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4722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47 大小:28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7页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7页
亲,该文档总共3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3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docx

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

论分布式数据库的集成

摘要:

本文讨论了某公司发货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库集成解、央方案。

该公司由于业务的发展,要在另三个城市设立货仓进行发货。

为此,需要增加原先的rrtis系统实现这一功能。

公司委任我作为项目经理完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工作。

我经过分析,使用了Sybase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我设计的这个系统是采用典型的C/S结构,但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网络采用电话线拨号,速度有限,传统Windows界面的客户端应用程序相应速度比较慢。

于是我采用了优化数据库结构的方法,把数据分两部份存放,基础数据放客户机,销售资料主要采用键码放服务器,应用程序再现数据时从服务器取键码,到客户机取对应的解释。

由于键码的数据量少,网络传输便快。

在构建这个公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过程中,我着重研究并解决了数据同步和事务协调的问题,到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正文:

2004年3月,由于公司业务的发展,要求在其它三个城市设立货仓,处理发货业务。

公司本部运行着一套用Sybase数据库的MIS系统可以实现发货,该系统用的是C/S结构。

由于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网络采用电话拨号,所以直接把客户端软件直接安装在外地访问本部数据库,速度很慢。

于是,公同成立了一个项目,专门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个项目中,我担任项目经理。

经过对现有系统的分析,裁们、央定利用Sybase提供的技术,采用分布式数据库集成的方法来改造目前的系统使之能适应新的需要。

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进行需求分析,确定要增加的功能。

二是进行系统设计,改变后数据分布如何,系统架构如何。

最后是实现和测试,上线。

整个项目历时从分析到实现历时三个月,最后于2004年6月份系统成功上线。

在分析阶段时我发现由于客户端地域的分敌,遍及三个省境内,连接服务器数据库的网

络采用电话拨号方式,速度有限,在使用客户端应用程序时感觉界面速度很慢。

我经过分析,

认识到许多操作都要从服务器中取数据,速度慢就慢在数据访问上。

服务器是没有瓶颈的,

问题出在网络速度上。

出于成本和业务量方面的考虑,公司不会用专线连接,只能是电话拨

号。

这时只能改变目前软件的实现方法,来适应这种低速网络的使用模式。

经和项目组的人员一起探讨,结合关系数据库的知识,我认识到,应用程序的每一故数

据库操作,都要访问多个相联的表,其中,有销售订单表和物料基础数据表./客户资科表.傥

仓的基础数据等。

销售订单表中存放看出销售的订单编号,成品编号等,敦据量少。

而基础

数据表就则放着成品的相关信息,有大量的数据。

如果考虑把销售订单放在服务器,基础数

据放在客户端,当应用程序中访问数据时,总是从服务器上存取销售订单,从客户端提取成

品/iJ单的详细信息。

由于订单的数据量少,便减少了网络上传递的数据量,从而提高了界面的响应速度。

把数据分敌存放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考虑应用程序怎样访问这种分布式数据。

开发应用时,如果每一功能部针对两个数据库进行,就带来了很多麻烦。

所以,我通过研究

Sybase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决定采用CIS(组件集成服务)部件,来合并两个数据库成一

个统一的分布式数据库。

应用程序只要连接一个数据库,就可以透明统一访问到两个数据库

中的数据。

该技术具体实施方法是:

在客户端数据库中建立一个对服务器数据库的远程访问服务名,

包含访问地址,登录用户名,登录密码等关键的连接信息;前且对服务器中销售订单建立一

个本地代理表。

结构和服务器中远程表完全一样,它是访问服务器中会员资料的中转和代理。

客户端应用程序访问本地代理销售资料表时,实际上是通过预先定义的远程访问服务名中包

含的连接信息到服务器中对应的实际销售资料表中访问数据。

这种访问对于客户端完仝透明,

感觉不到是从物理上独立的两个服务器中存服数据。

所以,这种数据库结构是典型的分布式

数据库。

部署这种分布式数据库不是难事,只要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上安装12.O版本以上的数据库服务器,在客户端服务器上建立远程服务名和代理表即可。

由于Sybase数据库的安装支持脚本方式,在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标准安装过程中,嵌入Sybase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脚本,就自动化地完成了所有工作。

在实际使用该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问题,第一,数据同步。

客户端

基础数据不是绝对静态的,也有变化,因此在服务器要设置一个统一的基准,称为主点数据。

客户端总是要复制使用,称为复制点数据。

如何及时感知到服务器端主点数据的变化,有效

率地复制到客户端,是个难题。

Sybase针对这种应用场合,提供了复制服务器技术,但为了

避免过于复杂,我们采用实际应用程序来管理同步。

当服务器端主点数据有了更改时,保存

一个相应的标识和时间戳,客户端应用在登录服务器时,检查这些标识,一检测到了数据有

更新,就首先下载,然后再进入系统正常使用。

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增加了额外的开发量,

且不能判别绕过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直接修改,但是,是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事务协调问题。

物理上独立的两个数据库,在协同操作时,如果服务器正

好停机或者网络故障,完整的一个事务没能完成,就会“事务崩溃”。

虽然SybaseCIS内嵌

了两阶段提交技术,能够自动恢复。

但是应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敏感性不够,操作界面会

无端凝固,影响了使用的方便性。

我针对PB对劲于连接的判断和感知,用了一个小小编程技巧,使应用程序能够及时感知到数据库涟接故障,及时停止和恢复事务,使操作界面表现友好灵活。

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在三个城市安装了增强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同时安装了Sybase数据库。

初始化时,把基础数据放从公司本部的数据库导入客户端的数据库中。

用户在外地进行发货时,先拨号上网,然后启动客户端程序。

在登录过程中,客户端程序会检查服务器上的标识和时间戳检查这些主数据是否有更新,如果有就先下载,下载完成后再进入系统正常使用。

在服务器更新的数据比较多的情况下,下载的时间会比较长,这时如果遇到急需发货,则会影响到货物不能及时发出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置了在每天凌晨的某个时刻自动登录和启动客户端程序,在下载更新数据完成后自动关闭。

这样可以把一部份数据更新的内容放在非工作时间里完戍,减少了发货登录的时间。

用户登录后开始进行发货操作。

输入销售订单,通过本地代理表系统自动到服务器获取该销售订单的数据,如发货的数量,客户编号等。

而一些基础数据则可以直接从本地的数据库中得到,如销售产品的描述,客户的地址/电话./传真,发货的库位等。

完成出货动作后,会自动更新服务器的库存。

而这一更新通过提交事务在后台进行,不影响前台的操作。

所以,对用户来讲,能够进行正常的操作,不会因为速度慢而进行不下去。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互联网带来了相互连通的方便,而且知识爆炸,数据的分布式访

问是个必然的趋势。

目前新起的XhtL技术,提供了各种平台数据库之间的一个公其数据访问标准,可以用来构建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的分布数据库技术。

将XML用在分布式数据库中,j备昙未来的一个掐磐。

论软件工程度量

摘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教育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应用教育管理系统

来实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有幸参与了公司《料域廷宇校园》一一中小学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并担任项目管理任务。

本文结合本人工作的实际经历,通过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项目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讨论了软件工程活动中,为了把握软件工程过程的实际情况和所生成产品的质量,需要对进

度、质量、人员等方面进行度量。

文中着重分析了在本项目中使用度量方法改进开发过程的

实施手段。

正文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起,

用5年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经过几年的建设,很多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已经形成,但真正在学校教学、研究和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高质量软件产品并不多见。

我们公司以前曾经为某个学校开发过C/S结构的教育管理系统,当看到目前这个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后,就想以一款技术含量高、可扩展性强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校园网应用软件《料《毖宇校园》产品进入教育市场。

项目确立之初,我们与两所学校签订了开发意向,并要求茌半年内拿出运行可靠的软件

产品。

作为运行在网络系统高速公路上的“车”的应用系统,主要是为校园网群不同层次提

供应用性支撑软件系统,两所学校现阶段的要求是建立学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和通信信息服

务系统。

于是确定《料《炱字校园》的功能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为主框,其中办公管理信息系统覆盖教育教学管理的各方面,包括:

学校基本信息管理、基本教务管理、

计划管理、学籍管理、备课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排澡系统、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图书信息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房产管理等;信息服务系统是为丰富校园的

文化生活服务的,包括:

学校教育信息服务、校园风貌、教育园地、电子邮件、BBS学生讨论区、教师科研信息等版块。

由于系统的最终交付日期已经确定,如果进度安排落空,会导致市场机会的丧失,用户

会不满意,甚至还会要求赔偿经济损失,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因此在项目真正实施前,我

们就确定了以进行有效的项目估算、产生高质量的系统和按时交付软件产品为目标的软件项

目管理策略。

公司在早期做过C/S结构的教育管理系统,对于目前要开发系统的项目任务有

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快速地建立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以前项目的开炭过程建立的度量

基线,我们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各个任务的工作量,分配人员和其他资源,制定进度时序。

下面就谈谈在这个中小学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资源管理中如何使用的度量方法改进开发过程的。

在此项目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在软件计划和需求分析阶段,综合考虑利用可复用姿源,合理估苒项目工作量,准确度

量任务权重,成功降低软件生产威本

在本系统的定义阶段,我们把估算项目工作量作为此阶段的主要度量元素,通过综合考

.虑利用可复用资源,准确核算任务权重,从而尽量精确地估算出项目工作量,将项目的开发周期尽可能限制在可实现的最短时间内,以达到降低软件生产成本的目的。

我们在项目工作量及技术难度的估算上遵循面向对象技术原则。

本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等一系列面向对象技术,在系统工作量估算方面根

据功能点进行。

将每个功能模块逐步分解,直至基本模块为止。

由于公司以前完成过基于C/S结构的教育管理系统的成功案例,因此有不少供残们参考的数据和资料。

对于本系统的第一部分学校办公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就是借鉴以前基于C/S结构的教育管理系统。

c/s结构的教育管理系统是利用不同的客户端版本,达到区分多用户访问权限的目酌,但综合所有客户端版本,翼在基本功能、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前台操作,如对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方面都与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部分大俸相同。

正因为如此,有大量的资源可供我们复用,许多基本功能模块仅作少量修改就能够被复用到新系统中。

在工作量的估算上也有很好的比照借鉴作用。

以前的数据对工作量的估算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为项目进度安排提供了依据。

在技术上,我们重点考虑在基于B/S结构的系统中多用户访问及权限控制模块的设计和

项目第二部分信息服务系统的实现。

由于软件工作量的估算首先从软件项目范围抽出软件功

能,接着给出为实现每一软件功能所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软件工程任务,如需求分析、设计、

编码和测试等。

所以对于上述含有技术难度的任务,我们利用历史数据中对不同复杂性和开

发特性的功能模块,分别按最佳地、可能地、悲观的三种情况给出的估计值计算加权平均,

得出较为准确的任务权重度量值。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项目进度表并定义了相应的里程碑,限定了项目要

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全部完成。

这比我们最初的预计提前了两个月,大大降低了项目开发成本。

二、在软件设计编码阶段,注重人员安捧,确保产品质量

人力资源在考虑各种较件开发资源时,人是最重要的资源。

在安排开发活动时必须考虑

在开发过程各阶段中对各种人员的需要。

在软件项目设计编码阶段,我们把人员调配确定为

此阶段的主要度量元素,按照人员自身能力状况合理安排,保证了软件产品的高质量。

本系统在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有两名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对软件系统进行定

义。

他们利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系统提出了许多可行的能够高效实现预定任务的方案,

同时在技术难度相对大一点的部分由他们从设计方面把关。

而在项目实施阶段他们也负责指

导相关人员对关键任务的理解,并随时监控程序员在具体编码中是否真正实现了他们的设计

思想。

这一系列的工作安排,确保了我们的软件产品在关键技术问题上从未出错。

尤其是高

级技术人员设计的由超级用户实施的权限控制模块,可以为不同的用户设置每个模块的不同

访问权限,也可以在权限分配中对权限相同的用户进行批量处理。

产品交付使用后,用户对

于灵活方便的权限控制模块非常满意。

由于有可复用的资源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指导,项目开发中大量的编码和调试工作,是由

初级技术人员来实现。

根据进度表中各个里程碑的划分,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度量每个编程

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按照工作时间安摊进行软件测试和验收,从而确保开发的进度和

软件的质量。

三、在软件开发全过程,随时掌握项目进行情况,必要时调罄讲度表

在为项目开发制定的详细进度表中,确切地定义了每一项任务的工作量、开始时间、持

续时间和结束时间。

我们让开发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认真了解自己所承担任务的时间表,并根

据自己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我们公司里有一个用来管理员工每日工作情况的日志管理系统。

为了使教育管理信息系

统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开发任务,我们要求参与此项目开发的人员在当日工作结束后都要按照

实际工作情况填写它。

例如,一个开发人员今天的工作是对某个功能模块进行编程,在日志

文档中会包含:

开发的模块名称、开发目标、使用的方案、新建或修改的文件名称、遇到的

困难、解决的方法以及计划的完成情况等。

同时每周要对自己的工作进展做出结论,如:

某任务已完成80%,能够按照计划时限完成本项任务,并向项目组汇报。

开发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做出的结论负责,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做到随时了解项

目进度,为调整项目计划提供客观基础。

项目小组会在每个里程碑处以会议的形式对本阶段

的工作进行确认、总结,对本阶段的进展情况做出结论,并决定是否调整下一阶段的进度计

则。

本系统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总体工作量估算基本准确,关键任务及人员使用定

位合理,使得开发任务按期高质量的完成了。

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有失误的地方。

系统特

点决定了项目需要完成不少网络界面设计,因为公司美工人员不足,一个美工同时兼顾几个

项目,造成项目组与美工人员沟通不畅,某些界面设计无法达到要求,险些影响整个项目进

度。

在管理人员发现悟况后及时外聘美工,补足人员调配缺陷才使任务顺畅进行。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知道,要想真正在软件生产中实现工程进度的可控性,

就必须在软件项目计划阶段准确确定软件范围、合理调配所需资源,从而获得更接近实际值

的软件任务成本和工作量估算。

软件工程度量的估算虽然不可能与工程实际进度完全一致,

但在不断发现导致合理估算的信息的过程中,是可以逐步达到计划目标的。

软件工程的度量

随着项目的进展定期更新,从而将软件工程的进度限定在可控范围内,就能使得软件生产任

务按照而常计划实现。

论软件过程的度量

摘要:

本文从软件错误数、缺陷数的角度讨论了软件质量度量的方法、作用和意义。

2004年2月我作为某大学网络学院技术部的技术骨干,参加了《网络学院2004版远程教育平台》的开发,在该项目中我担任项目负责人。

该平台涉及分布全国的重多学生、数学站、教学中心,大量教学资源以及教师、教务管理等多方面,该平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院今后的高效管理、持续发展,因此对我们的软件提出了很高的质量要求。

在该项目中,我启用了软件质量度量,主要计算软件开发各阶段的错误数、缺陷数、错

误清除率,本文重点介绍了需求分析阶段我们按功能点计算错误数的方法,以及计算结果对

我们系统的影响。

对于软件质量度量我们的经验还十分缺乏,本文作者也特别希望大家提出更好的建议帮

助我们改善度量方法。

正文:

本人所在单位为某综合性大学网络学院技术部,从2001年建院开始我们技术部陆续为

学院自主开发或外购了多种软硬件系统,这些系统的开发是不同时间、由不同开发人员用不

同开发工具、使用不同数据库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比如部分是:

asp/Sqlserver2000/Windows

部分是Php/Jrtysql/Linux等,子系统之间数据割裂、兖叉、重复现象严重,代码经过几年的

修改再修改已经变的很难修改;服务器的负荷也已经很难满足要求,网络高峰期特别是考试

前后很难访问。

因此,学院决定于2004年2月立项开发《网络学院2004版远程教育平台》,

在该项目中,由我担任项目负责人。

该远程教育平台分2期工程,采用增量模式开发。

一期工程主要包括:

学生管理、

教务管理、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网络题库考评、虚拟社区、毕业论文管理等,其中

教学资源管理中的流媒体澡件系统、虚拟社区中的电子白板利用原有外购产品,此次只进

行升级。

二期工程主要包括OLAP联机分析系统,对学生地区分布、年龄分布、专业分布、

成绩分布,教学资源质量、教师工作质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估;建立自适应学习平台、研究

性学习平台等。

本远程教育平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学院高效管理、持续发展的基石。

平台涉及

遍布全国各地的3万多学生、15个省自治区级的教学站、教学站下设的200多个教学中

心;教学资源涉及15个专业近400门澡程,学校近400名教师以及我们网络学院各管理

部门(比如财务部、学生管理部、教学资源管理部、教师管理部等)。

本平台的开发,学

院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该平台至少应满足今后四到五军的规模发展需要;新的教学

技术教学理念的实施应能与本系统无缝集成。

作为本项目的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

反思我们前几年软件开发管理力度不大造成

一定程度上开发的混乱,我参观学习了本市两家取得CMM4级认证的软件开发,我决定在

本项目的开发中启用软件质量度量,主要度量软件各阶段的错误率、缺陷率,以及上一阶

段对下一阶段缺陷的转播、缺陷的放大。

鉴于我们进行软件度量的经验缺乏,我们聘请了

一名CJ/tM4级软件公司的资深项目管理专家做咨询顾问,请他每周至少一次来学院指导工

作。

我们采取的基本度量方案是:

度量软件的错误数、缺陷数、计算错误清除率。

具体

实施中,我设计了一个错误汇总表和几个分级明细表。

在汇总表中,我将纵坐标设计为软

件开发各阶段:

计划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代码阶段和测试阶段、使用维护阶段;

横坐标设计为:

本阶段发现的错误数、下阶段发现的错误数(此数据作为本阶段的缺陷数),

错误清除率。

汇总表主要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软件的整俸质量。

汇总表的数据来自多个明

细表。

我在这里重点介绍我们需求分析阶段错误数的统计,以及通过错误数统计、分析对

我们软件开发的促进和提高。

我们部知道软件的质量首先是满足各类需求,不满是需求的

软件就谈不上质量。

因此我们对需求分析给予了高度重视。

我设计了如下需求分析阶段错

误数统计表:

纵坐标是各功能点以及子功能点,功能点和子功能点分级展开;横坐标由各

功能点简单说明(该项链接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

需求、数据需求、错误描述、评估人、评估时间等项组成,其中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性

能需求、安全需求、数据需求均由两栏组成,一栏是错误数、一栏是缺陷数,缺陷数由后

续开发阶段填写。

这个需求错误评估表做出来之后,我们技术部做了大量工作来填充这个表。

首先是

功能点的划分。

我们采用UIKL统一建模工具,用ROSE2003建模系统各部分。

我们将该系

统的参与者分为:

网络学院院长、院各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网站数据管理员、教

学站以及教学中心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根据不同参与者确定了大量用例,

并对每个用例编写了:

用例目的、前置条件、后置条件、限制条件、基本流程、替换流程

等;在这些用例的基础上,我们划分出了功能点以及子功能点。

建立了各功能点之后,最重要的是评估。

学院请来了本系统各类有代表性的用户,

比如学生人数最少的、最多的、离学院距离最近的、最远的教学站以及教掌中心负责人,

进原“网络教室”、原论坛最活跃的、最不活跃的、成绩最好的、最不好的学生,最热门

专业、最冷门专业以及公共澡的教师等等组成的用户代表团,还请来了安全技术专家、服

务器方案专家、教育管理专家、教育技术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与我们学院各部门管理人

员一起组成的评审团对我们的需求进行评估打分。

在评估之前,我们技术部讲解了我们的

项目计划、需求说明,有的需求用以前系统的功能演示,有的需求用我们设计的界面原型

演示,使每个参与人员都充分了解本系统。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我们要求每个参与人

员认真评估需求,特别是与自己相关的那部分,对于需求错误一定要给予详细的错误描

述;对于希望补充的功能,可以另外说明。

技术部通过2周时间的分析、整理这些需求错误统计表,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既有比较重要的功能遗漏:

比如考试场次安排。

以前我们的考试场谈安排通过手工进行,

只考虑一些粗略的因素,比如考试人数、澡程数等。

但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这汝的监

考教师、教学站负责人都提出了这个要求,由软件系统综合考虑实考人数、补考人数、座

位数、考场数、监考教师数、试卷数等安排考试场饮。

还有一些错误是我们技术部预先想

不到的,比如:

通过迎远地区学生和教学站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很多电脑配置很低,运

行的是IE4.O甚至是4.O以下,上网是电话拨号;他们看不到我们技术人员用脚本做出来

的漂亮页面,看到的是很混乱的页面;流媒俸澡件无法点播,其它图片下载也非常的慢。

而且这部分学生大约占总数的10%。

这些错误对我们技术部分析人员触动很大,我们的系

统必须给予正确的应对,比如我们准备今后在制作流媒体澡件的同时,制作部分教学光盘

分发到边远地区,我们的界面设计人员一定要在多个浏览器下测试效果。

以上只对软件需求阶段错误数统计进行了介绍。

事实上,我们通过对整个项目各个

阶段错误数以及缺陷数的统计分析,大大改进了我们的软件质量;最明显是我们的新系统

2005年2月投入运行后,各方面的反应部很好。

软件项目度量对我们来说,还明显的经验不足。

我们的软件质量度量中,还有一些

重要的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和计算。

比如错误的权重:

修改错误的时间、人力、资源;修改

错误时引起的其它错误;上阶段未发现错误对下阶段开发的影响没有量化等等。

希望今后

的软件耳带;寸挥中耢f甜;井;文此问颢.并亏I人事弃;井的窿量青法.

论软件的性能优化设计

摘要:

本人2004年有幸参加了中国石油集团的高性能数控测井系统项目的开发研制工作。

该系

统是在当前测井成套测井装备的基础上,为了满足高精度,高性能,高效率的要求开发的测

井系统。

该系统由井下成套仪器,测井遥测系统,测井地面系统,测井软件系统,测井解释

评价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本人在其中主要是负责测井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部分开发任

务。

作为整个系统控制核心的测井软件如何才能保证有整个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呢?

文从系统优化、程序设计优化两个方面来详细讨论如何提高整个测井软件系统的性能。

其中

系统优化主要是通过调节软件运行环境来优化软件性能,程序设计优化主要从程序架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