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6970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2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

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有机物

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

14

2.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4D.-4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由26个原子构成

B.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

14:

2

4.黑枸杞是迄今为止在青海柴达木发现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含量最高的野生果实,也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花青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每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

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6.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6n CO2+ 5n H2O

淀粉+6nO2根据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属于有机物B.淀粉中含有碳、氢、氧、氮元素

C.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D.淀粉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

6

7.草甘膦(C3H8NO5P)是一种除草剂,酸性较强。

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草苷膦属于有机物

B.每个草甘膦分子中有18个原子

C.草苷膦中含有磷单质

D.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草甘膦溶液

8.化学式H2O2能表示多种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B.表示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1个双氧水分子D.表示双氧水由2个H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

9.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的生活。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作糕点膨松剂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食品

C.用洗涤剂除去餐桌上的油污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0.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1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SO2:

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B.2Fe:

表示2个铁原子

C.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S2﹣:

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2.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化学式为As2O3),可用于治疗肿瘤。

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2D.+3

13.下列列含氮的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的是()

A.N2B.NH3C.NaNO2D.HNO3

1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D.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面包发霉C.胆矾研碎D.钢铁生锈

 

二、填空题

16.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⑴下列物质中加入水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食盐B.面粉C.植物油

⑵向某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

⑶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应该用____性物质处理后再排放。

⑷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⑸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

让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映并放出大量的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⑴氯气_______⑵镁离子_______⑶二氧化氮_______⑷3个硫原子_______

18.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利部确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

(1)电解水实验中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是_____检验正极端产生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4)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19.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元素________。

②2个氮原子________。

③2个水分子________。

④铵根离子________。

⑤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写出“3CH4”中“4”的含义______________。

20.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运用。

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一定的灭菌作用。

(2)下列有关水的做法和看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不向水中扔垃圾,防止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B.水能从热水瓶中倒入水杯里,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的原因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节约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三、实验题

21.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时不再上升。

(3)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

(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

(5)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四、简答题

22.

(1)云南很多地方都有温泉,小艳同学取某地温泉水样,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探究。

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_____性。

②加入_____后震荡,发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温泉水样为硬水。

③小艳同学发现长时间烧煮该温泉水的水壶中有水垢,她用厨房里的_____(填标号)轻松将水垢除去。

A.食盐水B.食醋C.料酒D.蚝油

(2)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下列不属于节水措施的是_____(填标号)。

A.使用节水龙头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

(3)从能源能否循环再生的角度划分,煤、石油、天然气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它们燃烧会产生SO2、CO、NO2、CO2、可吸入颗粒物等,其中没有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_____。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之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亮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错误;B、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错误;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正确;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错误。

故选C。

2.C

【解析】MnO2中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Mn元素的化合价为[0-(-2×2)]=+4。

故选C。

点睛:

掌握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C

【解析】A、由尼古丁的化学式为C10H14N2可知,一个尼古丁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错误;B、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

(1×14):

(14×2)=60:

7:

14,故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C、由尼古丁的化学式为C10H14N2可知,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正确;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

(1×14):

(14×2)=60:

7:

14,错误。

故选C。

4.D

【解析】A、花青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每个花青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共32个原子,正确;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

(1×11):

(16×6)=180:

11:

96,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D、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

(1×11):

(16×6)=180:

11:

96,错误。

故选D。

5.B

【解析】A、生活污水不应直接排放,以免污染水资源;B、生活中节约用水,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储量有限,故B正确;C、不应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应有计划开采使用地下水;D、不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免污染环境。

点睛∶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6.A

【解析】A、淀粉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故淀粉是有机物,故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碳、氧、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氮元素,故淀粉中一定没有氮元素,故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不能带g,故错误;

D、反应物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6n、10n、17n,生成物中除淀粉外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12n,故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为6n、10n、5n,故淀粉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

5,故错误。

故选A。

7.C

【解析】A、草甘膦(C3H8NO5P)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碳酸),属于有机物,正确;B、由草甘膦的化学式可知,每个草甘膦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共18个原子,正确;C、草甘膦(C3H8NO5P)中含有磷元素,不含磷单质,错误;D、草甘膦酸性较强,能与活泼的金属反应,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草甘膦溶液,正确。

故选C。

8.D

【解析】A、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宏观上,H2O2能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正确;B、物质用元素表示其组成,H2O2能表示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C、双氧水是由大量双氧水分子聚集而成,微观上,H2O2能表示1个双氧水分子,正确;D、双氧水是由双氧水分子构成的,H2O2只能描述成1个双氧水分子是由2个H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D。

点睛:

化学式的意义一般是指宏观上表示该物质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构成。

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原子,那么它还能表示元素和一个该原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它除了表示一个该分子外,还表示该分子的构成。

9.B

【解析】A、小苏打即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蓬松,所以可以作膨松剂,错误;B、甲醛对身体有害,不能用来浸泡水产品,正确;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用来去除油污,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收异味,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A、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确;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固、液、气三态变化实现的,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正确;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常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错误。

故选D。

11.B

【解析】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e中的“2”表示铁原子的个数为2,正确;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可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错误;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错误。

故选B。

12.D

【解析】三氧化二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2x+3*(-2)=0,可知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故选D。

点睛:

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即可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13.C

【解析】A、氮气是单质,故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故错误;

B、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求得,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错误;

C、NaN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x+(-2)×2=0,解得x=+3,故正确;

D、HNO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x+(-2)×3=0,解得x=+5,故错误。

故选C。

14.C

【解析】A、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是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或者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错误;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正确;D、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使得环境的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故选C。

15.C

【解析】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黄曲霉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胆矾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能生成新物质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C。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16.A浮渣少,泡沫多碱CCaO+H2O=Ca(OH)2

【解析】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面粉、植物油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

(2)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观察到浮渣少、泡沫多的是软水;(3)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如果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以加入碱性物质物质处理后再排放;(4)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会造成水污染;(5)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17.Cl2Mg2+NO23S

【解析】

(1)氯气是由氯分子组成的,每个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所以氯气的化学式是Cl2;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不写,所以镁离子为Mg2+;(3)二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2;(4)用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如果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硫原子是3S。

18.氢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气体,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吸附沉降肥皂水节约用水

【解析】

(1)电解水实验中,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极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正极端产生气体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气体,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4)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19.K2N2H2ONH4+

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解析】

(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2)根据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解答。

(1)①钾元素的符号为K;②2个氮原子的符号为2N;③2个水分子的符号为2H2O;④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4+;⑤“MgO”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2)“3CH4”中“4”的含义是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点睛:

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20.煮沸A

【解析】

(1)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将钙镁离子转换为溶解度更低的物质,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一定的灭菌作用;

(2)下列有关水的做法和看法正确的是:

A、不向水中扔垃圾,防止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正确;B、水能从热水瓶中倒入水杯里是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水表示的是宏观物质,水分子不断运动属于微粒运动,不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错误;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用水,错误;D、水是纯净物,不含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故选A。

21.2H2O2

O2↑+2H2O4P+5O2

2P2O51H2蜡烛自下而上熄灭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混合物

【解析】

(1)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解答;

(2)根据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解答;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解答;(3)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飞分析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解答;(5)根据E装置主要除去不溶性杂质解答。

(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1时不再上升(3)由图可知,试管1接电源的负极,根据电解水实验结论“负氢正氧氧一氢二”可知,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H2;(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5)河水经过E装置,主要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色素、异味等。

净化后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

22.碱肥皂水BABC不可再生CO2太阳能等(合理即可)

【解析】

(1)①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解答;②根据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解答;③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分析解答;

(2)根据常见的节水方法分析解答;(3)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解答;根据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解答;根据常见新能源解答。

(1)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碱性;②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中的醋酸显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

故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以用厨房里的食醋轻松将水垢除去,故选B;

(2)A、使用节水龙头,属于节水措施,正确;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属于节水措施,正确;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属于节水措施,正确;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不属于节水措施,错误。

故选ABC;(3)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二氧化碳没有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