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619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9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草莓病虫害防治.docx

草莓病虫害防治

草莓病虫害防治

 

目录

第一章主要病害及其防治3

一、草莓褐色轮斑病3

二、草莓细菌性叶斑病3

三、草莓褐角斑病4

四、草莓叶枯病5

五、草莓“V”型褐斑病6

六、草莓蛇眼病6

七、草莓白粉病7

八、草莓黑斑病8

九、草莓黏菌病9

十、草莓灰霉病10

十一、草莓灰疽病11

十二、草莓(终极腐霉)烂果病11

十三、草莓疫霉果腐病12

十四、草莓黑霉病13

十五、草莓红中柱根腐病13

十六、草莓青枯病14

十七、草莓黄萎病15

十八、草莓枯萎病16

十九、草莓芽枯病17

二十、草莓菌核病18

二十一、草莓线虫病19

二十二、草莓病毒病21

二十三、生理性病害27

第二章主要虫害及其防治30

一、古毒蛾30

二、茸毒蛾30

三、小白纹毒蛾31

四、肾纹毒蛾32

五、丽木冬夜蛾33

六、红棕灰夜蛾33

七、斜纹夜蛾34

八、梨剑纹夜蛾35

九、棉褐带卷蛾36

十、棉双斜卷蛾37

十一、草莓镰翅小卷蛾38

十二、大蓑蛾39

十三、花弄蝶40

十四、大造桥虫41

十五、大青叶蝉42

十六、草莓粉虱42

十七、二斑叶螨43

十八、朱砂叶螨44

十九、截形叶螨45

二十、土耳其斯坦叶螨46

二十一、桃蚜47

二十二、草莓根蚜47

二十三、苹毛丽金龟48

二十四、小青花金龟49

二十五、黑绒金龟50

二十六、茶翅蝽50

二十七、麻皮蝽51

二十八、点蜂缘蝽52

二十九、小家蚁53

三十、短额负蝗54

三十一、小地老虎54

三十二、蛴螬55

三十三、蝼蛄56

三十四、蜗牛56

三十五、野蛞蝓57

三十六、网纹蛞蝓58

三十七、黄蛞蝓58

第三章营养缺素症及其矫正59

一、缺氮59

二、缺磷60

三、缺钾60

四、缺钙60

五、缺镁61

六、缺硼61

七、缺铁62

八、缺锌62

九、缺锰63

十、缺铜63

十一、缺硫63

十二、缺钼64

第四章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64

附:

草莓园周年管理工作历67

第一章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草莓褐色轮斑病

1.分布为害草莓褐色轮斑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各草莓产区也普遍发生,个别地区发病严重。

主要为害叶片、果梗、叶柄、匍匐茎和浆果也可染病。

2.病原及症状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拟点属真菌phomopsis(Dendrophoma)obscurans(ELLetEV.),Dendrophomaobscurans(ELLetEV.)H..W.Anderson是它的异名,分生孢子器淡褐色,球形。

受害叶片最初出现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或近椭圆形斑块,中央呈褐色圆斑,圆斑外为紫褐色,最外缘为紫红色,病健交界明显,后期病斑上可形成褐色小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多呈不规则轮状排列。

几个病斑融合在一起时,可使叶组织大片枯死。

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亦称草莓“V”型褐斑病。

3.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越冬病菌到第2年6~7月份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到空气传播进行初侵染,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

从梅雨季的后半期开始到9月份之间的高温时期,特别在25~30℃的高温多湿季节发病重,平畦蔓灌和重茬连作地栽培和丽红达娜等感病品种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如新明星、华东5号、10号等。

(2)植前摘除种苗病叶烧毁,并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苗20分钟,待药液晾干后栽植,可减少翌年发病病源。

(3)田间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27%高脂乳剂200倍液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10天1次,连喷2~3次。

二、草莓细菌性叶斑病

1.分布为害草莓细菌性叶斑病首先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发现,现已在美国的其他地区及澳大利亚、委内瑞拉、意大利、新西兰、巴西及希腊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果柄、花萼、匍匐茎上地常有发生。

2.病原及症状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又称草莓角斑病、草莓角状叶斑病,病原XanthomonasfragariceKennedyetKing。

为黄单孢杆菌属草莓黄单孢菌,属细菌。

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

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

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体,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

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3.发病规律该病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的。

病原菌在种子或土壤里及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幼芽在地下即染病,致幼苗不能出土。

有的虽能出土,但出苗后不久即死亡。

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或叶缘处水孔侵入致病并传播蔓延。

病菌先侵害少数薄壁细胞,后进入维管束向上下扩展。

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或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通过检疫,防止病害传播蔓延。

(2)清除枯枝病叶。

(3)减少人为伤口,及时防治虫害。

(4)定植前每公顷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11.25千克,对水150千克,拌入1500千克细土后穴施处理土壤进行消毒。

(5)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

(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瑞毒铝铜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三、草莓褐角斑病

1.分布为害草莓褐角斑病亦称草莓角斑病。

在我国深圳等部分草莓产区发生,主要为害叶片。

2.病原及症状PhyllostictafragaricolaDesmetRob。

称草莓生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在叶片初侵染处生暗紫褐色多角形病斑,扩大后变为灰褐色,边缘色深,后期病斑上有时具轮纹,病斑直径约5毫米。

3.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草莓病残体上越冬,来年春季雨后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侵染和多次再侵染,生产上5~6月发病重,品种间美国6号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宝交早生、新明星、全明星等抗病。

(2)植前摘除种苗病叶,并用70%多灵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后取出晾干后栽植。

(3)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天喷1次70%早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苹腐速克灵500倍液,或每隔5~7天喷1次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

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四、草莓叶枯病

1.分布为害草莓叶枯病又称紫斑病、焦斑病,我国发生比较普遍。

主要侵害叶片,是草莓叶部常见病害之一,有时相当严重,叶柄,果梗亦可染病显症。

2.病原及症状病原为凤梨草莓褐斑病菌Marssoninapotentlllae(Desmazieres)Magn,有性阶段为Diplocarponearliana(ElletEV.)Wolf属子囊菌亚门,分生孢子盘在叶面散生或聚生。

叶枯病主要在春秋发病,侵害叶、叶柄、果梗和花萼。

叶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扩大成直径3~4毫米的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颜色变化不大。

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发病重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至暗褐色,直至枯死。

在病斑枯死部分长出黑色小粒点,叶柄或果梗发病后,产生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部组织变脆而易折断。

3.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植株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上越冬,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空气扩散传播、侵染发病,并由带病种苗进行中远距离传播。

本病为低温性病害,秋季和早春雨露较多的天气有利侵染发病。

肥足苗壮发病轻,缺肥苗弱发病重。

草莓品种间有抗性差异,福羽、幸玉发病重,达娜、新明星较抗病。

4.防治方法

(1)注意清园,及早摘除病老叶片,减少传染源。

(2)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但不要过多施用氮肥。

(3)采用新明星、达娜等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于秋季降温初期用25%多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50%苯菌灵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叶喷布,隔7~10天喷1次都有好的防病效果,而且还能兼治其他病害。

五、草莓“V”型褐斑病

1.分布为害我国分布较为普遍,有的园相当严重。

此病主要为害幼嫩叶片,此外还可引起果柄褐腐,或侵害浆果。

2.病原及症状为子囊菌亚门,日规壳属的草莓日规壳菌Gnomoniaftucticola(Arnaud)Fall。

其无性阶段为ZythiafragariceLaibach为凤梨草莓假轮斑病菌,故草菌“V”型褐斑病亦称草莓假轮斑病。

此病在老叶上起初为紫褐色小斑,逐渐扩大呈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周围常呈暗绿或黄绿色。

在嫩叶上病斑常从叶顶开始,沿中央主脉向叶基作“V”字形成“U”字形迅速发展,构成“V”形斑,故称“V”型褐斑病,病斑褐色,边缘浓褐色,病斑内可相间出现黄绿红褐色轮纹,最后病斑内全面密生黑褐色小粒(分生孢子堆)。

一般1个叶片只有1个大斑,严重时从叶顶伸达叶柄,乃至全叶枯死。

本病还可侵害花和果实,可使花萼和花柄变褐死亡,浆果引起干性褐腐,病果坚硬,最后为菌丝所缠绕。

3.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和越夏,秋冬时节形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释放出来在空中经风雨传播,侵染发病。

草莓“V”型褐斑病是偏低温高湿病害,春秋特别是春季多阴湿天气有利于本病发生和传播,一般在花期前后和花芽形成期是发病高峰期。

28℃以上,此病发生极少。

另外,在保护地栽培和低温多湿,偏施氮肥、苗弱光差的条件下发病重。

品种间福羽、芳玉发病重,新明星、达娜较抗病。

4.防治方法

(1)及时摘除病老枯死叶片,集中烧毁。

(2)加强植株生长健壮。

(3)药剂防治一般在现蕾开花期进行,可用25%多菌灵300倍液,或50%克菌丹或50%速克灵800倍液,或用50~100倍的614抗生素,或用50%福美双、75%百菌清500~700倍液,或用波尔多液2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粉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充分喷洒,5~7天1次,一般喷2~3次效果较好。

六、草莓蛇眼病

1.分布为害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草莓叶斑病,我国各地发生普遍。

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斑,大多发生在老叶上。

叶柄、果梗、嫩茎和浆果及种子也可受害。

2.病原及症状无性世代为Ramulariatulasnei(R.fragariaePeck)称杜拉柱隔孢,属半知菌亚门,柱隔孢属。

有性世代为Mycosphaerellafragariae(Tul)Lindau称草莓蛇眼小球壳菌,属子囊菌亚门,腔菌属真菌。

叶上病斑初期为暗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2~5毫米大小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心部灰白色,略有细轮纹,酷似蛇眼。

病斑发生多时,常融合成大型斑,病菌侵害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边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使之丧失商品价值。

3.发病规律病菌以病斑上的菌丝或分生孢子越冬,也可产生细小的菌核越冬。

还有的以产生的子囊壳越冬,越冬后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

病菌生育适温为18~22℃,低于7℃或高于23℃发育迟缓。

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

重茬田、管理粗放和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

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如因都卡、新明星等较抗病。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因都卡、新明星等。

(2)采收后及时清理田园,摘除收集被害叶片烧毁。

(3)定植时汰除病菌。

(4)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50倍液喷布。

10天1次,共2~3次。

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七、草莓白粉病

1分布为害草莓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草莓产区,是冷凉地区、山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病害,特别是东北草莓产区有的年份发病较重。

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泛滥成灾,损失严重。

草莓白粉病主要侵害叶片和嫩尖:

花、果、果梗及叶柄也可受害。

2.病原及症状为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Sphaerothecamacularis(Wallr.etxFr)jacz.f.sp.fragariceperies(羽衣草单囊壳)。

在我国东北为Oidiumsp.(=Uncinulasp.)钩丝壳属。

叶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蕾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缓慢并丧失商品价值,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3.发病规律北方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草莓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而气候则有助于病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

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上,分生孢子选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附生在叶面上,从萌发到侵入一般需20多个小时,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5天后在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

经7天后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

高山冷凉地与保护地栽培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宝交早生、因都卡、新明星等较抗病,达那、福羽、芳玉、春香、丽红等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选用新明星、宝交早生、因都卡等抗病品种。

(2)冬春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生长季及时摘除病残老叶,栽植不宜过密,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通风透光,生长健壮。

(3)生物防治:

喷洒2%农抗120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隔6~7天防1次。

(4)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6天1次,连喷3~4次。

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来螨猛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或多氧霉素(AL)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这些药剂都是隔7~10天1次,喷药时要使叶的背面和芽的空隙间都均匀着药。

但要注意在高温时喷来螨猛可湿性药剂有时产生药害,使用时最好降低药液的浓度。

(5)保护地栽培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一般用药物防治要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八、草莓黑斑病

1.分布为害我国分布比较普遍。

草莓黑斑主要为害叶、叶柄、茎和浆果。

2.病原及症状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的Alternariaaltemata(Fries)Keisser。

一般发病是在叶面上产生直径5~8毫米的黑色不定形病斑,略呈轮纹状,病斑中央呈灰褐色,有蛛网状霉层,病斑外常有黄色晕圈。

在叶柄及匍匐茎上发病党呈褐色小凹斑,当病斑围绕一周时,柄或茎部因病部缢缩干枯易折断。

在果实上贴地果染病较多,浆果上的病斑为黑色,上有灰黑色烟灰状霉层,病斑仅在皮层一般不深入果肉,但因黑霉层污染而使浆果丧失商品价值。

3.发病规律黑斑病菌以菌丝体等在植株上或落地病组织上越冬,借种苗等传播,环境中的病孢子也可引起侵染发病。

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黑斑病的侵染和蔓延,田间小气候潮湿有利于发病。

重茬田发病加重。

品种间抗性不同,盛岗16最感病,新明星较抗病。

4.防治方法

(1)选用新明星等抗病品种。

(2)冬春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生长季及时摘除病老残叶及染病果实销毁。

(3)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7天1次。

连喷2~3次。

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九、草莓黏菌病

1.分布为害我国分布较普遍。

黏菌通常为一类自由生活的原始生物,在植物表面附生而非寄生,其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是遮避阳光影响光合使用,并黏附在寄主表面影响呼吸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

严重时造成寄主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除为害草莓外还为害多种低矮植物和果树苗木。

2.病原及症状发生在叶上的为黏菌门,钙皮菌科,双皮菌属的半圆双皮菌Diermahemisphaerieum(Bull).Hornem。

黏菌爬到活体草莓上生长并形成子实体。

使病部表面初期布满胶黏淡黄色液体,后期长出许多淡黄色圆柱形孢子囊,圆柱体周围蓝黑色有白色短柄,排列整齐地覆盖在叶片、叶柄和茎上。

此时受害部位不能正常生长,或有其他病杂菌生长而造成腐烂,此时如遇干燥天气则病部产生灰白色粉末状硬壳质结构,不仅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害叶不能正常伸展,生长和发育,黏菌在草莓上一直黏附在草莓生长结束,严重的植株枯死,果实腐烂,造成大幅度减产。

3.发病规律黏菌以孢子囊在植物体、病残物或地表等处越冬。

休眠中的孢子囊有极强的抗低温、抗干旱等不良环境的能力,一般从近地面部位向上爬升,可达上层叶片和浆果上,使植株各部位发病,可随繁殖材料及风雨进行传播。

草莓栽植过密,造成郁闭,或田间潮湿,杂草丛生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4.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地块及砂性土壤栽植草莓。

(2)雨后及时排水,灌溉要防止大水温灌,防止积水和湿气滞留。

(3)精耕细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体败叶,栽植不可过密,防止植株郁闭。

(4)及时喷洒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液3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进行防治。

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十、草莓灰霉病

1.分布为害灰霉病是世界各国草莓上的主要病害。

无论温室和露地栽培均易发生。

因灰霉病造成烂果一般可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

除为害草莓外,还可侵害番茄、辣椒、莴苣、茄子、黄瓜等多种蔬菜,花卉、果树等植物被害也很重。

2.病原及症状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霉菌,学名BotrytiscinereaPerson。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叶、花、果柄、花蕾及果实。

在叶上发生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

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

蕾花及柄发病变褐色,后扩展蔓延病部枯死,由花萼延及子房及幼果,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生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

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正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3.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菌核、分生孢子的形态在被害植物组织内越冬,孢子由空气传播,蔓延。

栽植过密、氮肥多,植株通风透光不良或湿度过大时发病重。

特别是在促成和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子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

此外,连作田、重茬田或宝交早生、达娜等感病品种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控制施肥量、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

选用美国3号、红衣等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

(2)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敌菌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0天1次,直至大批果实采收结束。

也可喷50%速克灵800倍液,或花前喷5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3)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

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薰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薰剂灭菌。

十一、草莓灰疽病

1.分布为害我国东部地区发生较多、叶片、叶柄、托叶、匍匐茎、花瓣、萼片和浆果都可受害。

可以造成烂果和植株萎蔫,有时损失严重。

2.病原及症状为半知亚门,毛盘孢属的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fragariaeBrooks。

病菌生长适温为30℃左右,是典型的高温性病菌。

最低为10~15℃,最高为35~40℃,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的Glomerellafragariae。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叶柄、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上,病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茎叶上病斑一般长3~7毫米,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稍凹陷。

浆果受害。

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团。

3,发病规律病菌在病组织或落地病残物中越冬。

翌年现蕾期开始在近地面幼嫩部位侵染发病。

当气温升至25~30℃的盛夏高温雨季此病易流行。

一般从7月中旬到9月底发病,气温高的年份发病时间可延续到10月。

连作田发病重。

老残叶多或氮肥过量植株柔嫩或密度过大造成郁闭易发病。

在田间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

病菌还可随病苗、病叶、病果作异地传播。

草莓品种对炭疽病抗性有差异,丽红、芳玉等易感病,新明星、早丰86、宝交早生等抗病。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栽植不过密,氮肥不宜过量,施足有机肥和钾肥,扶壮株势,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及时清除病残物。

(4)用克菌丹、敌菌灵或50%多菌灵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洒防治。

十二、草莓(终极腐霉)烂果病

1.分布为害腐霉是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腐生能力很强,可以侵害150多种瓜果作物的根部和幼苗引起烂种、猝倒、立枯、烂根和烂果,主要为害近地面的果实和根。

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已是草莓烂根和烂果病中的常见种类之一,局部田块可以造成重大损失。

2.病原及症状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腐霉属的终极腐霉PythiumultimumTrow。

菌丝发达,有分枝,无分隔。

菌丝生长适温28~36℃,终极腐霉侵害根和果实,根部染病后变黑腐烂,轻则地上部萎蔫,重则全株枯死。

贴地是格近地面果实容易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熟果病部略褐色后常呈现微紫色,病果软腐略具弹性,果面长满浓密的白色棉状菌丝。

叶柄果梗也可受害变黑干枯。

3.发病规律腐霉菌方广布各地,存在于土壤、粪肥及植物病残体中,并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病苗、病土、病果和田间流水都可进行传播。

草莓浆果成熟期遇有高温多雨容易侵染,引致腐霉菌烂果病,重茬地、低洼地、湿度大、栽植过密易发病,贴地果最易染病。

4.防治方法

(1)选择避风向阳高燥地块种植草莓,苗床栽苗可用氯化苦等进行土壤消毒。

(2)可喷洒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69%安克猛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00倍液,一般防治2~3次即可收到较好效果。

十三、草莓疫霉果腐病

1.分布为害在我国分布较普遍,内陆水浇地发生尤其严重。

有的地方田间种苗在冬前就因烂根死亡,或越冬后开花期死亡。

花、果期连续多日低温多雨时,病菌侵袭花、果穗而使田间花、果穗成批急剧变黑枯死,或浆果干腐。

2.病原及症状Phytophthoracactorum(LadertetCohn)Schroete称恶疫霉或苹果疫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钢,霜霉目真菌;P.citrophthora(R.et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