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798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机读卡上

1.雅安街头经常会见到白人、黑人“老外”。

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饮食习惯长期影响的结果

B.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C.不同语言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D.不同文化背景长期影响的结果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

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

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

掉。

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

3.以下历史事件与印度有关的有

①章西女王抗击英军②佛教的产生③楔形文字的起源

④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⑤种姓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4.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

A.汉谟拉比当政时期B.穆罕默德当政时期

C.伯利克里当政时期D.亚历山大当政时期

5.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化改新主要内容的有

①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实行贵族世袭制

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④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6.“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

”这种现象

主要体现了西欧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教皇的统治深入人心

C.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D.罗马教廷占有全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

7.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民间故事集是

A.《天方夜谭》B.《俄底浦斯王》C.《荷马史诗》D.《古兰经》

8.纵观历史,人类不同区域的文明在暴力冲突与和平交融中由独自发展走向整合,其间,

伴随着灾难,伴随着和平。

下列文明的传播,不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①阿拉伯数字传播②罗马帝国的

扩张

③亚历山大东征④大英博物馆陈列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一部游记,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

哥伦布读了这部书,对

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

该书是

A.《俄底浦斯王》B.《哈姆雷特》C.《伊利亚特》D.《马可·波罗行纪》

10.这是一部文学作品,全诗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该书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

作,作者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

这部著作的作者及名字是

A.但丁——《神曲》B.但丁——《哈姆雷特》

C.莎士比亚——《神曲》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1.“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

国的兴起。

”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2.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

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

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

对华宣战。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

13.假期小丁去美国旅游,在美国一地方,他看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

“坚守阵地,

就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

那么就让战争在这儿开始吧!

”碑文中的“这儿”是指

A.萨拉托加B.约克镇C.来克星顿D.纽约

14.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

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

他是

A.拿破仑

B.华盛顿C.罗伯斯庇尔D.列宁

15.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

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

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

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

她乘

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轮船B.飞机C.汽车D.火车

16.右图所反映的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是

A.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B.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C.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D.世界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17

.依据下列四幅图反映的内容,归纳出一个主题,最恰当

的是

 

①三角贸易②西班牙殖民者暴行③玻利瓦尔④章西女王抗击英军

A.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B.掠夺与抗争C.被压迫民族走向联合D.文明的传播

18.19世纪初,下列哪个情景不会在俄国社会出现

A.工场主列宾购买了某个村庄全部农奴B.彼得堡的俄国人穿上了西欧短装

C.人们在报纸上读到简化了的斯拉夫文字D.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19.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作人间盗火的

“普罗米修斯”,这位发明

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20.近代以来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方面的革命。

当今世界,煤炭、石油、

电力和核能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重要能源。

其中,煤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应该归功

 A.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B.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C.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D.瓦特改进蒸汽机

 21.若你是一位一战期间的战地记者,每天要向通讯社发回战场消息,你不可能经历的是

A.每天都要向通讯社拍发无线电报 

B.拍摄到英军新式武器“tank”的照片

C.使用移动电话报导德军飞机轰炸的消息 

D.不幸被炮弹的弹片炸伤

 22.学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有同学整理出了

以下知识点,其中哪项不准确?

A.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B.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D.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23.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

“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此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

 A.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B.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

 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D.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24.如果你参与右图这次科普大会,会了解到这位科学家 

在物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

A.创立生物进化学说   B.写出《战争与和平》

C.提出相对论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此

话是谁的精神写照?

A.林肯B.贝多芬C.托尔斯泰D.梵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公元前27年,_______________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破君士坦丁堡,___________

_____帝国灭亡。

2.在14—16世纪的欧洲社会中,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是________________。

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封建国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共和国时期,担任“护国主”的是_______________。

4.1848年,《__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5.美国的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蓝天的梦想。

三、材料解析题(第1题8分,第2题10分,共18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

(1)图中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是(填字母),哥伦布的航海得到王室的支持。

(2分)

(2)材料二中哥伦布的话,反映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1分)

材料三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却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3)依据材料三中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分)

 

材料四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

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4)依据材料二、四,说说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日,星期二,无事。

”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

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

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深感,“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随后,他颁布法令,

开始了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分)这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

(1分)这次改革对俄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分)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请谈谈对法、俄两国能够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认识。

(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17—19世纪中期,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2分)

 

四、问题探究题(第1题12分,第2题12分,共24分)

1.2013年,美国真正获得独立仅230周年,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

经过百余年,

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1)美国诞生于何年?

(1分)美国获得独立,是推翻了哪国的殖民统治?

(1分)

 

(2)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提供史实证明(各一例)(2分)。

论点

史实(各一例)

争取民族解放

A:

领先科技发展

B:

(3)从美国的成长历史中,你认为国家要崛起、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2分)

 

(4)黑人总统奥巴马就职时,提到美国内战时期的一位总统,说没有他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这位总统是谁?

(1分)为什么说没有他就没有奥巴马的今天?

(1分)除此之外这位总统还有什么贡献?

(2分)

 

(5)今天,在美国有色人种仍然在就业、财富分配等领域受到歧视。

这种做法违背了美国历史上颁布的哪个文件的什么思想?

(2分)

 

2.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曾和中国一样,有相同的经历以及相同的命运,但是日本很快

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近期,日本加紧对钓鱼岛的争夺、领导人参拜靖国

神社、炒作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等等,都表明日本右翼势力在膨胀,军国主义在复活。

(1)19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崛起和近期复活的军国主义都与哪次改

革有关?

(2分)

 

(2)在这次改革中,日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两方面有哪些改变?

(4分)

 

(3)中国该如何应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

(2分)

 

(4)日本古代史上还有一次改革,这两次改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分)日本的这两次改革,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2.C3.D4.C5.B6.C7.A8.B9.D10.A

11.B12.C13.C14.A15.D16.A17.B18.D19.B20.D

21.C22.B23.A24.C25.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屋大维东罗马(拜占廷)2.人文主义 

3.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4.《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5.莱特

三、材料解析题(第1题8分,第2题10分,共18分)

1.

(1)A,西班牙(2分)

(2)掠夺财富。

(1分)

(3)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和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来往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遭到殖民掠夺,印第安人被屠杀,给美洲带来巨大灾难。

(3分)

(4)抢掠财富;贩卖黑奴等(2分)

2.

(1)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2分)

(2)俄国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改革(1分);使俄国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分)

(3)认识:

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只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等。

(符合题意,观

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分)

(4)主要趋势:

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

(意思相近即可,2分)

四、问题探究题(第1题12分,第2题12分,共24分)

1.

(1)1776年;英国(2分)

(2)A处是“美国独立战争”;B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答具体科技发明亦可)(2分)

(3)国家要独立,要积极发展经济、科技教育等(2分)

(4)林肯(1分);因为他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分);他还领导北方人民取得内战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2分)。

(5)《独立宣言》中的“自由平等”思想。

(2分)

2.

(1)明治维新(2分)

(2)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

力发展教育。

(4分)

(3)中国应积极进行改革开放,稳步发展经济;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学习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平对话,反对战争,但也要做好应对战争的充分准备。

(符合题意,观

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分)

(4)都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都促进了日本的发展(2分)。

借鉴的经验:

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大力发展教育,努力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