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749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仙桃市范关高级中学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B.三大改造的影响

C.大跃进运动推动 

D.八字方针的实施

第7题:

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

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

这说明宋代

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

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

第8题:

唐初《唐六典》记载: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己经存在“夜市”

第9题:

据NBA(美国篮球职业联盟)官方宣布,2015-16赛季NBA有100名国际球员,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连续第二年国际球员过百,创造历史新高。

同时,海外比赛频繁,其国际系列赛要在7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城市完成10场比赛,曾经在我国的北京和上海两个大城市举办过。

目前,NBA的比赛和节目通过40种语言在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材料表明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不断交流B.美国借着篮球运动进行文化侵略

C.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逐渐趋同D.社会分工和国际关系更加有序

第10题:

1917年4月,国务院在复众议院的咨文中表示:

“下级审判厅法官所为判决,只须在法律范围以内,纵使误解法令以至判决不当,亦不能遽加以处分……此为绝对之原则。

”“绝对之原则”指(  )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司法独立 

D.民主共和

第11题: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 

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C.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

第12题:

《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

1949﹣1955》,这一文献不会揭开下列哪一事件的内幕(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尼克松访华

C.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国代表参加万隆会议

第13题: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①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④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14题:

素菜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成为一个菜系,则是在汉代以后。

《齐民要术》中有素食专辑,宋代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素食专著。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发展滞后 

B.新的思想因素 

C.专制统治干涉 

D.商品经济推动

第15题:

下列图片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利武器 

④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16题:

尤尔根·

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

“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

”材料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和多样性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第17题:

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

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这揭示了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势在必行

C.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

D.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第18题:

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

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

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

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第19题: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

“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该报刊的观点(  )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第20题:

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土”。

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

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

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

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第21题:

使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之说不啻梦呓”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第22题:

1948年,一批输往欧洲的物资上贴有标签(下图)。

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第23题:

“耐克逊”(nexum)是《十二表法》中用来表示“契约”的用语,它的本意是“伴有铜片和衡具的交易行为”,它的形式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求交易当事人亲白到场,说出规定的套语,履行铜片的交付手续,而且还要有五位证人和一位司称到场作证,此时交易方为有效。

“耐克逊”表明罗马法

A.注重建立公正诚信的商业秩序 

B.本质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利益

C.对民事行为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D.严格禁止公民的私下交易行为

第24题:

“在改革过程中特别需要在现存体制不发生根本性变动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团结大多数人群……使改革过程的权力与利益再分配所引起的震动减少到最低程度。

”百日维新中与上述原则相抵触的措施有

①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②裁汰旧军,建立新式陆军

③设农工商总局,奖励发明 

④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25题:

顾炎武认为:

“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表明( 

A.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B.提出了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C.意识到心学遭遇困境

D.主张对儒学体系进行改革

第26题: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

”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第27题: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28题:

社会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

以下符合社会契约论内涵的是

A.只有完全听从理智指导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B.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C.国家的政治权力起源于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

D.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第29题:

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第30题:

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

“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

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

”这位官员意在强调

A、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 

B、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 

D、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

第31题: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国际环境有利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大力支持

第32题:

马丁·

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

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第33题: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

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

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C.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D.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第34题:

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

“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

”这反映当时 

①资本家的生产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35题: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

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第36题: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谁的名句( 

A.范仲淹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第37题:

在2016年浙江省博物馆“中兴纪胜:

南宋风物观止”特展上,布展的工艺美术品中有江西省博物馆戴新近出上的银鎏金魁星(即廿八星宿的奎星,后人附会其能主文运)盘,盘心是安放杯盏的菱花形凸校框,框外盘底则是图案,其下面一树桂花盛开,隐喻“蟾官折桂”。

此盘反映出南宋时

A.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B.科举影响民俗心态

C.冶金制作工艺高超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第38题: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第39题:

以话本小说为代表,民间通俗文学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推动这一发展的因素有 

①城市经济的发展②思想界的活跃

③印刷术的进步④娱场所的增加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40题:

有学者认为:

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

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

这可用来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

第41题:

从秦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A.皇帝个人独断的随意的决策容易出现失误

B.助长唯上是从的因循守旧之风

C.极力扶助小农经济的顽强发展

D.造成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第42题: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

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交给皇帝。

”利玛窦的话最有可能是针对:

A.秦始皇时代的三公九卿制度

B.汉武帝时代的内外朝制度

C.明中期以后的内阁制度

D.清前期形成的军机处制度

第43题:

杰里·

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

……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第44题: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

……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明显的

A.军国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

第45题:

有学者指出: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个差异直接导致了两个流派在治学和修养方法上的直接对立。

”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

A.客观性与思辨性 

B.内在性与简易性

C.主观性与客观性 

D.外在性与直观性

第46题: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

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

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

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第47题:

孔祥熙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汇报会议进展:

“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现正进行商讨中”“弟复告我国久战八年,损失严重,此项摊额有关将来复兴建设”。

此次会议

A.是二战后大国间争夺世界领导权的产物

B.解决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问题

C.明确了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基本原则

D.有利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体系化

第48题:

东汉文物《侍廷里父老倬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了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此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

这反映了当时(  )

A.世家大族控制乡里基层政权 

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普遍分离

C.百姓受统治阶层的层层盘剥 

D.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

第49题:

下表为1943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

A.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形势的需求

B.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民族资本受到了官僚资本的压制

D.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

第50题:

1930年和1972年,在居延地区(现内蒙古额济纳旗)先后发掘出土汉简30000余枚(如图)。

居延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鄣的文书档案,其最早的纪年简为武帝太初三年,最晚者为东汉建武七年。

对此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②当时木简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

③汉朝公文已用隶书书写④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51题:

朱熹指出:

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

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第52题:

加拿大学者哈罗德·

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实行“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第53题:

“在清廷推行的新政中,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是一项重要举措,本该使全社会欢呼雀跃。

但是,欢呼雀跃者,大多是上层社会的绅士们,贫苦百姓却恨之入骨。

原因很简单:

办学堂就要加捐。

乡民们不但把怨气发泄于官府衙门,而且无一例外地将学堂捣毁。

”该材料反映出

A.政府的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B.吏治腐败阻碍了改革进程

C.上层绅士引导了社会潮流

D.乡民的思想尚未得到解放

第54题:

《论语·

宪问》子路问君子。

子曰:

“修己以敬。

”曰:

“如斯而已乎?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朱熹强调:

“修齐治平”。

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 

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

D.积极入世

第55题:

下图甲骨刻辞,学者释读如下:

“商王帝辛(纣)祭祀大甲,以西伯之事上

告,用黍稷之类奉献,因而得到福佑。

”从中可以得出( 

A.“西伯之事”应指牧野之战 

B.商代的黍稷种植已相当发达

C.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D.早期政治制度走向完备与成熟

第56题:

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

下表为西汉海昏侯“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据此可知

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

D.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第57题: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夹持-个“世袭社会”的回潮。

这一“回潮”的划分依据是

A.西汉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隋唐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选富基础

C.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权力分配标准 

D.明清专制制度的强化

第58题: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

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

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B.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第59题:

观察英国内阁、议会、国王的关系图。

图中方框空白处应是

A.差额选举 

B.提名推荐 

C.直接选举 

D.间接选举

第60题:

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 

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

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西餐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B.近代中国广大城乡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C.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上层居民逐渐接受了西餐

D.西餐进入日常百姓的饭桌而取代了中国饮食习俗

第61题:

以下关于从秦朝到唐朝都城和畿辅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是建都的原因 

B.缺乏防范敌人进攻的天然屏障

C.水利工程是都城经济的重要支撑 

D.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