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948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docx

政治新学案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学案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案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1.了解古老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及其重要见证。

(重点、难点)

3.了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探究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我国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及作用

时代

主要成就

作用

殷周时期

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隋唐时期

高度发展并吸收外域文化

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时期

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并产生宋明理学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发展影响较大

明清时期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

①文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

①地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原因:

古代史官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③特点: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试判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书典籍。

(  )

提示 错误。

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衰微的原因

(1)内因: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外因: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领导指引: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继承发扬: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试判断:

只要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

提示 错误。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同时,也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探究点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儒家文明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推崇,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孔子热”“中华传统文化热”,儒家文明的价值日益凸显。

(1)孔子的思想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2)从世界各国对孔子及孔子思想的尊敬和推崇可以看出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那是否意味着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后,古代中华文化就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答案 

(1)孔子的思想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2)不是。

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正确理解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说的,是指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但中华文化的发展并非始终辉煌,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代辉煌、近代衰微和现代再创辉煌的历程。

例1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

下图描述了汉字“马”的演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出(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B.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汉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汉字“马”的演变过程,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故A符合题意。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故B排除;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故C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文化对人影响方面的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题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综合考查

探究点二 汉字和史书典籍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耗时13年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史记》通过什么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2)《史记》对传承中华文化有什么作用?

(3)作为中学生,请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答案 

(1)《史记》通过汉字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3)略。

比较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作用和特点

汉字

史书典籍

区别

作用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特点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联系

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例2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曰嶙峋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

故其所函,遂具三美:

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由此可见,汉字(  )

①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 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 ④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汉字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故②③符合题意,入选;①说法错误,文字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不是汉字,排除;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故选C。

题点 汉字

书写规范字,传承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非汉字莫属。

这不仅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更是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她产生的那一刻起,汉字就担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尽管饱经沧桑,却能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部分国人汉字书写能力变弱,笔不成形,字不成体,提笔忘字,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我国各省市、各中小学通过开展“汉字书写大赛”“汉字听写大赛”“规范汉字作品展”等多种形式,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参与书写规范字的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化生活。

1.我国各地开展书写规范汉字的活动,此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A.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B.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汉字是文化的载体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答案 D

解析 书写规范汉字的文化生活依据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D正确。

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故A、B、C均错误。

2.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

结合漫画《提笔忘字》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答案 A

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启示我们要书写汉字,传承文化,故A符合题意。

B中“批判继承”、C中“创新汉字”、D中“古为今用”均与漫画主旨不符,故排除。

3.根据材料分析“汉字书写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

答案 

(1)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1.下列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②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③宋代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④元朝时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而不是宋代,③错误。

④错误,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是在明清时期,而不是元朝时。

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

题点 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2.“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 ②表述不恰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表述错误,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故①④正确,入选。

答案选D。

题点 汉字

3.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相关人士表示,“书法的实质不是写好毛笔字,而是学好汉字”。

我国之所以重视汉字,是因为(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③④错误;①②是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故选A项。

题点 汉字

4.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之所以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  )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③④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①②正确。

故选A。

题点 史书典籍

5.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

①汉字 ②史书典籍 ③京剧 ④国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答案 A

解析 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是很有说服力的: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故①②符合题意。

京剧和国画能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③④均与题意不符。

题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综合考查

一、选择题

1.余秋雨写的《寻觅中华》一书,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的是(  )

A.秦的统一B.宋明理学

C.春秋百家争鸣D.汉代儒学独尊

答案 A

解析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的是秦的统一,A符合题意。

汉代是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春秋百家争鸣是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B、C、D不符合题意。

题点 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2.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大量关于农作物的字,如禾、黍、粟、米等,其中的“禾”字,像一株有根有叶、谷穗下垂的植物。

“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天的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

在汉字中,凡以“禾”为义符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秉、秋、秀、种、租等。

这说明(  )

①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 ②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错误;③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④当选;故本题选C。

题点 汉字

3.某网站上有个兴趣小组,取名“温暖的手写体”。

“喜欢笔尖上汉字的流畅感觉”“温暖的句子,只有手写才能温暖”,一群对“用手写字”满怀温情的人们,唤起了人们对曾经习以为常的“手写汉字”的集体怀念。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手写抹杀了现代输入法的重要性 ②手写能促进对汉字的理解与认同 ③信息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的重新回归④汉字的传承需要多样的方法与形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表述错误,排除。

③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

题目中,一群对“用手写字”满怀温情的人们,唤起了人们对曾经习以为常的“手写汉字”的集体怀念,手写能促进对汉字的理解与认同,汉字的传承需要多样的方法与形式。

故②④入选。

选D。

题点 汉字

4.作家王蒙曾说:

“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

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

”可见汉字具有的重要价值(  )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无穷魅力的体现,②③符合题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①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④错误。

故选B。

题点 汉字

5.《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

《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

这说明(  )

①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尚书》记载了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的历史事实,体现了史书典籍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①②正确;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③错误;《尚书》只是记载了历史事实,与中华文化是否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无关,故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选A。

题点 史书典籍

6.沈阳市文史研究馆成立60年来,整理出版了《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以及多种罕见的沈阳先贤作品《陪京杂述》《沈阳百咏》《陪都纪略》《奉天古迹考》等;还连续出版了20期《沈阳文史》杂志。

上述做法是基于沈阳历史文化典籍(  )

①是沈阳历史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对研究沈阳历史有重要作用 ③是沈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④是沈阳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故沈阳历史文化典籍是沈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它对研究沈阳历史有重要作用,故②③表述正确。

①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错误,人民的生活实践和创造力是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故本题答案选C。

题点 史书典籍

7.近代中华文化衰微主要是由于(  )

A.文化本身的保守主义传统

B.封建统治的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C.中国文化重视经验和技能而轻视理性与反思

D.中国文化本身缺乏宗教信仰的浸润

答案 B

解析 近代中华文化衰微主要是由于封建统治的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B符合题意。

A、C、D均不是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主要原因,排除。

题点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8.我国一直主张,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这一主张(  )

①有利于使世界各国文化成为世界统一文化 ②有利于使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③有利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我国主张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有利于中外文化的共同发展、使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②③符合题意。

①中“世界统一文化”、④中“世界最优秀的文化”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故选D。

题点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9.以“传播古老文化,培育母语情感”为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这启示我们要(  )

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B.开展特色活动,传承中华文化

C.加强文化交流,坚持正确方向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

答案 B

解析 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来学习汉字,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B当选。

我们需要传承的是优秀文化,A中“全面传承”说法错误。

C、D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题点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0.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

这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答案 A

题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综合考查

11.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书籍文献。

近年来,我国各地十分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这是因为地方志(  )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能够丰富中华文化的史料资源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①说法错误,因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排除;②说法错误,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故排除。

由材料“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书籍文献”可以判断,③④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C。

题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综合考查

12.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

“杏花。

春雨。

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这说明(  )

①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②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故①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故③错误。

故选C。

题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综合考查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Word(我的)天”“辣么美”“表酱紫”……不知从何时,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

南宁一位小哥在录制失恋视频中表示难受想哭,结果因为他的一口方言,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

“蓝瘦香菇”一时成为网络新词。

深圳某家企业及时捕捉商机、迅速抢注了“蓝瘦香菇”。

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

“接地气”的用语,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的交流。

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

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

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不尊重。

(1)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

(2)网络新词的推广和使用需谨慎,请你就此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1)赞成。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传统的汉字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网络新词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的交流。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网络新词是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促进汉字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反对。

①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不利于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②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网络新词是对传统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不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网络新词是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容易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2)在传承汉字文化的基础上,处理好汉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尊重汉字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题点 汉字

14.阅读《中华世纪坛序》中的一段话: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如何解释“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一文化现象?

答案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2)汉字的记载。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题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综合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