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6289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LandProgramming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土地规划学

课程代码

CB157124

课程性质

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专业拓展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学分

2.5

总学时

40

理论学时

40

实验学时

先修课程

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村镇规划

后续课程

土地规划学实验、实习

开课单位

资环学院

适用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

主要教学

资料

选用的教材:

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

[1]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

[2]彭补拙,土地利用规划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

[3]郝晋珉,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国农大出版社,2007年09月,第1版。

[4]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国农业,2013年08月,第8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土地利用规划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程之一。

开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合理评价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综合权衡土地供需矛盾,对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在时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方法初步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细心踏实、思维敏锐、勇于创新、科学规划的职业精神。

三、基本要求

(一)了解

了解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原则;了解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整治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二)理解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三)掌握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内容、体系和程序、理论和原则;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人口、土地需求量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节土地与土地利用0.25学时

知识点:

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功能、土地的特性、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化、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系统的特征、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0.75学时

知识点:

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0.25学时

知识点:

我国土地资源概况、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问题。

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内容

第五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任务和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了解土地利用的一般工作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对象。

重点:

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

难点:

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思考题:

为什么要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作业:

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2.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3.试述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体系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1学时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0.5学时

知识点:

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区位理论、持续利用理论、系统工程理论。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0.5学时

知识点:

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效益原则、逐级控制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各种理论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及其科学原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重点: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

难点:

人地协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区位理论在规划中的运用

思考题:

地租地价理论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有何联系?

作业:

1.区位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有何指导意义?

2.土地利用规划中如何贯彻生态经济学的思想?

3.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2学时

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1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意义、任务和内容,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编制的工作方法和依据。

重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内容

难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与规划依据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作业: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

3.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4.试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四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规划后评价2学时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方法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1学时

知识点:

规划后评价的概念、规划后评价的方法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规划后评价的概念,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重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规划后评价的方法

难点: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思考题: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作业: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

2.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3.规划后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五章土地利用战略研究1学时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0.25学时

知识点:

小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

第二节宏观经济分析0.25学时

知识点:

国民经济类型、国民经济运行目标

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特性和内容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特点、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特性和内容,理解社会经济目标对土地规划的影响,掌握小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

重点:

小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国民经济运行类型和目标

难点: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及特性

思考题:

宏观经济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作业:

1.衡量小康的指标体系

2.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概念和特点

3.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

4.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六章土地资源质量评价2学时

第一节土地质量及与土地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质量、土地供给

第二节土地质量评价1.5学时

知识点:

土地质量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人口承载潜力评价、土地生态足迹评价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土地质量的概论、土地质量评价的内容,理解土地生态足迹的评价的方法,掌握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的方法

重点: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的人口承载力评价

难点:

土地生态足迹的测算方法

思考题:

在土地规划工作中,如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作业:

1.土地质量评价分类

2.土地属性指标

3.简述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4.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有什么联系?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七章规划基础数据预测4学时

第一节预测和预测程序0.5学时

知识点:

预测的概念、预测主要的方法

第二节人口预测1学时

知识点:

人口自然增长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综合增长分析法

第三节城市化水平预测1学时

知识点:

城市化的涵义、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第四节消费水平预测0.5学时

知识点:

食物消费水平预测思路

第五节农作物单产水平预测1学时

知识点:

年平均增长率法、趋势外推法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预测的概念,预测的程序,理解食物消费水平的预测思路,掌握人口预测和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方法

重点:

人口预测、城市化水平预测

难点:

数学模型法、灰色系统预测法、弹性系数法

思考题:

预测与土地规划的关系

作业: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础数据的预测主要有哪些内容?

2.城镇化的概念

3.粮食产量收入弹性

4.食物消费水平预测的基本思路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八章土地供给量预测2学时

第一节土地供给概念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供给的主要途径、经济供给的因素

第二节土地利用潜力分析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开发潜力、土地复垦潜力、土地整理潜力

第三节不同类型用地的利用潜力分析1学时

知识点:

耕地利用潜力分析、市地利用潜力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要求理解土地供给量的的概念,掌握不同用地利用的潜力分析,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利用潜力的估算,了解专项用地的潜力估算的内容。

重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难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和等级判定方法。

思考题:

如何增增加土地的供给?

作业:

1.某地耕地利用潜力来源有哪些类型?

如何分析计算?

与土地规划的关系?

2.市地利用潜力分析的分析方法

3.土地整理潜力的类型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九章土地需求量预测4学时

第一节土地需求概念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需求概念

第二节粮食需求量预测0.5学时

知识点:

粮食需求量的类型、粮食需求量预测方法

第三节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1学时

知识点:

耕地需求量预测、果园用地需求量预测、副业用地需求量预测、渔业用地需求量预测、林地需求量预测。

第四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1学时

知识点:

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预测和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预测

第五节生态用地需求量预测0.5学时

知识点:

生态用地的类型、预测思路

第六节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0.5学时

知识点:

几种常用预测方法、预测实例及分析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预测的方法,掌握各部门用地预测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理解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重点: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及土地供需分析

难点:

基础数据的预测、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思考题:

人均粮食需求量的预测思路,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本思路

作业:

1.粮食需求量的影响因素

2.简述耕地需求量预测的步骤

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的方法

4.收集数据,为实验课做好准备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4学时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概念0.5学时

知识点:

土土地利用结构概念和任务

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及其特征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及其特征

第三节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拟定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原则和依据、供选方案实例

第四节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方案的编制方法1学时

知识点:

方案的编制方法

第五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常用数学模型0.5学时

知识点:

常用数学模型、优化模型实例

第六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分区实例

第七节各类用地的区位选择0.5学时

知识点:

农用地配置、建设用地配置

本章小结:

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和土地利用结构确定的基本方法,土地利用分区的理论、土地利用类型配置的基本要求。

重点:

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分区布局

难点: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分区的方法

思考题:

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结构有何关系?

作业:

1.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编制的方法有哪些?

2.简述土地利用结构的作用

3.简述居民点用地选址的基本要求

4.利用平衡表法编制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方案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一章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2学时

第一节基本概念0.5学时

知识点:

耕地、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二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0.5学时

知识点:

指导思想、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要求和依据

第三节控制指标与规划程序0.25学时

知识点:

控制指标、规划程序

第四节主要指标的测定0.25学时

知识点: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测算、重要指标的测定

第五节划区定界的方法和步骤0.5学时

知识点:

划区定界的方法和程序、规划成果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耕地、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概念,理解规划的目标、原则及规划程序,掌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测算,划区定界的方法

重点: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概念,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难点: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测算,重要指标的测定

思考题: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有哪些规定?

作业:

1.简述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内容

2.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要求

3.基本农田的概念和范围

4.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哪些主要成果?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二章土地整治规划2学时

第一节土地整理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基本概念与特性、土地整理规划的依据和原则、土地整理规划的基本内容、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

第二节土地复垦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复垦的概念和意义、土地复垦规划的依据原则和程序、土地复垦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土地开发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开发的概念和意义、土地开发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土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规划效益分析和规划成果0.5学时

知识点:

规划效益分析和规划成果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土地整理规划的概念,理解土地复垦规划、开发规划的意义,掌握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重点: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的内容和规划的编制程序

难点:

农用地整理的运作程序和规划的效益分析

思考题: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涵以及概念的发展

作业:

1.土地整理的分类与实质

2.土地整理规划的内容

3.土地开发规划的依据

4.土地整治规划有哪些主要成果?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三章土地治理规划1学时

第一节水土流失地整治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土壤侵蚀、类型、水土保持的生物和工程措施规划

第二节风沙地整治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风沙地、风沙地的生物和工程措施规划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水土流失地的现状,掌握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方法。

重点:

重点水土流失地现状调查

难点: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规划

思考题:

土壤侵蚀标准

作业:

1.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梯田配置

2.风沙地概念

3.水土保持概念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四章旅游地规划1学时

第一节旅游地概念0.125学时

知识点:

旅游地概念

第二节旅游地规划的程序0.125学时

知识点:

旅游地规划的步骤

第三节旅游地规划的内容0.25学时

知识点:

旅游地规划的内容

第四节风景名胜区规划0.25学时

知识点:

风景区土地利用类型

第五节生态旅游地规划0.25学时

知识点:

生态旅游的概念、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旅游地概念,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掌握旅游地规划的程序。

重点:

旅游地规划的概念、程序

难点: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思考题:

旅游用地与土地规划分区的关系。

作业:

1.旅游地概念

2.风景区的土地利用类型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五章居民点用地规划2学时

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0.25学时

知识点:

居民点的形成、居民点的分类、居民点用地

第二节城镇化问题0.25学时

知识点:

城镇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我国城镇化

第三节城镇体系规划0.25学时

知识点:

城镇布局理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四节居民点规模0.25学时

知识点:

居民点规模的概念、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

第五节居民点布局0.5学时

知识点:

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居民点布局的原则、居民点布局方案择优

第六节居民点用地的总体布局0.5学时

知识点:

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的任务和内容、居民点用地的功能分区、居民点用地的功能组织、居住区用地规划、生产区用地规划

本章小结: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居民点分类,城镇化的含义及城市化的三大定律,掌握居民点布局形式和布局原则,理解居民点布局理论。

掌握居民点占地面积的概算方法,居民点用地选择的原则。

重点:

城镇用地规模的概算和居民点用地选择

难点: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模测算方法、城镇居民点布局理论与运用

思考题:

城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系。

作业:

1.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的任务和内容

2.居民点布局形式与要求

3.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的任务和内容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六章交通运输用地规划2学时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用地0.25学时

知识点:

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

第二节远景交通量的预测0.5学时

知识点:

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远景交通量的预测事例

第三节公路用地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公路和公路用地、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公路的选线及其方案择优、公路用地面积概算

第四节水运用地规划0.25学时

知识点:

居民点规模的概念、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

第五节铁路用地规划0.25学时

知识点:

铁路的等级和选线、铁路用地面积概算

第六节航空运输用地规划0.25学时

知识点:

航空交通线的特点和要求、机场布局、空运地面设施用地面积概算

本章小结: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基本知识,掌握公路选线的原则。

公路用地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同类型地区公路选线的特点,其它交通用地的选址要求。

重点:

各类交通用地占地面积概算和用地配置要求

难点:

不同类型地区公路选线的原则和用地面积的概算,公路选线方案的评价。

思考题:

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与结构。

作业:

1.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

3.公路用地面积概算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七章水利工程用地规划2学时

第一节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用地0.5学时

知识点:

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利工程用地规划、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等级

第二节水资源的类型和开发利用方式0.5学时

知识点:

水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和水土资源平衡

第三节供水工程用地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供水工程用地的类型、供水工程用地的要求、水库用地规划

第四节灌排工程用地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灌排工程用地的类型、灌排工程用地要求、灌排工程用地规划、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本章小结: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水利规划的意义和内容,理解水资源平衡的计算,掌握渠道配置的原则,平原丘陵地质灌溉系统特点,其他水利工程用地要求,掌握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面积概算方法。

重点:

渠道配置的要求和不同地区灌溉系统特点,水土资源平衡、供水和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及用地配置的基本要求。

难点:

水土资源平衡的计算,渠道选线、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思考题:

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

作业:

1.供水工程用地类型及要求

2.灌排工程用地要求

3.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八章农业用地规划2学时

第一节耕地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耕地组织形式、耕作田块配置、田间灌排渠系配置、田间道路配置、农田防护林配置、田间设施综合配置

第二节园地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果园小区规划、茶园小区规划

第三节林地规划0.5学时

知识点:

林地的分类、苗圃地址选择

第四节牧草地规划0.25学时

知识点:

畜群放牧地面积的确定、轮牧小区的设计

第五节水产用地规划0.25学时

知识点:

水产用地分类、人工养鱼场配置

本章小结: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耕农业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耕地内部规划任务和内容,理解耕作田块规划的内容和各要素规划之间的联系,掌握各类农业用地规划的要求及配置特点。

重点:

耕地内部规划及其规划方案的经济评述。

难点:

各类农业用地规划的要求及配置特点。

思考题:

耕地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作业:

1.田间设施综合配置要求

2.耕作田块配置

3.林地的分类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十九章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学时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0.25学时

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和内容0.2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和内容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0.25学时

知识点:

系统学理论、环境学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0.25学时

知识点: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

本章小结: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土地利用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和内容,理解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理解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

重点: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和内容

难点: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

思考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作业:

1.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流程

建议教学方法:

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以课堂提问、讨论方式引起互动。

第二十章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1学时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0.25学时

知识点: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的内容、土地利用规划图的编制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0.25学时

知识点:

现场铺图的准备、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第三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0.5学时

知识点: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特点、土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土地用途分类和土地利用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第四节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自学

知识点:

土地利用计划涵义、土地利用计划类型、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方法。

第五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自学

知识点: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涵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