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9077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

高二语文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

1931年底,梅贻琦临危受命,出任清华校长。

自罗家伦1930年离职后,因为长时期没有合适人选,清华校长不断易人,国民党政府只好令“留美学生监督”梅贻琦出山。

对这一任命,梅贻琦虽感荣幸、快慰,却担心不能胜任,便一再请辞,终未获准,遂赴任。

他当时的心理在就职演说中有极为诚恳的表白:

“(我)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

但求能够用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求相当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

”他借此提出一句关于大学教育的经典名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即是典型一例。

梅贻琦儒雅、谦和,人称“寡言君子”。

他虽是校长,却不大权独揽,只要有教授提出有利于清华发展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

“吾从众。

”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也总是先问旁人:

“你看怎么办好?

”得到回答后,如果他同意,便说:

“我看就这么办吧!

”如不同意,则说我看还是怎样怎样办为好,或说我看如果那样办会如何如何,或者说“我看我们再考虑考虑”,而从无疾言厉色。

不仅如此,为了清华的发展,他还创立了被外界称为“教授治校”的校务委员会制度。

校务委员会委员由教授会选举,在梅贻琦领导下,学校的主要决策由校务委员会共同做出。

这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极大地发挥了教授的作用,使校长、教授、学生同心同力一起推动学校的发展。

梅贻琦治校既能博采众议,又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

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审时度势,极力推行通才教育。

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

显然,他的这一办学方针与国民政府颁布的《抗战建国纲领》相悖,但他一意坚持,只唯实,不唯上。

他还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表达他对清华的挚爱。

身为校长的他,对清华的一草一木寄有深情。

1949年后他在美负责管理“清华基金”。

叶公超每到纽约都去看他,劝他回台,把清华的这笔钱用到台湾。

他每次都说:

“我一定来,不过我对清华的钱,总要想出更好的用法来我才回去。

”他不愿把这笔钱拿到台湾盖大楼以装潢门面,他想用在科学研究上。

台湾有人骂他“守财奴”,他也不在乎。

1955年,他终于找到“更好的用法”。

到台后,他把这笔款子用于筹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

晚年的梅贻琦患病住院,住院期间,他的病桌旁始终有只手提包,他去世后,夫人韩咏华打开包一看,竟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令在场者无不动容。

梅贻琦爱庐,亦爱庐内的同仁、朋友和学生。

闻一多被害,悲愤之余,他一面妥善安排闻一多的后事,一面与当局交涉追查凶手,向报界发表谈话,揭露特务的罪行。

为防止类似惨案的发生,他立即将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和张奚若安排到美驻昆明领事馆避险。

吴晗思想活跃,当局曾令清华解聘吴晗,他先拒绝,然后悄悄通知吴晗离去。

国难当头,学生运动迭起。

梅贻琦理解、同情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超人的冷静维持稳定局面。

学生进城游行,他派卡车把学生接回。

当局要逮捕、开除学生,他想方设法给以保护。

有学生被捕,他费尽周折去保释。

学生们也很体谅梅贻琦,每要闹学潮时,总先贴出拥戴梅校长的大标语。

正是凭借梅贻琦的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在那非常的岁月,清华不但保存了元气,还从颇有名气而无学术地位的留美预备学校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摘编自张昌华《梅贻琦:

清华的名片》)相关链接:

①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共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XX百科)

②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恪尽学术自由之使命。

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

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所以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梅贻琦语)

③梅贻琦这个名字始终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原因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更因为他是为形成清华校风贡献最卓著的人之一。

清华著名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梁启超演说中的引用之辞,而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罗家伦离职后,清华校长几次易人,国民党政府只好请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面对清华现状,梅贻琦虽然推辞,但心里高兴,所以还是欣然上任。

B.梅贻琦为人儒雅谦和,与人交往不善言谈,对于教授提出的有利于清华发展的建议,他只是用“吾从众”来予以回答,因此,被称为“寡言君子”。

C.梅贻琦在清华大力推行当时国民政府反对的通才教育,这与他对当时抗战形势的认识和“只唯实,不唯上”的做人原则有着重要的关系。

D.对自己负责管理的“清华基金”,梅贻琦非常珍惜,有人多次劝他将这笔钱用到台湾搞建设,他都以委婉的口气予以拒绝。

E.梅贻琦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不只因他担任清华校长时间最长,还因为凭借他的品质和精神,使清华在非常时期保存了元气,并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2.梅贻琦先生具有哪些教育思想?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贻琦先生挚爱清华,材料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贻琦的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5分)

“硬人”张奚若王小民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张奚若是一位可圈可点的人物。

这位连蒋介石都敢骂的大学者,为中国的自由和民主引领了时代风骚。

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这个个性在于他能保持独立人格,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批判社会的不正常。

80年前,张奚若曾被徐志摩称为“一位有名的炮手”。

徐志摩非常欣赏张奚若的个性,他认为“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

他是一块岩石,还是一块长满着苍苔的(岩石)”。

“他的身体是硬的”,我想,徐志摩是真正领教过张奚若的,他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张奚若之所以被称为“硬人”,多半在于他有真才实学。

辛亥革命前夕,张奚若到上海求学,并很快投身革命,结识了于右任、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奔走于上海、武汉、北京、西安和日本东京等地,为购买军火、发动起义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辛亥革命后,张奚若看到革命党人的短处,于是,他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

起初,张奚若想学土木工程,但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加上他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需仿效西方民主制度”,所以还是选择了政治学专业。

这一去就是十二个年头,他不仅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还去德国科隆大学进修,并考察了欧洲各国民主制度的由来和发展,从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道路。

等到他回到祖国,发觉国内的政治与自己追求的政治理想完全不同。

就凭这一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张奚若“硬”得有理。

1929年,张奚若受聘至清华大学任教,教授西方政治思想。

在西南联大时期,张奚若出任政治学系主任。

在当时,有人把大学里的政治系谑称为“升官系”,经济系则被标为“发财系”,因此,时任政治学系主任的张奚若执意把政治系定位为政治学系,以区别人们印象中的政治系。

在当时,报考政治学系的人很多,张奚若对此颇不满。

一次迎新会上,张奚若向新生大泼冷水:

“如果你们来政治学系的目的是想做官,那你找错了地方。

国民政府不大喜欢西南联大的政治学系。

如果你来此的目的是想当一个学者,我可以老实告诉诸位,四年时间培养不出一个学者来。

”不但对新生如此,对毕业班的学生,他照样浇冷水。

当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的何兆武这样回忆道,有一次他提到冯友兰的《新理学》,说:

“现在有人讲‘新理学’,我看了看,也没有什么‘新’。

”他没有点冯先生的名字,我们当然都知道说的是冯友兰,因为1941年《新理学》在教育部得了一等奖。

其实课上扯扯闲话挺好,你可以从他的自由发挥里知道他真正的想法,这是书本里学不来的。

张奚若不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位能坚持己见的民主人士。

也许是所学的和所教授的专业都是政治学,他特别关心时局动态,对国内的民主政治和百姓民生问题,动不动就要痛骂政府。

张奚若的出现,让国民政府多了一面镜子,但这是一面高贵的镜子。

1946年初,就在政协开幕前夕,张奚若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做了一次大为轰动的讲演,听众达六七千人,他在正式讲演前大声说:

“假如我有机会看到蒋先生,我一定对他说,请他下野。

这是客气话。

说得不客气点,便是请他滚蛋!

”张奚若的举动,有时候让很多高层人物都感到难堪。

抗战期间,他以无党派知名人士身份被聘为国民参政员。

有一次国民参政会开会,他当着蒋介石的面发言批评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蒋介石感到难堪,就打断他的发言:

“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

”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从此不再出席参政会。

等到下一次参政会开会,政府并没有忘记他,给他寄来开会路费和通知,张奚若当即回电一封:

“无政可参,路费退回。

张奚若懂得政治最多,但他始终与党派保持着距离。

民国时期,张奚若虽入过党,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无党派人士。

在民国时期,按照规定,大学系主任以上的领导,一律要加入国民党,张奚若对此也是置若罔闻,拒不入党。

抗战胜利后,全国要举行政治协商会议,罗隆基、闻一多等要提名他为无党派代表,国民党不同意,说他是国民党员。

张奚若听说,便在《大公报》等报纸上刊登声明:

“近有人在外造谣,误称本人为国民党员,实为对本人一大侮辱,兹特郑重声明,本人不属于任何党派。

”在这方面,像他那样能如此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堪称做人的典范。

(节选自《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中称张奚若为“硬人”,既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张奚若的个性特征,也亦褒亦贬地表达了作者的评价。

B.张奚若选择政治学专业,其原因就在于他在辛亥革命后看到了革命党人的短处,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需仿效西方民主制度”。

C.在西南联大时期,张奚若出任政治学系主任,他执意把政治系定位为政治学系,并对新生和毕业班的学生大浇冷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身正气的品格。

D.张奚若直言不讳,在西南联大发表演讲时,敢于对国民党猛烈抨击,这让很多高层人物都感到难堪。

对此,蒋介石就曾打断他的发言:

“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

E.文章的结尾说“在这方面,像他那样能如此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堪称做人的典范”,表达了对张奚若的赞颂,同时希望这个社会能出现更多像张奚若这样的人。

6.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徐志摩对张奚若评价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传记在选材和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说“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你如何看待张奚若的“个性”?

请结合文章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25分)

苏宗胜:

花若简淡而隽永徐新芳

花鸟画家苏宗胜钟情于藤花,临摹过上百遍吴昌硕的紫藤花,在创作中,他不仅画紫藤,还画银藤、白藤。

看他画中的藤花,让人想起明代散文家刘侗在《吏部古藤》中所写:

“方夏而花,贯珠络璎,每一鬣一串,下垂碧叶阴中,端端向人。

蕊则豆花,色则茄花,紫光一庭中,穆穆闲闲,藤不追琢而体裁,花若简淡而隽永。

每年春暖花开时,苏宗胜就忙着四处采风。

“南方、北方不一样,南方紫藤花开的时候是有叶子的。

北方的是没有叶子的,这与气温有关。

南方的紫藤上面长有一些绿色的苔点。

北方的紫藤,比如山东曲阜孔府里有几棵老的紫藤,树皮是光滑的,凑近去摸一摸,有种结实的感觉。

除了去山中看花,苏宗胜对身边的花花草草,也会长久注目。

“小区里面有一棵花开了,我肯定在看,当看到刚要开的花苞,或者是小蜜蜂飞来,或者是风吹来花轻轻摆动,眼睛就会发亮,很兴奋,就是要找这种感觉。

苏宗胜如此喜欢花,或许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相关,一方面家境很好,另一方面,家中的十一个堂兄弟姐妹中有九个都是女孩。

“从小就和姐姐妹妹在一块,就喜欢美的东西,对情感的重视、细微的感悟更多一点。

”而能走上绘画之路,苏宗胜回想起来,能记起幼时在母亲怀中看到她剪窗花时掉落的碎屑。

年龄稍大一些,买年画的任务都是他来完成,他记得那时很喜欢水墨写意画,长大了才知,很多年画都是大画家画的,有一幅《风雪夜归人》即出自黄胄笔下。

“文革”时期,到处都张贴大字报,正是此时,苏宗胜与毛笔结缘,“毛笔一接触宣纸那种‘沙沙’的声音,会让人产生一种灵感,一种冲动,一种激情,一种兴奋”。

后来追随齐辛民老师学工笔花鸟画。

1989年,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苏宗胜看到枝条相互缠绕的老藤,心中颇为震撼,便开始画紫藤。

之后,他的作品参加市里的展览,获奖的正是紫藤作品。

但与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画的紫藤相比,苏宗胜总觉得难以突破,加之年轻气盛,追名之心就很重,“就想画得更好,成为一个名家,成为像齐白石那样的画家”。

这让他的作品有些“躁”。

后来无意中他看到别人画的白藤,有所感悟,开始创作白藤、银藤。

几年前,苏宗胜像往常一样去九华山写生,在寺庙中遇见一位师父,便和朋友一起皈依。

每日持诵《金刚经》让他心静了下来,也感悟到许多。

“比如,齐白石讲‘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跟《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相通的。

此前苏宗胜努力去追求突破、追求自我风格,多少有些刻意,自皈依佛教,“心就自然地清净、平和,找到那种本源的东西,我开始喜欢清淡、清雅,找一个清静的环境,画画变得无所求而有所求,所求是希望给人们一种清静的感觉。

我每年有三四次到九华山看法师,算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一个花鸟画家应该找到一种清净的东西。

除了藤花,苏宗胜开始喜欢画荷花、莲花,表达禅心清韵,这很容易理解,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

“最近这几年画了好多好多的荷花,追求这种形式美,也追求它们那种仙气,亭亭玉立,没有污染。

要画好画,画得既有传统又有自己的风格面貌,还要不停地追求。

在苏宗胜的画中,花鸟与山水的结合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潘天寿先生就是把花鸟和山水相结合,我最早是看到他的《画语录》之后开始画的。

在他之前,宋代马远就把山水和花鸟结合得挺好。

潘天寿先生画得好,格调高,只可惜‘文革’十年没有画画。

如果‘文革’期间他要是继续再画的话,他的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是我们后人难以企及的极致。

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有一个好处是把花鸟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它回归自然,山水的大场景能把花鸟的那种委婉、唯美、婉约衬托出来。

但是山水的衬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在构图方面,花鸟、山水不能硬搬到一块。

无论是藤花、荷花,苏宗胜将自己的情致、心性融入其中,而这些花的品性也在他心中留存。

“藤萝的生命力很强,千年的藤都有,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感觉。

如果在密林里面,它的藤条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阳光,这是我所喜欢的。

春夏时节,苏宗胜多奔走各地寻花,等花落了,他便开始重新创作,让这些花在纸上重新绽放,在山水之中,永不凋谢。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引用明代散文家刘侗在《吏部古藤》中的一段话,意在表明花鸟画家苏宗胜在创作中不仅画紫藤,还画银藤、白藤。

B.每年春暖花开时,苏宗胜就忙着四处采风,他除了去山中看花,对身边的花花草草,也会长久注目,这对他获取绘画创作灵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C.苏宗胜年轻气盛,追名之心很重,作品画风总是显得有些“躁”,难以与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画的紫藤相比,更不要说有所突破。

D.此前苏宗胜努力去追求突破,追求自我风格,多少有些刻意的成分,自皈依佛教,他便开始喜欢画荷花、莲花,以表达禅心清韵。

E.苏宗胜一向追求花鸟与山水的统一,他认为,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有一个好处是把花鸟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它回归自然,山水的大场景能把花鸟的那种委婉、唯美、婉约衬托出来。

10.苏宗胜走上画紫藤的艺术道路,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文章,概括本文材料运用的特点。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苏宗胜在绘画方面取得突破的尝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25分)

李安:

在电影里自说话,在自己眼中看巴别塔风尚志

一、“变质”的李安?

欧洲三大电影节一向是华语导演扬名的地方。

今年的四位华人导演李安、蔡明亮、杜琪峰与娄烨入围竞赛片。

之前他们都曾有作品入围戛纳,而华语电影更占据竞赛片的五分之一,希望不可谓不大,颇有些“聚而歼之”的意思。

而这枚金棕榈对李安来说,是唯一没有摘得的奖项。

迄今为止,李安已经凭借《卧虎藏龙》《断臂山》等影片两次获得奥斯卡奖、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只差一枚金棕榈,李安就完成了对世界上全部最重要的A类国际电影节的包围战。

但是现在的李安,已不是再为奖项劳神的导演,他也不会把砝码压在“伍德斯托克”上。

业内基本认为,2004年美国导演MichaelMoore执导的《华氏911》在戛纳获奖标志着戛纳影展转向政治题材影片。

去年戛纳还请来热衷于政治的SeanPenn担任评审团主席。

近年来,戛纳对“变得商业化和好莱坞化的李安”渐生嫌隙,戛纳主席GillesJacob身边头号人物、拥有选片生杀大权的TerryLinfair甚至公开表示不喜欢“变质”的李安。

二、李安并不打算迎合戛纳

这次参加戛纳电影节,前有PedroAlmodovar、LarsVonTrier围追,后有AlainResnais等大师阻截。

还有人指出李安没有经历过那个伍德斯托克狂飙的年代,只能隔岸观花;更有批评家认为李安根本不懂摇滚音乐。

《制造伍德斯托克》在这样的重重迷雾中成功突围提名成为今年戛纳最大的惊喜。

抛开电影节,全世界影迷对这部电影无不翘首以待。

大家期望《制造伍德斯托克》和它的第一版电影海报一样炫目,希望看到那个疯狂的嬉皮士年代和这场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等主题。

在戛纳电影节开张前,《制造伍德斯托克》终于曝光预告片,李安也顺势站出来为自己的新作说上两句。

然而,他并不打算迎合戛纳,也不打算迎合观众。

李安这样解说他的新作:

“电影将更多地以家庭关系为重心,以及这个人物的个人历程——作为1969年仍然没有出柜的同性恋,而这些因缘巧合促成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并且让他在其中寻找到了自我。

”这一次,个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家庭关系才是李安在电影中关注的焦点。

李安一贯是这样,说他想说的,不管全世界要求他说什么。

“我是看字幕片长大的,那太不公平。

现在该轮到美国人读字幕了。

外面世界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东西,太多文化交流只是单向的。

如果这部电影能突破象牙塔走近群众,我将非常满足。

”这是当年李安对《卧虎藏龙》入围最佳影片而不是最佳外语片的解释。

“如果说我关怀人文,其实就是关心我自己,而我只是把我自己想要说的表达出来而已,不需要宣传到一个道德的高度,非要戴一个光环其实会显得很做作。

我也从来不会去想什么风格,因为风格是没有风格的人才会操心的事情。

关心自己就是关心观众,于此会找到知音。

”由此说来,观众应该早已经习惯李安导演。

他彬彬有礼的性格、谦谦君子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掷地有声的心。

三、内心的中国情结

2008年8月18日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时是个黄道吉日,在纽约城外约3小时车程的宁静居住小区里,李安领着他的御用编剧JamesSchamus,以及男女主角DemetriMartin、MamieGummer(MerylStreep之女)等一群金发碧眼的洋鬼子按照中国传统祭拜天地。

仪式之后,在响锣声中,《制造伍德斯托克》正式开机。

当天正是39年前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行的最后一天。

即便是这样一个跟中国文化差之千里的题材,李安也用自己的方式揉入了他内心中的中国情结。

“我的电影就是表达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和中国人的养生态度。

人性特别近这是别国文化里很难找到的,所以也可以说我们是在贩卖国粹。

”在中国导演还在集体贩卖“中国丑”的年代,李安就已经深刻地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伦理与思想。

在李安看来,这种中华文明是非常先进的,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在电影表达里是比武打还重要的中华瑰宝。

出生、生长在台湾的李安没有经历过剧烈的文化断层,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加上后来在西方求学生活,李安的思想融汇中西文化,贯通在电影里就是用“地球人”的眼睛看东西方故事:

不偏颇、不固执,充满了高于地域文明和性别划分的普世人文关怀。

这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高级的沟通,超越种族、国界、宗教,是一座新千年的巴别塔。

所以,李安不论用哪种语言拍哪国的故事大家都看得明白,并且津津乐道。

巴别塔上的语言是全人类共通的。

(选自《现代快报》)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卧虎藏龙》《断臂山》等影片成功摘取了奥斯卡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完成了对世界上全部最重要的A类国际电影节的包围战。

B.戛纳电影节主席GillesJa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