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505122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流程.ppt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提纲:

一、过敏反应的预防二、过敏反应试验法三、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四、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过敏反应的预防,1、患者用药前应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家族史。

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停止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试验结果判断应准确,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过敏试验药液注射盘和注射器、稀释药液的生理盐水应专用,以防“隐性接触”而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4、病人在饥饿、剧烈运动或麻醉情况下和傍晚以后不宜做过敏试验。

5、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注射卡、病历夹上醒目地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及注射前均应备好急救药品(盐酸肾上腺素等)及器械,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反应。

7、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或者批号更换时,均需做过敏试验,阴性时方可再次用药。

8、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过敏反应试验法,【目的】预防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提高用药安全性。

【评估】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与家族史,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人们日常遇到的皮肤过敏,皮肤骚痒、红肿,就是一种变态反应。

);注射部位皮肤情况;病人对过敏试验目的理解、接受、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操作前准备】抢救药物与用物准备:

注射盘内备0.1%盐酸肾上腺素,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应处于备用状态,供急需时用。

病人准备:

病人不宜空腹时进行皮试,个别病人空腹时注射用药,会发生眩晕、恶心等反应,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

向病人说明注射目的及皮试观察时间(30分钟)内,不要随意离开,不要搔抓或揉按皮试部位,如有异常不适要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操作步骤】皮内试验药液的配制。

试验方法:

取配好的皮试溶液,按皮内注射法在病人前臂腕侧横纹上三横指正中与腕横纹保持平行进针(可减轻疼痛)注入0.1ml,20分钟后评价皮试结果。

皮内试验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红晕周围有伪足,局部有痒感。

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可疑阳性如对皮试结果不肯定,可用生理盐水0.1ml在对侧手作对照试验,确认该药物皮试结果阴性方可使用。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下面以青霉素过敏为例),

(一)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型变态反应,其发生率约为510/1万。

其特点是:

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通常不遗留组织损伤,且发病有明显个体差异。

在做青霉素皮内试验后或注射药物过程中或注射后,均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有时呈闪电式,即发生于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有的出现在半小时后,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全身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管内血浆可在10秒钟内渗到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迅速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每搏输出量下降,以致内脏器官血液灌流不足而发生休克。

其临床常出现的症状有:

1、呼吸系统症状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所致,表现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伴濒危感。

2、循环系统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数、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脑组织缺氧所致,表现为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及其他过敏反应由组胺等物质所致,表现为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等。

特别提示:

在上述症状中常以呼吸道阻塞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出现,故必须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临床特点:

一是一旦发生休克,血压立即急剧下降到80/50mmHg以下,并出现意识障碍。

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会出现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水肿。

由于气道水肿,加上喉和支气管痉挛,患者表现为口头有堵塞感,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心悸、出汗、肢冷、面色苍白、发绀、脉搏细弱,甚至出现心律失常,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到,最终导致心搏停止。

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喷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

(二)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例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

多数病人停药后自行恢复。

(三)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1、皮肤过敏反应瘙痒、皮疹严重者可发生剥夺性皮炎。

2、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哮喘或促使原有哮喘的发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在青霉素过敏反应中,以过敏性休克反应最为严重,发生迅猛,危及生命。

为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最为关键的是做好预防及抢救的准备工作,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必须分秒必争,立即组织抢救。

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2、立即遵医嘱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病儿剂量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病人脱离危险。

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血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3、对症处理

(1)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的症状。

呼吸抑制时,肌内注射可拉明(尼可刹米)、洛贝林(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

如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遇有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尽快做气管切开。

2)应用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

根据医嘱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5%10%葡萄糖溶液300500ml静脉滴注。

此药有抗过敏作用,能迅速缓解症状。

(3)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

如升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药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4)如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如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及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4、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不断评价病情动态、治疗与护理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病人未脱离危险期前,不宜搬动。

内二周丹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