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254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docx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

走进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成长

 

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场调查教师的工作幸福感

●为什么我们很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

——缺乏成就、工作难度大、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我县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较普遍的会出现职业早衰现象?

●如何“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例,对《七颗钻石》的理解。

解决方案————加强研修

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问题主要有:

一、什么是校本研修?

二、为什么要进行校本研修?

三、谁来承担校本研修?

四、校本研修的内容有哪些?

五、怎样做好校本研修?

六、校本研修过程中应重点思考哪些问题?

 

一、校本研修的提出:

校本研修的提出经历了三个阶段:

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修

校本培训:

重点在培训教师,教师是被动接受,培训是专家话语、理论话语、外部驱动、空对空。

1998,陈大伟

校本教研:

重点是教师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即教研室、教师面向实际问题、关注实际问题、力争解决实际问题。

但问题难以最终解决,因为重点不是提高教师,也没有专家的参与。

2003,普通高中课改方案提出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研修:

重点——教师从客体到主体、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专家话语”“理论话语”的消费者到研修话语的提供者、分享者的变化。

具体方式——研修更加强调对话、交流、分享。

发动方式——教师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自身问题的解决者,是自我发展的设计者和驱动者。

内容选择——提倡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既解决实践问题,又提高参与者的理性觉悟和认识水平——“地空协同”,全面发展。

(反对空对空和地对地)2004.3.袁贵仁提出。

2005.正式实施。

与校本研修相比,校培培训是只修不研——空——脱离实际。

校本教研是只研不修——窄、浅——不利于广泛的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明理不讲理。

例1,我们都懂得不能教死书,但我们缺迷信教辅,不敢对教辅中的内容做出选择性的处理和使用。

三方面的目的都在于促进教师发展,只是侧重点不同。

二、什么是“校本研修”

1、校本——以校为本

为了学校——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就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接受问题的胸怀和勇气,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例2,一所学校领导和我交流,学校教师评课的水平较低,同伴议课的促进效率不高。

我想,问题在哪儿里,我查看教师的听课记录时,发现听课人几乎没有对授课者的评价,更谈不上建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我推测其原因可能在于学校领导,果然……

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

基于学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项活动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

——例3,城中听课交流风气的形成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2、研修

研是研究,是认识、探索,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修是修养,修炼,是发展人。

“研修”的目的是要把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和中小学教师发展有机统一:

一方面,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抓手,以参与问题解决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变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另一方面,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前提,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

研修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4:

侄子修车的启示。

三、校本研修本质

立足本校工作实际,根据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提高专业修养水平。

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学习)×反思(反思即“研”,学习即“修”)

校本研修的特点

——基于一个“本”字(学校、课堂、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怎样去适应教改等)

——研修的是自己的“教”(教育能力、班级管理、教学水平等)

——方式是主体主动(教师必须主动参与,虽然校本研修并不排斥行政的推动和支持,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主动学习是充分必要条件)

——提升的是“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为什么要开展“校本研修”

1.新课改实践的必然结果和客观需要

全方位的课改-----人人身居住中

面临严峻挑战-----人人肩负责任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对身临其境的所有成员和组织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绝不是简单的说说或者培训就可以解决,所以,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也一定不是用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

我省高中课改4年,小学初中11年,看似时间很长了,但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如课改亮点中的“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性学习、减负、学生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问题,都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要打赢这场全方位的教育革命的硬仗,必须依靠“全民皆兵”、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人民战争”的办法来解决。

这样,传统的教师离职培训很难完成这一大任,于是,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便千呼万呼始出来。

2.陕西省基础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一是形势所逼。

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教师德、才、艺、技兼备,只有加强“研修”,才能实现自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从2006年开始,正式启动基础教育省级课题立项研究制度,要求中小学教师全面参与。

2011年启动了课题带动课改战略工程,后来课题研究立项逐步下移…如此形势,任何教师均不可逃避教育教学研究。

——安康市规划课题课题,今年,省市均实行了立项课题与自选课题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之校本研修的推进,研究将进一步突出以校为本的特点。

二是政策所促:

政策之一: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陕政发〔2010〕50号)“大力推进校本研修。

各中小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建立校本研修制度,制订校本研修规划、年度计划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把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校本研修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和管理,促进校本研修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政策之二: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号)》。

按照“面向全员、整体推进,区域协作、资源共享,以校为本、突出特色,聚焦课堂、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

陕教师〔2010〕69号文件是一个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学校发展内涵、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最终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校本研修行动指南。

并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基本方式、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全省中小学校的校本研修全面作出了部署和规划。

作为省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涉及到每个学校的具有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以文件形式进行部署,应该说不多见,足以说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是否可以逃避?

答案是:

肯定不可以!

——今年职称晋升,省市文件已明确将校本研修纳入其中,作为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我县校本研修学时认定中,也将其研修状况纳入到职称和绩效考核了。

3.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对教师的客观要求。

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教师的必然要求。

《纲要》意义深远,省上也出台了实施意见。

这是一个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精神营养和动力源泉,等等,与我们每位教师的发展都息息相关。

我们只有主动的迎接和适应,才不会被淘汰。

二是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明确的要求。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

其中,对校本研修,专门提出必须“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加强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促进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

鼓励和支持高师院校和中小学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参与研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提升职业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一是可以帮助教师建立“工作本身就是生活”、“追求幸福快乐的教师生活”等理念——把专业成长看成通往幸福快乐生活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激发教师的生命追求,引导教师追求幸福快乐生活是教师发展、发展教师的根本。

二是可以培养教师的批判精神——缺乏问题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教师的自我发展也就失去了前提。

在这个问题上,因为人的天性是自我保护而不是自我揭短,所以,这项工作富有意义但充满挑战。

但挑战就是最好、最大的发展机遇。

三是可以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发展——由于研修内容的丰富性,涉及教师发展的方方面面,每个点都是发展机遇,犹如人们成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样,教师在这各领域也是一样,只要参与就有成果。

可以说,校本研修的多样性、选择性,必然使教师的工作获得成本低,效益高的最佳效果。

 

五、怎样做好校本研修

(一)校本研修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五要素)

1.自我反思(教师个人)

包括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进行反思。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探究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

反思是校本研修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研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校本研修才有基础。

反思按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前反思(前瞻性反思、超前控制性反思)、教学中反思(执行中反思、机智性反思、快速调控性反思)、教学后反思(提升性反思、全面性反思、批判性反思)三个阶段。

在这里,要学会组织“教育叙事”。

例5、我备“活动课《感受生命的独特》的课前反思,上《压力》一课的课中反思。

2013年新教师培训对一节示范课的反思——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有效练习。

通过对教学主体合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教学工具(理论和实践)合理性的反思,达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要求:

自觉+深刻=效果

2.同伴互助(教师群体)

指主动与教学同行进行合作性切磋和探讨,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究问题。

形式——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前者是学校管理者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后者是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进行研讨,具有随时、随意、经常的特点)。

方法——

(1)对话——交换信息、分享经验、深度会谈、探讨、辩论、质疑、答疑等。

(2)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个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共同的研究目的,也有共同的研究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3)帮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相对偏弱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基本要求。

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教师群体性的共同发展,才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

这其中,要学会“覌课议课”、“案例研究”、“师徒结对”、“区域合作”等互助方式。

3、专业引领

是各级教研人员、相关专家、学者对校本研修的介入。

打破萝卜+萝卜还是萝卜的味道单一和难以提高的现象,校本研修研究的是学校的问题,但绝对不能仅限于只有学校的人来研究。

否则,研修就会在低水平层次上重复。

引领核心——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引领方式——

(1)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到反思和互动教研活动之中。

(2)专家、学者的指导,通过他们聚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归纳、设计改进的策略、验证教学研究成果等。

引领形式——学术专题报告、辅导讲座、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等。

教研人员、相关专家、学者介入的原则是“到位不越位”,要立足提高教师独立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重视“读书活动”,听取专家报告,获得理论武器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4、分工负责、共同促进

校长——关键因素

领导、策划、组织、保障、管理——应该是全面的。

具体任务是:

加强,把校本研修作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来抓。

亲自领导校本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

主动加强与校外教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合作。

主动学习,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学习型组织。

为校本研修提供条件保障,确保校本研修效果不断提高。

主任——桥梁

落实、督促、指导、管理、认定。

教研组长——基石

执行、指导、组织、协作。

教师——主体

研修协作分享。

 

5、网络研修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用信息化促进教师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潮流。

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为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创造了新的条件,处理信息成为一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组织教师网络阅读

开展网络研修

网上议课

网络论坛

撰写网络日志

(二)中小学校本研修的实施办法

1、基本原则

(1)面向全员、整体推进。

(2)区域协作、资源共享。

(3)以校为本、突出特色。

(4)聚焦课堂、注重实效。

2、目标任务

(1)建立省、市、县三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和示范基地。

省教育厅将在陕南、陕北和关中各选择1-2个县(校)作为省级实验区和示范校,为大面积推进校本研修积累经验、树立典型。

各市、县(区)也要创造性地开展试点工作,发现典型,及时推广。

(2)培育一支校本研修指导教师骨干队伍。

从2011年起,省教育厅每年培训1000名中小学教研主任(组长),加强对校本研修的专业指导和管理

(3)建立一批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

通过自主研发或招标购置等方式,建立一批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

(4)全面提升校本研修水平。

在各类培训中,增设校本研修指导课,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质量。

(5)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校本研修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每位教师每年参加校本研修不得少于24学时。

3、基本类型和方式:

一是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

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

二是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

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示范等。

三是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

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兴趣小组等。

四是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

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五是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

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六是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

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以上这些方式在实际中往往是交叉的、并存的,而非单一的。

4、主要内容:

校本研修的内容,应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或区域)特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

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二是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

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三是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

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四是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5、保障措施:

一是统筹规划,协同实施。

校本研修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教研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培训机构和电教部门积极配合,各中小学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宏观指导,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订本辖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县(区)校本研修年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并组织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

二是校长负责,落实到人。

中小学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立足本校实际,制订科学可行的校本研修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

要将校本研修与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研修计划。

三是强化研修,专业引领。

省上设立由省内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师训机构和电教部门专家组成的“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

建立一个师范院校帮扶一个县、一个特级教师(省级以上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模范和先进教师)帮扶一个校的支持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功能,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校本研修提供专家支持。

四是保障经费,加大投入。

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

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的政策,确保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积极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创造条件。

五是完善制度,加强评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并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项管理制度,将校本研修工作纳入教育督导检查、评估与考核范畴,要把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校长和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省教育厅每两年对各地、各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一次表彰奖励。

(三)校本研修应重点思考的几个问题:

1、如何提高教师积极主动的参入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要针对教师的实际需要——根本

当前,我县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研修的主动性不强,效率不高,成果不多,如2013年省级课改先进单位和教师无合格的推进对象,但这并不表明我县教师普遍缺乏职业理想,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校的教研活动缺乏专业引领、针对性不强、主题不突出、随意性太强,普遍处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下,教师耗费了时间,却没有收获,导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应通过座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

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策略:

缺啥补啥。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关键

提高认识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富有实效

●制度保障

五年或三年学校研修规划

实施方案学校、教研组年度研修计划

个人三或五年研修计划和年度研修计划

学时认定和管理办法

2,明确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的关系

(1)共同点:

都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都需要基于问题加以研究,并需研修结合;

有着许多共同的研究方法:

如问卷调查、文献法、比较法、实验法等;

(2)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的区别:

参与主体不同:

前者是学校全体教师;后者是个体;

研究目的不同:

前者是研修并重,着眼点在教师的专业成长;

后者重点在研,着眼点在于问题的解决。

问题来源不同:

前者的问题来源于本校、本人,体现的是校本;

后者的问题来源从区域上更广泛,可以跨界。

研究平台不同:

前者有着广泛的研修平台;后者的平台更多的

体现了个体性,相对狭小;

价值取向不同:

前者的价值取向在于学校和教师自己的发展;

后者的取向在于问题的解决。

认定机构不同:

前者由学校和校本研修的相关机构认定;后者由

课题规划机构认定。

(3)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的整合

①为什么需要整合?

●整合可以节约资源——时间、经历、人力、财力;

●整合可以有效互补;

●整合可以增加二者的有效性;

②整合的条件是什么?

●一是要求课题研究的选题必须是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

●二是要求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本校的力量;

③二者怎样整合?

●校本研修课题化——使校本研修有主题;

●课题研究校本化——使课题研究有过程;

●主题研修系列化——使校本研修具有连续性;

④优化建议:

●个体研究与组员研修有机结合;

●教研组长要发挥好组组织、导航作用;

⑤二者整合范例:

课题:

《中学思品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际研究》

步骤一:

根据学校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问题,制定一定阶段的校本研修计划;

步骤二:

根据计划,组织校本研修活动——重要环节。

事前准备:

开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中心发言人搜集有关课堂笔记资料、制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活动安排:

研修主体——上课安排——课堂观察——评课安排——开课者课后的反思——听课者的课后反思

——评课安排至少应包括4方面内容:

一是开课者围绕主题谈个人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预设的情况;中心发言人谈课堂笔记的知识及课堂观察表与主题有关的情况;组员围绕主题评课;某人对整个活动点评和小结。

要求一:

各环节的活动皆应形成文字材料进行交流,并收集这些材料作为研修活动材料,也可作为课题研究的原始材料;

要求一:

研修活动部应是一次性的、、螺旋式上升的具有连续性系列活动,直至达到研修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课题研究的完成。

 

3、校本研修过程不宜模板化。

●模板化易使校本研修千人一面;

●模板化限制了校本研修“校本化”、“特色化”,也必然使有效性大打折扣;

●模板化易导致校本研修的“虚化”和成果的速成。

4、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

●加强校本研修过程的自我管理;

●建立校本研修过程的跟踪管理制度;

●过程管理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5、注意对研修效果及时评估。

对研修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是改进校本研修工作,激发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方式,也是校本研修的终结环节。

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在进行评估时,旨在对本校本周期的研修活动进行经验总结,查找不足,以利于下一个周期研修工作的开展,研修评估中要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每位参训教师的评价,建议将教师的终结性评价变为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不仅注重教师的个人工作表现,而且更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不是终结性评价,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发展性评价是交互式评价,不是单一式评价,它强调全员参与,即学生参与,教师个人参与,同行参与,领导参与,多层次多类型地交流沟通与协商,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强调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