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3066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新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撒谎被家人揍过,他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

诚实。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

“家风好代表这家人的人品好。

我们家的家风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

材料二:

三国时期就有《家训》,南北朝时期有《颜氏家训》,清代有《曾国藩家书》,现代有《傅雷家书》,家风已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5字。

(2)好家风如化雨春风,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

根据对联常识,挑选其中适合的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德勤孝义 南岭青松 东海白鹤 和善信诚 万载春 出世风 千秋寿 传家宝

【答案】

(1)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它已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2)德勤孝义传家宝,和善信诚出世风

【解析】【分析】

(1)这两个材料的中心句分别是: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家风已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据此整合出答案即可。

(2)此题要去围绕“家风”,拟写对联,而“南岭青松、东海白鹤、千秋寿、万载春”都与家风没有多大关系,因此选词时要把这些词语排除在外,其中“德勤孝义”是四个名词组成的并列短语,应该与“和善信诚”相对,“传家宝”和“出世风”相对,其中“孝”是晚辈对长辈应尽的义务,应是传家宝,故这个对联可拟写为:

德勤孝义传家宝,和善信诚出世风。

故答案为:

⑴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它已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⑵德勤孝义传家宝,和善信诚出世风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

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

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1)元宵节

上联:

________

下联:

紫气丹光拥玉台

(2)端午节

上联:

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

________

(3)中秋节

上联:

________

下联:

万家萧管乐中秋

(4)重阳节

上联:

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①

(2)④

(3)③

(4)②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形式与内涵的了解,以及修辞手法的日常运用。

(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

⑴①;⑵④;⑶③;⑷②

【点评】考生对文化常识在平时要有理解,首先是传统节日考生都不陌生,熟悉每个节日的内涵和相关的特点,其次考生要理解对了的知识,注意其上下联讲究对仗的特点。

3.读过《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后,小明同学用对联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一名著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下面这副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

智________斗杨志只因替天行道

下联:

侠鲁达除郑居全为________

【答案】吴用;除暴安良

【解析】【分析】“智取生辰纲”中,吴用使用计策,斗败杨志,取得生辰纲,因此上联人物填写“吴用”。

“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救出金氏父女,体现他嫉恶如仇、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性格,再联系上联“替天行道”,因此下联补写“除暴安良”。

故答案为:

吴用;除暴安良。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积累、对联的拟写。

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按照对联的格式拟写上下联。

4.按要求完成下列对联题。

上联:

春风拂面,赏乌海园林。

下联:

________

【答案】夏荷悦目,观池塘石岸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要求:

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根据这些要求,再根据上联的内容对出下联。

故答案为:

夏荷悦目,观池塘石岸

【点评】拟写对联要注意:

上下联字数相等,内容一致,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平仄相谐,仄起平收。

5.请根据课文《范进中举》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联上联:

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

________

横批:

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世态炎凉(趋炎附势)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补写对联。

对联有以下几种要求:

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

③词性相对。

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④结构相应。

根据上联的形式和内容可拟写下联为:

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故答案为:

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世态炎凉(趋炎附势)

【点评】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

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6.鲁迅是中国文坛的巨匠。

他逝世时,人们献了很多挽联。

请揣摩语境,将鲁迅的作品《呐喊》《彷徨》《莽原》《奔流》《噩梦》《野草》《而已》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成为一副工整的对联。

踏________,刈________,《热风》________,一生________;

痛《毁灭》,叹________,《十月》________,万众________。

【答案】《莽原》;《野革》;《奔流》;《呐喊》;《而已》;《噩梦》;《彷徨》

【解析】【分析】这副对联已经给出了一些关键词,只需要把鲁迅的作品填对即可,答题时结合语境,还要注意搭配,“踏”是踩的意思,“刈”是割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因此,“踏”后面应填《莽原》;“刈”后面应填《野草》;“热风”是名词,而且风会带动空气流动,因此,《热风》后应填《奔流》;鲁迅一生都在为劳动人民呐喊,因此“一生”后应填《呐喊》;“痛《毁灭》”,旧世界毁灭了很多东西,让人痛惜,让人感叹,也不过如此,因此,叹后应填《而已》;最后剩下《噩梦》和《彷徨》,联系《十月》和万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十月里作家做了个噩梦,让万众彷徨。

【点评】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

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本题答题时还要结合语境和搭配。

7.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一年秋天,包头市文联组织青年作者到赤峰采风。

诗人振江看到满山红叶似火,触景生情,吟出一个上联:

      赤峰红叶浓叶红峰赤。

      然后让大家对下联,一时间无人能对。

大家都说太难了,下联也要含有一个地名,还要符合从头读或从尾读内容完全一样,而且“叶红”与“峰赤”还得是因果关系。

振江自己也没有对出。

      第二年夏天,振江到青岛旅游,看到青岛到处都是绿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去年吟出的上联来,触景成句,对出了下联:

________。

【答案】示例:

青岛绿树稠树绿岛青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研读提供的情境写下联,根据上联要求,注意词性要相同,理解了意思就好分析了。

【点评】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上联用词,上联结构等多方面,多做揣摸,再是要结合具体要求去做。

8.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

请从下面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每联不少于5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乡愁》《最后一课》

【答案】上联:

快乐盈草园 下联:

书声溢书屋

【解析】【分析】在你对联时,一定要注意内容和读书、书法、国学、名著、戏剧等和“语文节”的活动相关。

还要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点评】本题考查对联,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①上下句字数相等。

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

9.学校开展“古诗词大家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教材有变化)阅读[材料一],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材料一]统编中小字《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版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2)(微信鼓干劲)你的同窗何文新给你发了一条微信:

“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

”请你用微信回复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3)(比赛邀评委)临淮中学将聘请县诗词学会的张梅老师担任本校的“古诗词诵读比赛”评委,聘期三年。

该校团委拟写了一份聘书,其中有两处欠缺。

请你针对这两处欠缺提出修改意见。

聘书

兹聘请张梅老师为我校“古诗词诵读比赛”评委。

2019年5月5日

(4)(词牌知多少)在“古诗词诵读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

请你结合学过的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词牌填在横线上。

(甲)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乙)远远游蜂不计家,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A.卜算子   B.浣溪沙   C.相见欢   D.如梦令

(甲)的词牌是________。

   (乙)的词牌是________。

(5)(经典咏流传)语文老师根据[材料二]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料二]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台,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阅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上联:

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示例:

与2013版相比,2017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2倍。

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近两倍,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初中学生古诗词阅读增长率比小学高。

(2)示例:

刚开始学古诗文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才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人生内涵。

(3)①没写明聘期,应在第二行末尾加上“聘期三年”。

②没注明是哪个学校聘请张梅老师为评委的,应在聘书右下角日期的上一行写上校名。

(4)D(如梦令);B(浣溪沙)

(5)示例:

咏诗词弘扬传统

【解析】【分析】

(1)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这种表格的统计对象,即注意表格名称,然后看表格中的第一列,发现从时间上有两个年份,那么不同年份的数据之间的可以进行比对。

从横向看,这里涉及两个学段,这两个学段的数据也要进行比对,最后综合拟写答案。

(2)开放型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说话要得体恰当。

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要有相应的称呼,这是同学,可以不用尊称,直接写称呼。

另外题目要求拟写鼓励性的话语,结合材料内容,应该写出学习古诗文的好处,内容要积极向上。

(3)此聘书有题目、正文内容、聘任时间,但是缺少聘期和发聘书的署名单位。

(4)甲词是南宋中叶女词人严蕊的一首写桃花的小令《如梦令》,故选D。

乙是宋代刘辰翁写的一首词《浣溪沙·春日即事》,故选B。

(5)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答案不唯一,“变形式”可对“咏诗词”,“演绎经典”可对“弘扬传统”。

故答案为:

⑴示例:

与2013版相比,2017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2倍。

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近两倍,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初中学生古诗词阅读增长率比小学高;

⑵示例:

刚开始学古诗文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才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人生内涵;

⑶①没写明聘期,应在第二行末尾加上“聘期三年”。

②没注明是哪个学校聘请张梅老师为评委的,应在聘书右下角日期的上一行写上校名;

⑷D(如梦令);B(浣溪沙);

⑸示例:

咏诗词弘扬传统。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答题时应注意语境,语言的运用,力求言之有理又有序,得体又简明。

劝告他人型口语交际:

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

⑶本题考查聘请书的拟写。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聘请书书写的基本格式,然后按题意拟写内容即可;

⑷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题目中给出的四个词牌,课本中都出现过,作答时,可根据课文中相应词的内容与

格式来判断题目给出的两首词是什么词牌;

⑸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

10.为了更好地了解鸟文化,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鸟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你也乐在其中。

(1)【活动一:

我对对联】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些对联,请以“破风雨海燕迎胜利”为上联,从你读过的关于鸟的古诗词中,任选一种鸟类写出下联。

(2)【活动二:

口语交际】学校打算在最近一期的校刊中设置一个“鸟专题”栏目,你周末将平时搜集到的图片、文章等资料带回家整理,妈妈却泼你的冷水,认为这是耗时、费力的差事,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你该如何说服妈妈呢?

【答案】

(1)示例一:

传书信大雁寄乡愁 示例二:

立鸡群池鹤展风采 示例三:

衔泥土燕子筑爱巢

(2)示例:

妈妈,校刊是面向全体教职工的,通过这些与“鸟专题”有关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大家重温活动过程,更可以向大家做进一步的宣传,增强大家爱护鸟儿的意识。

再说,弄好了也能展示我的才能呀,怎么能说没有意义呢?

【解析】【分析】

(1)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一般要求补写的内容要贴切、语意要连贯,并且不能照抄材料。

考生要认真分析划线处的上下文,通过诗句内容和情感的了解,确定补写句子的内容,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2)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设定的语境的把握,注意从积极的坟墓进行表达自己的意见,语言要委婉、得体,注意称呼。

如:

妈妈,校刊是面向全体教职工的,通过这些与“鸟专题”有关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大家重温活动过程,更可以向大家做进一步的宣传,增强大家爱护鸟儿的意识。

再说,弄好了也能展示我的才能呀,怎么能说没有意义呢?

故答案为:

⑴示例一:

传书信大雁寄乡愁 示例二:

立鸡群池鹤展风采 示例三:

衔泥土燕子筑爱巢

⑵示例:

妈妈,校刊是面向全体教职工的,通过这些与“鸟专题”有关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大家重温活动过程,更可以向大家做进一步的宣传,增强大家爱护鸟儿的意识。

再说,弄好了也能展示我的才能呀,怎么能说没有意义呢?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仿写能力和对联知识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平时对诗句的积累和理解,对意象的掌握,在作答时要结合对联的知识进行作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考生结合给定的语境,表达要清楚,用语要得体,注意称呼的运用。

11.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

________

脱鞍暂入酒家垆:

________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

________

(3)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_______。

(颈联)

A.风高 还

B.风高 回

C.高风 还

D.高风 回

【答案】

(1)竟答;竞答;“召开”改为“开展”;在日期上方补上“(校)学生会”

(2)船(或:

舟);马;折柳(或:

赠柳);饯行(或:

劝酒)

(3)C

【解析】【分析】

(1)①“竟答”的“竟”错误,这里应该是“竞”,意思是“竞赛”。

②“召开”和“活动”搭配不当,应将“召开”改为“开展”。

③通知后面应该有署名和日期,应在日期上方署上“(校)学生会”。

(2)①从“帆”可以看出这种交通工具是船或舟。

从“鞍”可以看出这种交通工具是马。

②从“柳”可以联想到折柳或赠柳的习俗,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

从“酒”可以联想到饯行或劝酒的习俗。

(3)高风是名词,和下联初日相对,故排除AB。

”还“和”山“不押韵,”还“和”山“押韵,故选C。

故答案为:

(1)①竟答;竞答

②“召开”改为“开展”

③在日期上方补上“(校)学生会”

(2)船(或:

舟);马;折柳(或:

赠柳);饯行(或:

劝酒)

(3)C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修改应用文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标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辨析和修改。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本题考查对律诗常识的积累能力。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全首八句。

每句五言的称五言律诗,七言的叫七言律诗。

其中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必须对仗。

每句之内,句与句之间平仄调配有一定的格式。

偶句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12.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

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解析】【分析】此题已给出备选词语,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写出下联即可。

如:

“忆往昔”可以用“看今朝”与之相对;“革命前辈”可以用“时代先锋”与之相对;“开天辟地”用“继往开来”与之相对;“创伟业”用“谱新篇”与之相对。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点评】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

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13.生活处处有语文。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

小林要参加某社区的“语文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帮小林完成以下任务。

(1)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词语:

妙手回春    灵丹济世    乐    医    百病    千家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2)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家们的促销手段不断翻新,然而一些商家靠赠品、打折等手段向消费者索要好评。

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问题。

小林和父母在某餐馆就餐后,对菜品质量很不满意,结账时服务员表示:

如果写好评发朋友圈可以打折。

小林母亲准备照做。

如果你是小林,该怎样劝说母亲?

(50字左右)

(3)中考结束后,小林跟父母去北京旅游。

他们首先来到故宫。

走进故宫,一眼千年,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物经历岁月风尘神韵犹在。

爸爸说:

“故宫中这些修复文物的工匠真了不起!

”小林听后深受触动,看起来平凡的工匠,却有着伟大的价值。

请你帮助小林设计一段赞美工匠的诺。

(50字左右)

【答案】

(1)妙手回春医百病 灵丹济世乐千家。

(2)妈妈,这样做不好。

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帮助商家做虚假宣传,这样会误导别人,您说对吗?

(3)你们用专注的眼神发现文物的精神,用双手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因你们才鲜活生动起来,文化传统因你们的精心呵护得以传承。

【解析】【分析】

(1)根据对联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的要求,“妙手回春”对“灵丹济世”“医”和“百病”组成医百病,“乐”和“千家”组成“乐百家”都是动宾短语,“医百病”对“乐千家”。

根据对联上仄下平的要求,这幅对联为:

妙手回春医百病 灵丹济世乐千家。

(2)此题要求劝说母亲不要为了一点钱就为不讲诚信的商家写好评。

劝说时语气要委婉,要阐明母亲这样做的坏处,语言要连贯、得体、简洁。

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如:

妈妈,这样做不好。

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帮助商家做虚假宣传,这样会误导别人,您说对吗?

(3)本题要求设计一段赞美工匠的话,答题时要注意从这些修复后的文物给游览者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工匠们精妙的眼光、手艺等方面赞美,注意语言要简洁、恰当。

故答案为:

⑴妙手回春医百病 灵丹济世乐千家。

⑵妈妈,这样做不好。

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帮助商家做虚假宣传,这样会误导别人,您说对吗?

⑶你们用专注的眼神发现文物的精神,用双手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因你们才鲜活生动起来,文化传统因你们的精心呵护得以传承。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

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

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⑶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