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301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4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docx

某地铁车站综合应急预案

某地铁车站工程

XXXXXX公司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发生事故状态下能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结合XX地铁X号线XX站工程的施工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2.1.XX地铁XX站工程设计图纸。

2.2.XX地铁XXX线周边环境调查情况。

2.3.XX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工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6.《XX地铁建设工程环境风险预警工作管理办法》

2.7.《职业病防治法》

2.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地铁XX站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4.应急预案体系

 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应急演练方案等。

 

综合应急预案

 

5.应急工作原则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人为本,快速有效原则”;“属地救援”原则。

在项目经理部进行XX地铁XXXXX站险情发生时启动事故的应急救援。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当发生事故时,现场操作人员、现场生产人员等,应迅速赶赴出事地点排险,视险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向应急组长报告,遵照指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必要时,遵照应急组长(应急副组长)决定,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涉及到人员伤亡的,在事故现场作应急处理后,就近联系医疗单位施救。

并按照国务院第493号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项目危险性分析

1.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

车站主体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整体刚度大,止水性能好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墙结构型式,连续墙厚1000mm。

车站主体结构标准段基坑深约SSm,宽SSm,在地下三层设S道钢支撑;盾构井基坑深约SSm,宽SSm,在地下三层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建设单位:

XX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XXX工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XXX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承建单位:

XXX公司

1.2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

本场地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ml)、第Ⅰ陆相层(Q43al)、第Ⅰ海相层(Q42m)、第Ⅱ陆相层(Q41al+h)及第Ⅲ陆相层(Q3eal),岩性主要为粘性土、粉土及粉砂。

地表普遍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ml),岩性为杂填土及素填土,填筑年限不长,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密实程度差。

车站主体结构基底主要位于⑦1粉质粘土、⑦2粉土、⑦4粉砂层上。

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主要为填土、粘性土、淤泥质土、粉土及粉砂。

土质松软,直立性差,属不具备放坡开挖的地质条件。

各层岩性详见表2-1。

表2-1地基土性状特征表

时代

成因

土层

编号

岩土名称

土层

厚度

(m)

顶板

高程

(m)

岩性描述

Qm1

11

杂填土

0.8

2.7

2.57

3.44

杂色、褐灰色、深褐色、灰褐色、黄褐色、灰色,稍湿~饱和,松散~密实,由砖头、碎石、白灰渣、石子、粘性土等组成,局部表层为沥青路面

①2

素填土

0.4

2.1

1.16

2.97

黄褐色,可塑,以粉质粘土为主

Q43a1

③1

粉质粘土

1.3

3.6

-2.57

0.93

灰黄色、黄灰色、黄褐色,可塑~软密,具锈斑,夹薄层粉土,局部夹少量贝壳碎屑

③2

粉土

0.7

3.0

-0.53

2.12

灰黄色、黄褐色、黄灰色,中密~稍密,很湿~湿,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局部夹零星贝壳碎片,夹粉质粘土薄层

③3

粘土

0.9

3.6

-0.53

1.93

黄褐色、灰黄色、黄灰色、灰褐色,软塑~可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夹碎贝壳,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

Q42m

④1

粉质粘土

0.9

7.2

-8.82

-1.61

灰色,流塑~可塑,与粉土互层,层千层饼状,夹贝壳碎片

④2

粉土

0.4

7.1

-8.63

-2.37

灰色,灰褐色,很湿~湿,中密~密实,与粉质黏土呈千层饼状互层,夹少量贝壳碎片

④5

淤泥质

粉质粘土

1.2

3.2

-7.03

-2.87

灰色,流塑,与粉土及粉质粘土互层夹贝壳碎片

④6

淤泥质

粉质粘土

1.5

1.7

-4.51

-4.33

褐灰色,流塑,夹薄层粉土

Q41h

⑤1

粉质粘土

0.3

2.6

-10.02

-8.53

浅灰色、灰黄色,流塑~可塑,夹螺壳碎片,顶部为黑色泥碳层,具锈斑

⑤2

粉土

0.8

1.8

-9.28

-8.07

浅灰色,湿,密实,土质不均,偶见贝壳

⑤4

淤泥质

粉质粘土

1.8

2.0

-9.42

-9.37

浅灰色,流塑

Q41a1

⑥1

粉质粘土

0.8

5.5

-14.68

-9.87

灰黄色、黄褐色、褐黄色,软塑~可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夹贝壳碎片,含姜石

⑥2

粉土

0.4

6.3

-16.54

-11.35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稍湿~湿,密实,具锈斑,夹薄层粉质粘土,夹贝壳,含姜石

⑥3

粘土

0.6

-13.96

黄褐色,可塑

⑥4

粉砂

1.9

4.1

-15.59

-14.73

黄褐色,密实,饱和,夹粉土薄层,加零星螺壳,含粘性土

Q3ea1

⑦1

粉质粘土

0.9

6.0

-24.89

-19.73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褐灰色,可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夹螺壳碎片,含姜石,夹薄层粉土

⑦2

粉土

0.9

6.3

-26.47

-16.83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及粘土,含姜石

⑦3

粘土

0.5

2.3

-21.77

-19.97

黄褐色、灰黄色、褐黄色、灰褐色、褐灰色,可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夹螺壳碎片,含姜石,夹薄层粉质粘土

⑦4

粉砂

1.2

3.9

-27.32

-16.94

黄褐色、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与粉土互层,夹少量螺壳

⑦9

细砂

1.1

2.0

-24.97

-18.21

黄褐色、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与粉土互层,夹少量螺壳

Q3dmc

⑧1

粉质粘土

0.5

2.3

-26.94

-25.08

灰黄色、深褐色、灰褐色、黄褐色,可塑~硬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夹贝壳碎片,夹薄层粉土及粘土

⑧2

粉土

1.5

3.9

-26.85

-24.52

灰黄色、黄褐色、褐黄色,稍湿~湿,密实,具锈斑,夹细砂颗粒,含零星螺壳

⑧3

粘土

1.5

-27.33

-25.61

黄褐色,可塑,具锈斑

Q3ca1

⑨1

粉质粘土

1.1

6.0

-40.41

-27.97

褐黄色、黄褐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含姜石,夹螺壳碎片,夹粉土薄层

⑨2

粉土

1.0

4.4

-42.01

-27.11

褐黄色、黄褐色、灰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具锈斑,含姜石,夹粉砂及粉质粘土薄层

⑨3

粘土

1.5

3.7

-37.07

-28.75

黄褐色、褐黄色、灰褐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含姜石,夹零星螺壳,夹薄层粉土

⑨4

粉砂

0.7

10.4

-43.09

-26.17

褐黄色、黄褐色,密实,饱和,含零星姜石,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含粘土

⑨5

细砂

2.1

2.7

-28.57

-27.39

黄褐色,密实,饱和,夹粘土

⑨6

粉土

1.0

2.9

-42.33

-40.37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灰褐色,湿~很湿,中密~密实,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含姜石,夹薄层粉质粘土及粉细砂

⑨7

粉质粘土

1.4

2.4

-48.99

-39.04

黄褐色、褐黄色、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局部夹粉土及粉砂薄层,含姜石,夹螺壳碎片

⑨9

粉砂

1.5

9.5

-47.29

-37.54

黄褐色、褐黄色,密实,饱和,含零星姜石,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夹粉质粘土薄层

⑨10

细砂

1.8

6.4

-47.11

-38.77

褐黄色,密实,饱和,具锈斑及灰色条纹

Q3bm

⑩1

粉质粘土

0.7

6.1

-55.89

-47.97

灰褐色、灰色、黄褐色,可塑~硬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夹碎贝壳片,含姜石

⑩2

粉土

1.2

2.2

-54.69

-48.87

深灰色、褐灰色、灰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含姜石颗粒,夹零星腐殖木屑

⑩3

粘土

0.8

2.3

-53.01

-47.53

褐灰色,坚硬可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含姜石

⑩5

细砂

3.5

-49.91

褐灰色,密实,饱和

Q3aa1

⑾1

粉质粘土

1.7

3.2

-68.37

-53.09

灰黄色、黄灰色,可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含姜石,夹薄层粉土

⑾2

粉土

1.1

3.8

-69.01

-53.33

褐黄色,湿,密实,具锈斑,含姜石

⑾3

粘土

1.7

2.5

-66.93

灰黄色、黄褐色、褐色,硬塑~可塑,具锈斑及灰色条纹,含姜石,夹薄层粉土

⑾4

粉砂

2.1

7.8

-63.27

-54.77

黄褐色、灰黄色、灰褐色,密实,饱和,夹薄层粉土,含姜石,夹零星贝壳

⑾5

细砂

1.6

6.7

-61.37

-58.69

黄褐色,饱和,密实

2.水文地质

本场地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其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勘测期间水位埋深1.2m~3.0m(高程-0.37m~1.86m)。

赋存于第Ⅱ陆相层及以下粉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

微承压水以第Ⅱ陆相层⑤1粉质粘土、⑥1粉质粘土为隔水顶板。

浅层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⑥2粉土(渗透系数0.5m/d)、⑥4粉砂(渗透系数2.0m/d)、⑦2粉土(渗透系数1.0m/d),⑦4粉砂(渗透系数2.0m/d)、⑦9细砂(渗透系数2.5m/d)、⑨2粉土、⑨4粉砂、⑨5细砂层中。

含水层厚度较大,分布相对稳定。

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2.58m~2.80m。

3.地震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基本烈度为Ⅶ度)。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1.3工程环境

1.地面道路及交通状况

车站主体位于城市主干道XXX交口,现状路面交通繁忙,车流量大。

2.邻近建筑物情况

车站东侧有XXX,距车站基坑较远,约XXXm;车站西北角有XXX住宅小区,为X层砖混结构,距车站基坑约XXXm。

3.周围管线情况

车站附近管线与施工盖挖顶板时均已改迁,改迁后管线主要位于车站东侧。

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2周围管线情况统计表

序号

管线名称

埋深

车站位置关系

备注

1

Φ天然气管

2

Φ雨水管

3

Φ污水管

4

Φ输配水管

5

Φ300输配水管

6

KV电力线

7

Φ1200污水砼管。

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2.1风险源分析

1.环境风险源

车站东侧地下管线主要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天然气等十多条管线,其中Φ1200mm的雨、污水管埋深较深,最深埋深约5.8m。

2.施工风险源

参照《XXXX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车站施工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标准段基坑深约22.8m,宽22.1m;盾构井基坑深约24.4m,宽25.9m,属于深基坑工程。

根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资料,车站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有:

填土、粘性土、淤泥质土、粉土及粉砂。

土质松软,直立性差;主体结构底面处地层主要为⑦1粉质粘土、⑦2粉土、⑦4粉砂层上。

本场地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其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赋存于第Ⅱ陆相层及以下粉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

微承压水以第Ⅱ陆相层⑤1粉质粘土、⑥1粉质粘土为隔水顶板。

浅层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⑥2粉土、⑥4粉砂、⑦2粉土,⑦4粉砂、⑦9细砂、⑨2粉土、⑨4粉砂、⑨5细砂层中。

含水层厚度较大,分布相对稳定。

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2.58m~2.80m。

3.地下工程的安全等级

根据以上基坑深度及其周边环境,本站主体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风险等级为特级。

2.2风险因素分析

1.连续墙渗漏水

概况

本工程段位于XXX路西半幅下,线路为南北走向。

主体箱体宽Xm,覆土约2.2m。

开挖深度为盾构井Xm,标准段Xm;地下承压水埋深2.85m,地下水埋深浅,且负三层穿越粉细沙层;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结构,围护结构薄弱部位渗漏水风险极大。

基坑内含水量丰富,连续墙接缝是连续墙的薄弱部位,在土方开挖时连续墙接缝处易出现渗漏水。

主要对策措施

严格控制地下连续墙十字钢板接头及刷壁质量,对旋喷桩间距、直径、桩底标高、水泥掺量、冷缝、进行严格的控制。

进行降水试验及地连墙渗漏水检测技术对围护结构渗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连墙质量缺陷,土方开挖采用先探后挖,发现渗漏现象停止开挖,先从内进行引流、封堵处理。

再行进行外部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堵漏处理。

编制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备好应急物资,做到有备无患。

成立抢险应急分队,经常学习和抢险模拟演练,一旦发现险情可以做到“发现早、反应快、处理及时”,把损失降到最小,专业堵漏队伍开挖时24小时值班。

加强施工监测,实施信息化管理,基坑开挖期间,24小时值班,及时做到对地下连续墙质量和渗漏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盖挖超深基坑开挖

概况

由于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基坑降水及基坑土方开挖会引起地表沉降,过大的地表沉降导致建筑物基础下沉,房屋开裂,影响使用安全。

防止基坑坍塌,防止建筑物沉降和塌陷是安全控制的重点。

主要对策措施

施工前详细调查现状,收集相关基础资料。

施工时分层按需进行降水施工,将地下水位降至开挖板以下1m,监测地下水位,及时采取抽排水措施,尽量减少地下水的抽排。

基坑开挖及时支护,随开挖随支护,确保基坑稳定。

加强基坑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信息,调整优化施工组织和支护措施。

3.周边建筑物

概况

建筑物距明挖基坑较近,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是施工难点。

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是安全控制的重点。

主要对策措施

开工前详细调查现状,收集相关基础资料,与产权单位协调,邀请专家、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对建筑物提前制定保护方案措施,经专家论证通过后实施。

靠近建筑物附近的基坑及时施做支撑,确保基坑稳定。

强监控量测,在建筑物基础上布置沉降监测点,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对建筑物基础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编制施工应急预案,备好应急物资,做到有备无患。

4.勘探孔、格构柱基础桩、原X号线减压井涌水

概况

车站主基坑内有两个地质勘探孔,分别为XXX孔和X号线0XX孔。

其中XXX深30m,开工时间2003.10.24,竣工时间2003.10.24;0XX深70m,开工时间2009.5.9,竣工时间2009.5.12。

XX站标准段开挖深度为22.8m,盾构井开挖深度为24.4m。

勘探孔可能封堵不严,随着土方开挖的进行,极可能出现基坑突涌水。

原X号线减压井位于X侧基坑内深约51.6米,井壁周围极可能出现基坑突涌水。

部分格构柱基础桩存在突涌水隐患。

主要对策措施

开工前与勘察单位协调,确定勘探孔准确位置。

负一层土方开挖完成后,在确定的勘探孔位四周进行双液注浆封堵勘探孔,注浆孔距勘探孔1.0m,沿勘探孔环形布置3孔。

土方开挖前勘探孔专项处理方案须由建设、勘察、监理、施工四方讨论和确定,方可进行土方开挖作业,过程中按四方共同确定的方案对勘探孔进行处理。

5.既有线施工

概况

X站施工对既有线运营存在一定的影响和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各方面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如预防措施未做好可能影响X号线运营安全。

主要对策

利用200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隔断X号线施工与X号线运营,保证X号线正常行车环境,并有效隔音。

隔墙采用防水砂浆抹面处理,防止一旦出现涌水,渗入X号线车站及区间。

凿除地连墙时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施工震动,避免过大震动使既有结构酥松,产生裂缝。

为不影响X号线运营环境,避免乘客受噪音干扰,地连墙凿除工作可在夜晚施工,避开X号线行车时间。

本站采用减压降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定降水方案,严格实行按需降水。

加强对X号线既有结构的监测:

加强换乘节点、附属结构沉降和X号线轨道水平及竖向位移的检测。

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6.周边管线保护:

概况

车站附近管线与施工盖挖顶板时均已改迁,改迁后管线主要位于车站东侧。

管线具体情况见《表2-2周围管线情况统计表》.

主要对策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现况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开工前必须在事前走访各专业管线用户,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对于现况管线,在新建管道施工前必须进行认真调查,采取坑探的方法明确其位置、高程、走向,并竖立明显标志,方可进行沟槽开挖、土方施工。

明确其准确位置后,向施工班组和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细致的交底,签发交底单。

要求在现况管线外边1米范围内严禁使用机械施工,必须采取人工开挖,避免伤害运行的各种管线。

加强管线的监控量测工作,定期针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隐患,根据分析的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

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7.日常行为安全

概况

结合项目施工生产和项目管理实际,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施工,生产安全危险性主要有以下特点:

施工周期长,人力物力投入量大:

车站长度仅XX米,但施工时间为40个月。

施工涉及面广,结合性强,施工难度高;车站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土方开挖难度大;负三层钢支撑架设困难;混凝土浇筑困难,均采用地泵浇筑;出入口采用顶管法施工等。

手工作业多,劳动条件差、强度大;由于盖挖逆作法施工,基坑内材料倒运均为人工作业。

施工分散,管理难度大;基坑长度XX米,被换乘部分隔开分成两个施工区域,X侧XX米,X侧XX米.

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整体素质不高;由于盖挖逆作法施工,没施工完一层结构需等待混凝土强度约一个月时间,作业人员不易留住,而且整体素质不高。

施工现场安全受地理环境影响:

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影响。

施工现场安全受季节气候影响。

上述特点决定了在施工生产中可能会出现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火灾、爆炸、车辆伤害等日常行为安全事故。

主要对策

建立以施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监护,对工地现场的各部位、各楼层的安全设施进行日常检查、整改。

在安全设施上重点加强对盾构洞、马道、预留洞及临边的防护,如马道均采用型钢加工制作,并全部封闭;预留洞采用标准临边围护。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明确施工人员安全职责,实行动态管理和上岗前的安全交底工作,使安全工作深入人心,落实到每个施工工序上。

电气、机械设备的施工生产必须按各自的施工规程进行,班组长负责带头实施,现场施工员、安全员负责监督,使工程走上安全生产的正常轨道。

本工程的临时脚手架采用钢管脚手架,负责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脚手架的操作规程进行。

临时脚手架满铺架板,操作人员应栓好安全绳,并管理好施工机具、材料,防止坠落伤人。

架下应尽量少安排交差作业。

所有施工人员应带好合格的安全帽。

对某些新工艺、新设备在安全上重点进行管理,制订详细的使用、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作业班组长专门进行培训,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力争将事故的可能性降为零。

高空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传递物品禁止抛掷。

使用活动爬梯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横档间距以300为宜。

现场吊车应按照《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精心操作、专人负责、正确指挥、捆绑牢固(严禁兜吊),装载合理,随时检查,严禁带病运行,修理前应停止运行,并派人监督。

现场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实行三相五线制系统配置和布线。

实行两级保护,配电房应昼夜值班。

各种开关箱都应有防雨、防潮、防尘等措施。

楼梯间和行灯照明,应设安全电压,现场水泵、木工加工场、钢筋加工棚、电气焊、宿舍等都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工序施工应对措施

临时脚手架

a安装较重的杆部件或作业条件较差时,应避免单人单独操作;剪刀撑、连墙杆及抛撑应及时装设,以确保整架稳定。

搭设途中,架子不得集中(超载)堆置杆件材料;搭设中应统一指挥、协调作业。

搭设完成后必须报安质环保部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b脚手架的拆除按与搭设相反的程序进行拆除作业;每层连墙件的拆除,必须在其上全部可拆杆件拆除以后进行,严禁先松开连墙件。

凡己松开连接的杆件必须及时取出、放下,以免误扶、误靠,引起危险;拆下的杆件和脚手架板应及时吊运至地面,禁止自架上向下抛掷。

支拆模板

a严格按支模工序进行,立模未连接固定前,应设临时支撑以防模板倾倒。

b禁止站在柱模上操作,侧模板施工时必须配合临时脚手架施工,且应统一指挥,协调作业。

c模板必须架设稳固,连接可靠。

d拆除模板的时间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拆模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e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出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拆除梁、板模板时,应按规定加设顶撑。

钢筋工程

a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

b拉直钢筋时的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稳固,拉筋沿线的2m宽区域内禁止人员通过。

c高大钢筋骨架应设临时支撑固定,以防止倾倒,绑扎墙、柱、钢筋时应搭设适合的作业临时架子,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钢筋骨架上下。

砼工程

a砼输送泵的管道应连接和支撑牢固,试送合格后才能正式输送,检修时必须御压。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