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260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docx

预应力锚索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4

三、监理工作目标···································5

四、监理工作内容及流程·····························6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和目标值·······················7

六、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13

七、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环境管理·················14

八、扬尘治理要点和措施····························15

九、预应力张拉危险源识别与监控····················17  

一、工程概况

1.1基本概况

1、工程名称:

福源小区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

6、施工单位:

7、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19794.75㎡

8、基坑安全等级:

二级,设计使用年限12个月。

9、抗震设防烈度:

6度

10、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11、总投资:

6050万元

12、计划工期:

730天;基坑支护工期:

150天

13、质量目标:

合格。

1.2、专业特点:

1.2.1、基本情况:

本工程位于xx。

基坑周长约为270m,基坑绝对标高-2.00m;基坑开挖深度8.23m~8.47m。

地上建筑±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

本工程住宅为一梯四户高层塔式住宅,1#楼为17层、2#楼为16层,属二类居住建筑。

在一层设计商业网点,住宅居住部分二至十六(十七)层层高均为2.90m。

裙房部分层高根据美观及功能要求,层高为4.49m,机房层各为4.5m,本楼设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门厅及信报箱。

裙房各出入口与住宅出入口分别设置,互不连通。

裙房屋面安非上人屋面设计,住宅楼屋面按照上人屋面设计。

住宅地下室为两层,功能均为民用储藏室(丁类储藏室)。

住宅楼地下二层与地下车库通过防火门联通。

住宅部分按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

住宅部分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裙房部分结构形式局部采用框架结构。

该小区设备用房集中设计在地下车库内,配电室位于地上。

总建筑面积19794.75m2,地上部分15890.65m2,地下部分,3904.70m2,地下车库2838.52m2(其中人防防护面积:

1952m2)。

1.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3.1、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第四季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静止水位埋深为2.00m~2.96m,平均2.66m;标高18.22m~21.52m,平均19.89m。

水位年变化幅度2.00m。

1.3.2、环境条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现场踏勘:

基坑西侧距车库边线约5m为用地红线,红线外侧为3栋多层住宅楼,基础形式为柱基础,距离基坑最近处8m~9m;

基坑南侧距车库边线约6m为用地红线,红线外侧为铁橛山路;

基坑东侧车库边线紧挨用地红线,红线外侧为小辛河,距离车库边线为12m~14m;

基坑北侧车库边线紧挨用地红线,红线外侧为绿地。

除此以外基坑施工范围内无其他建筑物,无管线影响。

1.3.3、工程地质条件

①杂填土(Q4ml):

杂色、松散,稍湿~很湿,上部一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为主,下部以风化砂、粉土为主,含生活垃圾。

场区勘察点普遍揭露,厚度:

0.80~2.30m,平均1.25m;层底标高:

4.06~5.70m,平均5.07m;层底埋深:

0.80~2.30m,平均1.25m。

②粉质粘土(Q4al+pl):

灰黑色~灰黄色,流塑~可塑状态。

韧性中等,干强度低,无光泽,上层覆薄层粉土,夹粉砂、粉土薄层。

该层部分勘探点揭露,厚度2.00~5.30m,平均厚度3.33m;层底标高:

0.00~2.90m,平均1.74m;层底埋深3.00~6.30m,平均4.58m。

③粉质粘土(Q4al+pl):

灰黑色、褐黄色,可塑状态韧性中等,干强度低,具光泽,含铁锰结核,夹薄层中粗砂。

该层勘探点揭露:

厚度0.50~2.90m,平均1.57m;层底标高:

-0.28~0.80m,平均0.36m;层底埋深5.70~6.50m,平均5.97m。

④全风化花岗岩(γ53):

黄褐色、肉红色,岩芯呈砂土状,结构、构造基本破坏,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节理、裂隙发育。

为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无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开挖暴露时间较长时,有进一步风化的可能。

在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该层在部分勘探点有揭露:

厚度0.60~2.10m,平均1.28m;层底标高:

-2.15~0.17m,平均-0.98m;层底埋深6.30~8.50m,平均7.26m。

⑤强风化花岗岩(γ53):

黄褐色、黄绿色、肉红色,岩芯成散体状~碎块状,下部渐变为碎块状、块状,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节理、裂隙发育。

为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无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开挖暴露时间较长时,有进一步风化的可能。

在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该层在部分勘探点有揭露,厚度6.00~14.60m,平均10.35m;层底标高:

-15.26~-6.10m,平均-10.84m;层底埋深12.50~21.60m,平均17.16m。

⑥中风化花岗岩(γ53):

黄褐色、肉红色,岩芯呈块儿状~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

未交破碎的软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无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开挖暴露时间较长时,有进一步风化的可能。

在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8.50m。

1.3.4、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本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

设计使用期限12个月。

二、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

2.《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011)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9.《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青建管字[2005]36号)

10.《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青建发

【2009】37号)

11.《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青建发【2009】38号)

12.《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青

建安监字〔2012〕11号)

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5.有关合同:

本工程的《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16.设计文件:

本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设计说明、设计指定的标准图集、设计交底会议纪要、设计变更文件、经设计确认的工程变更文件等)。

17.已批准的《福源小区监理规划》;

三、监理工作目标

1工期目标:

根据批准的施工总计划目标工期按期完成。

2质量目标:

合格。

3安全目标:

3.1重大伤亡责任事故发生率为0;

3.2火灾事故发生率为0;

3.3轻伤责任事故发生率≤3‰;

3.4争创安全文明优良样板工地。

四、监理工作内容及流程

4.1监理工作内容

4.1.1熟悉设计文件和地质勘察报告,组织设计交底,对现场监理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监控要点。

4.1.2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专项施工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批准。

4.1.3检查现场开工条件,签发分部工程开工报告;检查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的规格和质量、运行状况,检查安全教育情况。

4.1.4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正式的设计文件和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督,控制工程质量,同时检查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纠正违章、违规行为。

4.1.5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异常地质情况,办理工程设计变更和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4.1.6组织有关各方对工程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的处理。

4.1.7审查技术档案、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组织工程中间验收。

4.2监理工作流程

 

预应力锚索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和目标值

5.1、材料与设备

5.1.1预应力钢绞线

5.1.1.1进场钢绞线的外观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外包装完整,表面无油渍、锈蚀、毛刺、损伤等;直径偏差±0.15mm,捻距为直径的12~16倍;伸直性能良好、无散头;涂层钢绞线的PE护套无损伤。

5.1.1.2检查供货商提供的每盘钢铰线的材质证明书、产品合格证、试验检验报告等。

5.1.1.3进场入库的锚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1)、外观检查应从每批锚具中抽取10%,且不应少于10套,少于10套者全部检验。

做外观及结构主端部、与张拉机具的匹配及表面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库。

(2)、硬度检查应从锚具总量中随机抽取5%,且锚板不应少于5件,夹具不应少于5副,按厂家提供的硬度范围进行测试,合格者方可入库。

(3)、与锚具相配套的锚垫板、螺旋筋、承压板的材质及加工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夹片表面不得有砂眼,裂缝和小坑。

5.1.1.4张拉机具

(1)、与张拉机具配套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5级,张拉时压力表计数不超过表盘刻度的75%。

(2)、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组装件试验的专用张拉机具,若标定后使用次数较少(少于20次),未经检修或无异常,其标定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10个月。

(3)、千斤顶的检验:

千斤顶油料要用液压油,油中不得有水。

接好油路进行运转,千斤顶行程应不少于规定值,千斤顶内存有空气应完全排出为止。

试运转中,千斤顶不得有油外渗。

(4)、电动油泵的检验:

检查油泵所用油是否有杂质,施用前要过滤,油中不得掺有水分;预先进行开车试运转,将泵内空气排出,试车时要观察压力表是否稳定,油泵运转时,若杂音过大,则应修理,症状消除后再使用。

5.1.1.5锚垫板

在模板上安装锚垫板时,必须保证锚垫板十分牢固。

要充分注意防止从模板与模板之间、锚垫板与锚垫板之间漏进水泥浆,横板与锚垫板间,可以插垫较薄的橡胶垫或硬壳纸。

5.2成孔

5.2.1预应力锚索孔道应采用钻孔法成孔,基本要求如下;

(1)、应按设计要求测定孔位,孔位坐标误差不得大于10cm,如遇障碍须移位,应征得设计单位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并取得建设单位确认的书面更改通知后方能实施。

(2)、开孔时,应严格控制钻具的倾角及方位,当钻进20cm~30cm后应校核角度;在钻进中及时测量孔斜,及时纠偏;钻孔与锚索设计方位偏差应控制在±1°,倾角偏差≤±1°;为防止群锚效应,采用倾角15°与20°间隔布置。

(3)、锚索成孔应顺直,孔壁无错台、无松动碎石或软土层。

(4)、杆体长度应大于设计长度,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500mm,钻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10mm。

(5)、在钻孔过程中,如遇岩体破碎或地下水渗漏严重钻进受阻时,就应采取固结灌浆等堵漏止水措施。

若土层软弱、孔壁易坍塌,应采用套管跟进法成孔,防止塌孔。

(6)、终孔后,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清洗。

5.2.2土锚孔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处理:

(1)、锚索安装或孔口临时封堵后,应进行锚墩基面平整,清除浮土、碎石。

安装孔口套管时,套管必须与孔轴、锚索同心,并嵌入孔内。

(2)、锚垫板与套管应正交,偏斜不得超过0.5°。

(3)、锚墩模板一般宜采用钢模,安装尺寸误差不应大于±10mm。

5.3锚索制作

5.3.1钢绞线必须采用切割机下料,严禁使用电弧或乙炔切割。

雷雨时不应进行室外作业。

5.3.2锚索应根据设计结构进行编制,采用编帘法或隔离架集束,隔离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其间距允许偏差50mm。

5.3.3锚索编制中钢绞线应一端对齐,排列平顺,不得扭结,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为2.0m。

5.3.4锚索内锚固段的进出浆管应按设计编入索体。

靠近孔底的进浆管出口至锚索端部距离不宜大于200mm。

5.3.5锚索制索时,止浆环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误差不大于±50mm,并将止浆环与索体密封固定。

5.4锚索孔道验收24小时后,锚索安装前,应检查其通畅情况。

5.5土体锚索应一次放索到位,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反复拖动索体。

5.6锚固段必须除锈、除油污,按设计要求绑扎架线环和箍线环,架线环间距原则为1m,最大不超过1.5m,且锚孔孔口位置必须设置一个;箍线环采用φ8钢筋焊成内径为4.0cm的圆环,钢绞线由其内穿过。

自由段除锈后,立即加套软塑料管套管,套管两端绑扎封口。

5.7注浆

①注浆管使用前,先检查有无破裂堵塞,接口处要处理牢固,防止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

在灌浆前将管口封闭,接上压将管,即可进行注浆,浇注锚固体。

②灌浆采用水泥砂浆:

水泥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灰砂比0.5:

1,一次注浆水灰比为0.4~0.5纯水泥浆,二次注浆水灰比0.5~0.55;砂的粒径不宜大于2mm,锚固体强度不小于25MPa。

同时,做好灌浆记录。

③灌浆压力,本工程设计要求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5~1.5MPa,第二次注浆的注浆压力为2.0~3.0MPa,一次注浆浆体初凝后,可进行二次压力注浆。

5.8张拉

5.8.1锚索锚固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85%时可进行锚索试验,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索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2倍。

5.8.2锚索张拉程序、加载分级、张拉力、超张拉力、锁定力、持荷稳定时间等均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A.张拉前的准备和检查

1张拉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2材料堆放整齐,场面整洁,通道畅通。

3电器设备符合用电规范,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线路完好、无裸露。

4张拉机具搭设防雨防晒棚,防止张拉时雨淋日晒,以保证油路畅通;正常使用前,对所有张拉机具进行全面检查。

(1)锚具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等现象。

(2)高压泵与千斤顶之间的所有连接点、紫铜管的喇叭口是否完好无损、螺丝是否拧紧。

(3)核对油压表性能是否良好。

B张拉作业实施

1参加张拉人员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特别要戴好防护眼镜,以防高压油泵破裂,喷油伤眼。

2操作人员站立位置要安全,应有回旋余地,高处作业要张挂好安全网,设置平台防护栏。

3张拉时,构件两端不准站人,操作人员站在侧面,两端设置防护栏(罩),高压油泵放在离构件端部左右侧。

4张拉时要缓慢均匀加压,以免发生误差。

5千斤顶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持千斤顶水平状态,待受力后方可松开,以防止受力时千斤顶偏侧滑丝。

6加压时,高压油泵操作人员注意与千斤顶操作人员保持联系,避免过快或不协调导致失误。

7张拉时,千斤顶后方不得站人;不得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旋转张拉工具的螺丝或油管接头。

8张拉中发现张拉应力钢筋的位置与设计不相吻合,且超过规范允许偏差范围时,要经过技术负责同意,方能张拉。

9悬空张拉时,必须搭设牢固的挂篮脚手架,以保证张拉人员操作安全。

10张拉时如遇临时停电,要立即拉闸断电,以防突然来电发生危险。

11张拉筋的对焊接头要符合质量要求,严禁用电弧切割锚头外多余的钢丝、钢绞线或应力钢筋,以免降低强度而发生意外。

12张拉台座前后均应设挡板,以保护张拉人员和路人安全。

13在先张拉而后将喷嘴插入孔时,喷嘴后面的胶皮垫圈要压紧在孔洞上,胶皮管与灰浆泵连接牢固,才能开动灰浆泵,堵灌浆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的侧面,以防灰浆喷出伤人。

14在张拉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逐级加载。

本工程锚索拉力设计值为180~220KN,锁定值150~180KN;锚索最大张拉应力应控制设计值的105%~110%范围内。

15锚索张拉锁定后夹片错牙不应大于2mm,否则应退锚重新张拉。

16张拉完成后,及时做好锚头锚固封堵,做好压浆前准备工作,注意保护好压浆孔;张拉后,保证锚头钢绞线预留长度,及时进行封锚处理。

用无齿切割机割掉夹具外多余的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并及时进行封锚。

5.9锚索验收

验收试验应按设计要求随机抽样进行,其抽样数一般为5%,但不得少于3束。

验收试验的合格标准:

在最大验收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检验曲线的总弹性位移应超过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的80%,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理论弹性伸长值。

5.10监测

5.10.1预应力工程施工期监测的内容、数量、部位和监测方法应按设计要求实施。

5.10.2施工期原位监测工作必须与预应力锚索张拉同步进行,及时整理资料,迅速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设计,调整施工工艺。

六、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6.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进行会审,并做好会审记录。

6.2对承建商(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审核。

a审查企业注册证明和资质等级,入青注册登记手续,要求交验有关证明(复印件);

b主要施工业绩;

c技术力量情况;

d施工机具情况;

e对施工方的技术工种、上岗证进行审核。

6.3对承建商的施工专项方案设计进行审核。

6.4进场的施工设备,符合现场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环境要求。

6.5预应力锚索、锚具入场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及生产厂家资质证明;钻孔、张拉和灌浆设备就应符合要求。

6.6施工质量预控措施

a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工程地质资料,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方案;施工前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工程交接班制度,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安全地进行。

b督促承建商(施工单位)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C预应力锚索施工正式开始后,监理人员应现场监控,按事先确定的监控目标,对每一道工序实行动态控制,主要方法有:

检查监督、引导或纠正;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理,一般工序旁站监理与抽检相结合;原始记录、收集各种信息,分析察看,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

6.7施工工艺流程

锚索张拉

 

按质量控制的目标值,安排监理人员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实施监控。

七、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环境管理

7.1、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班组长、专职安全员等。

7.2、监督施工单位对所有进场的职工、民工要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及针对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

查验特殊工种的上岗证。

7.3、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要求每周由监理部牵头组织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隐患要做好文字记录,并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完毕;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必须立即整改;对每项要整改的问题整改完毕后要由安全员进行验证,交监理部。

7.4、督促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7.5、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劳保用品,电工、机械操作人员等必须有操作合格证。

7.6、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由持证电工安装,并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其他人员不得私自乱接、乱拉电线。

7.7、室外配箱必须做防雨罩,并上锁,采用“TN-S”系统,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均设漏电开关,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投入使用前必须做好保护电流的测试,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7.8、电动钻机应加固牢靠,各开关灵敏好用,飞轮有防护罩,避免伤人。

7.9、切割钢绞线使用的砂轮切割机要设安全护罩,以免断片伤人。

7.10、注浆管路应畅通,不得有堵塞现象,避免浆液突然喷出伤人;注浆管路不使用时,要及时注压清水冲洗干净。

7.11、施工现场使用和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措施,严禁将机油等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地污染

7.12、工地建筑垃圾在场子外统一堆放,完工后集中处理。

7.13、加强用电安全巡视,检查每台机器的接地接零是否正常,检查线路是否完好,若不符合要求,及时整改。

7.14、施工现场的移动配电箱及施工机具全部使用绝缘防水线,配电箱和用电设备应有防雨罩,给每一配电盘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用电必须接地,确保用电安全,电焊机接线必须良好,防止漏电伤人或短路失火。

7.15、做好各种机具的安装验收,认真做好接地电阻测试,施工现场的低压配电室应将进出线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作防雷接地,以防雷电波侵入。

7.16、雨天作业,机械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雨靴操作。

八、扬尘治理要点和措施

1、扬尘治理要点

1.1严格遵守和执行《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建房屋建筑工地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的通知》、《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规范建筑、市政、拆除、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围挡的通知)》、《青岛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若干规定》

1.2 建筑工地现场必须按照要求,采用新标准全封闭围挡墙,建筑物必须采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围挡,保持外观严密、归整、洁净。

1.3 建筑工地现场主要道路必须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加工区、生活区等区域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场地硬化铺装材料,硬化后的地面不得有浮尘、积水、渣土。

1.4 建筑工地现场的土堆应使用密目安全网等材料进行有效覆盖,确保封闭严密、固定牢靠,避免因大风等天气造成扬尘污染。

1.5 建筑工地大门内侧应按照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车辆自动冲洗机管理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11〕54号)要求,安装使用车辆自动冲洗机,因场地狭窄等原因不能安装车辆自动冲洗机的,要配备高压水枪等车辆冲洗设施,并设专人进行管理,对出场车辆实施有效冲洗,避免污染城市道路。

1.6运输车辆要密闭加盖,确保装载渣土低于车厢挡板。

凡未密闭加盖、渣土高出车厢的运输车辆,一律不得驶离工地。

工地要与取得建筑渣土运输特许经营的企业签订垃圾运输合作协议,并在市政公用部门办理渣土运输处置手续。

1.7 建筑工地现场风速四级以上天气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作业,禁止从建筑内向外抛扬垃圾;建筑工地必须配备简易洒水车等洒水降尘设施,安排专人及时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湿润、清洁。

1.8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防止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产生。

2、扬尘治理控制措施

2.1对安全生产的监理控制措施

(一)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垃圾堆放点必须具备遮挡措施,同时在建筑垃圾上覆盖密目网,并定时洒水。

2、对基坑开挖部分的泥土应当覆盖密目网。

3、清扫道路、场地时,必须做到先洒水后清扫。

4、清运垃圾运输材料、土方的车辆在驶离工地前必须冲洗,并做好遮蔽、清洁工作,不得污染、损坏市政设施。

5、室内、楼层内施工时同样要采取控制扬尘的措施,对楼层内、室内的建筑垃圾应当采用袋装的方式清运,便于运输和控制扬尘,严禁将垃圾从楼层上向下倾倒。

(二)技术管理

1、施工现场的道路和场地,应硬化处理,施工道路的钢筋混凝土路面厚度在10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工地可以采用黑色路面。

2、木制品加工时应在库房内进行,并及时将木屑清扫在密封容器内或袋内,破碎混凝土、切割大理石和砖块,模板周转清理等作业时应采用湿用业。

3、脚手架、平台等部位设施上的垃圾严禁用翻竹笆、吹尘等方法来清除垃圾,应当先洒水后清理、拆除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