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363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docx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六章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应用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三名著名教育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难点:

应用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间:

6节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1912年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和主张主要体现在《新教育与旧教育的歧点》、《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美育的实施方法》、《美育》等著名文章中。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

1912年,他发表了《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军国民教育(体育)——筋骨

“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

2.实利主义教育(智育)——胃肠

“公之世界恃以竞争者,不仅在武力,而尤在财力。

3.公民道德教育(德育)——呼吸

“何为公民道德?

曰法兰西之革命也。

所揭示者,曰自由、平等、亲爱。

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4.世界观教育——心理

“培养人超轶乎现实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

5.美育——神经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三、“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1918年,蔡元培发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他认为新旧教育的不同在于:

昔之教育,使儿童受教育于成人;今之教育,乃使成人受教于儿童。

他对违反自然,束约个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深恶痛绝。

他主张新教育应反其道行之。

蔡元培这种崇尚自然、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的主张,也是学前教育领域内批判封建儿童观的思想武器。

“教育者,与其守成法,勿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勿宁展个性。

四、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1919年,蔡元培在《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这篇演讲中,提出了他的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首先,他揭露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及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次,他强调“教育是专门的事业,不是人人能担任的”。

针对上述情况他提出了他的学前儿童公育理想的。

他主张:

不论哪个人家,要是妇女有了身孕,就送到胎教院接受胎教,生下子女之后,进入乳儿院,一年后进入蒙养院受教育,不用他的母亲照管。

他对学前儿童公育的设想是先从贫儿院下手,再推广到不贫的儿童,逐步以学前公共教育代替家庭教育。

五、倡导学前儿童美育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美育的首倡者。

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其中有关儿童美育的实施,他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首先,他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

其次,他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

他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

蔡元培关于学前儿童美育方面的主张虽有脱离实际的地方,但是他重视学前儿童美育的基本思想和他所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至今仍可作为我们向学前儿童进行美育的借鉴。

 

第三节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陶行知(1891—1946),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1.191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同年赴美伊利诺大学留学,一年后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1917年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同年回国在南京高师任教。

2.1922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后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还担任《新教育》《新教育评论》等杂志的主编。

3.1927年,与赵叔愚一起创办了晓庄学校,1929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授予他科学博士学位。

4.“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积极提倡国难教育。

5.抗战胜利后,他积极投入到反内战、反独裁、争和平、争民主的斗争,在生命的最后100天里,在各地发表了100多场演说,7月24日,他连夜整理诗稿10万字后,于25日凌晨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享年55岁。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主要内容:

(一)“生活即教育”

强调寓教育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使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

(二)“社会即学校”

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小的教室里,大自然、大社会都使学前教育的场所、范围和内容。

(三)“教学做合一

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切忌空口说教,而应将教与学统一在做上,教室在儿童的活动中进行教育、教学

三、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国家的前途

“教人要从小教起。

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

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所以小学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

(二)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

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幼稚园应有之改革及进行方法》

(三)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史的角度

四、论学前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

幼稚园之新大陆:

工厂和农村

三大弊病:

外国病化钱病富贵病

三条改革方针:

中国化省钱化平民化

普及幼稚教育的三个步骤:

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幼稚园的办法;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1927年11月,他带领助手张宗麟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929年10月18日,中国幼教史上唯一的一个专门研究农村幼儿教育的群众性组织——晓庄幼教研究会成立。

五、论创造的儿童教育

(一)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六大解放”:

⒈解放儿童的头脑⒉解放儿童的双手

⒊解放儿童的眼睛⒋解放儿童的嘴巴

⒌解放儿童的空间⒍解放儿童的时间

(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1.充分的营养

2.建立良好的习惯

3.因材施教

六、论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

(一)把旧的幼稚师范改造成新的幼稚师范

(二)用“艺友制”培养幼稚教育师资

“艺友制是什么?

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

友就是朋友。

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两个特点:

1.学用结合,理论密切结合实际;2.学习时间为半年,周期短,比较经济。

 

第五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1.1914年——1919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霍布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

2.1920年起,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实验,共808天,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同时又以其子女为对象,研究家庭教育,写成《家庭教育》一书

3.1923年,在自家客厅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其实验成果作为《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

4.1927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

5.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开展难民难童的文化和抗日教育

6.1940年,在江西省泰和县文江村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7.1946年——1949年,积极投入民主运动,在好友陶行知逝世后,亲自主持了他的追悼会。

8.50年代后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受到批判,被迫离开他热爱的教育岗位。

9.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他著名教育家的地位,1982年12月30日逝世,享年90岁。

二、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从1920年起,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实验,共808天,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20世纪50年代初,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一)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

儿童期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另一方面儿童期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

(二)幼儿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1.好动

儿童没有自制力,他的动作是受感觉支配的,所以好动。

2.好模仿

(1)模仿的动作和所模仿的动作不是一样的;

(2)模仿只在初做的时候;(3)模仿包含模仿能力;(4)儿童模仿是无选择的

3.易受暗示

(1)儿童易受暗示;

(2)暗示的方法;(3)暗示的教育作用

4.好奇

(1)新异的刺激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新异包括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和事物与事物接触所具有的两种;

(2)好奇心的表现有五种;(3)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5.好游戏

(1)赞成“力量余剩”游戏理论;

(2)游戏的种类包括简单游戏和复杂游戏;(3)介绍了帕尔默的游戏分类;(4)关于游戏的发展,他认为“人生一期有一期之游戏”(5)游戏的价值有四个:

发展身体;培养高尚道德;能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

6.喜欢成功

不要让孩子做的事情太难

7.喜欢合群

让小孩子交品行良好的小朋友;给驯良的小动物作朋友;给布娃娃之类的玩具作伴侣

8.喜欢野外生活

多让小孩子到户外,到大自然中去。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

1.新生婴儿期——新生

(1)发展特点;

(2)教育重点

2.乳儿时期——新生后到1岁左右

(1)发展特点;

(2)教育重点

3.步儿时期——1岁左右到3岁左右

(1)发展特点;

(2)教育重点

4.幼儿时期——3岁半左右到6岁左右

(1)发展特点:

思想活动、社会性的发展、情绪的转变

(2)教育重点:

以积极代替消极;不姑息不严厉;让儿童使用自己的手脑;让儿童有自己活动的园地;发展儿童的好问心;父母和教师要以身作则

四、论家庭教育

(一)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二)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

(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五、论幼稚园教育

(一)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

(二)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⒈课程应为目标服务

⒉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⒊课程应实验“整个教育法”

⒋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

⒌课程应当有考查儿童成绩的标准

十大原则九项内容

五指活动: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

(三)幼稚园教师的培养

1950年《怎样做人们的幼稚园教师》一文提出了幼稚园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思想方面

•2.业务修养方面

•3.教学技术方面

•4.优良品质

六、活教育理论

“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其三大纲领:

(一)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应具备的条件:

强健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

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二)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课程编制的两原则:

1.根据部颁的课程标准;2.根据当地实际环境的情形

(三)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活教育”的步骤:

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

教师的责任:

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四)教学原则(17条)

(五)训育原则(13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