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6742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docx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同学们好,今天有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温病学,那么《温病学》是一门什么课程,他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温病。

具体来说,温病的病因是什么,病机是什么,温病怎么发生的,发生以后又有什么发展规律,在温病发生之前怎么进行预防,发生之后各个阶段怎么进行辨证论治,是这么一门学科。

什么是温病,简单的说就是外感热病。

他究竟是一门基础课,还是一门临床课。

应该说他是一门临床课。

因为他是对温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但是,它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是属于基础学科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放在临床课之前,基础课之后,讲完基础课以后,讲伤寒,温病,然后进入临床,为什么这样,现在是把它作为一门基础临床课来讲。

那么在临床上,究竟它属于哪一个学科,放在内科可不可以?

内科放不下。

为什么?

因为温病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

都有外感发热的疾病,单纯放在内科不合适。

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中医对于温病的认识,起源于什么时候,可以说起源于内经。

但是《内经》里面介绍的很少,有零星的记载,并不多。

以后《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四部经典里面都提到过温病的问题。

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为什么?

因为古代首先认识的伤寒,我们现在说见到的《伤寒论》里面,记载最多的是伤寒病。

虽然提到了温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温病在后世的发展非常的缓慢。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他的发展也非常的曲折,可以说,温病学是中医学领域里面,最年轻的一门学科,他的形成应该是从叶天士开始,也就是说,它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历史,在清朝中期,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在温病学硕形成之前,应该说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温病学形成之后,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完整的发展。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讲,温病学说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这个内容就是咱们讲义里面绪论的部分。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这个形成与发展可以分成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战国至隋唐。

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的形成是在战国时期到秦汉这一个阶段。

《内经》里面提到了关于温病的问题。

所以我们讲温病,从理论的渊薮来讲,应该说导源于《内经》,应该肇始于《内经》。

比如说,《素问-生气通天论》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冬天感受了寒邪,到了春天就要发生温病,这个名词(病温)呀!

有不同的说法,在不同版本的内经里面,有的说是“春必病温”有的说是“春比温病”。

总而言之,在《内经》认为温病的病因是“冬伤于寒”这是一种说法。

再一个,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面提出这么一句话,“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

”这句话就是说,到了春天,气温升高了,天气温暖了,在这个季节,草和树木都繁茂了,繁荣了。

开始生长了,自然界就流行着一种“疠“的致病因素,人感受这种致病因素就发生了温病,这句话里面明确的提出了温病的病名。

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医对温病的认识是从《内经》肇始,肇,也就是开始的意思,所谓肇始,就是从内经开始。

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这个大家都知道,素问九卷81篇,灵枢九卷81篇。

在《黄帝内经》的162篇里面,有多少内容是提到温病的呢?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首预案病篇》引经十九条,也就是说,吴鞠通从内经的162篇里面,摘录了19段文字,都不长。

是有关于温病的。

王梦英在《温热经纬》的卷一里面,引了内经的38条,也就是从162篇里面摘录了38段,他这38段和吴鞠通的19条有重叠。

你就可以看出来,内经里面关于温病的论述并不多,提到了温病的病因,也提到了病机。

提到了温病的名称,但是关于温病的辨证论治,并没有详细的论述,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以在内经,我们只能说是温病的肇始,这个阶段提出了温病的问题。

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黄帝内经》之后,就是《难经》。

《难经》里面也有关于温病的论述,《难经五十八难》提出来“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这段话里,“伤寒”出现了两次,什么意思呢?

“伤寒有五”这个伤寒是广义伤寒。

五种伤寒里边这个“有伤寒”是狭义伤寒。

也就是说《难经》里所提出来的,这个伤寒(伤寒有五)是外感病的统称。

可以吧外感病分成五大类。

这里面呢,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么五部分,大家可以看看,中风和伤寒,就是郑重经《伤寒论》里面中所讲的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这个都属于伤寒类,是伤寒类的疾病,后边有提出来“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那么这几种,应该说属于温病类。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伤寒不是一种病。

就说这个狭义伤寒和中风。

都属于伤寒类的范围。

所以呢,他是一类病的统称。

温病也是一样,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也就是说,温病作为一个名词来讲,他也包括了很多病种,在《难经》里面已经提出来这个问题,外感病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伤寒类,一类是温病类,而且伤寒不是一种病,温病也不是一种病,这个提的很明确。

但是究竟伤寒怎么样,温病怎么样,发生发展规律是什么?

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可以说《难经》这个“伤寒有五”还是集成《内经》的说法。

认为温病是外感寒邪,冬伤于寒。

春天而发生的疾病,并没有突破《内经》的框框,《难经》之后,中医的第一步临床著作《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张仲景的著作。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应该说是已经失传了。

我们所见到的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不是张仲景原来书的原貌。

《伤寒论》是经过西晋太医令王熙,字叫叔和。

经过王叔和整理,编次而流传下来的。

因为当时张仲景那个时代,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连年的战乱,他这本书写成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传了,就见不到原貌了,王叔和距离他时间并不长,王叔和所见到的,并不是张仲景的原书,他是搜集了一些残简,加以整理,编排次序流传下来的,他(王叔和)给定名叫《伤寒论》,另外一部分,《金匮要略》也不是王叔和整理的。

是宋代翰林学士王洙,王洙在翰林院所保存的一些旧书里面,发现了一个残本,叫什么呢《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节略本,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论妇人还有方剂,后来进过林亿校对整理,他们加工以后,把上卷的伤寒部分,因为伤寒论已经有了,吧伤寒部分去掉,把后两句按论杂病和妇人方剂那部分由加以整理编排,定名为《金匮要略方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金匮要略》分为三卷。

因为张仲景的书见不到原貌,所以后世就有争论。

我们讲温病,为什么要提伤寒,因为它与温病的关系太密切了。

首先,温病(学)的发展和《伤寒论》有关系,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伤寒论》也限制了温病(学)的发展。

下面我先介绍《伤寒论》里面有关温病的内容。

它是怎么说的,它踢了这么一句话,在《伤寒论-平脉法》里面提出来“伏气之病,以意侯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它提出了“伏气”这个概念,内经里面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并没提“伏气”这个名词。

那么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不发病,寒邪钱富裕体内,到了春天才发病,后人就认为是伏气,“伏气”这个两个字最早是从这儿提出来了。

它对内经加以发挥,冬天感受了寒邪,到了冬天发生温病,是邪气内伏。

至于怎么伏。

伏在哪?

怎么发病。

在《伤寒论》的另一篇,《伤寒例》里边就提出来“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而致,非时行之气”。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就是说,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就发病,这叫做伤寒。

“不即病者,、、、非时行之气”这句话很明确,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就发病,这是伤寒。

另一种情况,冬天感受了寒邪,它当时不发病。

“不即病”-当时不发病,这个寒邪藏在哪?

藏在肌肤,皮肤肌肉之间。

到春天就发生温病,要到夏天发病呢,就叫暑病。

而且进一步提出来,暑病和温病有什么区别呢。

暑病热更重,“热极”它比温还要重,所以辛苦之人,就是指劳动的人,春天夏天多发生温热病,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冬天感受了寒邪,因为辛苦的人,劳动人民他经常在外面露天活动,所以容易感受寒邪。

另外还提出“非时行之气也”

并不是时行之气所导致的,把平脉法里面那句话“伏气之病”和这句话结合起来,它就全面的发挥了《内经》。

提出来“伏寒化温”这种观点。

后世就把冬天感受寒邪,当时不发病,寒邪藏于体内,到了春天或者夏天发病,就叫做“伏寒化温”

温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是寒,是直接的病因吗?

不是。

在发病的时候是“温”。

就是说冬天感受了寒邪,藏于体内,由于人体的阳气作用,使它发生了转化,转化成温热邪气,温邪到春夏发病。

因为它是邪气藏于里,到春夏发病,是从里向外发。

所以它热非常重。

这就给后世“伏寒化温”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对温病的病因的认识,在一千多年的时间内始终认为温病是伏气发病,是伏寒化温,这一点可以说给温病学的病因学说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反过来说,它也限制了温病学的发展,因为温病并不都是伏寒化温,大多数还是新感,这个咱们后面再讲。

刚才咱们的引文后面是一句话是“非时行之气也”下面,还是在《伤寒例》里边,它接着一段话就讲“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这段就解释了这个“时行之气”什么意思呢,春天应该温暖,它不暖,特比诶冷,气候反常;夏天应该热,不热,特别凉。

秋天本来应该凉,但是它不凉,像夏天一样大热,冬天应该寒冷,不寒冷,特别温暖,就好像春天一样,那么这种情况就叫做“非其时而有其气”。

这句话呀,对后世影响很大。

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就是季节的气候反常,“时序”,一年四季的时序颠倒了,不是这个季节有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比如说,春天有冬天的气候特点,夏天有秋天的特点,秋天有夏天的特点。

冬天有春天的特点,这时序给颠倒了,因为季节气候的变化不正常,所以人们就容易发病。

它特别提出来,“一岁”就是一年,所以一年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不管男女老少,的了并以后,症状都很相似,为什么,是由于“时行之气”造成的,就是说由于季节反常,产生了时行之气可以导致流行性的疾病,这就对后世的疠气学说,疫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话说回来,这段话是写在《伤寒例》里面,但是它前面有一句话说的很清楚,它说是“《阴阳大论》云:

请同学们注意,这句话虽然写在《伤寒例。

伤寒例》里面,但是它是引证的古代文献《阴阳大论》,《阴阳大论》这部书现在咱们见不到,已经失传了,但是可以知道,这句话并不是来自于《伤寒论》,而是伤寒论里面引证古代的文献说出来的。

伤寒论引证了古代的文献,论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那么他自己本身,张仲景对伤寒和温病有没有认识,有。

大家知道,它的正文讲伤寒病,是从太阳病开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这咱么简称就叫《太阳上篇》,太阳上篇的第一条,伤寒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饼的总纲,大家都知道太阳病指的是什么,就指的是表征,因为按照《伤寒论》的观点,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邪气侵犯人体,首先侵犯足太阳膀胱经,所以太阳病初起是表征,表征有什么表现,表征的表现很多,不同类型的表征有不同的表现,这一条是总纲。

只要是太阳表征,都有”脉浮头项强痛“头痛,脖子发硬发僵,而且”恶寒“这是总纲。

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个定义,这是中风的定义,咱们后世就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这是太阳表征的一个类型。

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这也是个定义,什么定义呢,伤寒的定义,是太阳伤寒的定义,太阳病,伤寒冰,或者发热或者为发热,就是说初起发热发热不一定,但是必然有恶寒的症状,而且周身疼痛,呕逆,脉象浮区、中取,沉取,寸关尺三部,阴阳拘紧,紧脉,这就叫做伤寒,后世就把它叫做太阳伤寒。

伤寒病里面,太阳病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中风,一种是伤寒,中风为甚汗出,脉缓。

伤寒为什么恶寒,体痛,脉紧。

因为风伤卫,风邪它开泄腠理,使腠理开泄,津液外渗,所以又汗出,营卫不和。

那么这种类型叫做“表虚”。

伤病因为它感受的是寒邪,寒邪闭塞腠理,阳气不能外发,所以恶寒非常重,而且寒邪主凝滞,主收引,皮肤肌肉收引,经脉收引,血液凝滞,所以血液在脉里头流动很艰难,就出现了紧脉,而且他无汗,因为腠理闭塞的很严重,汗出不来,所以种类型叫做“表实”。

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伤寒表实证。

这两个类型呀,相对而言,太阳中风的表虚是和太阳伤寒的表实相对而言。

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就是太阳温病,大家看看,它为什么发热、口渴、不恶寒,因为他是冬天感受寒邪。

当时不发病,邪气藏于体内,寒邪藏于体内,伏寒化成温,到了春天腠理开泄了,它发出来了,冬天为什么不发呢,因为冬天腠理闭塞,邪气郁于里,发不出来,到春天阳气上升,腠理开泄,皮肤张开了,这样从里向外发,因为他是里热向外发,所以它至发热不恶寒,因为热伤津液,所以口渴,它(热)发到哪,有里向外发而发育表,因为它这个定义很清楚呀,太阳病呀,还是发于表,可以说呀,中风是表虚证,伤寒是表实证,温病是表热证,因为他是里热向外发,发于表。

大家看看,《伤寒论》第一条是总纲不用说了,第二。

三、六条,是不是对伤寒病进行的分类,本身都是伤寒病,但是其中有中风,忧伤韩,有温病。

还是《难经》的观点,“伤寒有五”那种观点,外感病的统称,都叫做伤寒,表征都叫太阳病,但是其中有温病,就是说,张仲景的《太阳上篇》很明确,他把外感病分成了三类,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这点没有问题,但是后边讲中风的条文很多。

不止这一条,太阳中风怎么治疗,“桂枝汤主之”太阳伤寒怎么治疗,“麻黄汤主之”这个大家都知道,你现在打开《伤寒论》不是很清楚吗,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太阳伤寒麻黄汤主之,太阳温病怎么治疗,没有后文了,为什么?

后人就对这个纷纷地加以推论,因为文献就这么记载,就这么多内容张仲景在太阳病里面,明确的提出来分为三类,太阳温病是其中一类,但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论述的非常多,太阳温病没有了为什么?

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打开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伤寒论》头一部分是什么内容,叫做《伤寒卒病论集》这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张仲景的《伤寒论》原序。

这是他自己给这部书写序,他怎么说?

我引一下原文,咱们是讲温病,为什么把《伤寒论》的原序引出来,这里头有两个原因,因为他有两问题,有两个大问题需要解决,就是说张仲景为什么要泻这本书,他写的很清楚,“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颅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这段话里面有两个意思,首先说,它写书的目的,是因为在那个年代,他的家族因为外感病,特别是伤寒病,死亡的很多,建安纪年以来,不到十年,十稔就是十年。

谷物一熟叫做一稔,死了2/3,当然这2/3里面,有的是正常的,年老的正常死亡。

但是其中有7/10是属于伤寒。

有的是正常死亡,有的是其它疾病,但是7/10是死于伤寒。

那么大家看看。

二百人的2/3,是140左右。

十居其七。

2/3的7/10,就是一百左右口呀。

他的家族死于伤寒病的,实际上就是一半。

200多人死了100多口。

所以他呢,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非常的感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办法治疗。

他就发奋,怎么发奋?

一方面是勤求古训。

一方面是博采众方。

所谓勤求古训,就是努力的研究。

古代的典籍,经典著作。

而且他把书目给大家列出来了。

《素问》就是《黄帝内经》,《九卷》就是《灵枢经》。

《素问》,《九卷》都指的是内经。

81难,指的是《难经》。

《阴阳大论》《胎颅药录》。

这两本书现在失传了,咱们见不到,刚才咱们引的那段话。

不就是引子《阴阳大论》吗?

这段话究竟是怎么写的?

咱们见不到了。

同时博采众方,就是说他搜集民间治疗伤寒病有效的方剂。

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同时加以研究。

把他收入到他的书里来,结合着平脉辨证。

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卷数。

他这篇序他叫《伤寒卒病论集》。

但是这本书呢,他又说。

为《伤寒杂病论》合16卷。

请问这本书到底叫伤寒卒病论。

还是叫《伤寒杂病论》。

这是个问号吧,他说的很清楚。

《伤寒杂病论》合16卷。

那么这本书的序言。

为什么叫伤寒卒病论集。

这是个千古之谜。

所以后世对这个有很大争论。

以后我要讲。

在一个,他说为《伤寒杂病论》共16卷。

这个很明确,但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是十卷。

那么那六卷哪去了是什么。

不知道。

叫《伤寒杂病论》的话,《伤寒论》是讲伤寒的。

那十卷是讲伤寒的。

所以有人说,那六卷就是杂病论。

也有人说那六卷杂病部分就是后来王洙发现的那个《金匮要略》。

这个说法不太确切,《金匮要略》里面,是有一部分论杂病的,但是那本书叫金匮玉函要略方,他是个摘要本,他不够六卷,这是个问题。

也有人说呢?

他叫伤寒卒病论,那六卷应该是卒病,这种说法,以温病学派为代表,就是说这个书名儿到底是伤寒卒病论,还是伤寒杂病,后世说法不一,有人说,是伤寒卒病论,这个观点认为,这本书就叫伤寒卒病论,为什么这么叫呢?

他是个统称,为什么?

因为这个卒和这个字“猝”是通用的,就是这个(促)意思。

,忽然、突然、急促、急促的意思,这两个字是通用的,伤寒卒病论,就是说伤寒也好,温病也好,都是非常急的病,因为外感病来得很急,所以它统称叫伤寒卒病;

再一种认为是合称,伤寒是伤寒,卒病是卒病,两种类型,伤寒,指的是伤寒,当时就发病的伤寒。

卒病是指温病,因为温病是热邪,所以她发病比伤寒还要急促,发展的还要快,所以叫做卒病,所以说,伤寒卒病论就是伤寒和温病的合称,统称就是说伤寒温病都是疾病,合成的说法就是伤寒和卒病,并是两类病。

这种说法,以明代的温病学家吴又可,瘟疫论的作者吴又可为代表。

认为伤寒卒病是合称,两种病的合称,是以清朝中期,伤寒瘟疫条辨的作者,杨栗山为代表,这段话,我就不引用了,给大家念一遍,他们写的都很恳切,都很有意思,吴又可在瘟疫论的原序中说,“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后世,用心可谓仁矣。

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

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

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

”,这段话大家听出来了吧?

他认为伤寒和温病,统称就叫伤寒卒病,保留的那十卷是伤寒,那六卷丢了,就是温病。

再看下面这种观点,杨栗山怎么说的?

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辩-自序中说“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伤寒论》为医家鼻祖,其论治伤寒曰,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至于治温病则曰,可刺五十九穴,可知温病伤寒划然两途矣。

况世之凶恶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冬月之正伤寒百不一二。

仲景著书,独详于彼而略于此,何与?

盖自西汉至晋,中历两朝,数经兵燹,人物几空,相传《卒病论》六卷,不可复睹矣。

《伤寒论》十卷,温病副之,想已遗亡过半。

”这句话说的太明确了,他就是说,那十卷是伤寒,那六卷确确实实是讲温病的,但是已经丢失了,见不着了,就是这两位学者,他们都认为这本书的名字,不是伤寒杂病论,是伤寒卒病论,伤寒这部分保留了,卒病部分就是温病那部分丢失了,这里面杨栗山这句话呀,他说“自西汉至晋,中历两朝”张仲景不是西汉人,应该是东汉人,总而言之,伤寒论里边,大家都认为,因为他这个序就是这么写的呀,应该有温病的内容,但是文献丢失了,因为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边,写的很清楚,这写内容都有,那么后世对张仲景不怀疑,因为王叔和见到的本来就是残本嘛,就不全嘛,就是十卷,那六卷写的是什么。

大家就纷纷猜测,有的说是杂病,有的说是温病。

这就不奇怪了,但是那十卷里面又提到了温病,大家就有疑惑,认为问题出在哪?

出在王叔和身上,认为伤寒写很清楚,温病那部分内容,就是刚才咱们引的,“阴阳大论云: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非其时而有其气”“时行之气”这类的话,都是王叔和做伪,因为伤寒论里面,讲温病讲的最明确的是《伤寒例》,所以后世一直到清朝末年,都认为这一篇(伤寒例)王叔和伪造的,这里面对他攻击最明显的,我再引一段(原文),吴鞠通,大家看他怎么说,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它的第一条内容是,“温病者:

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他讲了温病可以分为九种。

底下他自己加的分注,在分注里面他说,次九条,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有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

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治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

后人亦不能打破此关,因仍苟简,千余年来,贻患无穷,皆叔和之作俑、、、”这句话就是说,《伤寒例》这篇文章,不是来自于《伤寒论》是王叔和自己伪造的,他把它塞到里面的,这还不是光吴鞠通这么说,像方有执,喻嘉言,后世的一些医家,都这么认为,这个说法对不对,我觉得没什么道理,《伤寒例》不是王叔和伪造的,为什么呢。

刚才咱们引的那段话,清清楚楚,“阴阳大论云: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肤,”他也不是《伤寒论》的话,它是引的《阴阳大论》的话,《阴阳大论》这本书咱们现在虽然见不到,但是张仲景的序里面有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这本书过去他们肯定见到了,王叔和有必要伪造伤寒例吗?

他有必要在伪造阴阳大论吗,我觉得都没有必要,因为王叔和自己有著作呀,中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不就是王叔和的著作吗,他如果想伪造伤寒例,他没有必要塞到伤寒例里边去呀,他自己写一本书不就行了吗,他可以把他自己关于温病的认识另写一本书,我觉得伤寒例,它应该是伤寒例里面原来的内容,疑问它是残简,咱们现在搞不清,总归,王叔和他加以整理的时候,把它按照这个顺序就这么排下来了,至于排的顺序对不对,咱么不敢说,但是说伪造,为觉得的没什么道理,所以到近年来,虽然还有人这么认为,认为是王叔合作俑,作伪,但是说的不太多了,一般来讲,还认为伤寒例是伤寒论的原文,原来的内容,那么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伤寒论作伪中医临床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它里边不仅谈到了伤寒,而且谈到了温病,但是至于说温病怎么辨证论治,它讲的没有伤寒详细,伤寒讲六经辩证,完整的理论体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讲的很清楚。

至于温病怎么发生发展,它只提到了那么几句话,没有明确的提出来,更没有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至于说丢了,有可能,但是总归《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这是事实,它伤寒论嘛,大部分内容是伤寒,温病很零散,没有理论体系,这是事实,这个咱们不能不承认,所以温病学说呀,咱们可以说在伤寒论里边,提到了温病的病因,病名,至于说怎么治疗没有详细的论述。

再一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面也提到了温病,《金匮要略》里提出来,“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家人参汤主之”病因是什么呢?

是暍,暍就是伤暑,所谓中暍,就是感受了暑邪,暑邪是热之极,所以也就是感受了热邪,什么临床表现呢?

有汗出,有恶寒,有身热,有口渴,这段讲的很明确,由于感受了暑邪,大量的汗出伤了阳气,所以它怕冷,伤了津液,所以口渴,热邪用白虎汤来清热,用人参来补阴血,他有方剂,这段呢?

对于外感暑邪所造成的疾病,他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很明确,可惜这类方剂,在金匮里面不多,最突出的就这么一条,如果说他能成一个系统,那后世就不必纷纷争论了,但是没有这样的条文很少,在伤寒论也好,金匮要略里面也好,确确实实提到了温病,但是她不如伤害那么详细,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后世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就不断地进行研究,进行发展发挥,但是由于,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外感病的经典,所以也限制了温病学的发展,吴鞠通不也谈了吧?

后世人认为伤寒法就能治温病,就用伤寒的方法来治温病,因为他感受的邪气不一样,他们虽然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是伤寒是外感寒邪,温病是外感热邪,两种类型的邪气,对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