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7741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docx

质量管理引发的思考

质理管理是如何在小型企业中发挥作用的思考

作者:

Desimone文章来源:

本站收集点击数:

137更新时间:

2006-7-31

   产品质量是策划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这个问题在一般企业管理者心中都是明白的,但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产品生产出来后,靠检验来维持产品的合格率;真正能在策划和生产之前如何让质量管理介入,还是很多企业目前比较困惑的,特别是我县小型企业较为集中,在这类企业中,普遍存在设计人员资源不足,能在生产前就导入质量管理显得更为主要。

目前,在小型企业中,一切质量问题都是老板说了算,而老板们往往多数处于专业知识较贫乏。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一般小型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薄弱,技术策划能力不足的状态下,如何在产品立项前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导入质量管理的观念。

,指导企业作出一些实际操作性强,企业完全能做到的方法,所以,本文对于在先期策划中常使用的FMEA、CP、SPC、MSA等策划和控制手段不做深入的探讨。

如下是作者在十年的技术管理中得出的一些体会:

    1 立项的质量管理;目前我县企业老板在产品的立项上,都是凭感觉,只注重表面,如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低值易耗,运费,及其它一些成本摊消。

倚仗着我县产业链的完整,生产出无数形似而根本无法使用的产品。

仅指弹簧一例:

多数厂家都是一件样品或性能参数全无要求的一张图纸给生产厂家,任由生产厂家做出一形似的产品,就可以装配在产品上。

产品性能如何能达到要求。

要解决此类问题只需做到。

 1)委外厂商的选择;在考查供方时,重点注意供方的产品检测手段,如检测设备等硬件的缺乏,做出来的产品他自己都不知道结果,你还能相信他吗?

 2)外加工时,利用专业厂家的优势,要求外协厂家按样品生产前,需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出质量承诺。

3)作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供方,应完全清楚所提供的产品定义,一方面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向客户介绍产品生产过程中要点和关键特性,加强客户对自身的信任,发展潜在的客户,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利用客户的设计开发的技术资源,接受客户的指导,利用客户已有的工艺,工装、模具,检具等,达到客户的技术要求。

与客户互惠互利,共同前进。

笔者在对供方作第二方审核时,就曾遇到过供方拒绝审核方进入生产现场的情况。

这种自负表现不仅仅是不符合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封闭了自己。

拒绝接受帮助的后果只能是倒退和落后。

千万不要害怕自己的工艺方法被别人学去。

 3)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态度也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对于质量管理人员,除非你不想得到非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不能随意干涉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

因为在你任命他(她)担任此工作时,就应该并已经授与他(她)进行管理的权力。

对于产品的非预期质量问题,只能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得到客户的支持,制成品让步接收,在制品质量问题请求客户帮助来解决,而不是置质理管理人员的结轮不顾,随意降低质量要求,以侥幸态度放行产品。

   2  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项目确定后,对产品的确切定义是关键的第一步。

很多企业进行产品模仿时,仅知道该产品用在哪里,其主要功能是啥,对于产品的性能参数,使用环境,安装要求,全然不知,更不用说产品的标准化,可维修性,可互换性要求等,更时一无所知。

盲人瞎马,仅凭胆子大,制造出来的产品结果就是中看不中用,完全失去产品使用价值,卖多少,退多少,所有投入血本无归。

对此,我们在定义产品时,如果是按客户要求制造的产品。

  1) 按图制造。

此类产品质量较易把握,技术要求明确。

关键管理放在原材料是否能按要求,因为产品生产出来后,材料是产品不可逆转的因素。

特别是代用或替换材料 ,必须经客户认可,千万别仅凭自己的感觉,认为替换材料与原要求材料只有细微差异,就冒然替换,由此引起的批量报废很多,甚至引起索赔。

  2) 按样品制造,此种情况较为复杂。

(这也是当前很多小型企业的新品开发途径),除了前面所要对产品的各项参数完全定义外,必关注的关键点是;原材料确认:

装配关系界定:

检测手段完备。

 

  3)、工艺顺序的确定;关键点为持殊特性完成的顺序,常称为特性矩阵图,以及哪道工序相对哪个特性有影响,确定产品特殊特性完成的顺序是至关重要的。

  4)、职责的确定,在我县许多小型企业中,职责的范围含糊不清,一个产品从投入到成品产出,生产和质量都由一个带班师付进行管理。

这是一个产品质量管理的太忌,不管企业多小,生产和质量必须由不同的人进行管理,除非生产参与者只有一个,否则就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由于职责和权限不明确,造成产品的批量报废现象各个企业均有发生,其关键就是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企业在运行中已经出现的不良现象和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

  5)人员的培训,在质量管理中,培训工作从头到尾的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涵盖面应该是全员的,作者就曾在工作中遇到过由于转运工人,因工艺流程不熟,将本应运入C序的产品,误运到F序,(生产线不是专为此产品设计的),由于B工序漏加工,基准未达到要求,至使产品批量报废。

由此可见就是物流人员培训也是重要的,所以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要求,不是只可说说而已的事。

在小企业中,培训的方法完全可以是老员工培训新员工,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由带班师付对所有员工讲清每工序的关键要求和质量指标。

尽量采用如:

不能装夹,不能通过,不能作业等防错手段,使整个产品质量能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控制,从而不仅是降低了检测成本,也能使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作者:

George C…文章来源:

本站收集点击数:

97更新时间:

2006-7-31

摘要:

本文一是阐述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内涵;二是揭示了获证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三是提出了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方法与途径。

对获证组织持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并最终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组织  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性 

    一、何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给出了有效性的定义:

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所以,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已经按GB/T19001的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既过程已经被识别、确定,过程程序已经恰当地形成了文件; 

2  被确定的过程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即按过程程序的要求得到了贯彻实施; 

3  过程程序的贯彻实施是否取得了预期期望的结果,并以此证明过程是有效的。

 

对于已经通过GB/T19001认证的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过程程序已经得到了贯彻实施并取得了预期期望的结果方面。

如果说过程程序已经得到了贯彻实施按“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的原则和“是否发现系统性不合格”还比较好评价的话,在取得了预期期望的结果方面评价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组织建立与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不同,所期望的结果就不同;即使目的相同,由于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同,所期望的结果也会差异很大。

这种差异将导致组织经营者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产生怀疑,也会使质量管理人员感到困惑,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应该给组织带来什么?

带来了没有?

认证后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持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二、获证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组织通过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在提高组织质量管理水平与顾客满意度方面肯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与创新,主要表现在:

 

1  一些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只重视满足GB/T19001标准条文,而忽略了如何体现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等最基本的管理思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至少没有完全成为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的载体与实施过程程序,相当于缺少了些灵魂。

人缺少了灵魂最起码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质量管理体系缺少了灵魂也就不是一个完善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就会变成一堆僵死的文件,按这样的文件去进行质量管理能取得预期期望的结果吗?

比如“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这条原则,就很少有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体现出来,文件中大多强调的是对供方的控制,甚至逼迫供方接受没有与供方充分沟通的文件规定,其结果是与供方的关系仍然停留在简单的买卖程度上。

 

2  组织在按GB/T19001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虽然大部分组织以下图为框架采用了过程方法,由于一些组织先按GB/T19001—1994二十个要素建立并运行 

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过程中并没有将要素的模式完全转变为过程的模式,只是在文件上做了增减,其结果是换汤不换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要求有适宜的组织结构,但实际上一些组织并没有进行组织结构的响应调整,组织结构以直线职能式为主、过分条块化,致使跨部门的横向合作、团队合作、项目形式的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给过程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造成了实际的困难。

 

3  构成一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程序过分地强调了控制,讲求按部就班、按规则做事,这对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员工自我约束能力比较低、创新能力比较弱的组织会发挥较大作用,但对学习型、创新型组织来说,会抑制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会使过程的效率与敏捷性有所降低。

比如可能影响组织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

所以如何使过程既得到有效的控制又具有相当的敏捷性并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也是认证组织应该研究的。

 

4  按GB/T19001建立、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没有包括对质量成本的管理,而质量成本不但是构成质量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评价质量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更是组织关注的目标。

所以,质量管理体系如果忽略了对质量成本的管理,对组织经营者来说其价值与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5  无论是组织内部还是外部的审核,都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定性的、符合性评价,评价结论绝大部分都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符合GB/T19001标准的要求,体系运行有效”。

但同是获证组织其质量管理水平的差异是相当大的,比如甚至连进货检验手段都不具备的与货检验手段齐备的组织、管理基础很差的家庭作坊式与规范管理的大型化组织都可以获得作用相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致使人们疑惑,认证证书是否真的能够证实组织具有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自身要求的能力?

 

…… 

3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持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是每一个获证组织所渴望与追求的,实现这一目标有各种途径,但无论那一种都应当是持续不断地找出制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因素,持续不断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才能实现。

 

1  管理首先要有思想或理念,要通过政策导向与方法将思想或理念落实到组织的具体运作过程当中去,并坚持始终如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质量管理也是如此。

所以,组织在建立与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时,要真正将质量管理8项基本原则作为管理思想或核心价值观,要转化到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过程程序当中,要使全体员工理解、遵守、执行,尤其是高层领导要统一思想、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同时,还要注意高层领导的变动不能影响基本的质量管理思想或核心价值观,否则将使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动摇,其有效性也就不得而之了。

 

2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要体现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

编制与实施过程程序时,要从过程识别、要求确定、设计、实施、改进等方面对过程进行管理。

鉴于大部分组织都是按现有组织结构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对组织结构是否适应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适当地进行调整,必要时采取一些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如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使组织结构与过程程序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

 

3  过程程序既要使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又要具有相当的敏捷性,使过程的质量、效率、反应速度都能够得到保证,并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

这就要求过程程序:

一要具体、详细、易于理解执行;二要体现该授权的授权,不要什么事都要领导签字,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比如一些技术性很强的,授权给工程技术人员处理;三要讲求实效,不搞形式,比如一个加工工序检查员光填记录的种类就达7种,一个工作日需2个小时左右时间,效率很低;四要有遇到特殊情况的规定,比如超出过程程序规定之外事情的处理;五要定期对过程程序进行评价,不断改进。

 

4  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对质量成本的管理,让组织经营者了解质量问题对经营效益的影响,为进行质量决策提供依据。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明确质量成本的职责、归集、核算、分析、预算与决策,要定期报告与评价,尤其要按内外部故障成本发生额的大小,确定改进项目,配置资源实施改进,使“矿中黄金”得到有利的开采与利用。

 

5  借鉴卓越绩模式的组织成熟度评价,在进行组织内外部审核时,制定准则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按评价结论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级别,如有效级别可分为A、B、C三级,A级85—100分,B级70—85分,C级60—70分;以此来代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程度,使获证组织其质量管理水平具有可比性,使认证证书真正能够证实组织具有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自身要求的能力的程度。

 

总之,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内涵,其次是找到制约的本质与关键因素,最后是采取得力措施实现改进。

只有这样组织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写给2006质量工程师考试

作者:

twojiao文章来源:

点击数:

1229更新时间:

2006-7-11

我们质量人再次被忽悠了

            ---写给2006质量工程师考试

质量,企业的生命,质量,国家的动脉,21世纪,质量的世纪,世界上最赚钱的行业莫过于质量改进………………

关于质量重要性的口号,一个比一个响亮,一个比一个振奋,但是让我们的戴明,让我们的朱兰,让我们的克劳斯比,来看看我们着些信徒吧!

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妓还晚,干的比牛还多,拿的比谁都少…………

哎,大家不满意现状,大家要奋斗,大家选择了考质量工程师,但是呢,这次质量人又再次被忽悠了!

  对此,我发表个人看法,不对不妥当之处,请大家指出讨论。

一、质量人员重要性的与质量发展各阶段关系

1、    质量经验阶段

质量运动应该说是从20世纪才正式开始的,20世纪初,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

随着科技进步,及人类原始的侵略性,国家开始关注质量,特别是军工设备的质量。

当时生产量已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此时需要比较的就是产品质量。

在1920年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质量职位,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也只是限于质量的检验,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

此时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使得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了。

这样才真正有了我们职业的鼻祖---质量检验人员。

不过这时候的质量检验人员的地位和普通生产工人一样。

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我门要感谢贝尔实验室,是他给质量第二次运动提供了人里和物力,我们要感谢休哈特,感谢道奇和罗米格,是他们把统计理论运用到质量管理,创造了现在仍然流行的统计控制图和抽样检验表。

《加工过程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使的质量正式进入第二阶段,质量管理理论有了一个质变,但是此时的质量人员呢?

一样没地位,因为此时的质量控制,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

在当时计算机和数理统计软件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质量人也只是停留在收集表面数据,而信息的获得来自统计专家?

所以此时的质量人员仍然是最低等的。

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终于在1960年前后,由于系统工程的出现,质量管理专家们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

再加上心理学中的一个流派---行为学派的地位的确立,此时质量管理理论的重点已经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上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总于质量人员的地位有了一点提高,因为此时质量管理的工作已经延伸到其他部门。

4、    ISO9000阶段

随着全面管理思想在全世界的普及,其理论得到更深层的运用,此时在世界范围了终于出先了第一部用于管理的标准------ISO9000族标准,直到此时质量管理人员得地位的提高才表现出显著性。

虽然如此,不过大部分质量管理人员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二  质量人的工作与工资待遇

  质量人的工作是神圣的,没有他们人门登不上月球;质量人的工作是可敬的,没有他们我们一直在忙着维修;…………质量人是无私的,因为他们做了这么多贡献,工资却是最低的。

  经常看到相关论坛做质量人的工资调查,有些地方质量人的工资不到1000/月,当然也有少数工作高点的达到6000/月,不过我们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质量人的工资还是排在倒数后三名,不过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已经上升了2名,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

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工资增长的同时,大家觉得质量人的工资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

三、质量工程师考试运动的兴起

  质量人的地位已经提高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现在有了质量工程师。

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当然主要是美国),于2000年开展质量职业资格考试运动,虽然此次运动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我们质量人的待遇,但是从这次运动中可以看到国家对质量运动的关注趋势,只不是这个曲线太平坦了。

质量工程师考试运动,让我们质量人找到了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为此有数以万计的质量人趋之若骛,结果几年来的考过的人数却只是少量的,40%左右,这样的合格率应该说是合理的,毕竟政府现在没有转变质量人的老板的观念,如果通过率高了,到时候都是质量工程师,工资却和普通质量管理员一样水平,国家有何颜面面对我们。

希望质量工程师考试运动不要被政府给忽悠了!

四、质量考试的付出,时间,金钱,培训机构,书,注册费用,再教育费用

质量考试给我我们质量人带来了希望,点亮了明灯,但同时又让我们陷入了深渊。

为了质量考试,我们要去报名,要买书,去参加培训,这些都有时间和金钱的付出,当然要想有所得,当然得有所付出,也可以理解。

不过就算你考试过了,此时又要去注册,而且每三年中还要参加再教育,休满学分,再注册,如此循环往复,PDCA啊,希望我们付出这么多,回报的不仅仅是本身知识的提高。

希望我们不要被忽悠啊!

五,总接本次考试被忽悠的几处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我们明显被忽悠的地方了,本次考试我们的确是被忽悠了,也许很多人第一次考试都被忽悠了吧!

1)    书的问题,前后矛盾的地方,关于质量用书的问题,相信大家知道我指的是哪个地方,就是关于PDCA是谁先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综合知识和理论实务中阐述的不一样。

2)    课后习题和书中例题考试脱节

课后习题和书中例题一来是为了加深对本章节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应该起到为我们的考试题型提供指导的作用,结果我们却被忽悠了,误导了我们的方向。

3)    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考试无关

本人没参加培训机构的培训,因为本人认为需要培训机构培训的知识就是理论与实务中的统计知识。

据我了解,大部分人都说培训机构的习题和模拟题对于此次考试没有实质的帮助,很多人专门买上海质量教育培训中心的模拟题,可惜结果也一样,南辕北辙。

4)    出题太偏,玩文字游戏

根据我在6SQ网上的调查,70%的人说本次考试出题太偏。

此次考试综合知识部分考的太细,一般人不会把书理解的如此透彻,而理论与实务考的也太集中,都是方差分析,抽样检验,不能全面反映我们的知识面。

可见本次质量考试纯粹就是一种忽悠,好让相关部门的收入来源不断。

5)    网上流行的模拟题,与考题太远

相对于很多不能借助网络的朋友,我们认为我们很幸运,因为网络上的模拟题目很多,做的多了,同类的题目见多了,当然考试就简单了,但是结果呢?

结果发现网上的题目和实际考试的题目总的出题方针都不一样,到底是谁错了?

6)    书上明确说中级是120题目,结果考试缺是100题,可见这些机构间的信息都是编造的,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在哪里?

质量考试是不是不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