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520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docx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教案序号:

课题:

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周恩来在会中提出的方针等基础知识;

2、回顾建国初期国家面临的局势及观看视频,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认识到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观看视频,说出万隆会议召开前与会议中面临的困难,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归纳万隆精神的内涵;分析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回顾建国初期国家面临的局势及观看视频,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认识到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观看视频,说出万隆会议召开前与会议中面临的困难,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归纳万隆精神的内涵;分析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1、回顾建国初期国家面临的局势及观看视频,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认识到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观看视频,说出万隆会议召开前与会议中面临的困难,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归纳万隆精神的内涵;分析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展示漫画,导入新课

师:

展示旧中国外交漫画。

这是一张反映旧中国外交的漫画,请同学们回顾我们学习过的近代史,用几个词来形容旧中国的外交。

生:

屈辱、不独立、不平等┉┉

师:

我们可以看出,弱国无外交。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开启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一)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

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知识。

反馈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课前预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任务单,任务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二)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

任务二

1.回顾建国初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识读《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概括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

2.阅读材料,回答新中国初期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策略;观看视频说出毛泽东采取了什么外交方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3.阅读教材及结合材料,讨论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

怎样完善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4.阅读教材82页材料研读,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归纳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PPT出示问题:

1.回顾建国初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识读《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概括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

生1:

国内环境

政治:

我国面临的是无尽的屈辱和历代反动政府留下来的许多不平等条约。

经济:

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安定民生,巩固胜利。

生2:

国际环境

师: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实行军事封锁和禁运。

新中国成立时,整个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中国;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美国不甘心在中国遭受失败,妄图通过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

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策略?

PPT出示问题:

2.阅读材料,回答新中国初期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策略;观看视频说出毛泽东采取了什么外交方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材料: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生: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师:

播放视频影音资料: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生:

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成绩:

中苏建交。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同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师:

如何视频中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三条外交方针呢?

“另起炉灶”是指废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宣布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这三条外交方针表明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教政策,这与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有其本质区别。

另外,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与苏联建交是我国建国初期最重要的外交成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师出示建国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让学生直观认识中国外交取得的成绩。

提问:

思考:

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材料

中国的邻国大都是中小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也与中国大相径庭,他们担心中国会实行扩张主义,谋求地区霸权,因此对中国存在种种疑惧和不满,加上边界等敏感问题,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恶化,迫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开始想办法来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生:

积极主动的走出去。

PPT出示问题:

3.阅读教材及结合材料,讨论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

怎样完善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1953年12月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方代表团,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生:

提出:

1953年底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生:

完善:

1954年

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PPT出示问题:

4.阅读教材82页材料研读,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归纳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归纳回答。

生:

内容: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性,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生:

作用:

它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它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过渡:

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平等,和平。

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那个充满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里,以尊重、平等、和平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犹如一般春风,温暖了世界各国的心灵,因此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

随着中国外交事业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中国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在亚非会议上的表现更是非同反响。

出示任务:

任务三

1.观看教学视频:

万隆会议。

(1)说出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前、会议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面对所面临的问题,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这个方针中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3)提出这个方针的意义及“万隆精神”是什么?

2.通过本节课学习,归纳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PPT出示问题:

1.观看教学视频:

万隆会议。

(1)说出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前、会议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师播放教学视频:

万隆会议。

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

生:

会议前:

代表团乘坐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特务机关安置了炸弹,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

周恩来因行程有变,幸免遇难。

会议中: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师:

万隆会议上为什么有的国家要攻击中国呢?

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大都是亚非新兴国家,都反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

在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国际局势的影响下,自然对意识形态不同的中国产生隔阂。

其次与帝国主义的挑拔离间相关,煽动一些同美国结盟的国家代表反对共产主义;还有就是经过朝鲜战争后,中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让一些人对中国的政策表示怀疑,散布中国对邻国在搞“渗入和颠覆”活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

以上原因交织,使得会议期间有的国家攻击中国,大会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PPT出示问题:

(2)面对所面临的问题,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这个方针中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生:

求同存异

教师讲解:

同:

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PPT出示问题:

(3)提出这个方针的意义及“万隆精神”是什么?

生:

打破了会议的僵局,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师:

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感动了与会各国,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如果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阐述,那么“求同存异”方针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运用。

万隆精神

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

PPT出示问题:

2.通过本节课学习,归纳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独立;

正确的外交政策;

卓越的外交家的努力等。

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周恩来受到我国人民深切爱戴和尊敬的主要原因吗?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原因:

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用高超的外交智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以周恩来为榜样,努力学习,增长智慧,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三、课堂小结

近代中国的落后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不断探索适合本国的外交政策。

周恩来同志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新中国的外交仅仅是个好的开始,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可谓是硕果累累。

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四、知识结构

任务四:

【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五、互动训练

请使用随堂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课后作业

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检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通过分析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一步理解中国为什么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时的外交方针,旨在让学生知道我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旧中国的外交彻底决裂。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有效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