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86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8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B动物C人和动物D万物

A【解析】狭义的学习心理学主要研究学校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B.教师C.教学心理D.学习心理

D【解析】要知道教师该如何教,首先就要了解学生该如何学,因此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3.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核心问题是()

A.学生的智力开发B.教师的教学活动

C.学生的学习活动D.学生的心理健康

C【解析】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都要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877年B.1879年C.1903年D.1913年

C【解析】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列不属于物质环境的是()

A.温度B.黑板C.空间布置D.课堂纪律

D【解析】物质环境设计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仪等)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

课堂纪律不在此列。

6.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B【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

7.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儿童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

C【解析】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的。

8.瑞士教育家()曾主张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本性,并提出“教学要心理化”,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A.裴斯泰洛奇B.卡普捷列夫C.乌申斯基D.维果斯基

A【解析】裴斯泰洛奇提出了“教学要心理化”的思想。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习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A【解析】教育改革运动由人本主义思潮掀起,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教育以

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10.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开始成熟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后

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C【解析】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开始成熟的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

11.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

B【解析】严格控制是实验法的主要特点。

一般需要一套复杂的程序。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

B【解析】有关儿童个性及社会适应等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都发生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故选B。

13.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A.自然学科B.普通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理论心理学

C【解析】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以应用为主,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14.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B【解析】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能忽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学方法、管理风格等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人格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1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C【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关注()

A.发展与教育B.学习与教学C.认知与个性

D.一致与差异E.教育与教学

ABCD【解析】教育心理学关注发展与教育、学习与教学、认知与个性、一致与差异等方面。

2.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主要涉及()方面。

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专业技能

D.教学风格E.职业要求

ABCD【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

3.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管理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E.认识过程

ABD【解析】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为()

A.教B.学C.学校D.环境E.课程

ABD【解析】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为教、学、环境。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

ABCDE【解析】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列属于社会环境的是()

A.课堂纪律B.同学关系C.教学设施D.校风

ABD【解析】教学设施是物质环境。

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包括()

A.独立时期B.初创时期C.发展时期

D.成熟时期E.完善时期

BCDE【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包括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8.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道德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E.主观性原则

ABC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道德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三、填空题

1.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和。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教学内容

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桑代克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桑代克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廖世承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反思性研究

6.要求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其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是。

个案法

7.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法、、个案法与等。

访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和的作用。

预测控制

四、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

()

×【解析】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

()

×【解析】教育心理学家不研究具体的学科内容。

4.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

()

√【解析】教师可将这些原则转变成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5.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

√【解析】略。

6.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

×【解析】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7.测验法不仅能够同时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也能从中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

×【解析】测验法不能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8.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

√【解析】略。

9.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不仅直接导致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而且致力于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

()

√【解析】詹姆斯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关于意识的过程、作用与功能的解释对促进人类活动有一定影响。

10.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编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

×【解析】《教育实用心理学》是由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

五、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在自然情境下,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

3.社会文化研究

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六、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1)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2)普通心理学一般研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发展规律;

(3)教育心理学则针对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等。

3.教育心理学为哪几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1)确定教学目标;

(2)了解学生特点;(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1)提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5.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对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进行总结,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七、论述题

1.具体论述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

第一,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二,教师。

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教学风格等基本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过程。

第三,教学内容。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第四,教学媒体。

它不仅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第五,教学环境。

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既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里特性的发展。

2.联系实际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帮助教师用研究的方法来准确地分析和了解问题;

(2)帮助教师科学艺术地实施教学;

(3)帮助教师正确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4)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5)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八、案例分析

 

第二章人生全程发展及个别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的是()

A.劳伦兹B.埃里克森C.皮亚杰D.维果斯基

A【解析】“关键期”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通过幼禽的印刻现象提出的。

2.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是()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的时期

D【解析】个体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并不都在3岁之前,如4~5岁就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3.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发展顺序,心理的发展遵循着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有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

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互补性

B【解析】在正常条件下,心理发展有一定方向和先后顺序。

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4.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时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儿童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

B【解析】学生在某个时期内表现出某种机能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不平衡性的特点,这要求教师对处于特定时期的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

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B【解析】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这是不平衡性的表现之一。

6.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主要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C【解析】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理论之一就是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这主要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

7.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

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是11~15岁。

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

A.10~12岁B.8~10岁C.0~2岁D.2~7岁

D【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后期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

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段为2~7岁。

9.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

D【解析】逻辑思维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

10.儿童认知发展达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D.守恒观念形成

D【解析】守恒概念的形成是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

11.皮亚杰认为,处于()的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B【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即发展了早期的信号功能。

12.四岁的丽丽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你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

这体现了丽丽的哪种思维特征()

A.可逆性B.不守恒性C.自我中心性D.守恒性

C【解析】丽丽不能从她哥哥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了自我中心的特点。

1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运用表象进行逻辑推理,对走过的路画出线路图是这一能力的体现。

14.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之一。

15.()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年初期

B【解析】少年期是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16.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是()

A.认识环境B.识别食物

C.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D.食物条件反射

C【解析】自我意识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

17.()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

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学前期儿童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发展危机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

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时期的主要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主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9.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

B【解析】小学生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的时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20.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其人格发展的培养()时期。

A.羞耻感B.内疚感C.勤奋感D.孤独感

C【解析】6~11岁为勤奋感对自卑感的时期,埃里克森指出,这一阶段危机的解决对今后乃至一生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影响。

21.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B【解析】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初中阶段。

22.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很聪明的男性和很聪明的女性一样多

D.男女在智力结构上不存在差异

B【解析】智力群体差异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点:

一是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二是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但是具有各自的优势领域。

另外,男女在智力分布上有很大差别。

23.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

B【解析】场独立性学生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和学习。

24.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A.场依存的人比场独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B【解析】场独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的时间和准确性;并不能说认知风格孰优孰劣。

25.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B【解析】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是导致认知过程差异的主要原因。

26.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A.3岁B.7岁C.12岁D.18岁

A【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7.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B.沉思型C.辐合型D.发散型

C【解析】综合信息,缩小范围,直至找出唯一答案,这是辐合型认知方式的典型特点。

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

C【解析】社交能力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

29.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B.抽象型C.沉思型D.冲动型

D【解析】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学生虽然认知问题的速度快,但错误率高,有时表现为粗心大意。

30.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

A.幼儿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B【解析】少年期正处于过渡和转型的时期,思维波动比较大,因而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

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

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是无规律的变化

ABCD【解析】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2.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可以对儿童进行超前教育

E.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九种智力

ABC【解析】皮亚杰主张发展先于学习,故D项不符合其观点;E项为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3.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A.生理的个别差异B.心理的个别差异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E.性别差异

ABCD【解析】性别差异属于群体差异的内容。

4.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A.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辩证思维

B.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C.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D.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

E.对未来充满理想,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ABCE【解析】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出现在上年期。

5.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转变

E.思维从依赖具体形象的支持向进行抽象思维发展

ABDE【解析】C项表述有误。

6.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

ABC【解析】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种族差异。

7.以下属于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A.场独立与场依存B.独立型与顺从型

C.沉思型与冲动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

E.外倾型与内倾型

ACD【解析】独立与顺从、外倾与内倾属于个体的性格特征。

8.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

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CDE【解析】略。

9.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ABCE【解析】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的心理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各不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

三、填空题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认识发生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顺序发展的特征。

具体运算阶段

2.皮亚杰认为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________。

平衡

3.2~7岁的儿童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处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________。

前运算阶段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