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693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docx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电子备课

课题赛前训练——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5页,红点1,自主练习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3.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比例尺的意义,体会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刻度尺、地图一张。

学生准备:

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

1、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

你知道教练是怎样指挥比赛的吗?

2、师出示教练利用球场平面图指挥比赛的场景。

师:

你有什么发现?

再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3、师:

怎样画这个足球场平面图呢?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教师介绍足球场是长方形,长是95米,宽是60米。

师:

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画这个足球场的平面图,要求:

(1)不能走样

(2)说明画法。

2.展示作品,汇报画法。

师: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画的足球场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

请大家给予评价,从“大小”与“形状”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3、分析、比较:

为什么有的画得像,有的画得不像?

4、小结:

为使球场平面图画的规范,我们可分别把足球场的长宽各缩小到原来的1/1000,也就是用9.5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长,用6厘米表示足球场的宽。

5、师:

实际的95米画到图上为9.5厘米,实际的60米画到图上为6厘米,你知道图上的长和宽与实际的长和宽的比各是多少?

(提醒结果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汇报交流,师进行板书。

6.预习展示:

(1)足球场实际的长95米,宽60米叫做什么?

缩小后图中的长9.5厘米和宽6厘米叫做什么?

1:

1000呢?

(2)师: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什么关系?

师:

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在一幅图中比例尺是一定的。

(3)师:

这幅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请生再说出几个比例尺,其他学生说一说表示的意思。

想一想:

求比例尺需要哪些条件?

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4)你还知道有关比例尺的哪些知识?

同学们看书P45自学上面的内容。

师:

通过看书,你有什么收获?

师:

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7、师:

你能说出书上这个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吗?

思考:

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方法交流:

方法1——10米=1000厘米1:

1000

方法2:

30米=3000厘米3:

3000=1:

1000,强调:

结果要化成最简比

师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再进行总结:

先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写出比例尺,然后把所得的比化成最简比。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想一想说一说

自主练习的第1题。

2.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练习第2题

3、限时作业:

基本练习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赛前训练——比例尺的意义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自主练习3、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求比例尺。

2.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刻度尺。

学生准备:

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预习展示

1、说说比例尺的意义?

2、举例说明比例尺的含义?

3、怎样求比例尺?

应注意些什么?

二、实际应用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比例尺1:

800,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2)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3)如果一幅图上的1厘米距离,表示实际距离是300米,那么这张图的比例是()或写成()。

(4)一张图纸的比例是200: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大。

(5)甲乙两城相距7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行两城相距1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二)综合练习。

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的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完成自主练习3题

找出题中缺少的条件补充完整后再解答

师:

题目中缺少了哪个条件?

3.自主练习第4题

【此题是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互化题目。

4.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三、限时作业:

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

限时6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出征——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

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刻度尺。

学生准备:

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

师: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

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

师: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

师:

利用比例尺,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师:

出示信息窗,学生观察。

提问:

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师:

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

师:

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师:

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解:

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师:

还有不同解法吗?

师: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师:

哪个小组还愿意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

“4÷”求出的是什么?

你们是怎样想的?

师:

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喜欢哪种解法。

为什么?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3、限时作业: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出征——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

教学目标1.熟练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刻度尺。

学生准备:

刻度尺。

一、回顾复习。

上节课学习了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能说说求实际距离有几种方法?

举例说明。

二、练习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②比例尺是,它表示地面实际距离是图上的()。

③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2.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成都的高速公路长上3.3厘米,重庆到成都的高速公路实际长是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评。

(二)提高练习。

1.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2.自主练习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3.自主练习第4题。

4..一个零件,是按300:

1的比例尺画在右面的图纸上,求零件的直径实际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评】

三、限时作业: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精彩回放——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刻度尺。

学生准备:

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

师:

出示足球场平面图,雏鹰少年足球队上半场从左往右进攻,以2:

0领先。

10号队员在距底线10米、右边线25米处起脚,射进第一个球。

4号队员在距底线16米、左边线20米处起脚,射进第二个球。

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师:

你能在图上标出10号队员的起脚位置吗?

师:

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板书:

解:

设10号队员距底线的图上距离是x厘米。

10米=1000厘米

x:

1000=1:

1000

x=1

解:

设10号队员距右边线的图上距离是y厘米。

25米=2500厘米

y:

2500=1:

1000

y=2.5

师:

再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起脚的位置。

师:

结合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标注位置后介绍理由。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算算、填填。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2厘米1.6千米

2.5厘米1:

18000000

240米1:

20000

0.3厘米8:

1

2.计算,标出4号队员的起脚位置。

3.①小丽从家骑车去电影院,每分钟行800米,需要多长时间到达?

②图书馆在小丽家西偏北30°方向,4千米处,请算一算。

然后在图上画出来。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限时作业: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精彩回放——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

教学目标1.会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体会学习比例尺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会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会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刻度尺。

学生准备:

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师:

说说你对比例尺是怎样理解的?

根据比例尺你会求什么?

二、练习设计。

(一)基本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

第1问:

引导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第2问:

引导学生先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然后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第3问: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方法。

2.自主练习第3题

先引导学生回忆,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关系式,然后放手让学生完成。

3.自主练习第4题

【讨论:

怎样求出实际面积?

交流解题思路后总结方法,先测出图上卧室的长和宽,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实际面积】

(二)提高练习。

1.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6厘米,如果把它改画在比例尺为1:

2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应画多长?

2.自主练习第5题。

这是一道综合运用比例尺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选做题。

(三)综合练习。

1.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2.在一幅比例尺为1:

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求这间教室的实际面积。

3.在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20厘米,一辆汽车8小时可以行完全程。

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评】

三、限时作业: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相关链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内容教材第63—6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刻度尺。

学生准备:

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按一定的比把实际距离进行放大或缩小的。

师:

观察信息图,说说图中反映的的是什么现象?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说说题中要求的按“2∶1”放大图形什么意思?

(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2.试着画正方形和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3.试着画直角三角形。

思考: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看出是多少格,怎么办?

4.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说说有什么变化?

(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5.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

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师:

画出缩小后的图形,指名展示。

6.归纳: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算算、画画。

①把右面的长方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边长的比为4:

1。

②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

2.把三角形缩小,使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边长的比是1:

2,并画在点子图上。

3、限时作业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快乐足球——比例尺》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意识。

3.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刻度尺。

学生准备:

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什么叫比例尺?

你都知道有什么比例尺?

2.怎样求图上距离或求实际距离?

二、练习设计。

(一)基本练习。

1.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从36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比例:

():

()=():

()。

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4.在比例3:

10=18:

60中,如果第二项增加它的12,那么第四项必须增加()(),比例仍然成立。

5.如果A×3=B×5,那么A:

B=():

()。

如果X=57Y,那么X:

Y=():

()。

6.填写下表。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厘米450千米

5毫米10:

1

1050千米1:

3000000

2.5厘米1:

1600000

(二)提高练习。

1.某小学的校园长200米,画在平面图上是20厘米,量得校园宽是150米,在这张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2.在一张比例尺为4:

1的精密的零件设计图纸上,量得一种零件的长是7.2厘米,求这种精密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3.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三)综合练习。

1.在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

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2.在一幅比例尺为1:

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

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

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在比例尺是1:

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一列火车行完全程用了2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4.在比例尺是1:

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改用1:

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5.在一幅世界地图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表示2100千米的实际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如果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应怎样画?

画出来。

三、限时作业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