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4998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大连城建设十三五规划

大连市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城市建设评价

(一)“十二五”城市建设成就

(二)“十二五”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环境与发展机遇

(二)“十三五”面临的挑战

三、“十三五”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十三五”城市建设主要任务与重大项目布局

(一)主城区

(二)金普新区

(三)普兰店区

(四)瓦房店、庄河、长海等7个规划城区

五、保障措施与政策支持

(一)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建设

(二)创新投资体制,科学推进PPP模式

(三)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城市建设水准

(四)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五)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城市管理法制化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大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和新常态下的严峻挑战,大连城市建设将以“建设城市功能完善、设施配置完备、城乡社会和谐的北方宜居城市”为目标,为大连市成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和龙头、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大连市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和《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大连自身城市建设的特点编制而成,对“十三五”时期的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同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规划期限:

2016年—2020年。

规划范围:

大连市行政区域,主要有主城区、金普新区、普兰店区、瓦房店城区、庄河城区、长海县城区、长兴岛经济区、花园口经济区、太平湾沿海经济区和皮杨经济区10个规划城区。

一、“十二五”城市建设评价

(一)“十二五”城市建设成就。

“十二五”期间,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连城市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稳中求进的方针,以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实现全域城市化布局为重点方向,逐步形成组团化、链条式发展态势,城市建设累计投资1831亿元。

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初步建设北三市、长海县和小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实现“产业宜居、生活宜居、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表1-1“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分类

指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十二五”

规划目标

供气

供气能力

万立方米/日

140

140

140

燃气普及率

%

99.9

100

100

供热

集中供热面积

万平方米

13975

14243

17092

城市集中供热率

%

91.2

95.9

95

清洁能源供热率

%

1

1.8

7

道路交通

城市快速路里程

公里

47

70

80

排水污水

处理

污水集中处理率

%

90.4

95

95

中水回用率

%

40

45

45

污泥处理率

%

100

100

100

环境卫生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8

100

100

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0

56

100

园林绿化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5

45.5

45.5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13

13.08

13.5

住房保障

最低收入阶层住房

保障率

%

100

100

公租房建设面积

万平方米

480

480

注:

本指标为主城区规划指标。

经过“十二五”时期全市人民的共同建设,全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再创新绩,城市迈入地铁时代;生态环境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建设重点,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民生保障工作细致深入且全面,城市生活能力大幅提高;防灾减灾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应急能力不断增强;勘察设计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建筑行业趋向规范合理。

1.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1)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技术状况明显改善。

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公路总里程为12985公里,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增加1628公里。

此外,公路密度以及整体技术等级均得到明显增大与改善;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31公里,全市形成“两纵一横两条连接线”的高速公路骨架,高速公路网络得到进一步改善;国省干线建设快速推进,等级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国省干线占公路总里程的9.81%;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加快,通达通畅水平快速提升,至“十二五”期末,全市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602公里,全市各乡(镇)和建制村已全部通柏油路,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出行条件。

(2)快速交通系统逐步构建,交通微循环系统得到有效改善。

“十二五”期间,根据大连市特有的带状城市形态和交通特点,规划了以“内外两环、五横六纵”为骨架和网络的快速交通系统。

相继完成了路网框架内的西部通道北段高架桥工程、南部滨海大道工程等重点道路桥隧建设工程,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工程等重点道路桥隧工程前期工作相继启动。

组织实施了五惠路等次干路和街巷路改造工程、华东路等人行天桥工程,连续5年投资近10亿元实施了道路、桥梁维修改造工程,完成40余处道路拥堵点和100余处港湾停车站的建设工程。

(3)公交专用道网络初步形成。

“十二五”期间,“公交优先”“绿色公交”理念得以切实贯彻。

制定了《大连市中心城区公交专用车道专项规划》,确定高标准建设公交专用道,并提出公交专用道要同时起到应急通道的管理标准,为城市交通管理和应急救灾提供道路保证。

至“十二五”期末,已设置公交专用道61条,总长约220公里,公交专用道网络初步形成。

公交系统大力推广绿色交通理念,依据“高科技、大容量、低排放、人性化、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推广HEV(混合动力)、EV(纯电动)等节能环保车型公交车,至“十二五”期末,节能环保型车辆占全市公交车辆的46%以上。

启动9个公交场站(枢纽站)前期工作,其中泉水停车场等公交枢纽站已开工,河口枢纽站等停车场将于2016—2017年陆续开工建设。

(4)地铁1、2号线开通,大连人进入“地铁时代”。

“十二五”时期,大连轨道交通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2015年是大连轨道交通建设承上启下的一年,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先后投用,开启了城市公交新纪元,大连人从此走进地铁生活。

地铁客流量稳步增加,特别是进入冬季后,地铁日客流量最大超过21万人次,对于方便市民出行、缓解道路拥堵的作用非常明显。

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将于2016年底前与一期贯通试运行;2号线二期工程将根据工程实际进度择期开通。

此外,“十二五”期间,202路轨道延伸线正式载客试运营,从河口到旅顺新港42分钟即可到达,对于延伸城市生活、形成旅顺口区和大连市中心的一体化发展、助推发展旅顺南路产业带起到积极的作用。

(5)停车场建设相关政策得到完善,一批公共停车场开工建设。

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库)给予优惠政策的通知》《大连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大连市主城区建设工程配建公共停车库(场)指标暂行规定》《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规章,为有效推动大连市停车场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结合大连市城乡建设“五个一”工程,通过对既有停车场的改造、利用闲置地块建设临时停车场和规划选址新建停车场等措施,使公共停车场面积大幅增加。

2011—2014年,全市建成各种类型公共停车场112个、停车泊位25503个,总投资达6.17亿元。

2015年,大连市进一步加大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力度,启动停车场建设项目400多个,目前已建成一批投入使用。

2.生态宜居型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1)城市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再生水完成资源化转变。

“十二五”期间,我市继续实施老城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富工街、水泥街、新生街等78条道路改造工程。

加快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主要完成寺儿沟污水处理厂(10万吨/日)、虎滩新区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和营城子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的建设工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90.4%提升至95%。

为服务于全域城市化建设,启动大连湾污水处理厂(4万吨/日)、泉水污水处理厂二期(10.5万吨/日)等升级扩建工程。

深入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完成泉水河、马栏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同时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资源,形成景观河道,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

(2)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新型垃圾收运体系初成规模。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毛茔子垃圾填埋场四期(1069吨/日)和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厂(1500吨/日)建设工程,金州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环节“以焚烧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目标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在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基本建成以垃圾压缩转运为主的新型垃圾收运体系,完成梭鱼湾垃圾压缩转运站(1000吨/日)建设工程,设立40余处移动压缩站,设置15000余个地埋式垃圾桶、6000余个地上垃圾容器和3500余个果皮箱,配备185台小型垃圾运输车和320台手推车。

(3)滨海森林城市建设初见成效,绿化管理制度高效运行。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英歌石植物园、大连湾森林公园等综合公园的建设。

新建、改建社区公园80余处,完成40余处主次干路道路绿化任务。

分期分批地打造具有城市新亮点的绿地景观,如体育中心、大连北站及周边绿地和希望广场绿地等。

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任务,至“十二五”期末,已建立权责明确、高效运行、科学有序的城市绿化管理体系,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4)建筑节能在重点领域成绩突出,法制法规建设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至“十二五”期末,全市成品住宅建设比率达到10%,已完工工业化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

完成成品住宅、太阳能应用等示范工程47项,建筑面积817万平方米。

新型墙体材料产能达到60亿标块,5年累计供应散装水泥3929.88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3.4%,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5)城市照明环境大幅改善,节能智能型灯具逐步推广。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大照明建设力度,逐步推进“低碳、健康、人文”的建设理念,城市照明环境得到大幅改善,路灯自动化监控覆盖率达到100%,迎宾线路亮灯率达到100%,高效、低耗光源灯具普及率达到100%,中心城区道路装灯率达到99.8%,主次干道、支路的亮灯率达到98%,路灯设施完好率达到98%,路灯维修及时率达到98%。

完成路灯无线监控管理系统和路灯智能化控制系统建设,积极稳妥地推广LED(发光二极管)光源和太阳能照明技术,探索EMC(合同能源管理)建设管理模式。

(6)加大热电联产建设力度,持续推进“蓝天碧海”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供热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完成甘井子热电厂一期工程,建设2台1025吨锅炉、2台300兆瓦供热机组,新增供热能力12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建设规模为2台50兆瓦供热机组、2台350兆瓦供热机组,供汽能力为700吨/小时,供热能力为1300万平方米;完成龙王塘等区域锅炉房新建工程,新增供热能力1000万平方米;扩建前程街等区域的区域锅炉房,新增供热能力800万平方米。

同时,我市继续开展“蓝天碧海”工程,实施分散锅炉房的撤炉并网工作,共拆除锅炉312台、分散锅炉房235座,并网供热面积1447万平方米,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7)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推进天然气入连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建煤气主干管网346.3公里,新发展煤气用户93226户,改造市内旧煤气管网52.5公里、煤气进户支线6500个、旧住宅室内煤气管线2.3万户,提高了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我市组织开展了包括“冬春季”“防台防汛”“百日行动”“百日安全”“打非治违”“燃气管网专项治理”等专项检查,共有13267人次参加,检查各类燃气场站2765站次,发现安全隐患1023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865份,对违法行为向执法及相关部门转递《违法案件转递函》39份。

(8)健全绿色评定标准体系,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出台了《大连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实施意见》《大连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导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基本建立及完善了绿色评价标准体系。

完成富丽华北、长江路南、致富街西、天津街东地块改造等项目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工作,共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24项,建筑面积259.9万平方米。

同时,我市积极组织绿色组织宣贯会,营造建设绿色建筑的意识和观念,并推动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和庄河市城北新区的绿色生态园区工作。

3.城市民生建设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

(1)关注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住房保障框架体系,加大保障力度,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切实解决市内四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2万套,逐步提高租赁补贴标准与补贴户数,规划期内市内四区租赁住房补贴发放总量约3.4亿元。

市内四区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部解决,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家庭的住房困难基本解决,新毕业大学生、新引进人才住房困难逐步改善。

在政策制度方面,加快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房源和资金筹措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以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为主的多元化保障性房源筹措机制。

制定了土地储备计划实施方案,加大保障性住房宜建区的土地收购储备力度,保证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的实现。

(2)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大力推行暖房子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继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及供热改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实施面积600万平方米。

在建筑保温系统改造、供热改造、小区环境整治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实现“按需用热”,塑造美观、整洁的生活环境。

冬季采暖温度普遍提高3—5℃,居民供暖环境和居住条件普遍改善,惠及10万余户。

(3)采取多方位措施,初建养老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养老服务作为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通盘考虑,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此外,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补贴等方式,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综合性健康老年产业园区,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55个,各类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320个,提供收养服务床位4.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7万人。

(4)优化土地结构与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十二五”期间,我市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严格农转用审批手续、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和逐级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等措施,至2014年耕地保有量达4155平方公里,高于3540平方公里的目标。

同时,通过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等手段,加大对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力度,加强对建设用地增量的控制和对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下降32%以上。

矿业规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中型矿山企业占矿山总数的比例逐步增加。

全市共完成废弃矿山治理22处,总面积282公顷。

完成甘井子区岔鞍村特大型滑坡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53个,有效消除和控制了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

4.城市应急防护服务功能不断优化。

(1)城市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内涝治理初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周水河、春柳河、马栏河、自由河等河道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市内主要河道已达到百年一遇设防标准。

编制完成《大连市雨水防涝规划》,为下阶段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导向,并且连续5年实施近百项内涝治理工程和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共完成20公里,有效解决了排水管网老化、污水外溢、汛期积水等问题。

(2)地震监测实现里程碑跨越,震害防御体系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首个地震综合观测基地——开发区地震综合观测基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是大连地震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大连市地震综合观测基地(旅顺)项目也进入到工程建设阶段。

大连市与中国地震局共同创建大连防震减灾示范城市,标志着大连市在全国率先成为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大连市主城区典型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及防震减灾系统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颁布实施,保证了震害防御体系的完整性。

(3)以人防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综合防护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人防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以指挥体系建设为“龙头”、以人防工程建设为重点,建立及完善人防指挥体系,构建防空救援力量网络,制定人口疏散和经济防护体系,建立省市间和覆盖全市各地区的三级无线电通信网。

同时,加强人防教育宣传,在市人民防空网和大连天途有线电视频道开设人防教育栏目,建立微信“人防志愿者”公众平台,开通国内首个XX人防救生系统。

至2015年,全市各类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52万平方米,其中人防工程开发利用总面积为245万平方米,利用率达到61.78%。

5.行业发展稳健规范性机制更加成熟。

(1)建筑业受宏观调控影响略有波动,各项经济指标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建筑业前期发展迅速,后期增速放缓,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增长贡献率越来越明显,同时在扩大劳动就业、改善群众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拉动和支撑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二五”期间,全市实现建筑业产值10954.4亿元。

(2)勘察设计行业高速发展,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环境逐步形成。

“十二五”期间,大连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呈现高速增长后合理回落的趋势。

2015年,全市勘察设计行业年总营业收入98.82亿元,是2011年的2.8倍;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总数达到139家,从业人数11972人,其中技术人员8669人。

(二)“十二五”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足。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于城市发展整体速度,交通体系有待优化,局部地区交通拥堵现象较为严重。

城市燃气供应和供热能力与城市发展需求有一定差距。

城市发展进程与战略需求仍有距离,两者不能同步发展,需以前瞻性的科学规划促进两者并驾齐驱。

2.生态资源意识相对薄弱。

城市土地、水及燃料等基础资源相对紧张,生态意识在城市建设中明显不足,市民资源节约意识有待增强。

大气、垃圾、污水等污染对市民的影响有待降低,环境治理力度应进一步加强。

3.城市智慧建设进程缓慢。

对地理空间、人口、法人和宏观经济信息等重点资源利用效果差,大连市统一基础数据库尚未建成,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实现度较低。

建设理念前瞻性不足,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慧城市与大连发展理念嵌入性程度较弱,有待进一步深化。

4.城建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城市建设管理法制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城市建设管理投入差距较大,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

5.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单一。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规划与建设,大连市经济发展较快,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和要求提高,导致城市建设需求与供应不平衡。

单依靠政府的投资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投资模式单一是“十二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环境与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的大连发展新契机。

大连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是“一带”桥头堡和“一路”延伸点。

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大连有能力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国际干线网络,发展环黄海、渤海区域的支线,并将港口功能辐射到东北腹地、京津冀地区,从而推动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

利用中日韩、中澳自贸协定签署的有利契机,着力建设相关国际物流通道,开辟物流运输、对外贸易的新路径。

由此将带动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加快推动地区之间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2.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

2016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指出,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我国重要的工业与农业基地,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东北地区区位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对大连来说是重大的战略机遇。

国家政策的支持,世界投资者将更加关注辽宁、关注大连,各种资源要素将在这里聚集,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将推动大连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大连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紧紧抓住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加速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3.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协同发展机遇。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我国多个区域协同发展的承载区和叠加区,是辽宁对接新三大战略的“主战场”,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天津滨海新区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遥相呼应、优势互补,形成我国沿海“两角、两湾、两岸”的总体布局,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

4.金普新区开拓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空间。

大连金普新区作为东北地区最先设立和辽宁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和开放门户,其建设将成为我市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并且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

5.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大连城市建设全面升级。

城市智慧化是大连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实现路径和重要体现。

其主要表现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民生服务均等便捷,公共服务优质高效,城市管理敏捷精准,政府决策快速准确,产业发展创新有活力。

其目的是提升大连城市竞争力,提高大连人民生活幸福感,加快城乡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十三五”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也是大连市摒弃固有旧思想、开拓创新、走出困境的关键五年。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固有的矛盾逐渐深化,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对“十三五”期间的城市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城市建设需求与城市承载力不适应的矛盾仍在加大。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环境、资源、人口密度逐渐成为发展中的短板,同时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制约了社会其他方面的提升,导致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逐步降低。

因此,需要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城市规模的扩张与资源要素互相匹配,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

2.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十三五”期间,清洁能源的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以及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观念普及,都将成为各行各业工作的重点。

3.基础设施适应性与城建协调发展的矛盾不断升级。

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中,由于条块管理、规划持续性不足等原因,各种基础设施难以实现城市内部协调布局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