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5583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docx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黄书记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内容,本课是对全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第三、四单元的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识计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和处理好两对基本关系: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②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汇集实例,情景探究,阐述文化创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 

(2)教学难点: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4、教材处理:

 

由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则上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结合课前选择事例开展探究,所以对教材部分探究活动进行适当地取舍与调整。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采用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学法设计 :

 

(1)小组合作学习法。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2)讨论法:

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3)赏析法。

对图片、视频进行赏析能够透过现象研究本质。

 

(4)实例分析法。

运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

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注身边实际,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 3 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而怎样进行创新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本课是对前面两课的一个提升,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第三、四单元的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依据:

本课探究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本知识点理所当然地成为本课重点。

 

  突破重点:

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通过材料探究,循循善诱、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

由于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突破难点:

启发讲授法、自主探究法。

结合教材及典型事例,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②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②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②通过对传统孝德与现代孝德的分析、探究,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文化创新”相关知识。

但是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对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问题会比较难于把握和理解。

这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适当引导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情境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

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注身边实际,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2、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2)讨论法:

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3)事例分析法。

运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微调查:

1、你平时看不看动画?

2、都看什么动画片?

3、觉得中国的动画片好不好看?

为什么?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情境的创设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情境一】结合学生对前面问题的回答,展示一系列动漫图片,展示《功夫熊猫》剧照——新闻链接:

美国梦工厂动画于8月7日正式宣布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等合资组建娱乐产业公司。

双方将在上海徐汇区建立“东方梦工厂”主题公园,并于2016年合拍《功夫熊猫3》。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对《功夫熊猫》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它如此成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课要运用的主体材料。

 

【情境二】《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一 

《功夫熊猫》在构思制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人群作了四万多份的调研。

《功夫熊猫》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元素。

这些是美术总监花了8年时间,钻研中国文化、艺术、建筑、山水风光的结果。

 

【探究一】以上《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探讨,自然得出结论----文化创作者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鲜活的文化作品。

 

【情景三】《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二 

《功夫熊猫》沿用好莱坞武侠电影超阔银幕形式,并以更广阔的视野,带出史诗般的电影感;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观众带来前所未见的视觉刺激; 

【探究二】透过《功夫熊猫》的以上做法,你认为它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词的能力,并从中总结归纳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情景四】《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三 

在《功夫熊猫》的制作过程中,斯蒂文森把中国水墨动画的技术运用到《功夫熊猫》之中,背景加入了桂林山水元素;浓郁的中国气息夹杂着好莱坞式的动作场面,水墨画一般的场景加上悦耳的东方音乐缔造出了一个迷幻的神奇异域世界。

 

【探究三】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功夫熊猫》的成功秘籍对国产动漫的发展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

让同学们在分析交流过程中,体会到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艺术要想延续自身的生命力必须在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进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另一重要途径。

 

【情景五】列举对待外国文化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讨论辨析 

声音一:

有“熊猫艺术家”之称的赵半狄就在媒体上刊登了“我不看功夫熊猫2”的广告,呼吁国人“罢看”。

他还在向全国各地影院经理发出抵制这个影片的公开信中说:

“千万不要让下一代的头脑被美国快餐麻痹!

”  

声音二:

好莱坞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声音三:

我们应该在这部影片中去学习和反思,去寻找创新的源泉,去学习借鉴好莱坞对于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创新,而不是做无谓的抵制。

 

【探究四】你如何看待以上三种声音?

 

设计意图:

进一步明确在对待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克服的错误观点。

 

【探究五】连连看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四种错误倾向的理解与区分 

【课堂小结】首先由学生进行归纳,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这主要是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

 

 3 设计意图:

采用知识框架的形式,简单明了,体系明确,重点突出,易于学生掌握。

 七、效果分析  

本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为依托,以一种材料的不同层面来创设情境,探究材料,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辩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学生回答会比较散,要注意能够随时引导到教学过程中来,另外,对于小组讨论的问题,要计算好时间,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

 

(四)巩固练习 

1、(2011安徽)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这说明(  B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书圣”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他不仅把平生博览所得的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真行草体中去,而且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说明(  B  ) 

①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  ③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文化创新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08江苏)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

这说明 (  C  )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4、课后作业:

我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焦仲卿的“孝” 

值不值得提倡?

假如你是焦仲卿,你该怎么办?

现在的中学生应该怎样孝顺父母?

这种“孝”和原来的“孝”有何异同?

请同学们立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以刚才探究的内容为素材,撰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设题意图:

即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针对现在有些孩子不知对父母感恩、不知对社会感恩的现状,对其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其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孝】我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焦仲卿的“孝”值不值得提倡?

假如你是焦仲卿,你该怎么办?

现在的中学生应该怎样孝顺父母?

这种“孝”和原来的“孝”有何异同?

 作业:

请同学们立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以刚才探究的内容为素材,撰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继承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面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2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2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2通过对外来文化不同观点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3、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

①汇集实例,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②评析徐悲鸿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突破重点:

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通过材料探究,循循善诱、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

“90后”一代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突破难点:

启发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结合P55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态度” ,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二、说学情 

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知识积累较多,思维能力较强,思想较为活跃,文化底蕴渐长。

但又由于知识相对不足、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对本课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有些观点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和扩展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选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材料,灵活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2、学法: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法。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徐悲鸿的画作。

学生讨论为什么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2、从中我们可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针对徐悲鸿绘画创新的在进行国画创新时,徐悲鸿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为什么?

 分析:

文化要想发展,就需要文化创新。

那么,文化怎么才能创新呢?

这就是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探究上来。

 

注:

用4分钟时间导入新课 问题指导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克服的错误倾向?

 

(二)、材料讨论、探究新课  探究1 

展示徐悲鸿的画作,设置问题:

 

为什么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2、从中我们可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此知识点较易把握,时间:

3分钟) 

说明:

通过学生探讨,自然得出结论----文化创作者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鲜活的文化作品。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设疑过渡:

进行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怎么做呢?

 探究2 •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

“古法之佳者,

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进行国画创新时,徐悲鸿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为什么?

 情景设置 1通过古法佳守、不佳改,绝继,未足增,进而得出结论——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对第二个探究,通过刘谦和梁祝,学生也能指出他们的成功是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学习了国外的有益的成果取得的成功做法。

进而分析推理出——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引导学生看P52-53)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 追求。

 

2、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 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2)、要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

 (3)、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基本原则 

注: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材第55页探究活动中的三种观点。

 

学生思考:

在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呢?

 

教师归纳: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是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第二种观点是那一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第三种观点是辨证分析的态度,因而是正确的。

 

1、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提示:

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A、 “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B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说明: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明确了进行文化创新还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这有利于更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知识目标。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现代文化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2)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 (3)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两对关系   2、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四)当堂训练 

1、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

A. 汲取一切人类文化成果 B.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C. 立足于社会实践 D.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都要经历这样的途径(        )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④汲取一切人类文化成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批评的这批人实际上是犯了(      )的错误 

A.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B.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D.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既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        ) 

A. 文化多样性          B. 文化的民族性 C. 文化的传承          D. 文化的发展   

(五)课后作业 《考试报》,第六期 

五、说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注意问题设计的启发性,自主探究时明确问题的要求、时间,合作探究时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适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和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提升。

 

3、既重视知识学习,又重视情感教育;既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又注重教师的讲授点拨。

 4、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联系热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把课件与板书较好的结合起来,适当的板书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

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的钥匙。

 

6,抛出问题后因急于进行自己预设的环节而对学生的反应不够关注,不够灵活,在抛出问题后不善于等待不善于给学生留白。

这是今后所要注意的。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  课  稿

饶阳中学  王利社

 一、教材地位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本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主要讲授了“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本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就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从而将“文化创新”的三大问题画上圆满句号。

同时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在现在国家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背景下,本课的内容更显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文化创新的途径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

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

在上一课中,学生学习了什么是文化创新,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的知识,为本课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

高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教法:

案例分析法 

通过事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可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成本框的教学,保证教学进度,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法:

合作探究法 

借助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深化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小调查:

你看过京剧演出吗?

为什么?

”引起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进而激起学生对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兴趣,导出本课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 

(1)利用问题“为什么赵本山的小品深受观众的喜欢?

” 引导学生思考回忆上节课内容“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进一步引出“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这个知识点。

 

(2)利用“探究问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给我们什么启示?

” 

引导学生讨论,并形成一个主要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另外利用“新《梁祝》与原作有什么联系?

”和“是否是原封不动的继承?

”两个小问题解决 “进行文化创新不应该离开传统和要具有时代精神”这两个知识点; 

(3)借助,通过“问题探究:

为什么中国的杂技舞剧《天鹅湖》能够取得成功?

”引导学生思考、发言总结,得出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另外让学生联系文化的双重影响和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思考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外来文化也是如此,不难得出要进行区别对待的观点,文化多多样性要求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从而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