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052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docx

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质量评估一第一章

高中数学必修三:

单元质量评估

(一)

(第一章)

(120分钟 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

①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

②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

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

④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

A.1B.2C.3D.4

【解析】选C.根据算法的定义和性质可知①不正确,其他均是正确的,故选C.

2.下列给出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输出语句INPUT a,b,c

(2)输入语句INPUT x=3

(3)赋值语句3=A

(4)赋值语句A=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0B.1C.2D.3

【解析】选A.

(1)是输入语句,

(2)应为INPUTx,(3)应为A=3,(4)不能用连等号.

3.在算法的逻辑结构中,要求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结果进行不同处理的是哪种结构 (  )

A.顺序结构B.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C.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D.没有任何结构

【解析】选B.条件结构就是处理遇到的一些条件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流向,而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补偿训练】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如图所示,其中B表示的是 (  )

IF A THEN

  B

ELSE

  C

A.条件

B.条件语句

C.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D.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解析】选C.根据条件语句的形式可知,THEN后是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4.已知变量a,b已被赋值,要交换a,b的值,采用的算法是 (  )

A.a=b,b=aB.a=c,b=a,c=b

C.a=c,b=a,c=aD.c=a,a=b,b=c

【解析】选D.由赋值语句知选D.

5.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

A.1B.2C.3D.4

【解析】选D.初值,S=2,n=1.执行第一次后,S=-1,n=2,执行第二次后,S=

,n=3,执行第三次后,S=2,n=4.此时符合条件,输出n=4.

【补偿训练】当A=1时,下列程序

INPUT A

 A=A﹡2

 A=A﹡3

 A=A﹡4

 A=A﹡5

PRINT A

END

输出的结果A是 (  )

A.5B.6C.15D.120

【解析】选D.运行A=A﹡2得A=1×2=2,运行A=A﹡3得A=2×3=6,

运行A=A﹡4得A=6×4=24,运行A=A﹡5得A=24×5=120,即A=120.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输出的n为 

(  )

A.3B.4C.5D.6

【解题指南】利用循环结构逐次计算,直到退出循环,输出结果.

【解析】选B.执行第一次循环体a=

,n=2;

此时|a-1.414|=|1.5-1.414|=0.086>0.005;

执行第二次循环体a=

,n=3;

此时|a-1.414|=|1.4-1.414|=0.014>0.005;

执行第三次循环体a=

,n=4;此时|a-1.414|<0.005,此时不满足判断条件,输出n=4.

7.图中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

x=-1

y=20

IF x<0 THEN

  x=y+3

ELSE

  x=y-3

ENDIF

PRINT x-y,y+x

END

A.3,43B.43,3

C.-18,16D.16,-18

【解析】选A.因为x=-1,y=20,所以x=y+3=23,所以x-y=23-20=3,y+x=20+23=43.故选A.

【补偿训练】如图是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解析】第一次循环:

s=(0+1)×1=1,n=2;第二次循环:

s=(1+2)×2=6,n=3;第三次循环:

s=(6+3)×3=27,n=4,符合条件,终止循环,此时输出s的值为27.

答案:

27

8.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5x5+4x4+3x3+2x2+x+1当x=2时的值的过程中,做的乘法和加法次数分别为 (  )

A.4,5B.5,4C.5,5D.6,5

【解析】选C.多项式变形得:

f(x)=((((5x+4)x+3)x+2)x+1)x+1,所以有5次乘法和5次加法.

9.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数x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 (  )

A.m=0?

B.x=0?

C.x=1?

D.m=1?

【解析】选A.一个数被2除得到的余数为0时为偶数.

10.京高考改编)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  )

A.(-2,2)B.(-4,0)

C.(-4,-4)D.(0,-8)

【解题指南】按照框图执行一遍,可以得出结论.

【解析】选B.x=1,y=1,k=0;

s=0,t=2;x=0,y=2,k=1;

s=-2,t=2,x=-2,y=2,k=2;

s=-4,t=0,x=-4,y=0,k=3.

输出(-4,0).

【补偿训练】阅读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等于 (  )

A.14B.20C.30D.55

【解析】选C.由题意知:

S=12+22+…+i2,当i=5时循环程序终止,故S=12+22+32+42=30.

11.将二进制数110101

(2)转化为十进制数为 (  )

A.106B.53C.55D.108

【解析】选B.110101

(2)=1×25+1×24+0×23+1×22+0×2+1×20=53.

【补偿训练】如图是把二进制数11111

(2)化成十进制数的一个程序框图,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

A.i>5B.i≤4C.i>4D.i≤5

【解析】选C.S=1×24+1×23+1×22+1×21+1=(((2×1+1)×2+1)×2+1)×2+1(秦九韶算法).循环体需执行4次后跳出,故选C.

12.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结果为 (  )

A.2B.1C.0D.-1

【解析】选C.根据程序框图可知S=0+cos

+cos

π+cos

+cos

+cos

=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把十进制数26转换为r进制数为32,则r=    .

【解析】根据十进制与r进制的转化得26=3×r1+2×r0,解得r=8.

答案:

8

14.已知如图程序,若输入8,则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INPUTt

IF t<=4 THEN

 c=0.2

ELSE

 c=0.2+0.1

(t-3)

ENDIF

PRINTc

END

【解析】此时c=0.2+0.1×(8-3)=0.7.

答案:

0.7

【补偿训练】执行程序框图,输出的T=    .

【解析】按照程序框图依次执行为

S=5,n=2,T=2;S=10,n=4,T=2+4=6;

S=15,n=6,T=6+6=12;S=20,n=8,T=12+8=20;

S=25,n=10,T=20+10=30>S,

输出T=30.

答案:

30

15.定义某种运算⊗,S=a⊗b的运算原理如图,则式子5⊗3+2⊗4=    .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

S=a⊗b=

则5⊗3+2⊗4=5×2+4×1=14.

答案:

14

【补偿训练】如果a=123,那么在执行b=a/10-a\10后,b的值是    .

【解析】因为a=123,

所以a/10=12.3

又因为a\10=12.

所以b=a/10-a\10=12.3-12=0.3.

答案:

0.3

16.读下面程序,该程序所表示的函数是    .

INPUT x

IF x<0 THEN

 y=-x+1

ELSE

 IFx=0THEN

  y=0

 ELSE

  y=x+1

 ENDIF

ENDIF

PRINTy

END

【解析】由所给的程序可知该函数为分段函数,即

y=

答案:

y=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

(1)用辗转相除法求840与1764的最大公约数.

(2)用更相减损术求440与556的最大公约数.

【解析】

(1)1764=840×2+84,

840=84×10+0,

所以840与1764的最大公约数是84.

(2)因为556与440是偶数,用2约简得278与220,继续用2约简得139与110,因为139不是偶数,故把139与110以大数减小数,并辗转相减,

139-110=29,

110-29=81,

81-29=52,

52-29=23,

29-23=6,

23-6=17,

17-6=11,

11-6=5,

6-5=1,

5-1=4,

4-1=3,

3-1=2,

2-1=1,

所以440与556的最大公约数为4.

【补偿训练】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282与470的最大公约数.

【解析】辗转相除法:

470=1×282+188,

282=1×188+94,

188=2×94,

所以282与470的最大公约数为94.

更相减损术:

470与282分别除以2得235和141.

所以235-141=94,141-94=47,94-47=47,

所以470与282的最大公约数为47×2=94.

18.(12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判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

【解题指南】判断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就是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几个实根,即判断Δ=b2-4ac与0的大小关系,因此这个算法用条件结构.

【解析】程序框图:

19.(12分)已知函数f(x)=

,对每输入的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画出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解析】程序框图:

      程序为:

INPUT x

IF x>=0 THEN

 y=x^2-1

ELSE

 y=2﹡x^2-5

ENDIF

PRINT y

END

 

20.(12分)用秦九韶算法计算f(x)=2x4+3x3+5x-4在x=2时的值.

【解析】f(x)改写为

f(x)=(((2x+3)x+0)x+5)x-4,

所以v0=2,

v1=2×2+3=7,

v2=7×2+0=14,

v3=14×2+5=33,

v4=33×2-4=62,

所以f

(2)=62.

21.(12分)高一

(2)班共有54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现已有这54名同学的竞赛分数,请设计一个将竞赛成绩优秀同学的平均分输出的程序(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析】程序如下:

      程序框图如图:

S=0

M=0

i=1

DO

 INPUT x

 IF x>90 THEN

   M=M+1

   S=S+x

 ENDIF

 i=i+1

LOOPUNTILi>54

 P=S/M

PRINTP

END

 

【补偿训练】2000年我国人口约为13亿,如果人口每年的自然增长率为7‰,那么多少年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

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

【解析】程序如下:

A=13

R=0.007

i=1

DO

 A=A*(1+R)

 i=i+1

LOOPUNTILA>=15

 i=i-1

PRINT “达到15亿人口需要的年数为:

”;i

END

22.(12分)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将输出的(x,y)值依次记为(x1,y1),(x2,y2),…,(xn,yn),…

(1)若程序运行中输出的一个数组是(9,t),求t的值.

(2)程序结束时,共输出(x,y)的组数为多少?

(3)写出程序框图的程序语句.

【解析】

(1)由程序框图知:

当x=1时,y=0;

当x=3时,y=-2;当x=9时,y=-4,所以t=-4.

(2)当n=1时,输出一对,当n=3时,又输出一对,…,

当n=2009时,输出最后一对,共输出(x,y)的组数为1005.

(3)程序框图的程序语句如下:

 x=1

 y=0

 n=1

DO

PRINT (x,y)

 n=n+2

 x=3

x

 y=y-2

LOOPUNTILn>2010

END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