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027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docx

七年级整个学期的生物教案

教学设计

题目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0年月日—月日

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1.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情感。

对作品的表现的劳动性质的理解。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课前准备

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导入)

 

发展阶段

(认知)

 

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作者:

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

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

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

欣赏、评述《粮食》

学生观看大屏幕教师展示的图片

 

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仔细认真听教师讲解。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来源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对作者有所了解。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优美的校园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年月日—月日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放行建筑物的透视现象和规律

课前准备

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导入)

 

发展阶段

(感知)

 

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

①选择在校园中进行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②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

通过在室外结合校园场景、在室内结合石膏立方体、挂图或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前准备的纸盒,练习运用透视规律表现纸盒的立体形象。

自觉地以审美的眼光观察校园或其他环境,并养成具有对景物细致观察,科学分析的良好习惯。

运用透视规律对景物形象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基本正确地进行绘画表现。

观察身边的事物

学生观看大屏幕教师展示的图片

 

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仔细认真听教师讲解。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校园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审美和透视有所了解。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校园伙伴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年月日—月日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课前准备

人体比例教学挂图;人物动态录象或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导入)

 

发展阶段

(感知)

 

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

A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能看到的小伙伴的各种动作姿态,用语言描述这些动态特征,并相互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姿态。

B  利用挂图指导学生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测量立姿、坐姿和其他各种姿势人体的大致比例。

C  用录象或多媒体配合,介绍人体比例知识以及表现人体动态的要点,不同姿势下人体比例的变化;把握人物的动态特征。

做人物练习。

先练习临摹静止画面(照片、图片、录象定格等)中的人物,再由同学当模特儿进行静止动态姿势的写生练习。

引导学生随时注意测量自己所画人物身体比例是否正确,动态重心是否稳定。

还要注意把握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并尽可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随时做一些校园生活中的人物速写练习,一方面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技能,一方面为以后的创作搜集积累素材。

 

运用所学的人体比例知识以及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用线条对家庭成员或社区中的人物进行写生练习

学生由老师引导自由讨论。

 

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仔细认真听教师讲解。

△让学生展开想象。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对校园和生活中的人体线条有所了解。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3年月日—月日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1、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2、进行在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合作。

3、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

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进行在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合作。

课前准备

校园活动场景照片一组;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画家绘画作品图片若干;同一课题的学生作业若干。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导入)

 

发展阶段

(感知)

 

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

A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在校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事物,并讨论如何才能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加以表现。

B  向学生提供校园活动场景照片、校园生活题材的画家绘画作品图片、同一课题的学生作业等资料作为构思的参考。

A  将自己的创作构思画成简单的草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对各自的构思草图进行修改与完善。

B  根据创作意图、作品主题的需要,选择一种表现手段,如线条画、色彩或纸版画等,进行绘制。

C  创作过程中,仍可进行相互交流,交换各自所需的素材,或根据需要临时进行场景写生和人物动态写生。

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

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否适于主题的表现,创作过程中是否正确运用了以往所学的透视、人体比例等知识的技能。

课后可让学生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作业,找出成功与不足,并利用课余时间尝试用另外的构图、方法和手段表现同一主题,看看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效果。

学生由老师引导自由讨论,并观察照片。

 

学生根据创作构思画成简单的草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

 

仔细认真听教师讲解。

△让学生展开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对创作意图和主题有所了解。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4年月日—月日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1.学习字体设计的知识,了解黑体、宋体、仿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形特征和写法;了解变体美术字的创意方法。

2.学习壁报版面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版面设计的 —般方法。

了解黑体、宋体、仿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形特征。

学习壁报版面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版面设计的 —般方法

课前准备

美术字体基本笔画和字例、版面设计图例等的挂图或多媒体演示设备。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导入)

 

发展阶段

(认知)

 

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

①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各种场合能够看到的各种美术字体,明确这些美术字体的名称,引导学生总结出字体的选择与使用场合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场合适用什么样的字体。

②利用挂图或多媒体设备展示黑体、宋体、仿宋体、变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及字例,指导学生辨认、区别不同的字体,并描述不同字体的笔画造型特征。

①指导学生调出电脑字库中的各种字体,对其字形、笔画特征作对比认识。

②进行黑体和宋体美术字书写练习,教师进行书写要点指导:

a打格。

成篇文字,字与行之间应留出适当的字距与行距。

b书写。

字形匀称,大小统一。

               上紧下松,上大下小。

               有争有让,适当穿插。

               笔画统一,主次分明。

掌握了字体及壁报版面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构思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

3.是否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字体设计和版面设计

 

进一步作美术字书写练习和版面设计练习

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字体之间的区别,加以区分。

 

学生区分开字体,对自己喜欢的字体加以仿写。

 

仔细认真听教师讲解。

△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

 

△让学生对板报和壁报设计所了解。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版面设计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月日

通过对版面设计额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1.认知目标:

了解变体美术字的艺术特征、造型特点和实用价值。

2.技能目标:

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

感受变体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蕴美。

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范围和变化方法

运用变体美术字的设计规律设计出变体美术字

课前准备

变体美术字图例。

多媒体教学课件。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发展阶段

 

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

①版面的若干构成要素——

 版面是刊名、报头、栏目、题花、文章、插图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的综合体。

②版面设计的原则

③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1.掌握了字体及壁报版面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构思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

3.是否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字体设计和版面设计

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出示多种变化方法设计的变体美术字例,由学生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变体美术字变化的规律:

笔画装饰背景装饰连笔折带象形阴影、倒影

 

进一步作美术字书写练习和版面设计练习

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字体之间的区别,加以区分。

 

学生了解板报设计,并会应用。

 

仔细认真听教师讲解。

△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

 

△让学生对板报和美术字的制作方法所了解。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壁报信息搜集、交流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6年月日—月日

通过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练习,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学情分析

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1、使学生明确壁报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设计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2、使学生学会为办壁报而进行的资料信息的搜集、选择、分析、整理,了解壁报总体设计构思的过程。

了解壁报总体设计构思的过程。

使学生学会为办壁报而进行的资料信息的搜集、选择、分析、整理

课前准备

壁报范例小样;文稿图稿等展示资料,设计示范用工具等。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发展阶段

 

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

①由欣赏壁报范例小样、参观校园内的优秀壁报导入本课的教学。

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什么是壁报?

为什么要办壁报(意义何在)?

壁报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a.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所搜集的各类信息资料。

讨论确定壁报的主题。

两种确定主题的方式

b根据壁报面积的大小、所选文章的篇幅、篇数及图的数量和大小,在纸上粗略画出壁报设计草图小样,以决定文章和图的增删、字体和图的大小。

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的宣传栏、画报、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的内容、设计所呈现的面貌,与自己的壁报设计初稿进行对比。

常识自己办个小板报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壁报的特点。

 

学生了解板报设计,并会应用。

 

仔细认真听教师讲解。

△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

 

△让学生对板报和美术字的制作方法所了解。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7年月日—月日

通过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练习,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学情分析

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1.学习字体设计的知识,了解黑体、宋体、仿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形特征和写法;了解变体美术字的创意方法。

 2.学习壁报版面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版面设计的 —般方法。

了解黑体、宋体、仿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形特征和写法;

学习壁报版面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版面设计的 —般方法

课前准备

美术字体基本笔画和字例、版面设计图例等的挂图或多媒体演示设备。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发展阶段

 

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

①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各种场合能够看到的各种美术字体,明确这些美术字体的名称,引导学生总结出字体的选择与使用场合

②利用挂图或多媒体设备展示黑体、宋体、仿宋体、变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及字例,指导学生辨认、区别不同的字体,并描述不同字体的笔画造型特征。

①指导学生调出电脑字库中的各种字体,对其字形、笔画特征作对比认识。

   ②进行黑体和宋体美术字书写练习,教师进行书写要点指导

掌握了字体及壁报版面设计的一般方法。

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构思具有独特的创意。

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字体设计和版面设计。

尝试自己制作美术字

学生讨论壁报的特点和美术字的特点。

 

学生了解板报设计,并会应用。

 

仔细认真听教师讲解。

△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

 

△让学生对板报和美术字的制作方法所了解。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壁报编辑制作

总课时

1

学校

兰河一中

教 者

徐楠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8年月日—月日

通过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练习,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学情分析

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1.将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班级壁报的实际编辑、设计、制作全过程。

2.培养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学之间良好合作的精神。

将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班级壁报设计;

编辑、设计、制作全过程综合运用。

课前准备

报头图案资料;有关图形图像资料;版面设计示例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