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84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6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 同步练习 附答案.docx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3节溶解度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9章第3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4.0分)

1.   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 增加水的质量 B. 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 C. 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D. 升高溶液的温度

2.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⑤

3.   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析出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

A. 13.3克 B. 26.7克 C. 33.3克 D. 40克

4.   有A、B、C三种物质,在20℃时溶解在水中制成饱和溶液.已知20克水最多能溶解2克A物质;B物质制成115克饱和溶液用了15克B;C物质375克饱和溶液用去350克水.这三种物质在20℃时溶解度大小的顺序为(  )

A. B<C<A B. C>B>A C. A>B>C D. B>A>C

5.   将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一定能成功的是(  )

A. 降温 B. 升温 C. 加入溶质 D. 加入溶剂

6.   在温度不变时,从100℃KNO3饱和溶液中去除10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没有变化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解度 D. 溶液的体积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X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溶解Y物质

B. 将30g硝酸钾投入7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一定是100g

C.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 同一温度下,含有相同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一定比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小

8.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

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9.   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6~19题.

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

A. 升高温度 B. 加水 C. 加KCl固体 D. 倒出部分溶液

10.   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6~19题.

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④

11.   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0g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  )

A. A>B B. B>A C. A=B D. 无法比较

12.   t℃时,18克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克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 18 B. 36 C. 36克 D. 50克

13.   如表说明甲、乙、丙、丁四种液体之性质,小仕取其中一种液体与蒸馏水加入试管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试管内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小仕所取的液体为何者(  )

液体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与蒸馏水作用

0.78

-9.7

65

可互相溶解

0.8

6.4

81

不可互相溶解

1.15

-5.2

218

不可互相溶解

1.3

12.5

290

可互相溶解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   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析出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

A. 13.3克 B. 26.7克 C. 33.3克 D. 40克

15.   25℃时,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200g和100g,然后分别都蒸掉10g水,再冷却到25℃.甲烧杯中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m1,乙烧杯中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m2.则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  )

A. m1=m2 B. m1>m2 C. m1<m2 D. m1=2m2

16.   芳芳同学在探究食盐的溶解性时做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盛有相同水的烧杯中依次加入食盐,从A到D依次增加,经充分搅拌后溶液如下图,则可以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A. 

 B. 

 C. 

 D. 

17.   小明在家里用开水配制了一杯浓糖水,放置一会儿后,发现杯底有蔗糖固体析出,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这是因为(  )

A. 杯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多    B. 温度下降,蔗糖的溶解度变小    C. 杯里溶液的浓度增大了    D. 溶液中溶剂质量增多

18.   t°C时物质的溶液,第一次恒温蒸发10克水,结果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恒温蒸发掉10克水,结果析出a克,第三次再恒温蒸发10克水,下列有关晶体析出质量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大于a克 B. 一定大于或等于a克 C. 一定小于a克 D. 一定等于a克

19.   t℃,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n:

m,则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A. 

克 B. 

克 C. 

克 D. 

20.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

36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1.   小明将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拿出的澄清石灰水,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4℃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2.   已知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30克,现在20℃的温度下,向100克水中放入35克该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A. 130克 B. 135克 C. 105克 D. 100克

23.   下列对“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20℃时,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食盐 36

B. 20℃时,100 g饱和食盐溶液中含36 g食盐

C. 36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 20℃时,100 g水最多可溶解36 g食盐

24.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将100克6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 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 溶质的溶解度

25.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

A. 过滤法 B. 降温结晶法 C. 蒸发溶剂结晶法 D. 蒸馏法

26.   t℃时,将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

A. c=a+b B. c=2a-b C. c=a+2b D. c=2b-a

27.   涵涵在家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蔗糖没有溶解,然后她又用火将其加热至50℃,发现蔗糖全部溶解了,判断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蔗糖的溶解度 B. 溶液的质量 C. 溶剂的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8.   

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充分振荡,在20℃时,甲中还有一部分没有溶解,乙中完全溶解.下列有关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20℃时,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20℃时,两种溶液可能均为不饱和溶液    D. 20℃时,乙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定比甲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

29.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50℃时,35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乙物质______克.

③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温度应控制在______℃.

④若分别将100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

3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A=B>C;

(2)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物质的溶液.

(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小丽向100gt3℃的水中加入50g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A物质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在______的情况下.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B的溶解度.

31.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______℃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该溶液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

m(甲)______m(乙) (填“>”、“﹦”或“<”).

32.   

如图所示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Y和Z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Y______Z(填“>”、“<”或“=”)

(2)在某温度下,把三种物质各50g,分别溶解在等质量的水中,所得三种溶液都恰好饱和,则所需水的质量应是______克.

33.   

如图,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图A,当温度变化时(不考虑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由此推断温度如何变化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此过程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4.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含义是______.

35.   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硝酸钾,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的质量(g)

180

200

210

210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______(填实验序号)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实验4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36.   

根据图一实验现象和图二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c点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 t1℃时,50克水中加入______克甲物质,所得溶液恰好饱和.

(2)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一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实验时控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时,均能达到上述现象.

37.   

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物质溶解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溶解度.

(2)40℃时,将90g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38.   本题请选择下列选项代码填空(代码可重复选用)

a.升高    b.降低    c.温度较高    d.温度较低    e.良导体    f.不良导体    g.水中的溶解氧不足    h.水中的溶解氧充足

气象预报对人们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军事、科研等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气象预报已发展到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长期天气预报.但人们也可以观察自然现象来进行短期气象预报,如观察水塘中鱼类的浮游状态,当发现水塘中大量的鱼浮上水面,并大口呼吸时,往往预示着即将下大雨.因为要下雨的地方,往往大气压______,使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迫使鱼类上浮水面进行呼吸.但这种情况往往在夏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出现,而在冬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则很少见,这是因为夏天水塘中的水温度较高______,而这种情况在水深很深的湖泊中夏天也很少见,这是因为水是热的______,湖泊深处的水夏天仍______、______.

39.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因素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加入溶剂种类

酒精

加入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1g

3.6g

10g

(1)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 ②加入溶剂种类 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 ⑤加入固体质量

(3)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填“>”“﹦”“<”)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40.   某温度下,将A物质的水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中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尚有1克固体不溶,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第9章第3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答案】

1.  D       2.  C       3.  D       4.  D       5.  C       

6.  C       7.  C       8.  D       9.  C       10.  D       

11.  D       12.  C       13.  B       14.  D       15.  A       

16.  D       17.  B       18.  B       19.  A       20.  B       

21.  A       22.  A       23.  D       24.  C       25.  C       

26.  D       27.  C       28.  AD       

29.  乙>甲>丙;10;40;丙>乙>甲       

30.  t2;C;45g;A物质溶于水时放热;温度小于t2℃       

31.  20;20%;不饱和;>       

32.  <;400       

33.  降温;增多;不变       

34.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克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5.  3、4;11:

10       

36.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5;甲>乙;小于;0~t2℃       

37.  等于;180       

38.  b;b;g;f;d;h       

39.  溶剂种类;①②④;>       

40.  解: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40g水中溶解(9g-1g)=8g溶质A,形成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设此时A的溶解度是S,则

S=20g

答:

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20g.       

【解析】

1.  

解:

A、增加水量只能增加该溶液溶解固体质量,与溶解度无关,溶解度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故A错;

B、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只能加快溶解速度,故B错;

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故C错误;

D、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考虑:

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内部因素),温度有关(外界因素).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与温度有关.

2.  

解: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质颗粒的大小只是会影响溶解速度的快慢对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在探究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大小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温度、溶剂的质量及种类.

故选C.

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探究常采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而进行逐一探究.

本题主要学生对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理解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  

解:

根据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固体溶质,说明原溶液在溶解4g溶质即达到饱和状态,说明蒸发掉的15g水若溶解6g溶质也即达到饱和状态,即每克水中最多溶解0.4g溶质,则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溶质,故选D.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

4.  

解:

20克水最多能溶解2克A物质,所以100g水最多溶解10gA物质,即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10g;B物质制成115克饱和溶液用了15克B,设B的溶解度是x则:

解得x=15g;C物质375克饱和溶液用去350克水,即350g水溶解了25gC物质,设C的溶解度是y则:

解得y=7.14g.

故B>A>C.

故选D.

运用固体的溶解度概念:

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再结合题中数据分析比较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注重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计算能力的考查.

5.  

解:

A、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温可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不一定能成功,故选项错误.

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温后溶解度减小,可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升温不一定能成功,故选项错误.

C、增加溶质,一定能使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D、加入溶剂,不能将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  

解:

由题意,在温度不变时,从100℃KNO3饱和溶液中去除10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解度没有变化.

A、溶质的质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B、溶剂的质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C、溶解度没有变化,故符合题意;

D、溶液的体积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外因和内因,内因是指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所以温度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重要因素.

本题难度不大,是对溶解度影响因素的考查,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溶剂和溶质性质的影响,与当前溶液是否处于饱和、溶剂的多少无关.

7.  

解:

A、某物质X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溶解X物质,但有可能溶解Y物质,故A错误;

B、将30g硝酸钾投入70g水中,硝酸钾不一定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100g,故B错误;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

D、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同一温度下,含有相同溶质的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

C.

A、某物质X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溶解X物质;

B、将30g硝酸钾投入70g水中,硝酸钾不一定全部溶解;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饱和溶液的含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解:

A、根据A物质在30℃的溶解度为41.4g、60℃的溶解度为55.2g,可判断41.4g物质A在25℃时不能完全溶解而在60℃时可以全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

B、溶液③为60℃时100g水溶解41.1g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9.3%;

溶液⑤为50℃时100g水溶解50.4gA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3.5%;故B不正确;

C、综合A、B项分析可知:

溶液②⑤为饱和溶液;60℃A的溶解度为55.2g,溶液④为60℃时100g水溶解50.4gA,可判断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

D、根据20℃A的溶解度为37.2g可判断,25℃时37.2gA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综合A、B、C项分析,溶液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而溶液⑤恰好饱和,没有固体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溶解度为一定温度下,100g水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结合A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溶液变化流程中的条件,判断物质的溶解及所得溶液的状态或组成;由资料中物质A的溶解度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溶液的状态时,要明确溶解度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

9.  

解:

结合溶解度曲线图,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不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化,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氯化钾.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不能改变氯化钾溶液的状态.

故选C.

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