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520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docx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讲解

题目: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

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录

前言…………………………………………………………………………………1.

摘要…………………………………………………………………………………2

ABSTRACT……………………………………………………………………………3

一、文献综述………………………………………………………………………4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影响………………………………………………6

(一)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6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8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原因分析………………………………………………8

(一)标准体系落后………………………………………………………………9

(二)通报信息系统薄弱…………………………………………………………9

(三)企业认证制度和合格评价制度进展缓慢…………………………………9

(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9

四、我国应对TBT的对策…………………………………………………………10

(一)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10

(二)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11

结束语………………………………………………………………………………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前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随着中国企业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以及我国外贸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篱不断拆除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竞争。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阻止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进行贸易保护。

截至2007年,我国已连续13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2007年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各国“壁垒森严”,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打着维护进出口经营秩序、保护国内消费者利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旗号,频频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产品“指手划脚、百般阻挠”,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壁垒。

我们必须摸清自身的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正确对策。

这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摘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挑战。

技术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许多产品由于环保、安全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标准体系落后;通报信息系统薄弱;企业认证制度和合格评价制度进展缓慢;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

应对方式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来看:

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宏观管理机制;培养专门人才掌握国际法规;应坚决反对任何国家针对中国实施的歧视性政策。

企业层面,对各种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的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积极申请合格认证;提高创新能力。

第六,中国企业不应盲目扩大出口,避免在国际贸易中打价格战。

关键词:

国际贸易;技术贸易壁垒;对策;国际竞争力

 

ABSTRACT

Astheworld'slargestdevelopingcountry,China'sexportcommoditiesarefacingmoreandmoretechnicalbarrierschallengesfromthemajordevelopedcountries。

Thedirecteffectoftechnicalbarriersisthatmanyofourproducts,becauseofenvironmentaltechnology,securityfactorcannotenterthetargetmarketorbeforcedtowithdrawfromthetargetmarket。

Thereasonsbehindthisinclude:

China'sexportproductsdidnotmeetthestandardsoftheimportingcountry'srequirements,havebeenshutout;tradepartnersraisestandardswhichtheexportenterprisescannotachieve;higherstandardsincreasedthecostofexports,someexportenterprisescannotaffordthecosts,havetowithdrawfromthemarket。

Thisrequiresatleasttwolevelsofsolutions:

governmentlevelandtheenterpriselevel。

Forgovernmentlevel,firstofall,thegovernmentshouldattachgreatimportancetotechnicalbarrierstotrade,establishamacro-managementmechanism。

Second,activelyparticipateinthestandardizationworkandstrengthenbilateralauthentication。

Third,establishaninformationcenteranddatabasetoenhanceresearchandguidetheproduction。

Forenterprises,firstofalltheyshouldmaintainahighdegreeofsensitivitywithTBT-relatedinformation,alwayscloselyfollowtheworld’s,especiallyindevelopedcountries(EU,UnitedStates,Japan)dynamicnewtechnicaltradebarriers。

Secondly,investinresearchanddevelopmentcosts,producewithforeigntechnicalstandards。

Third,haveacorrectunderstandingofTBT’sroot,anddeliberateflexibleresponse。

KEYWORDS:

internationaltrade;technicalbarrier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

 

一、文献综述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简介

技术壁垒是一个深奥难解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很受学者的青睐。

他们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果。

就是有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推动了理论不断的深入和逐渐的完善。

在我进行研究时,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这无疑对我的构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我对这些书籍进行大致的概括: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

马志峰在其《技术壁垒对中国出口影响》一书中指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

实施范围的广泛性、表现形式的合法性及表现内容的合理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技术标准的苛刻性与双重性、实施效果的歧视性的特点。

张虎臣在其《技术壁垒对策研究》一书中写到技术壁垒具有:

广泛性、系统性、合法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点,其中就长期性来说,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整体内容、设置技术以及强制性程度层面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TBT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各成员方在进行本国国际贸易活动时,其根本目的无外乎保护各自的根本经济利益,同时加之各成员之间的技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长时间地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作为维护其“经济主权”的最有效工具。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世贸人才网上的《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文章中指出,技术壁垒具有:

从生产领域和贸易领域向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扩张、一些自愿性措施呈现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从针对具体产品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影响及扩散效应越来越明显、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水涨船高之势、技术壁垒与专利壁垒的交叉使用、发达成员仍是实施技术壁垒的主体,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采用国际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的趋势不断加强、与消费安全有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严格、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反倾销、保障措施、关税保护交替并用的发展趋势。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原因分析

申秀清在其《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中指出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源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不同,只要有不同国家利益的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永远不会消亡。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外贸快速增长以及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准入机会,对国外相关产业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所以一些国家会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遏制我国出口的增势。

叶全良,王世在其《国际商务与技术性贸易壁垒》中指出随着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名目繁多的技术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这种影响和制约表现在各国标准和技术法规规定的技术内容和水平各异。

迟文劼在浅析《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中指出目前政府的作用发挥仍不尽人意,各项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各政府部门,尤其是外经贸、商检、税务、海关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致使企业获得信息过慢,而且预警机制建设严重滞后。

(三)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贸易要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应对是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从阅读中得到的结论。

潘飞霞、阮明烽在《我国产品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中指出一方面我们应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及时制定和调整国家标准,使我国的出口产品适应和满足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要求;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一旦通过认证意味着产品在国内外具备了良好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我们要有效利用这种方式来突破TBT的限制。

机商网上的《产品“破壁”“攻垒”的对策及建议》中指出我们在不放弃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俄罗斯、拉美、中东、非洲等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的新兴市场,在那里我们受到TBT冲击就会少些,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甚至还可以享受到某些特殊的待遇。

张锡瑕在《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中提到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技术法规、标准结构和内容,及时发布关于全球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动新动向的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使我国的出口商品适应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要求,避免陷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陷阱。

黄成项,崔强在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探析》中指出享受WTO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特殊优惠和差别待遇,并且要用足这些有利条件。

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

在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验制度方面实行非歧视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防止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实行双重标准;有效利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清除歧视性技术贸易壁垒;利用发展中国家仍可按照他们的技术和社会经济的特殊情况采取某些技术条例和标准的规定,加强制定有关技术法规和标准,保护中国大宗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同时接受发达国家在法规、标准、认证和检验制度上给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章志键,贺艳,朱金生在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中指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还受到行业协会发展状况等“外部因素”的约束。

因此,为应对贸易技术壁垒,除企业和政府努力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职能,积极构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专业行会和各类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战略联盟,发挥好以企业为主体的利益团体和专业行会的主导作用,用一切合法的手段保护行业内成员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伤害,为应对全球不同市场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高效有力的组织资源保障。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影响

(一)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

这是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

贸易壁垒可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关税壁垒主要包括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关税配额、从量关税、从价关税五种形式;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通关环节壁垒、对进口产品歧视性地征收国内税费、进口禁令进口许可、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政府采购中对进口产品的歧视、出口限制、补贴、服务贸易壁垒、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和其他壁垒。

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越来越多地打着维护进出口经营秩序、保护国内消费者利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旗号,借助于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措施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这些措施隐蔽性强,涉及面广,且缺乏多边贸易规则的有效制约,破坏了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我国入世以来所遭遇的贸易壁垒主要是以下三类:

技术性贸易壁垒检验检疫措施、通关环节壁垒,其中80%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

近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我国每年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1%左右,而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额已经超过25%,约为400-500亿美元。

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经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

近年贸易保护主义助长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滥用,并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发展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由于技术性壁垒没能及时引起我国机电出口企业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每年因此被拒之门外的比例高达20%-40%。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为1.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涉及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交通规则、无线电干扰、节约能源与材料等。

2.技术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对于许多产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的技术标准,其中,既有生产标准也有试验、检验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既有工业品标准,也有农产品标准。

3.质量认证。

质量认证既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能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

4.商品包装和标签。

对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了苛刻的要求和烦琐的内容是许多国家设置贸易技术壁垒的又一手段。

5.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

有些国家为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当借用技术标准等措施达不到保护目的时,则在产品的试验、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上设置重重障碍。

6.计量单位制。

很多出口商品能否顺利销售,有时取决于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制。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仪器、工具、夹具、模具等。

有些国家抵制进口与本国计量单位不一致的商品。

7.条码。

条码是一种可供电子设备识别的符号系统。

使用这一系统,能使物品符合市场自动扫描结算的要求,为实现快速、有效的自动识别、采集、处理和交换信息提供保障,为商品进入超级市场提供先决条件。

在一些发达国家,商品上没有条码,不能自动识别,就只能进入低档商店。

因此,有无条码标志已成为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增加了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例如日本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检验标准,由原来的6项增加到40多项,而且每批货物都必须检验。

另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禁令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例如欧盟宣布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产品进口后,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加强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的检测,德国、荷兰等国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2.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有些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并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由于我国的检测设备的生产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国内商检部门与企业自身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测试评价的方法、标准样品和技术,所以为满足进口国对各种环境标准、检测标准的设置或提高原有标准要求,需要进口设备、增加人力和才力投入;另外,由于昂贵的检验费用,会增加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国际竞争力受到削弱。

3.导致贸易争端大量出现。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原因,在WTO争端解决案例中,有28个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而且双边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争端更是层出不穷。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具有隐蔽性、歧视性、广泛性特点,且相互混杂,近年我国约60%的企业不同程度的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且呈上升趋势,不仅在商品贸易领域中大量出现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发的贸易争端,而且还扩展到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

4.涉及的商品品种多、范围广、金额越来越大。

例如,美国规定对来自中国的所有木质包装材料都要经过高温处理、熏蒸或防腐处理,否则一律不允许进口。

此规定涉及到每年从中国进口的约100万个货柜,每个40英尺货柜消毒费用高达900-1000美元,每年直接损失达数亿元。

由于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广泛采用木质包装,所以该规定间接影响到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1/3。

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都产生了连锁反应,对我国木质包装出口商品采取了限制措施。

三、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一)标准体系落后

国外之所以频繁使用本国为主的标准法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产品标准建设和发展的相对滞后,这也是我国入世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硬伤”所在。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国家标准约2万项,由我国起草的10多项标准已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批准发布,另有20多项草案已交ISO审议。

但这两项只占ISO和IEC标准和草案总数的1.8%。

在ISO和IEC颁布的11700多个标准中,我国只采用了约4500个,占全部的约38%,而早在80年代初,英、德、法、日等发达国家采用标准已达80%以上。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而且是依照前苏联的标准化模式建立发展起来的,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较小,因此难以对发达国家所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出反击。

我国技术法规、标准等体系落后,而部分发达国家已将其标准置于国际标准之上,使得我国出口产品在遭遇壁垒时,只能被动挨打。

(二)通报信息系统薄弱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能否成功出口产品,占有完整、准确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目前,我国大多数技术监督情报所,除馆藏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分行业标准外,国际先进的标准体系以及有关国家的技术法规非常缺乏。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入世已满5年。

这种情况不能满足我国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对技术法规、标准的需要,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三)企业认证制度和合格评价制度进展缓慢

WTO为了规范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在协议中将认证制度扩展为合格评定制度。

合格评定是各国制定贸易障碍的惯用且又合法的手段。

取得合格评定的出口企业在商品出口时较少遭遇障碍;反之,没有取得合格评定的企业在商品出口时往往会受到限制,甚至有些国家和地区明文规定,未经合格评定的产品不得进入市场。

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企业虽增幅较大,但总数较少,有些企业仍未意识到进行合格评定的重要性,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

我国的产业结构以中、低技术为主,导致了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术水平的落后是我国产品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深层次原因。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在出口商品的构成上,初级产品仍占主导地位。

而初级产品的生产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许多企业无力或有意回避承担污染治理工作,这违背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有关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的规定,使得许多产品无法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

四、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一)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针对发达国家以保护市场为名而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应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符合国情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促进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尽快构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际环保及各项认证标准的研究,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同时,将新问题、新经验及时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建立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把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指导其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2.合理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

运用WTO规则,充分考虑作为发展中国家所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规定,合理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在序言中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优惠待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这些原则对外国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同有关国家谈判或向有关国际机构提出申诉,进行抗辩;也可以根据我国《外贸法》第七条采取反报复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改进出口政策,减少贸易摩擦和争端

技术性贸易壁垒容易引起摩擦和争端,而我国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我国要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灵活运用出口策略,同时还应实施出口产品品种多元化和出口时间均衡化,避免因产品品种少和出口时间过于集中而给进口国市场带来的明显压力,进而减少遭遇进口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力争减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4.加强认证机构建设

建设和实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一致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和产品认证体系,是我国出口商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长期有效的战略选择。

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ISO9000和ISO14000认证机构建设,提高认证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认证主体的服务功能,扩大认证范围,提高认证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加强与更多国际权威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为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使国内企业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增强产品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1.重视信息搜集。

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产品进出口信息系统,及时、全面、系统、准确地搜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各类产品有关国际市场供求总量与结构、技术改进与创新、技术标准与法规、环保标准与法规等方面的动态信息资料,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与制造技术,更新设备,改善管理,避免盲目性。

2.以技术创新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产品的科技含量,是突破壁垒、拓展我国贸易范围的最佳途径。

首先,企业应主动争取政府扶持技术创新的政策,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