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694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

  设计理念:

  教学中,要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的结构上,以活动为主线,以操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形式,以使学生亲自体会知识,自主实践获得经验,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操作,理解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理解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使学生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测量圆柱的高,并能想象出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点。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宽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复习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2、出示一个茶叶筒提问:

这个物体的形状叫什么?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柱体的?

你对它了解多少?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理解圆柱体。

(板书课题:

圆柱的理解)

  二、操作感知,发现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摸摸它的面。

  师:

圆柱有几个面?

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各面的名称。

  2、小组合作,制作形体。

  师:

下面我们以四人为一组,大家合理分工,做一个圆柱体。

想一想我们要制作它需要做哪几部分?

分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后动手做。

  3、成果展示。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合作成果,向大家展示。

  

(2)师:

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准备了哪些材料?

是怎么做的?

  4、交流讨论。

  

(1)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

这两个圆柱有粗有细,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相关?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

这两个圆柱有高有矮,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相关?

  什么是圆柱的高?

怎样测量这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

  5、发现特征。

  师:

从我们准备的材料和在操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圆柱的哪些特征?

  师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同的圆;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利用多媒体课件加以演示验证。

  讨论:

圆柱的侧面展开能够得到哪些图形?

让学生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后看看。

  三、使用知识,解决问题

  1、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图略)

  2、判断:

  ①圆柱体的高只有一条。

()

  ②圆柱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

()

  ③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侧面是一个正方形。

()

  3、用一张长31.4厘米,宽25.12厘米的长方形纸,再配两个圆做成一个圆柱体,这两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4、张大爷家有一块直径为3分米的圆形铁皮,他想以它为底做一个圆柱形水桶,应选怎样的一块长方形铁皮比较合适?

  四、反思体验,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探讨了圆柱的哪些问题?

你有哪些收获?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理解

  底面:

两个相等的圆

  长方形长=底面周长

  侧面:

展开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正方形宽=圆柱的高

  高:

无数条,长度相等

#9F00005pxsolid;LINE-HEIGHT:

35px;PADDING-LEFT:

10px;MARGIN-BOTTOM:

8px;BACKGROUND:

#FFEEEE;COLOR:

#9F0000">篇二

  教学内容:

  圆柱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水平。

  2.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建立空间观点。

  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具准备:

  硬卡纸圆柱体,相对应电脑课件,尺子,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

提问学生:

这些形体是长方体

  或正方体吗?

说明:

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

  柱体。

通过学习要理解它的特征。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理解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

提问:

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

  

(1)理解底面。

  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

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2)理解侧面。

  请大家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

说明:

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追问:

侧面是怎样的一个面?

  (3)理解圆柱图形。

  请同学们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相互说一说哪是底面,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

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侧面围成的。

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4)理解高

  长方体有高,圆柱体也有高。

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圆柱体的高在哪里?

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

谁来说说圆柱的高在哪里?

说明: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

  提问:

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

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3.巩固特征的理解。

  

(1)提问:

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一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明理由。

  4.教学侧面积计算。

  

(1)理解侧面的形状。

  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

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

现在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示),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

学生操作后提问:

你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侧面积计算方法。

  ①提问:

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看从第3页最后两行到4页的“想一想”,并在横线上填空。

提问“想一想”所填的结果。

  ②得出计算方法。

  提问:

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

为什么?

  (3)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读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提问: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课件出示练习题

  3.做“练一练”第3题。

  4.思考

  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四、作业布置

#9F00005pxsolid;LINE-HEIGHT:

35px;PADDING-LEFT:

10px;MARGIN-BOTTOM:

8px;BACKGROUND:

#FFEEEE;COLOR:

#9F0000">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理解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理解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水平和一定的空间想像水平。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圆柱,师自制圆柱体侧面展开纸,一张长方形纸。

切好的圆柱形萝卜,水果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

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准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理解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

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

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

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

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

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

(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相关?

  

(2)引导小结:

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相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

(板书: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

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

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

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

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

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也能够用笔筒来教学圆柱的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

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

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②想一想:

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

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指出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2题找出圆柱体。

  3.15页第3题,想一想,折一折,能得到什么图形。

  4.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即时辅导。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