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5093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体会草原的自然美。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

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

(课件播放草原风光图片,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些都是哪的风景呢?

(板书:

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

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

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师: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2、自主研读

师: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

3、放声朗读

师:

自由地、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你对草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一会儿把你感受最深、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想象点拨,指导朗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分享经验,指导朗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借助经验,唤起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

”(以读代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联系前文,体会意境)

四、音乐过渡,读中悟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2、自由朗读,读中悟情。

3、指名朗读,以读代讲。

五、个性朗读,小结全文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板书设计

景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美丽动人

【教学反思】

现在回想那一节课的前前后后,我总结反思出了以下四个“用心”。

一、用心备课

备课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但是备课到底该如何切实有效进行呢?

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了“套用”,备课的时候务必熟练地掌握教学环节,务必牢牢地记住每个环节的过渡语。

在准备《草原》一课教学时,我起初也采用了这样的备课方式,并且心里总是希望自己教学时能够一字不漏地把文采横溢的过渡语“背”出来。

可是紧接着,我又反问了一下自己,这样,是不是脱离了“备课重在备学生”的人本思想。

而且自己再仔细感觉一下,哟,把这些话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多别扭啊。

我何不大胆地尝试一下?

教学中顺着学生的思维恰当地创造应用过渡语。

接着,我又花了大量的时间预设学生课堂上可能产生的情况,再认真地将这些情况归类,然后寻找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样,我上起课来就游刃有余了。

二、用心“造势”

在感受作者那些优美语句中流淌出的美景时,很多学生“心领”但“神不会”,举手感情朗读优美语句的学生很少。

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也不懂得哪来的耐心和激情,依然十分投入地通过多媒体画面和激情语言来感染他们,在那个时候我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性,这是我平时课堂中较少有的。

之后学生也能较有感情地朗读出那些语句。

现在想来,那该是“教师的投入感染了学生”。

曾经听一位全国名师说过:

“语文老师要学会‘造势’。

”我想这里的“造势”,必定是指语文老师自己要投入到文本中,然后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自然地引导学生。

如果语文课堂上有矫揉造作的“造势”,那该让人觉得多么不舒服啊。

因此,用心地“造势”,乃是用心地投入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三、用心置疑

上了这节课,我揪出了自己的一个致命的毛病,课堂提问太泛。

在学生反馈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我要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的时候,我开口就向学生提问:

“你为什么欣赏这句话?

”满以为会有声音冒出欣赏“绣”、“一碧千里”等关键词,传来的却是“草原很美”之类的话。

课堂提问,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词,它的引导性同样是很强烈的。

我们平时总是责怪学生不认真倾听,可那只是个别的,大部分学生比老师还会用心听,他们会在瞬间就去捉摸老师话里每个字的意思。

面对这样“用心”的学生,我岂能不更用心置疑?

四、用心“撒网”

课堂中许多生成性的情况可能都有一个精彩的续写,这时,老师应该善于用心“放线”。

备课时,总是一味注意精读感悟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该怎么“收线”,却忽视了“放线”的精彩。

好比打渔,外人一向关注收网后捞上来的鱼有多少,却很少去关注撒网的技巧。

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有一个配乐写诗的情景。

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我的过渡语还没说完时,很多学生就高高举起了手,他们以为老师要让他们说出此时如果身在草原的感受,兴致非常高。

我当时心里一阵惊喜,可是嘴上的话却没有停止住:

“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笔记本,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表达你此时的感想。

”说完之后,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有点儿沮丧地缩回了手。

我心里一阵后悔,咋刚才不让呢!

课后教研评课上,老师们也给出了这个意见。

如果当时善于顺势“撒网”,让学生先发言,肯定是课堂的一大亮点。

不仅学生可以尽情抒怀感想,互相启发,而且这样也不正是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一个大好时刻吗?

只因自己是个“刚出海的渔夫”,这一网不懂得撒得漂亮些,就这样失去了满舱收获。

但是不管课上得如何,只要是真实的,只要是用心的,只要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我就深深感谢这一切了。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二)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

4、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

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

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

(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3、学习要求:

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二、本课导读设计

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你去过草原吗?

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

(板书:

1、草原)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读通课文,检查字词

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 忽飞忽落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拨转马头鄂温克姑娘陈巴尔虎旗

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分组读,正音理解

渲染勾勒:

正音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意思

忽飞忽落:

由一对反义词组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襟飘带舞:

看图,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温克姑娘陈巴尔虎旗:

读准音了解“鄂温克”是草原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陈巴尔虎旗”:

“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个行政单位,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旗相当于县级。

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四旗之一。

(2)观察,每组词分别在写什么?

(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脉

(1)课文从草原的景和人这两方面来赞美草原,抒发“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这种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情感。

(板书:

景人)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在写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写草原的人?

(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3)分小节朗读。

(4)读了课文后,同学们,草原的景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草原的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回答之后师小结)

小结:

草原的景和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

(板书:

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词:

请同学们自已读读这一段,不懂的词,可以做上记号。

3、理清结构:

同学们,我们看看这段话哪几句话是在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找出来,分别读一读。

(个别读)

4、读抒情的句子: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这种境界”,是哪种境界呢?

读读课文的1——5句。

(1)师引读:

我们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线条。

(2)文中写这种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这样的顺序来描写的。

(分句读)

6、重点品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1)读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没有?

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谓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啊)

(3)再读读整个句子,这样一个画面,给你什么感受?

(柔美、自然)

(4)轻柔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字,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谐的美。

7、情感提升

(1)师生合作读:

同学们,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师读写景的部分)这样的境界,……(生读抒情部分)

(2)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

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

这种境界,……(生接读)

8、写作方法指导:

同学们,像这样,作者先写景,再抒情的写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诵课文。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4小题。

2、课后作业:

背诵第一段。

试着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写一个片段,可以写写“校园”,“公园”等。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三)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游玩我们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回顾学过的课文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登上万里长城、游览桂林山水、飞到鸟的天堂……"。

(课件出示万里长城、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的照片)接下来我还准备带你们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看!

这是哪里呀?

让学生回答那就是"草原"。

(板书)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同走进美丽的地方--"草原"。

(二)、"读占鳌头"、突出重点

【教学设想: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读自找不理解的词句,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同时结合课件出示的草原风光,指导学生看图欣赏,使学生头脑中浮现的画面更加完善,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完整性和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

再通过教师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草原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更好地体会作者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请大家自由地、放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作者初到草原时看到了什么景物,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

1、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品味这些优美的句子。

(出示课件)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

"

(让学生理解"清鲜"的意思,体会到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没有污染,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想高歌一曲,来表达当时愉快的心情。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草原特点的词。

"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茫茫"是什么意思?

)(板书:

一碧千里)

(3)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提问:

作者在描写"羊群"和"小丘"时分别用什么词句来形容?

这是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

绿色与白色的搭配,真是一幅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流了没有?

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并让两名

学过绘画的同学,上台用美术的方法为大家解释"渲染"和"勾勒"这两个词语。

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播放音乐范读,并指导朗读。

(要把"高歌一曲"的喜悦读出来,也要读出羊群在草原上的活泼可爱,更要读出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

4、(出示课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

天空赋予了草原的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的生命活力。

置身于此情此景,难怪老舍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导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1)作者会吟一首什么小诗呢?

引导学生吟颂《敕勒歌》。

(2)理解"回味"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回味什么?

(3)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先写草原的景色再抒发感慨,这就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放飞想象

【教学设想:

第2-5自然段中,草原人民特有的风土人情学生较为生疏,所以教学时应从整体入手,先理清文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把草原人民特有的欢迎客人的方式作为理解重点,让学生合作探究,发挥想象。

再从课件展示的动人画面,扣人心弦的音乐中领悟文章所表达的"蒙汉情深"这一主题。

(音乐过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听!

这是什么?

(课件播放乐曲《赛马》)

1、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想象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情景,再课件出示"远迎客人"的画面。

2、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面的呢?

请大家朗读第2-5自然段,并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3、齐读第2自然段。

(1)、该段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

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2)、合作探究喜欢的句子。

①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这是个什么句?

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②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把"飞"改成"跑"行吗?

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为什么说是一条七色的彩虹?

说明了什么?

(蒙古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多么热情呀!

老舍先生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更让我们感到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

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

4、默读第3-5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

(1)哪些语句感受到热情洋溢的气氛?

主客的手是怎么握的?

怎么笑的?

怎么说的?

说明什么?

(2)主人怎样招待客人的?

看出主客双方的情谊怎样?

读出有关句子。

a、说着你想说的话,模仿主客双方的动作,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b、课件展示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场面。

(3)饭后,主客是怎样联欢的?

a、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这是一种什么感情?

b、哪句话最能体现这种感情?

c、如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

(在夕阳的余晖洒在一碧千里的草原的课件展示中,在忧伤的音乐声中,我让学生悟情,让他们深深地体会:

蒙汉人民情深如海,从遥远的地方来到碧绿的草原,深情的话儿说不完,一直到太阳偏西还难舍难分的情感。

)(板书:

蒙汉情深)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然而"蒙汉为何情深?

仅仅是蒙汉才情深吗?

"

2、大胆放手让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顺势引导他们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

并告诉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是亲如一家。

3、课件展示"民族大团结"的画面,在《爱我中华》的动人旋律下,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我们56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的亲情!

(同学们,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力量。

4、课件展示"草原"、"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动人画面,鼓励学生心儿继续飞翔,更进一步去了解西部,走向未来!

(六)、作业设计

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2、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选做题:

1、让学生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广告词。

如:

请到我们草原来,草原之花永盛开。

大草原,乳香飘,人情美,客常在。

2、出示与西部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部,走进西部)

【安排选作题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附:

板书设计

草原

景:

一碧千里

蒙汉情深

人:

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七、教学反思:

1、由于本文是本组单元--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草原迷人的风光,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激起了解西部,热爱西部的兴趣。

2、"读中自悟,悟中体情"--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于是,我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引导学生品味精美的语言。

通过品读、吟诵,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审美能力。

3、我给学生创设了空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放飞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深入体会"蒙汉深情"这一主题。

4、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美、人情美之后,我鼓励学生心儿继续飞翔,并设计选做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进西部,了解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