国内外大事到家长里短,像城里说书,更像新闻发布会。

要是遇到一二位能说会道的后生或小媳妇,就更热闹了,笑声会从井台上一直传到村子里。

⑨每当过年的时候,学校里都会组织学生们去井里抬水,送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军烈属家里。

学校的学雷锋小组也会不定期地组织这样的活动。

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儿。

这种敬老助人的良好风尚,就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扎下了根,滋润着孩子们一茬一茬地茁壮成长。

⑩老井的甜水,养育了乡里乡亲,也养育了家乡人美好的品德。

老井,就像是一首朴实的歌,把最美好的乐章传唱在偏僻的乡下,传唱在人们的心间。

18.文中记叙了有关老井的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

(4分)

_

19.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3分)

老家的渔村,三面环海,一面依山,四五百人的村子像一颗珠子镶嵌在山与海的中间。

_

20.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_

21.结合文意,谈一谈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分)

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

(9分)

海狸,恢复湿地好帮手

①湿地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肾”。

它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蓄水防洪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能发挥大作用。

可惜的是,现在湿地退化问题非常严重,那么,该如何有效地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呢?

②现在,恢复湿地常用的方法是提高水位,例如沟渠堵塞,增加牧草地的面积。

而筑坝能够迅速扩大湿地水面覆盖,合理配置水资源,为湿地功能全面恢复奠定基础。

③其实,除了人类想到这个办法,还有一种有趣的动物也有类似的本事。

它就是海狸。

④海狸喜欢潜泳、筑坝、搭巢,是湿地的天然小主人。

静处的时候,海狸会像船长一样双手抱在胸前,若有所思。

游泳时,它前肢仍抱着,遇到水草便推开。

⑤海狸有三道眼睑,外眼睑上下两道,还有一道透明的内眼睑,适合潜泳,也可防止被树木扎伤,要知道海狸的视力可不太好!

海狸的前肢有蹼,也有爪,爪上下分叉。

海狸经常用它当梳子,把皮毛梳理光滑,像一个绅士一样,当然,是视力不太好的绅士。

⑥海狸出于本能喜欢筑坝。

筑坝时,全家合力为之,用石块、树枝和淤泥筑成的水坝最长可达300米。

挖淤泥时,海狸把河底的泥抱在胸前潜出,很辛苦但样子很可爱。

当然,海狸筑的坝可搞不成水电站,但对人类有好处。

可能它们在劳动中享受到了愉快,没事看看这座大坝,心里也很高兴。

⑦海狸的巢高于水面1米多,像湖心凉亭。

巢顶有一间房子,是幼海狸取暖的地方,房子下面有4~6条隧道,通向水下。

海狸很聪明,也很温和。

⑧研究人员对海狸筑坝与湿地生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海狸是真正的工程专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筑坝工程可恢复湿地生态。

海狸是称职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它可以把农业用地变成一个物种相对丰富的湿地环境,从而达到恢复湿地的目的。

因此,海狸成为解决湿地消失问题的重要物种。

所以,在英国海狸被猎杀灭绝了400年后,它又被重新引入英国。

⑨与此同时,人类对海狸的数量进行适当管理,并对其进行保护。

在2003年到2015年期间,海狸建造了195米的大坝、500米的水渠和约4__047平方米的池塘,当地的生物复杂性增加了71%,当地植物的丰富度也增加了46%。

不同植物的总数量增加了一倍多。

⑩海狸使人们看到了复苏的湿地和消失400年的乡村自然景象。

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结论会给那些想恢复昔日苏格兰乡村风貌的人士带来启示。

⑪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海狸不但能帮助人类恢复湿地,增加生物的多样性,还能稳定水流,减少下游发生洪水的风险和水污染。

研究人员认为,关于海狸对自然环境的益处,包括这种动物自身的许多习性,人们研究得还远远不够。

未来,你会加入研究的队伍吗?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2019年第1期)

22.文章介绍了海狸的哪些特征?

(2分)

__

23.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2分)

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海狸不但能帮助人类恢复湿地,增加生物的多样性,还能稳定水流,减少下游发生洪水的风险和水污染。

__

24.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分别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分)

在2003年到2015年期间,海狸建造了195米的大坝、500米的水渠和约4047平方米的池塘,当地的生物复杂性增加了71%,当地植物的丰富度也增加了46%。

_

25.文章以“海狸,恢复湿地好帮手”为题,有什么作用?

(2分)

__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六、(5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嫩芽在湿润的泥层里伸展腰肢的时候,那是春天;花蕾和晨露相亲相偎的时候,那是春天;美妙的梦幻在心灵的河床上奔泻的时候,那是春天……春天,是一个萌发生命的季节,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一个鼓舞斗志的季节,更是一个催促我们启程的季节。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以“春天里,我们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A 【解析】B.畔—pàn,扶慰—抚慰;C.黝—yǒu;D.应—yìnɡ,胸腑—胸腹。

2.D 【解析】“清醒”指人的认识清楚明白,“苏醒”指昏迷后醒过来,这里是指由黑夜到天亮,应用“苏醒”。

“热烈”是形容气氛的,“激烈”是形容场面的,这里指鸟儿鸣叫,气氛热烈。

“虽然”表示转折,“即使”表示假设,这里应是假设关系。

3.D 【解析】这里写阳光初射时景物颜色的变化,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来写颜色的变化的。

“山景”与“被翡翠染绿”搭配,“溪水”与“浮出黄金的光影”搭配,“露珠”与“显现七彩虹的光泽”搭配,“繁花”与“欢欣鼓舞”搭配。

故选D。

4.C 【解析】同一个句子中不能用两个冒号,可将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5.D 【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从”“中”;B.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得知发生火灾”;C.语序不当,改为“认识、把握、管理”。

6.B 【解析】“令”是一种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不能用于自己。

7.

(1)思而不学则殆 杨花榆荚无才思

(2)拄杖无时夜叩门 河流大野犹嫌束

(3)岐王宅里寻常见 可怜夜半虚前席

(4)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5)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8.

(1)范爱农 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

(2)衍太太

(3)五猖会 含蓄地批判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或“批判了父亲的武断”“批判了父亲的粗暴干涉与不尊重儿童”)。

9.①杨家埠木版年画能够促进社会发展;②杨家埠木版年画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③互联网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提供了平台;④“互联网+传统文化”让民间艺术走向世界。

10.①开展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开设年画相关课程;②借助媒体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杨家埠木版年画;③举办杨家埠木版年画展。

11.② 杨家埠的年画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其与传统相结合的特色以及朴实、雅拙、风趣艳丽的风格。

(或“去掉‘之所以’或‘的原因’。

”)

③ 这里的年画样式特别丰富,我最喜欢的是神话故事类的,每一幅都是那么生动有趣。

(或“去掉‘十分’或‘特别’。

”)

⑤ 通过在这里参观,我了解了杨家埠木板年画的起源、发展和制作过程。

(或“去掉‘通过’或‘使’。

”)

12.太阳快要落山了,天色渐暗,江边送客的人早已四处散去,耳边传来了猿的啼叫声,是那么凄切。

13.“万里”写出了友人路途的遥远,“一”写出了友人路途的孤单,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又有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感伤之情。

14.

(1)安家

(2)请停止

(3)同“返”,返回

15.B 【解析】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

A.连词,表顺承;B.连词,表修饰;C.连词,表转折;D.连词,表转折。

16.

(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2)你自己要克制,停下来,一年不看水仙花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17.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

竭尽家财买水仙花。

 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18.①老井的来历;②人们对老井的珍爱;③养护老井(淘井);④在井台上交流感情;⑤孩子抬水送给孤寡老人和军烈属家里。

19.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家乡”比喻成“珠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为下文做好了感情铺垫。

20.第④段写出了老井水质的清冽和优良,既照应了前文村里人对这口井的珍爱,又引出了下文人们对老井的养护,承上启下。

21.①勤劳、淳朴、善良的美好品德,敬老助人的良好风尚,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一直传承下去。

②每个人都应有故乡情结,不忘家乡的风物人情,热爱故乡,赞美故乡。

22.①喜欢潜泳、筑坝、搭巢;②皮毛光滑,有三道眼睑,视力不太好;③很聪明,也很温和。

23.“最新”从时间与地位上限定,指调查结果是到目前为止最新的,最有说服力的。

这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科学的特点。

24.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通过举2003年到2015年间,海狸建造的大坝、水渠和池塘改善当地生态的事例,并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海狸能帮助人类恢复湿地,增加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25.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海狸;“恢复湿地好帮手”概括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与地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简洁,中心明确。

26.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