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6307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docx

毛概复习重点一览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一)科学含义

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这指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定性问题。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一阶段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这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定位问题。

(3)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特定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

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产业结构状况上: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经济运行方式上: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

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人民富裕程度上:

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地区发展状况上: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体制改革上: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精神文明建设上: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国际比较上: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

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十、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这些矛盾和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最后,改革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十一、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全盘西化,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

只有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永不背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并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辨析题】

 

十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七大十八大又对基本纲领的内容作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三、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1)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的向前推进,在不同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2)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进程。

科学阐述处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坚持最高纲领不是也不能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实践最低纲领不是也不能只顾眼前而忘记远大理想。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致力于贯彻落实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断把中特事业推向前进。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十四、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一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这是这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

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茶拟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使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更好地推进中特建设。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务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看书本P117-118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

1)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2)发展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

3)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十六、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概念。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

1987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1997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之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第三部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三个阶段性目标:

首先,到21世纪的第

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最后,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步走”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七、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3)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4)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5)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八、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提出原因

(1)“中国梦”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赋予了个人意义

(2)“中国梦”更接地气

(3)“中国梦”为改革创新发展集聚正能量

(二)思想内涵

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

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国家富强:

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特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2)民族振兴:

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人民幸福:

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三者关系: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道路:

就是中特道路,中特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2)中国精神:

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中国力量:

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每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十九、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1)政治上,文革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

(2)经济上,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3)国际上,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4)要和平求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外部环境

(5)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实践证明,改革开当时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法宝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类社会实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设计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有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有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十、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特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改革

(2)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为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3)解决我国发展面您的一些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3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目标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任务:

(1)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五个方面改革:

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最重要的是:

1、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全面深化改

革,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

(2)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非常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

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

因此要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

(3)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

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也不走改旗易帜。

【辨析题】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特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

3)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发展。

4)稳定是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6)总之,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有坚实基础。

正确处理三者关系,要坚持三者统一,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看书p136摸着石头过河

(1.2.3.4.5)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 (1.2.3.4)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四点 

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9(1.2.3.4)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第二,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第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从国际上看,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度继续加大,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出现新的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新动力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国际竞争加剧,全球化进程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任务艰巨。

(2)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B.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注重在扩大内需中扩大开放,实行进出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行

C.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有些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主要是培育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培育扩大开发深度和广度的新优势,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新优势,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点:

1)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臵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4)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辨析题】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臵中市场起决定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作用这个问题。

2)市场配臵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臵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所以要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

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

3)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看P148-150

【辨析题】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