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9845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docx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五自”小主人XX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创建背景

桂林街道有一个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山羊畲族村。

我校是一所汉畲联办的小学,具备民族教育的独特资源。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

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在我国漫长的文明史中,畲族创造和传承着内容极为丰富、具有鲜明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

畲族传统优秀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方式,对宣传畲乡、提高畲乡的知名度,促进畲乡的开放和交流,推进畲乡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少数民族都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品德。

随着我国集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快,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他们的子女也大多带入城市就学。

我校已成为漳平市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主要校点之一。

目前,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已占一半以上。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大多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监管就不够到位,因此,培养这些学生的“五自”素质(即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学生学习我国少数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品德,从而形成“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五自”素质。

依据我校独特的教育资源,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以下特色办学方案。

创建方案一、创建目标:

以开展畲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知识教育为载体,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平等、互助的民族团结意识,学习我国少数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五自”素质:

即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

二、创建过程

(一)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xx.6-20xx.10)1、筹备创建小组,制订创建方案。

2、建立创建的组织领导机构,组织研究队伍。

(二)第二阶段初始阶段(20xx.10-20xx.6)

1、调查我校生源情况,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的详细信息(年龄、家庭情况、户籍状况、现在住址、联系方式等)。

2、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品德、学习较好与较差的结对)(班主任必须做好思想动员,并下达任务)。

3、组织参观学校“民族教育馆室”,对我国各民族有初步的认识。

4、布置全体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三)第三阶段深化阶段(20xx.7-20xx.6)

1、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开展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并以故事会、讲故事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各民族的认识。

2、开展“走近畲族”实践活动,深刻领会我国少数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品德。

3、开展“我向少数民族兄弟学习什么”的讨论、演讲比赛。

4、开展“独立生活我能行”活动,并举行相关的比赛。

(四)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20xx.7-20xx.6)

1、创建成果鉴定,汇集创建原始资料,撰写创建报告,展示创建成果。

2、组织撰写经验总结和相关论文,交流创建经验。

3、推广创建经验并向上级申报表彰。

三、创建策略与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全体教师必须明确培养学生“五自”素质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让全体学生明确“五自”素质是自己将来处世生存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全体师生必须明确学校特色创建的目标与方向。

(二)健全组织,加强培训1、建立健全特色学校创建组织。

2、加强教师培训,在创建的方式方法、策略手段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提出明确的要求。

(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五自”素质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统一,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弘扬民族精神。

①组织参观学校“民族教育馆室”;

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收集少数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故事;以学校为单位举行讲少数民族故事比赛;

③组织学生深入山羊村,与畲族孩子一起体验畲族的生活,实地采访畲族的历史、分布、教育、人民的生活水平、语言、风土人情等;

④举行读书活动和“我向少数民族兄弟学习什么”的讨论、演讲比赛;

⑤举行“独立生活我能行”生活技能比赛。

2、充分利用早会课、国旗下的讲话、讲座、板报等宣传形式及时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总结和推广。

各年段“五自”要求一、二年级:

自学:

(1)能达到小学一年级教学大纲规定的认识汉字数量;

(2)能正确看拼音写汉字;(3)能阅读简单的儿童读物,并理解意思。

(4)能比较流畅地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5)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6)能和周围的人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自理:

(1)每天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梳头、洗脚,自己叠被,整理床铺。

(2)自己收拾书桌、书包、文具、玩具。

(3)积极参加班级的卫生值日,不找人代替。

自护:

(1)知道并自觉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

(2)认识危险标志,远离危险地区;(3)知道火警(119)、匪警(110)和医疗急救(120)电话,并会拨叫这些电话;(4)记住家庭地址、电话、父母姓名。

(5)知道在活动中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

自强:

(1)能积极参加中队和小队的游戏活动;

(2)能和同学一起做三个游戏;(3)在游戏中能和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配合。

(4)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5)能自己设计。

制作两件小工艺品、小文具、小玩具或日常生活用品;(3)能开发、利用家里小用品的多种功能。

自律:

(1)知道基本的礼节(握手、鞠躬、招手、敬队礼);

(2)会正确使用基本的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3)学会并能使用待客礼仪迎送、招待客人;(4)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并且知道这样做是对老师、对同学、对他人的尊重。

(5)能做到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并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劝告;(6)关心帮助同学,能和同学友好相处,每个学期至少能为同学做三件好事;(7)知道尊敬长辈的基本礼节;知道家长的生日、爱好;(8)放学回家能自觉学习,不让家长操心;(9)日常生活中能尊敬师长,主动帮助他们做事,不任性,不撒娇。

三、四年级:

自学:

(1)能较快地阅读完一篇短文、一本简易读物;

(2)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有益的书报杂志;(3)能在家长指导下认识常用药品、用具的使用说明;(4)能够经常动笔写读后感、日记、小文章;(5)写作中能做到意思明确,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6)能为班级墙报、学校广播站写小文章。

自理:

(1)会整理房间,美化自己的小天地;

(2)能做简单家务活;(3)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自护:

(1)掌握预防感冒、冻伤、流鼻血、腹泻、中暑和传染病等的简单方法;

(2)知道如何保护视力和牙齿,会做眼保健操,会正确刷牙;(3)会分辨腐败变质的食物、饮料,懂得饮食卫生常识。

自强:

(1)能在学校的体育测验中达标;

(2)能参加两种以上的体育比赛(长跑、跳高、跳远、足球、排球、篮球等);(3)能知道奥林匹克精神并有主动参与意识;(4)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怕苦、不怕累,意志坚强。

自律:

(1)能做到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涂墙壁,不大声喧哗;

(2)能爱护花草树木和文物古迹,不攀折,不刻划;(3)知道空气、河流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4)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5)积极参加“手拉手互助活动”,并有一位“手拉手”小伙伴。

五、六年级:

自学:

(1)自己有一到两项艺术爱好(书法、绘画、唱歌、跳舞、演奏等),并能向同学、老师展示其成果;

(2)能单独或与队员合作表演一至二个文艺节目;(3)能主动地对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了解。

(4)能了解电脑的基础知识;利用电脑进行初步的文字处理;(5)能讲清楚电脑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自理:

(1)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会科学支配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劳动;(3)能独立面对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自护:

(1)知道煤气中毒、触电、雷击、烫伤等的预防和救护方法;

(2)知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的应对方法。

自强:

(1)能比较清楚地了解祖国的历史、疆域、民族、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能讲出三个以上民族英雄的爱国故事,背诵五首以上爱国诗词;(3)知道本年度国内发生的大事或重大建设成就。

自律:

(1)掌握在社交场合有关谈吐、举止、仪表等方面的礼节;

(2)敢于在社交场合表现自己,热情大方,文明礼貌;(3)初步具有开放的意识、宽广的心胸、主动的精神和自信的品质;(4)能够坚持每个月同“手拉手”小伙伴通一封信,每封信都有新话题;(5)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有社会责任感。

四、创建成果形式

成果展示方式包括实验方案、民族教育展馆、各种活动方案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各种获奖证书、影像资料等)、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教师论文等。

五、创建组织领导组长:

黄再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特色建设工作。

组员:

陈文华(副校长)负责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协调、统筹和指导。

卢衍锦(副校长)负责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方案的具体设计。

黄绍安(副书记)负责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宣传动员和宣传报道。

李敏捷(总辅导员)负责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具体活动的策划、安排。

麻旺杰(教务主任)负责学校特色建设实施的有效落实。

吴水庆(总务主任)负责学校特色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

其他行政人员、教研组长、各班主任、专任教师,配合学校做好学校特色建设中的具体工作。

扩展阅读:

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常庄小学特色学校“学习乐园”工作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合格+特色学校是我校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均衡教育发展,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措施。

学校将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创建思路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确定“学习乐园”为我校的创建特色。

二、学校背景

优势:

1、拥有崭新美观的校园环境。

学校硬件设施、设备较为齐全,绿化美化较为到位。

2、拥有一支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和教师队伍。

学校管理理念重创新、重实效。

不足:

1、学校没有合格的运动场,许多活动的开展受到制约。

2、学校的特色文化,学风、教风、校风还没有形成浓郁的氛围。

学校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有待改革和完善。

三、总体目标

1、通过一两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学校创建途径,建立快乐学习新体系,努力形成“学习乐园“特色农村小学。

2、通过“学习乐园”特色学校创建,建设一支具有乐观向上的高素质的快乐教师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上新台阶。

3、通过“学习乐园”特色学校创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浓郁的书香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具体措施

(一)宣传发动

召开师生动员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学习乐园”特色学校的目的意义,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

王永红副组长:

常爱明

组员:

王霞张朝霞韩香王芳智

郭诞刘军李红霞王秀兰张旭琴张晓玲郭先平韩旭平王玉霞张韶霞原福莲

(三)创建重点内容

创建“学习乐园”,主要着眼于一个“乐”字(即学生乐学),两个“相”字(即文化艺术相长、自主自律相重),三个“育”字(即培育学习习惯、培育书香氛围、培育互动空间)。

1、学生乐学

首先,学生乐学的前提是教师要乐教。

学校将不断采取措施、开展活动,使每一位教师每天都能够精神振奋、心情舒畅的投入每一天的紧张工作。

我们的主要目标将放在”快乐课堂”上。

通过树立教师之星,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推门听课,校本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扎实教研,使教师每天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新的追求,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学习乐园”建设。

其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微笑走进课堂。

上课时教师以愉快的心情,开朗的笑容走进教室,给学生一个朋友式的交流空间。

教师要信任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留给每一位学生,绝不能有损学生的自尊心。

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兴趣中想学、爱学,在参与中学会、会学,在成功中享受喜悦、快乐。

第三,建立正确的快乐观,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七个一”。

即:

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争取一次发言的机会,参加一次讨论,发表一个不同见解,做好一次实验,获得一次愉快的合作,得到一次成功的体验。

2、文化艺术相长

一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高品位文化艺术的育人环境。

我们要把校园作为重要的快乐学习资源,并充分发挥其学习功能。

一方面要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让学生在优美洁净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浓郁快乐的校园文化,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利用课前、课余定期播放儿童歌曲,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受到音乐的熏陶;充分利用德育墙、宣传栏、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展出学生的各类作品。

让每一块墙壁都可以说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突显“学习乐园”特色,让点点滴滴都弥漫着快乐,让校园充满活力,让师生洋溢欢笑。

二是要开展多彩自主的群体活动。

学习活动主要以少先队组织的各类活动为载体:

一是贯穿学期、学年的主题系列学习活动。

与晨间活动、行为习惯养成、行为规范训练、校内外学习渗透有机结合;二是元旦举行的校园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三是每年一次的庆六一大型舞台演出活动;四是每周一次的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五是开发儿童创造潜能、展示个性特长的各类竞赛展示活动;六是每学期2次的大队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形成活泼、开朗、乐观的个性。

3、自主自律相重

在班级管理以及教育学生上,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律。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会放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批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这样做的目的从近期看,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决策的学生,从长远看,又可以通过集体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责任感,使命感,有主人翁意识。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学生的认识,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及对抗的情绪,大大减少由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内耗。

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充分信任,大胆放手,把成长的舞台还给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发展学生的管理才能和组织才能,使学生在自主自律中快乐主动地发展。

4、培育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习惯的重要形成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要让学生想学并且乐学,就一定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每学期开学初,校长在国旗下作“学习习惯十条”重要讲话:

一是学习卫生的习惯;二是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三是预习的习惯;四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五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六是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七是课后复习的习惯;八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九是阶段复习的习惯;十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

同时良好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不断地训练。

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5、培育书香氛围

努力培育书香氛围,开展一系列与诵读有关的活动,读书成为学校里师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

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应成为校内最吸引人的地方,成为师生茶余饭后第一个想去的地方。

学校图书实行凭证借阅、教师代借阅和集中阅览三种形式。

凭证借阅,就是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所办得的借阅证,在自己班级规定借阅时段,由班主任带领到图书室自主选择借阅并登记。

教师代办借阅,就是教师根据自己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集体阅读一些专题资料时,可由任课教师凭自己的借阅证到图书室代办借阅,借阅所得图书由代办教师发给学生并归还图书室。

集中阅览,就是一些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阅读课的需求,要求带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图书的,可到图书室负责人处借取钥匙,到图书室阅览。

同时号召每位同学每学期捐献三到五本图书到班级,建立班级图书库,实行班级轮换借阅。

通过借书、买书、读书、荐书、

交流等形成校园处处有书声,校园处处有书影,让读书成为学生所见的生活,随处的生活,快乐的生活。

通过读书竞赛、讲故事比赛、朗读

比赛、写作比赛、成语故事表演、写读书笔记、办读书手抄报等各类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让学生从读书中感受到成就,享受到快乐,想象到美好的未来,从而立志做一个自信、坚强、高尚、乐观的人。

6、培育互动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育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能力,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强调师生交往真情互动,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互动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强,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快乐地、积极地参与到体验中来。

总之,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的实践过程,是不断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过程。

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按照特色学校的创建方案,积极实施,努力创建,力争在两年的时间把我校打造成高质量、有品牌的农村特色学校,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常庄小学

二0一一年九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