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0011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国哲学简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简史.docx

《中国哲学简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简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哲学简史.docx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1、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40章):

这是儒道两家的共同理论思想,即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的趋势。

这个理论对儒家和道家都主张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毋太过”“过犹不及”成为两家共同的格言,处事宁愿不及,也不要过甚,因为行事过分,就将适得其反。

(另一相同点,认为在理想国家里,国家首脑应当是一个圣人。

2、入世和出世:

儒家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的禀性。

“儒家游于方内,道家游于方外”。

两者相反相成,使用权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得以较好的取得平衡。

3、司马谈和六家:

后代史家试图对“百家”进行分类,首先进行这种尝试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

他把在他之前几个世纪中的哲学家分为六家:

一阴阳家:

讲宇宙论的一派,由于它把宇宙的原理归结为阴阳两个主要原则,因此称为阴阳家;二儒家:

儒的本意指读书人或思想者。

他们讲授古代的经书,是古代文化的传承者,孔子是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和创始有;三是墨家:

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组织;四是名家:

其兴趣是分辨名实,究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五是法家,不赞成以德治国,认为政府必须建立在一个成文法典的基础之上。

第六是道德家或是道家,这一派人的形而上学和社会思想都“尚无”,“无”也就是道,认为它是人天生的本性,也就是德。

德是道在任何事物内的具体化。

4、刘歆:

将诸子百家分为十类,扩展了纵横家(外交家)、杂家(不拘一言的折衷派)、农家、小说家。

5、孔子:

孔子名丘,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大量招收私人学生和创立私学的第一人。

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

对古代文明理性化、合理化。

正名:

一个社会要想走上轨道,井然有序,首要的是“正名”,即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每个名字都含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就应该做到与它们的名字含义即其本质相一致。

每一个名字都包含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

仁义:

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义,尤其是仁。

人在社会里有他应尽的义务,这些义务的本质就是“爱人”即“仁”。

“义”是指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社会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比如遵守道德是其目的。

忠恕: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

忠恕就是把仁付渚实践的途径。

知命:

“为而无所求”的思想。

人做自己应当做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目的。

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

6、孟子:

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孙子子思的学生。

性善说:

人的本性中,有四端“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如果加以充分发展,这四端便会成长为孔子所说的四德,这些品德,如果不受外力的阻碍,会在人内心自然生长。

德之四端,是人区别于野兽的所在,人只有发展德的四端,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儒家与墨家的不同点:

一、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

从爱家人推广到爱其他人,是实践忠恕之道;

二、更根本性的分歧:

人顺其本性,自然发展出仁的品德/兼爱是要靠外人加之于人的(宗教/政治规范)

三、人为什么行仁义:

人的本性/为了功利的缘故)

政治哲学:

国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

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

圣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霸道是依靠暴力来实行统治的。

“王道之始”是竭尽所能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经济只是更高文化的起步,只有当人人都受到适当的教育,懂得人伦之道,这时王道才能实现。

7、荀子:

赵国人。

人性恶:

人生来有恶端,人生来有贪图利益和感观享受的欲望,但人又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

所以人性应当受到教育养,没有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道德的根源:

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若没有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互相支持,人不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为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有礼。

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

凡有礼的地方就有道德。

/礼是区别人和禽兽的标志/礼是一种文化教养,净化人的感情,使用权它纯洁、典雅。

关于礼乐的学说:

人的头脑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智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感情的作用。

知识是重要的,但人不是只靠知识活着,我们还有感情上的需要。

所以,葬礼的作用是向生者表明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以悲痛和尊敬来送别死者;为降雨而祈祷,为作重大决定而占卜,是为了表示重视,而不是为了求以得之。

8、早期道家杨朱:

基本思想有二:

一是“人人为自己”,即:

“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一是“轻物重生”,即:

“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

9、老子:

春秋时楚国人

道,无名:

老子指出,除了“可以命名的”之外还有“无法名命的”。

“道”作为万物的本原,无从命名,所以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它。

“无名之名”。

存在着的事物有千千万万,但只有一个“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一”即“有”。

自然的不变的规律:

万物是变动不居的,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却是不变的。

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反者道之动”。

为人处世:

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

温和就能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谦虚使人不断进步,知足使人做任何事都不会过分;“无为”行事为人不要矫揉做作,不要轻率放肆,这是顺其自然的对立面;人的活动应该“顺乎自然”。

政治理论:

圣人治国,不要忙于做事,而是要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以至“无为”。

国君应当以道为法,自己无为,而让大众各尽所能。

10、庄子:

战国蒙国人。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力各有不同,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天赋才能时,便同样感到快乐。

政治与社会哲学:

一切体制、政府、法律、道德,所求达的便是强求一律和压制差异,最好的治理办法是无为而治。

(老子着眼于反者道之动,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会越多。

达到致乐的途径:

事物的本性是不停变动的,人的努力目标是“天人合一”。

为做到这一点,人需要对事物有更高一层的理解,由此得到的快乐才是“至乐”。

有限的观点:

人们的是非观点是根据他们的局限性观点建立起来的。

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中,自然有许多方面。

所以对同一事物,也可以有各种不同观点。

无知之知:

圣人拥有的知识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

“无知之知”,无知是人的原初状态,而无知之知,是人经过“有知”后达到的“无知”阶段。

11、墨子:

墨家是世袭武士,后来因周朝后期统治权力解体,这些军事家成为“游侠”。

墨子及其追随者,只为防御性战争效力,对武士职业道德进行理性化的理解,创立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

兼爱:

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主张天下所有的人都应当不分高低贵贱,彼此相爱。

应当像关心自己那样关心朋友和朋友的父母。

兼爱是济世利人的唯一道路,人唯有实行兼爱才是一个仁人。

天志和明鬼:

首先,世界的利益包括了其中每一个人的利益,为世界谋利益就是为自己谋利益。

其次:

神爱世人,神的心意就是要世人彼此相爱,神经常观察世人的言行,凡不遵守神意行事的人,都会受到神的惩罚。

遵守神的的人,神就会报以好运。

对祭祀的态度:

墨家信鬼神,但反对丧葬和祭祀时献大量的祭牲的繁文缛节,是因为从功利主义出发,这样节用,有利于大众。

(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信有鬼神,是重视去世的祖先)

墨家认为:

为使民众实行兼爱,不仅要有宗教的规范,还要有政治的规范,即国家的权威。

12、法家:

西周社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

在他之前法家分为三派:

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和治国方术中,“势”即权力和威胁最为重要;第二派以申不害为首:

强调“术”,即政治权术;第三派以商鞅为首:

强调“法”,即法律和规章制度。

韩非子认为这三者都必不可少。

法家的历史哲学:

古人比较纯朴,就此而言,或许值得称颂,但并不是说,古代人们的品德就比后代人高尚。

由于历史是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产生新问题,只能用新办法解决。

治国之道:

为了适应新的政治情况,建议采用新的方法治理国家。

首先,要制定法律,告诉百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圣人治国,着眼于使大众不能作恶。

其实,君王统治百姓,靠的是法律和威势,不需要有特殊的才能或品德;第三,君王不必事必躬亲,只要他有驾驭人的权术,就可以物色到合适的人去为统治者办事。

通过掌握赏罚两项大权选贤任能,这样也能达到“无为而治”。

法家与儒家:

孔子和孟子强调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不过标准是道德而不是传统的家世。

法家所做的不是把庶民的地位提高,而是把贵族的地们降低,靠奖惩来统治一切人,把礼抛到一边。

儒家是理想主义,法家是现实主义的。

13、董仲书:

阴阳家和儒家思想的合流:

一年四季的更替是阴阳二气运行的结果;提出“天人一体”:

人在身心两方面都是天的复制品,靠礼和乐,来教化和修养。

人性学说:

天地由阴阳二气而成,人是天地的复制品,人心自然也有两种因素:

性和情。

人顺其性,能有仁德,顺其情,有贪欲。

性相当于天的阳,情相当于天的阴。

同是认为人能于天并列,所靠的是文化,认为善是人性的发展,不是人性的悖论。

社会伦理学说:

三纲五常:

三纲:

君臣、父子、夫妇三项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社会伦理。

五常: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五常,也用五常代表儒家崇奉的五种德行:

仁、义、理、智、性。

五常是个人的品德。

在旧时中国,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

人的自然发展应遵循道德规范的方向。

政治哲学:

常人往往靠自己做不到“三纲五常”因此政府便有责任帮助大众发展品德。

天和人的关系如此密切,政府的失误必然表现为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对春秋的解释:

董对春秋的解释十分有名,其著作称为《春秋繁露》,所谓“春秋笔法”,即“微言大义”。

14、中国的佛学基础:

佛教大致在公元一世纪前半叶,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最初将佛教看作与阴阳家、道教方术类似的一种。

解释佛经往往援引道家思想,“格义”法,即从类比中求得它的含义。

后来采用“释义法”令人看到思想的内在联系,是对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国道家思想的一种综合的努力。

佛学的一般概念:

佛经大量译成中文,包括小乘经典和大乘经典,在中国佛教中流传的只是大乘经典。

“业”的理论:

“业”通常解释为人的行动作为,一切生灵的思念和言语也都包括在内。

(宇宙的一切现象,或任何一个有情物所看出的世界,都是他内心自造的景象。

他的所有动作,都是心的作为。

)这个作为必然产生它的后果,不管这后果要多久才能显现出来,这个后果便是“业”的报应。

“业”是因,“报”是果,每一个人都是因与果,业与报的连环套。

每一个有情物的今生只是这个无穷锁链中的一环。

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只是这个因果循环的一个中转站。

这个因果锁链构成生死轮回。

/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唯一办法是“觉悟”。

人觉悟之后,经过多次再世,所积的“业”,不再是贪恋世界、执迷不悟,而是无贪欲,无执着,这样,人便能从生死轮回之苦中解脱出来,这个解脱就是“涅磐”。

二谛义:

倡导真谛有二重:

供普通人受用的“俗谛”和更高意义上的佛法,即“真谛”。

真谛的三个层次:

一)佛教导说,万物实际是“无”和“空”,在普通人层次上,以万物理为“有”,是俗谛;以万物为“无”是真谛。

二)“万物皆有”和“万物皆无”都是俗谛,只有当人认识到“事物非有非无”,即没有偏颇之见才是真谛。

三)说“事物非有非无”也是俗谛。

当一切都被否定时,人们便会发现自己处于庄子所说的那种地位“一切都被忘记”包括“忘记一切”。

这是庄子所说的“坐忘”包括佛家所说的“涅磐”。

僧肇的哲学:

道生的哲学:

A“善不受报”论:

人有求就有所执着,于是有“业”就有“报”;人若“无求”“无执着”,它的业就不招致“果报”。

把道家思想的社会伦理影响引入佛家。

B“顿悟成佛”:

学佛和修行只是成佛的预备,仅靠这样的积累是远不足以成佛的,成佛还要有一个突变心灵经验,使人跳过深渊,由此岸到达彼岸,一瞬间成佛。

C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磐:

一切有情都有分明性,经过学佛和修行得见自己的内有的佛性。

D佛无净土:

认为佛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

15、禅宗:

菩提达摩于南朝来到中国,成为禅宗在中国的始祖。

禅宗后来依慧能的路线而发展。

第一义不可说:

第一义是不能回答的,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领会,便得彻悟。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

修禅的方法:

要识得“无”这一第一义真谛,就是对“无”的意识,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

修禅的人照通常理解的那样去修行,其实是“有为”的修行,这种修行也能产生一些功效,但不能持久。

最好的修禅就是尽力做好眼前当作的事,而无所用心,一切顺其自然。

这样,当人前世的业报已经耗尽,就不会再生出新的业,便能从生死涅磐中解脱出来,达到涅磐。

顿悟:

见前

16、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与陆象山创立“陆王学派”或“心学”;程颐创立自己的学派,由朱熹集大成,称为“程朱学派”或“理学”。

程颢的哲学中心是“万物一体”人达到视自己与万物一体正是“仁”的主要特征。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来源:

直接来自“易传”,从“易传”所讲的“道”,发展出他们所讲的“理”。

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气”聚而生,还因为其中有它各自的“理”,万物各从其类,是因为“气”的聚结,各依不同的“理”。

程颐的“理”的观念:

如有一物,必有一理,但如有一理,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与他相应的物。

“理”是外在的,人对“理”既不能添一分,也不能减一分。

程颐的精神修养方法“用敬”,敬的意思是严肃、真诚、心不分散。

敬是精神修养的关键。

陶冶感情的方法:

把感情和私己分开。

按程颢的看法:

圣人也有快乐、有愤怒,但由于其心怀天下,客观公正,所以圣人的各种感情是宇宙中客观的现象,并不特别与个人联结在一起。

当外物移去时,它引起的感情反应也就消失了。

即“不迁怒”。

17、理学:

由程颐开创的理学到朱熹完成。

新儒家认为《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经书,被称为“四书”。

朱熹作《四书集注》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理”或原理:

在具体事物存在之前,这些事物的理便已存在。

若没有某个理,便不可能有某物。

理是永恒的。

各类事物各有特性,是因为他们的“理”。

太极:

每类事物都有它的理,这理便是事物之所以然,这理便函是事物的终极标准。

整个宇宙也必定有一个终极标准,它是至高的,又是无所不包的,包括了万有的万般之“理”,又是一切“理”的概括,因此称之为“太极”。

太极不仅是宇宙万有之理,同时还内在于每类事物的每个个体之中。

每个事物继承了它这类事物的理,在这个别的理之中,又有太极整体之理。

气:

如果存在于外界的只是“理”,那末世界就只是一个形而上的世界,我们的外部世界还有物质世界,这是由于在“气”之上还加上有“理”的模式。

任何个别事物乃是气的凝聚,是气按照这类事物的理的模式而凝聚的。

任何时候气的凝聚总是在理之中的。

性和心:

灵处只是心,不是性,性只是理。

心和其他的个别事物一样,是理加上气之后的体现。

心和性的区别在于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可以活动,但性不可以。

政治哲学:

政治上的原理是圣王教导和推行的为政之道,这不是由人主观制定的,其中的理是永恒的。

修身养性的方法:

A格物致知:

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格物,是为了从有形物中体认超越物体的“理”;B用敬:

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鹜。

若不用敬,格物很容易变成一种单纯的智力活动,达不到顿悟的目标,用敬的真意就在,人应当时时刻刻以“悟”为念。

心学:

陆渊九论心: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是理”。

现实只包含心的世界(朱认为有一个抽象的和一个具体的世界)

王守仁的宇宙观:

宇宙是一个自身完整的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构成了我们的经验中的世界;此外并没有另一个朱熹所强调的“理的世界”;也主张心即是理。

若没有心便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

明德:

三纲领被归结为一条,即明明德,这就是心的本性。

良知,来自直觉的认识:

人对外界事物的本能反映中表现出人的本性。

人对事物的第一个反应表明,人内心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种非意识是人的本性的表现,王阳明称之为良知,人所当做的便是服从良知的命令,毫不迟疑的去做。

人人按本性说,都是圣人。

“满街都是圣人”:

人只要秉着良知去分辨事非,遵行良知的命令,就人人都可能成圣。

正事:

个人精神修养无他,就是顺自己的良知去生活,把来自直觉的知识付诸实践。

这样,格物不再是剖析事物,而是匡正事物。

物有是非之别,人可以本着良知来做出判断。

用敬:

人只需要懂得,人人都有本来的一颗心,这颗心与天地是一体的,人应当“先立乎其大者”,然后“用敬”存之。

即先用敬,用敬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