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4738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ppt

走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路上,汇报人:

许昌良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三个观点”,学校不能等待,等待就是浪费千百个孩子的美好青春学校不能放弃,放弃就是破坏千百个家庭的未来幸福学校不能平庸,平庸就是校长缺失教育的基本良心,关于特色,本人观点: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要刻意去追求特色特色学校,不是做好一个特色项目,而是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风尚,可以称之为文化特色建设不可以搞突击,大体上要经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过程,一、学校哲学特色学校建设的灵魂,精细化的学校管理,其实就是提示领导力,就是要对学校意义进行理性的认识,追问学校存在的意义,包括把握学校所处的位置,把握学校发展的规律等。

其实就是增强学校发展自觉(即自己要好),即当担文化的责任。

一所特色学校基本标准,教育过程丰富多彩充分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通过特色的课程浸润使其内心世界丰富而有追求师生关系和谐,基本特征1、明白自我2、知晓外部3、感知环境,特色学校建设就是要寻求一种成长自觉,确立自己的发展自信。

我校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始终自强不息,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新平民教育”之路,实现“平民教育优质化”的教育目标。

办学目标:

学校为一大事而建每一个学生都优秀,每一个孩子都快乐,价值追求:

先懂事,后考试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以人为本”与“以事为本”做学校发展规划校内要事方案管理改革中层管理机构实施扁平化管理校内督导机制编印工作手册,办有道德、有尊严的学校,寻找一种德性的自觉“把一件事做到精致”“自行车也要摆成一道风景线”“扫地也要扫成无锡第一”“军训训出精气神”“晨读读出好情趣”“三项基本功训练”“广播操也是课”细节,就是传递一种精神的能量,全校诚信考试:

令人心灵震撼毕业典礼:

“一个美好的回忆、一个体面的再见、一个富有尊严的告别”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细节育人。

对于环境、条件和生源,我们常常不可选择,普通初中比那些资源型学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职业的良心和操守时刻考验着我们。

学校有了自觉的品质和精细化的精神,就会拥有良好的执行力,就会产生学校发展的自信,这就是学校的伦理品性,也是优质均衡与特色发展背景下学校应有的品质。

二、战略管理特色学校建设的起点,战略管理的意义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三、课程管理特色学校建设的平台,改变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的认识;改变行政和管理是从学校的上司和外部提供驱动力的观念,从“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自身的创意与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的含义与韵味。

1、机器人教育“人无我有”2、电子技师教育“人有我新”3、研究性学习“人有我优”4、物联网教育独占鳌头5、“少年女子军校”享誉全国6、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7、国学教育荷露尖角8、阳光课间丰富多彩,四、教师发展特色学校建设的保障,教师发展基本理念“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具有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学校”“全体教师的必要发展和部分教师的充分发展”,正确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重视共性特质的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的适当引导(只要有发展意向和发展行动,就是一个有进取心的老师)尊重教师发展的多样性,“成绩”型教师,案例:

成绩好就好受到校长的表扬和同事的认可,专业发展的目标就是成绩越来越好,自己有成就感,其他都是神马浮云。

“成绩研究”型教师,案例:

光有成绩是不够的,研究型教师其实很难,你说你在研究,如果没有成果发表,就没有人认为你是研究型教师。

我的研究就是对平时的解题方法进行搜集、再条理分析,形成文字发表。

而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其实没有什么研究,写得东西也没有什么理论的高度,都发表不了。

“专家型”名师,案例:

我已经是名师,总会参加许多的教研活动,要评课和发言,我觉得要丰富一些专业知识,评课时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刚开始只是凭感性经验,评课也没有条理,通过学习,评教也有视角了。

我正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不仅知道什么事好课,还要知道为什么是好课。

“教师项目研修中心”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研学会从“苏州会议”到“天目湖会议”名师工作室“凤翔每月一课”,学校制度建设的专业取向专业组织多样化,教育研究自愿者组合教师无庸读书会教师项目研修中心组长联谊会未名教育家论坛学科代表群体,借石攻玉,广开眼界“志公杯”“杏坛杯”“菁华杯”“师陶杯”等各种奖赛事,五、教育科研-特色学校建设的动力,“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

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乔治奈勒“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

”黑格尔,教师历来被称为教书匠,把教科书上的东西讲清楚,讲得正确无误,通常就被称为好教师了。

至于搞教育科研、教育创新,在传统教育中是不提倡的。

中国古代还说什么“带圣人立言”,教师把古人、前人、他人、圣人的话说透、说好就了不起了,是不用说什么自己话的。

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遭遇与困境分析应试教育的干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素质的结构性缺失诸多因素导致:

教学知识“教参”化教学过程“复写”化教学生活“忘我”化,1、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支撑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科学管理、科学育人的水平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有助于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教育科研素养,2、以教育哲学改造教育科研异化表现,表现一:

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表现二:

今天研究,明天就可以获得飞速发展表现三:

为学校和教师进行外部包装表现四:

做不做教育科研好象都一样,教师“被教科研”的表现:

怕写抄袭为职称而写搞假的课题材料为活动而活动,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敏锐地捕捉教育中的问题认识自我、提升教育智慧超越学科进行总体性把握,3、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科学定位以应用研究为主(按研究领域划分: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以微观研究为主(按研究范围划分:

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以教学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研究模式,教师作为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者研究组织中成员共同合作所进行的系统研究。

不一定需要有理论假设,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检验。

以校本研究为主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阵地、以校长和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4、中小学主要进行行动研究,设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改计划,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案例:

证据意识的“由来”,教师在评价交流时自身缺乏实事求是的证据意识,案例1:

拐了,拐了(一次观摩课),这个数据有问题!

应当是9.97.老师把实验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处理时,没有核对,问题之一:

教师在评价交流时自身缺乏实事求是的证据意识,案例1:

拐了,拐了,明明不是直线,老师强制学生把它看做直线,因为要得到“S与t成正比这个结论”,我们需要一条直线,发现问题时,没有反思。

为得到正确的结果,不择手段!

2010年冬天期末考试中有道题目,要求学生设计“测量小灯泡电阻的记录表格”。

此题只要求设计表格。

没有动手的机会,题目也没有给出数据,表格应当是空的。

可是,改卷统计下来,300多学生中有120多人都填入了数据,再分析分布情况,发现与分数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关于摩擦力,实验:

A、面积大摩擦力大B、面积大摩擦力小C、面积变化,摩擦力不变师:

你认为A、B错在哪里?

(教师立场,假民主,不是靠证据判断,而是看教师的态度),这不是简单的智力问题,这是科学态度的问题。

雅斯贝尔斯说:

“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探究教学的灵魂就是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根就是证据,就是证据意识。

在探究教学中培养证据意识,就是一种最根本的探究性学习的引领。

教育研究就是解决实际教学中根本性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也能够提升教师专业理解水平的那些问题的,我们的课题就这样诞生了。

探究教学流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交流评价提出问题:

证据意识的培养猜想假设,1、实验失败就是“牛粪”,马德堡半球实验(江西南昌),1、实验失败的价值马德堡半球实验(江西南昌),实验失败,反而证明了科学的存在,是实验失败,不是科学失败;是技术失败,不是科学失败,错误就像一堆牛粪,如果鲜花是在牛粪中生长,牛粪就会成为鲜花生长的能量。

因此,我们不只是把正确的知识告诉学生、塞给学生,而应当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暴露错误,知道学生的错误路径从而进行更为精准的教学。

许多人害怕错误、回避错误,他们担心错误对学生建立概念带来负面干扰,这是由于他们没有看到错误给教学带来的机遇,他们是把鲜花“插”在牛粪上而不是“生长”在牛粪里。

“插”因为没有实现生命的连接,从而无法实现能量的传输。

牛粪理论:

牛粪使得鲜花开得更加灿烂,鲜花又为牛粪装扮着美好的春天!

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一个智慧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去发现那些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行动研究的基本路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个人反思: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反思?

同伴互助:

我们的职场上有真正的同伴互助吗?

专家引领:

专家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引领?

有效反思会成为教师追求卓越、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综合性反思活动:

教学日记、教学对话、集体讨论、行动研究。

其中主要表现在教师信念和教学实践的变化上。

当然,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很重要,没有教学合作、缺乏环境支持,教师发展则难以在职场中扎根。

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机制探索,1、外部加压与自我加压2、建立交流的渠道3、形成反思的机制:

有镜子可照(教师行动记录、同等水平的教师听课、角色扮演录音录象、叙述故事、观察记录、个案、教案、日记、小结等);有镜子必须照;照镜子有标准;持续改进4、构建“诊断改进”为主旨的教师评价制度。

形成“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过程来,带着新的方案走”的研究流程。

5、形成互助合作组织:

自主式研究、开放式研讨,形成合作、平等、互利的氛围6、聚焦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7、指向行为改进:

带着结果来;改变自己;研究报告在改进行为之后8、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批判、怀疑与挑战;专业自信、自主文化更新,六、课堂教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遭遇与困境分析应试教育的干扰、传统观念的影响、素质的结构性缺失诸多因素导致:

教学知识“教参”化教学过程“复写”化教学生活“忘我”化,不少中小学呈现这样一种面貌,学生学得很苦,没有发展教师教得很苦,没有回报学校办得平庸,没有特色有内容没有外容,有生存没有生活,有今天没有明天,“抓质量就得从课堂抓起!

”“问题在哪里,质量就在哪里”“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用在选题上,时间砸在课堂上,智慧用在讲评上”“三讲”、“三不讲”“学为主体、教为帮助、练为主线、当堂达标”,集体备课的流程为“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本色课堂”“自学-互学-帮学-测学”的“本色课堂”模式,围绕“还学”,改变课堂的时间结构,扩大学业时间。

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本色课堂,自学,互学,助学,测学,生动,师静,生动,师静,生动,师动,生动,师静,(动),七、学校环境-特色学校的基本形象,就通常的划分,一般认为学校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几个基本板块。

而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状态,反映精细化水平。

在素质教育视野中审视学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学校物质、制度、组织、形象、精神建设的助推器,是使学校充满凝聚力、生命力、智慧力、创新力的内燃机,是涉及学校内涵发展、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

在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应是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崭新的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和思想。

凤翔实验学校,一所三校兼容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合并不是文化的简单合并,这所新的学校发展的初始阶段的重要使命就是有意识的文化建构,就是清醒地理性地从源头上,从本质上认识学校文化所蕴涵的力量,准确地进行文化定位。

形成自我文化系统,魂学校哲学道办学理念法制度系统术管理策略,和文化的价值追求,追求“和”的包容品性追求“和”的人文情怀追求和”的博爱精神追求“和”的伦理品质,和合文化的工具理性追求,和融的人际关系和乐的课堂情态和美的校园生态,和文化的形而上的价值关怀,教学、教师发展的和而不同学校管理的位育中和学校氛围的惠风和畅,和文化的形而下的实践框架,和生取向的教学文化和立取向德教师团队建设和达取向德教育领导,1、学校哲学和合山海经南山经云: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者天下安宁。

所以,凤凰在民间自古就代表着和美、和谐与吉祥。

“凤凰”形象本身就是和谐观念的产物。

一方面,它是一个“二合一”的对立统一体,雄为凤、雌为凰,表示阴阳调和、合和祥瑞;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多元和合体。

中国文化中,凤凰形象不仅表示自然物之和,也表示人类社会之和。

凤凰五色后来就被看成维护古代社会和谐安定的德、义、礼、仁、信五条伦理的象征。

2、学校理念系统,管理理念:

教师第一精心精确方圆有度合作共融服务理念:

视学生为亲子视老师为知己视家长为亲朋发展理念:

差异竞争特色取胜课堂生长文化奠基育人理念:

敬重生命尊重多元接纳差异结伴成长课堂理念:

少讲多学自主互动多元激励关注达成学校口号:

激励教师成长激赏学生成功激活学校发展,3、学校精神,校训:

和合“和合”出自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儒、道、墨、阴阳、法各家及佛教思想的凝聚。

用“和合”作为学校的哲学概念,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契合校名,相得益彰。

4、学校“四风”,校风:

养正至真和合至善学风:

敏学睿思养志敦行教风:

教心立本精进立业管理作风:

德法相济情理相通,5、学校宣言,民之教化,始自痒序;国之强盛,倚重教科;为报国图强,社桥梨庄校与共和国同生,困境发轫,不甘平庸,勤勉坚毅,步履坚实,经历半百拼搏,数辈耕耘,遂成众序之范。

特色之名,遐迩闻声;老校风范,莘子永铭;三校整合,任重道远;优质均衡,吾辈共襄。

秉东林之古风,承锡惠之雅韵,凤翔学人当和合至善,博采厚积,修文润校,躬行求新,全力缔造美好愿景田园学园,江南名校,精神家园。

6、学校使命:

三校合并合融,学生和立和达,校园和乐和美7、学校愿景:

田园学府,江南名校,精神家园8、师生誓词:

教师誓词:

我是凤翔教师,我深爱我们可爱的凤翔。

我立志信守“和合”的校训,读书立身,和合立人,教心立本,精进立业,以学子进步为乐,以凤翔腾飞为荣。

学生誓词:

我是凤翔学生,我深爱我们可爱的凤翔。

我立志恪守“和合”校训,敏学睿思、养志敦行,博采厚积,扎实灵动。

德智体美日有所长;举手投足,展君子形象。

9、学校标志:

一只蓄势腾飞的雏凤,在表现上又切合“凤”的拼音首字母“F”,“凤”的羽翅又展现出“飞凤的力量之美,。

主题部分有如苍劲有力的“1”,突出表现学校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从“1”开始,奋勇争先,打造一流名校的信心和决心。

从形象上看,又像一个跃动的人,体现我校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根的办校治学理念,整体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切统合于校名“凤翔”。

10、学校标准色淡绿,代表生命、生机、希望、宁静、安全等。

学校的标准色为浅绿,意味着凤翔学校将建设成为一所富有生机和活力、宁静和美、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崭新学校。

11、校歌12、学校吉祥物,13、校树:

中国梧桐树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树不栖。

魏书.王勰传“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恃,乃姜子牙、诸葛亮之风范,没有找到“梧桐树”前宁愿做一个平凡的垂者耕者。

14、培养目标,做人-做和立和达的现代中国人:

我们的学校强调做人,先懂事,后考试;先做人,后学习。

做什么样的人呢?

是“和立和达”的中国人。

是以“治平”为本,以“仁爱”为核心,通过“和”来处理冲突而达到融突和合之镜,是人人能安身立命,并且能“为生民立命”的大写的现代中国人。

15、学校文化品牌,平民教育优质化:

面对大面积中差生,创造适合大多数的教育,而非精英或唯升学教育,平民教育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平等性。

学校接纳适龄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教育机会均等,所有人人格平等、学习机会,成长、成功机会均等;二是民主性。

人人都有发展的权利和自由,人人都有弘扬自己个性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而非受压仰者;三是公益性。

尤其关爱弱势群体,真心接纳社会底层人物;四是和谐性。

心态平和、中正、自然朴实、内心安宁,人人都学会激赏别人,接纳同伴,同时充满自信,快乐自持。

16、学校文化SIS识别系统工程,1、理念文化体系2、行为文化体系3、视觉形象文化体系4、室外景观形象文化设计5、室内环境系统设计6、文化心智模式建构,八、阅读提升-特色学校建设的根基所在,带领老师们一起读书,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不止一千条理由,知书达理:

脱俗的优雅,温文的书生气,开阔的胸襟与宁静的气象。

学校教育的基本标志寻找一种有生命自觉意义的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书香校园腹有诗书气自华博览群书不畏浮云遮望眼与经典为友坐中多是豪英与鸿儒谈笑,让我们都来办一所读书的学校,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根植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了哪些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朱永新,读书是天下第一美事,让校园成为精神的王国。

教师最需要人文素养,哪里来?

读书让读书来拯救我们的灵魂!

第一,要建三个阅读圈。

一个阅读圈是学科层面的阅读,一个阅读圈是教育学、心理学层面的阅读,一个阅读圈是大文化、大哲学层面的阅读。

第二,要读一些名著来垫底。

名著作为千古流传的东西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文化语言的前提性素材。

第三,真正的阅读是对作品的拥有,而不是熟悉,更不是知道。

现代教师:

多一点书卷气,少一些烟酒气。

中国的“读书人口”太少了!

俄罗斯、韩国、英国、犹太民族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罗曼罗兰:

“30岁,有的人才刚刚开始,有的人已经死了。

”,现代教师:

多一点书卷气,少一些烟酒气。

现代教师:

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烟酒气,“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师为水、为风,学校、学生、教育是大舟、大翼,阅读是精神管理,也是一种校园宗教,任务阅读接力阅读竞赛阅读从完成任务到需要阅读,特色学校建设校长的责任担当,专业化能力、学养、情怀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学校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特色学校建设校长的责任担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立德树人为中心,基本点是课程与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一条值得研究的重要路径把一件事做到精致,中国校长缺什么?

中国校长不缺思想,缺失思想的力度:

深刻、通透、系统、管用实在性真理启迪性真理中国学校不缺少管理制度,缺失的是看待学校世界的视角中国校长不缺少气势,缺失的是气度、气场抱负以及为人服务的信念,惜才如金大才擅于纵横,谋之格局,力在整合。

小才则专心致志,务求落实,极尽精微。

大,做到极致则为小,小,做到境界则为大。

两者互生共长。

学校是养出来的有效的团队就是团结一批人才。

养其温饱,养其心志,养其格局,建立内心的秩序世界的秩序是由人内心的秩序所决定的,内心秩序稳定有力,节奏均匀,温暖强大,将使人看到一个有趣的、充满活力的世界管理乃明道管理非术。

观人,明君选良将,价值观相同,观其优点,价值观不同,观其缺点。

分人,吃饭、吃酒、喝茶,优秀的领导分人而治。

用人,关键实现两个度:

满意度,忠诚度。

前者靠物质,后者靠精神体验教育是一份激动人心的事业。

二者之间的桥梁是信任,生成机制用中医的办法。

一是治本,抓主要问题与病根;二是扶正,培植和调动人内在的正向能量,实现扶正去邪。

沉静下来沉淀一些东西,压得住自己浮躁的心,倘若静不下来,再好的教育都没有用。

建立良好的时空观。

特色学校建设的三句忠言追求特色校长当魂兮所系具有高度关注教育生活的良心用心做好该做也可做的事情,谢谢同行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