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9907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4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一课时

主备彭家旺讨论彭家旺彭伟庄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晶体、非晶体的区别;掌握熔化的条件和特征;知道什么是熔点。

3.了解熔化曲线图,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生自学

(一)学生阅读课本P53---P57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

(二)自学检测

1.熔化:

2.凝固:

3.熔点:

4.晶体:

写出下列物态变化过程: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

三、合作探究

1、探究萘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

2、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萘的温度/℃

萘的状态

蜡的温度/℃

蜡的状态

3、画出萘和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分析萘和蜡的熔化过程知道:

(1)萘在熔化前,不断,温度;熔化时,不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2)蜡在熔化前,不断,温度;熔化时,不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5、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固体熔化的条件是;

6、分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

(1)、晶体:

,常见的如:

(2)、非晶体:

,常见的如:

7、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非晶体(“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8、查看几种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

冰;固态水银;固态酒精

引导学生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固体分晶体和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

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舞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

4、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5.奈的熔点是℃,奈在60℃时是状态;奈在90℃时是状态。

6、在玻璃、松香、萘、蜂蜡中, 有一定熔点的物质是___, 它的熔化过程中, 温度_____.  

7、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如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和气态时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

(1)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名称是。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状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分钟。

 

课外作业

1.海波的溶点是48℃。

则:

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     态,-39℃时呈    态或     态,也可能呈    态,-38℃时呈     态。

2.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量。

3.下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可知,此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的;图像中段表示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选填“AB’、’BC’、”CD”),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状态,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

4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a.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

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

c.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d.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259

a.在-265℃时,氢是固态.(       )

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

课后反思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二课时

主备彭家旺讨论彭家旺彭伟庄

学习目标:

1.知道凝固的含义,知道常见的凝固现象。

2.知道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3.知道凝固放热.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熔化的定义和有关现象,了解了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椐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将固体分为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本节我们将继续学习熔化的相反过程—-凝固的有关知识。

二、学生自学

(一)阅读课本P55---P57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

(二)自学检测

1.凝固

2.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____,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

3.冬天,北方人们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可以利用水结冰时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三、合作探究

1、将熔化后的石蜡和萘停止加热,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它的状态,并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萘的温度/℃

萘的状态

蜡的温度/℃

蜡的状态

2、画出萘和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分析萘和蜡的凝固过程知道:

(1)萘在凝固前,不断,温度;凝固时,不断,温度;

(2)蜡在凝固前,不断,温度;凝固时,不断,温度;

4、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液体凝固的条件是

晶体在凝固时要热,但是温度,这个温度叫,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非晶体在凝固时的特点是,非晶体凝固点。

引导学生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了旱见的冻雨、雪灾,造成了巨大损失。

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

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

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冻结过程中要______热量。

3.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

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和,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

4、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的图像应是()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来源:

Z&xx&k.

328

1740

5.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6、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则:

(    )

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     B、冰一定不会熔化

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       D、冰将全部熔化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冰的温度达到0°C一定熔化

D.冰的温度比水的低,放入水中不一定熔化

8、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课外作业

1.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2.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

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A.120℃B.100℃C.90℃D.80℃

3.图一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A.40℃B.44℃

C.48℃D.52℃

 

4.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

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

A.天空中的雨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

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大量的盐

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

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

5.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6.如图所示,温度记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C”),示数为℃。

 

7.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上图所示,

则(A或B)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8.根据图所示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热,温度却保持

在℃不变,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态。

9.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

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

10.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11.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

课后反思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主备彭家旺讨论彭家旺彭伟庄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的含义.

2.了解沸腾现象及沸点的含义.

3.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以及利用蒸发可以制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晒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变干了,衣服中的水到哪里去了?

变成了什么?

二、学生自学

(一)学生阅读课本P58--P61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

(二)自学检测

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做汽化。

汽化需要热。

2、汽化可分为蒸发和沸腾。

蒸发具有的作用。

(1)蒸发在下都能进行,且只在发生的、________缓慢的汽化现象。

(2)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在液体的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

三、合作探究

演示课本实验4.3—1,并解释这些变化。

1、汽化:

物质由态变为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2、沸腾:

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气泡,大小变,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跟有关。

3、蒸发:

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1、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2、讨论:

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

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达标检测:

1.物质从___态变为_____态叫汽化._____和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

液体的_________不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_______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________.

5.关于汽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B.汽化现象只在沸点发生

C.汽化现象在沸点以上温度才能发生

D.任何温度下,液体都能发生汽化现象

6.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7.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逐渐升高B.迅速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

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

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课外作业

1.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______作用.

2.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

3.酒精的沸点是78.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时________使用酒精温度计.

4.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5.能降低室内平均温度

的最好办法是()

A.打开电风扇B.向地板上洒些水

C.关上房门,打开电冰箱的门D.以上方法都可行[

6.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湿衣服展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扎紧袋口

7.下图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

B.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

C.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

D.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

8.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1)由表中数据做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多少?

(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

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_________;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_________;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_________,到达水面时气泡_________.

9.关于物质状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10.一个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摘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课后反思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二课时

主备彭家旺讨论彭家旺彭伟庄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液化,液化放热

2.掌握气体液化的方法,知道气体液化的好处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并能简单解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炎热的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可乐瓶,过一会儿外面附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哪来的呢?

二、学生自学

(一)学生阅读课本P61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

(二)自学检测

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做液化。

液化需要热。

2、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

(2)压缩。

3.气体液化的好处:

便于与。

三、合作探究

讨论分析:

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

得出液化的意义

1、液化:

2、液化的条件是

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例1、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而成的;

例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

定义:

物质从变为叫液化。

液化方法:

⑴;⑵。

好处:

液化热

达标检测:

1.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和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所有气体在温度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时__________热.

3.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选填“要吸热”、“要放热”、“不要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

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4.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铁块熔成铁水B。

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甲、乙两只透明烧杯中,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6.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7.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___;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

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热扇扇子觉得凉快些,是因为空气的温度降低了

B.冬天看到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被100℃水蒸气烫伤比100℃开水烫伤还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的缘故

D.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

课外作业

1.夏天,从冰箱的冷藏室里拿出菜碗,会看到碗壁“出汗”,这是()

A.冰箱里带出的水蒸气液化B.冰箱外面的空气液化

C.冰熔化D.碗壁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2.在浴室中洗热水澡时,镜子会模糊,打开门窗,一会儿又清晰了,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

A.只有液化B.只有汽化

C.先汽化再液化D.先液化再汽化

3.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

C.小水珠D.空气

4.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变为液体储存在钢罐中的,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在容积有限的钢罐中储存更多的燃气.

5.冬天早晨出来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_____现象;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________现象.

6.春天,我们常常会看到室内的地板回潮,这是因为()

A.春天,地下水位上涨,水从地板的缝隙中涌出

B.地下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D.潮湿的空气液化而成

7.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从冰箱拿出的鸡蛋表面的水珠是从鸡蛋里渗出的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D.热风干燥的原理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气体都可用降低温度方法液化

B.用液化石油气是为了减轻重量

C.烧开水时壶口冒出“白气”不是小水珠

D.夏天自来水管外表面常常湿漉漉的,这是水管漏水造成的

9.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10.夏天,房间内开着空调冷气,窗户玻璃上会出现水珠,这些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如果是冬天室内开空调呢?

课后反思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主备彭家旺讨论彭家旺彭伟庄

教学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

二、学生自学

(一)学生阅读课本P64---P65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

(二)自学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