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9248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docx

北师大版七下《筏子》教案学案6篇

《筏子》 袁鹰

   教学目的:

 

   4、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词。

   5、了解黄河的常识,通过艄公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理解作者阐明的道理。

   6、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衬托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导语)

   黄河文化的兴起与内涵 源远流长,物华天宝。

奔腾万里的黄河以她那博大的胸怀,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生灵,创造出一段段历史的辉煌。

以致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二.简介作者

   袁鹰,原名田复春,又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

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等。

他的散文作品善于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比、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

   三.读课文,解决字词

   四.再读课文,体会本文赞美了什么?

   本文赞美了征服自然的人类,赞美了包括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也赞美了黄河的雄浑气势和自然的伟力。

   五.熟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分析课文

   1. 文章写黄河的大、深、急,分别用哪些景物衬托?

   

(1)大水车 羊皮筏子

(2)人的心情

   2. 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所有的篇幅奉献给了兰州的一种原始的交通工具:

羊皮筏子,这是为什么?

   

(1) 地域的特点,富有人文精神和趣味

   

(2) 引出艄公,用筏子的小、险体现人物的精神

   3. 艄公这一形象是怎样的?

----------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之上,如履平地,是黄河的主人(勇敢、智慧、镇静、机智)(抒情)

   4. 黄河的险险在何处?

夷、平地又是怎样的?

你从文中哪些句子中看出的?

   5. 作者说艄公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胆冲劲是不行的,要战胜凶险、征服自然还得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

(议论)

   三.本文除了衬托以外,还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对比:

羊皮筏子体积小与承载的人多物重形成对比;岸上看的人提心吊胆与皮筏上的乘客从容谈笑形成对比。

   衬托:

正衬:

大水车 ----黄河的大 

   反衬:

岸上人提心吊胆-----乘客从容笑谈

   筏子之小---------------水车之大 

   黄河之凶险-------------筏子之渺小

   正衬、正衬错杂:

小小浪头吞噬筏子,既正衬

   了黄河的凶险,又反衬了征服自然的人

   总体构思的衬托:

黄河衬托出筏子,由筏子衬托 “黄河的主人”

   总之,这一连串的衬托、对比使全文结构紧密,文脉贯连。

   四.讨论

   1.文中哪句话最深刻?

从全文看这句话仅仅是对艄公的赞美吗?

   2. 本文导课时老师讲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有关黄河的文章,学完本文了,你觉得此文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与黄河有没有关系?

   五.作业

   1.文段中有两组对比,请你说说哪两处运用了对比

   参考答案:

羊皮筏子体积小与承载的人多物重形成对比;岸上看的人提心吊胆与皮筏上的乘客从容谈笑形成对比。

   2.这两组对比为了突出什么?

对艄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突出羊皮筏子在“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航行是十分凶险的;如此凶险的航行,却让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那样心闲气定,这全是艄公的功劳,越是凶险越能反衬出艄公的英雄本色。

   3.对比往往会使人、物的特点更鲜明,请你用对比写一个片段,表现家人、同学、事物的不同特点。

   组长签字:

本世琼 第一周 2.28

 

筏子 

袁鹰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领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品质。

 

4、 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领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品质。

 

教具准备:

黄河水车的图片,羊皮筏子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黄河那汹涌澎湃的气势更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不屈向上的人格。

作为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袁鹰先生的文章《筏子》,看看他笔下的黄河大水车、羊皮筏子及“黄河的主人”们是如何与黄河进行抗争的。

 

2.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复春,又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

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后,曾在中学任教。

1945年底到上海《世界晨报》任记者,1947年初编辑上海《联合晚报》文艺副刊。

其间写了很多反映青年学生生活的小说、散文和诗。

上海解放后,任《解放日报》记者,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工作,曾任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散文世界》主编等。

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秋水》等。

袁鹰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

 

3.关于羊皮筏子: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

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

远远望去,就像一叶扁舟。

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

 

4.学习生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规模()浊浪()心悸()相称() 

似的()汹涌()吞噬()湍急() 

浏览()化险为夷()如履平地() 

5.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1: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

 

互动2:

听了同学的课文复述你有何感想?

 

明确:

羊皮筏子虽然很小,却能经得起大的风浪。

 

艄公的技巧高超,令人佩服。

 

乘客的胆子真大,处变不惊。

 

黄河的气势让人感到震撼。

 

互动3:

上一篇课文写的是了长江,这篇课文写的是黄河。

两位作者是不是把它们都作为自然景观来写呢?

如果不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

不是。

关于《长江》,郭风不光赞颂了长江,更是讴歌了古老而又年轻的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篇课文的作者想要歌颂的是征服自然的人类,这赞美包括了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的勇敢,机智、沉着和毅力,也颂扬了黄河的雄浑磅礴。

 

互动4:

现在我们大家再仔细把课文读一遍,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以上几点的?

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

本文主要通过在汹涌的激流上鼓浪前进的艄公的描写,通过在羊皮筏子上镇定自若的乘客描写,揭示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大胆和镇静,还需要小心和智慧。

 

互动5:

作者极力描写的是黄河上的艄公形象,写乘客的大胆镇静又是为什么呢?

 

明确:

衬托艄公技巧高超 

互动6:

那么写黄河的惊涛骇浪以及羊皮筏子的小呢?

 

明确:

也是为了衬托艄公的技艺高超。

 

互动7:

艄公技艺高超,乘客谈笑自如。

这一切都是征服自然的人类的最好写照。

那么作者想要通过这一切阐明的是什么道理呢?

 

明确:

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是不行的,要战胜艰难险阻、征服自然还得靠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

只有大胆镇静与小心智慧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互动8: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阐明这一道理?

明确:

鲜明的、一系列的、全方位的衬托和对比。

有正衬,如写黄河的大,以大水车衬托。

写黄河的深,以筏子的载重多衬托。

写黄河的急,以羊皮筏子的快来衬托;有反衬,如见到羊皮筏子前和见到羊皮筏子后的想法,岸上的人和乘客的不同心情的比较;有正衬、反衬错杂,如小小的浪头吞噬筏子,即正衬了黄河的凶险,又反衬了征服自然的人们;有衬托对比交织,如提心吊胆和从容谈笑即使对比,又是前者反衬后者。

这一连串的的对比、衬托是文章结构紧凑、文脉连贯。

 

研读与赏析:

 

见课后习题 

拓展延伸:

 

1. 背诵课文的倒数第二段。

 

2. 利用课外时间参观黄河水车,羊皮筏子。

 

补充材料: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

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

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

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

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

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

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

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

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

“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

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你闻所未闻。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

一要心细,二要胆大。

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

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

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

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

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

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

兰州市北滨河路180号的陈老汉便是一个出色的放筏人,他放的只不过是橡皮筏,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

祖居兰州市的李德明老人也是一个羊皮筏子放筏人,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

 

 

《长江》 

  一.按照常规自行预习。

提示学生注意这是一首散文诗,诵读时要读出诗的感情和韵味。

还要注意到是写黎明时分的长江,读时应处理好语速和语调。

 

  二.课上指定几位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全文,师生共同评点,适当结合对诗歌感情的品味。

最后教师示范读一遍。

 

  三.在课堂上准备“练习•探究”一,二的发言提要,要求写在笔记本上。

如果需要分点来说,要将主次先后考虑清楚,避免观点含混不清。

 

  四.课堂讨论,教师相机指点,纠正整合,最后给出一个较完整的鸢浮?

  五.布置课后完成“练习•探究”四,并就第三题所提示的每人试举“重复出现”的一两处,说说自己的看法。

文中写长江的“醒来”、“微笑”有多次重复,应指定学生注意联想和想象的一致性。

 

《筏子》 

  一.按照常规自行预习。

提示:

1、重点朗读第3、4、5自然段和第9、10段,注意读到描述性语段和说明性语段时,在轻重徐疾、抑扬顿挫上应有什么样的区别。

2、准备回答“练习•探究”一、二,将答题要点写在笔记本上。

 

  二.课堂上先由学生朗读全文一遍(自主或指定均可)。

指点注意是否做到描述语段和说明性语段有所区别。

讲评之后,让学生先各自将3、4、5和9、10这五个段落轻声读一遍。

然后在班上或自主或指定进行交流,教师讲评并作示范。

 

  三.讨论交流“练习•探究”三、四。

讨论第四题时,不要忽略了“大水车”的形象意义。

 

  四.就“词句品味、积累”第1题,辨析一下如果将“浊浪排空”改为“巨浪排空”,把“胆惊心悸”改为“胆颤心惊”,是否更好?

品味第2题中“安祥”用于筏子,有什么样的意味,为什么?

 

《诗歌三首》 《运河与扬子江》   《江之歌》   《壶口与龙门》 

  本单元“比较•探究”的篇目,一类是诗歌,一类是散文,都富有感性和抒情的鲜明特点。

重点训练诵读,尽可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围绕“练习•探究”和“品味•积累”所提示的内容进行比较。

比较的结果应更有助于领会诗文的思想感情。

要避免为比较而比较,为探究而探究。

 

  一.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将诗歌至少诵读三遍。

要求注意语速节奏和重音。

 

  二.课上先让学生分别独诵和齐诵《黄河颂》和《长江之歌》。

讲评之后,齐读,教师示范朗诵。

可结合“练习•探究”一、二进行。

 

  三.教师示范朗读《当我死时》,指点学生注意句群之间的停顿与过渡,即避免将一行作一句读。

让学生就诗句问疑,教师指导解疑。

感受、了解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四.预习《一条大河》时,布置思考:

 

  1、文章开头写在大院里看电影有没有必要?

 

  2、抒写对《我的祖国》(“一条大河”)这首歌曲的无限钟情,作者的记叙和描写有多少层次?

你最欣赏的是其中那一“层次”?

为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10、11三个自然段。

 

  4、找来《我的祖国》的唱片,听两遍,感受其中美的旋律和韵致。

(同学间可以交流一下)。

 

  五.书面完成“品味•积累”中的2、4两道题,课上相互交流,教师讲评。

 

  六.课外自学《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

课上讨论“练习•探究”一、二。

 

[第一单元 千古涛声]“‘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说明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说明 

  心灵的欢歌 

  一、设计意图 

  1、使学生开始关注“文体”,培养初步的“文体感”。

 

  2、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求“不一样”的事物,久而久之,可使他们心灵丰富、情感充沛、思维敏捷。

 

  3、综合实践活动中,力求写、说的内容“不一样”,遣词造句与众不同。

重在观念的引领。

 

  二、相关理论 

  写长江、黄河如果都是同一种体裁,比如都是诗或散文,写得再好,也可能会读倦了,因为并不是人人都喜欢诗歌或散文。

要是每一首诗的内容或表达的情感都一样,篇篇都是“哦,长江。

哦,我们古老的、古老的母亲……”,或“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读者愿意读吗?

一定不会。

因为读一首就够了。

——这里包含着一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道理:

好文章就好在篇篇“不一样”。

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文章皆由于与众不同。

因此,读书时要细心品味隐藏在作品中的“不一样”。

所谓“不一样”,就是作品表现的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审美追求。

读书能着眼于“不一样”,读得多了,不知不觉地心灵也会丰富、敏感起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看同样的景物、人物和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久而久之,你的眼光也会高起来,对作品形式上的美感有自己的裁断。

专注于差异,细心地咀嚼、体会,刻意寻求自己的内心感觉和感动,捕捉到与事物接触瞬间的那份奇异的心情,从表面相似的事物中识别出细微的差异,这些,便是了不起的发现,是言语表现的“专利”,是写作最珍贵的宝藏——也许许多学生现在物质生活还不富裕,但谁也阻止不了他们成为一个情感和精神上的富翁。

发现和体验差异的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寻找“不一样”、有特点的事物,取决于“发现”的能力。

“发现”事物的“不一样”,这是人的天赋,每一个孩子看(感觉)到的事物都是与众不同的。

能不能有所“发现”,关键是你的眼睛、思想和心灵是否能保持敏锐,是否能保持着孩子般的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人的“不一样”的感知,是从普通的事物中,生成出属于自己的一份收获,这种独特的发现,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事物的“误读”,就像从同一篇文章中,别出心裁地读出新意来一样。

区别只是在于一是对文本的误读,一是对生活、现象的误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人往往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观念、知识、陈见等的遮蔽,对生活这本大书“正读”太多,童心便消隐,误读的机能便逐渐退化,产生了巨大的思维惯性和惰性,变得麻木不仁,面对世界万物、精妙纷呈的大自然,所“看”到的越来越少,甚至全无感觉和知觉。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女教育家、演说家海伦•凯勒,在生下来才19个月时,就因为疾病变得又聋又瞎,在她的一篇题为《如果给我三天光明》的精彩演讲中,对感官健全的人们不能珍惜他们的感官而大为惊叹:

 

  近来,有一个朋友来看我,她刚从森林里散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步回来,于是我问她观察到了什么。

“没什么特殊的东西。

”她回答道。

如果不是我已习惯这种问答的话,我是会怀疑的,很久以前我已确信明眼人看到的东西很少了。

 

  这怎么可能呢?

我不禁自问,在森林里散了一个小时的步,竟然看不到一点值得注意的东西?

我一个盲人通过简单的触摸,还会发现成千上万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呢!

我感到了树叶精巧的对称性。

我用手抚摸白桦树的光皮或松树的糙皮,在春天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枝以便能搜索到一个花蕾,它是冬眠之后大自然苏醒的第一个征兆。

我感到了花的使人愉快的、柔软的质地,还发现了它巧妙地环绕成圈的花瓣。

大自然的一部分奇景已展现在我的面前。

如果走运的话,我会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感觉到尽情歌唱的小鸟的幸福的颤抖。

我很高兴让小溪的凉水冲过我张开的手指。

对我来说,松针铺成的厚厚的地毯或海绵似的草地比最华贵的波斯地毯还要受欢迎。

对我来说,季节丰富多彩的景象变化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无休止的戏曲,它的变化都是从我的指尖上流过的。

 

  有时,我的心会大声叫喊,渴望看到这所有的东西。

仅仅通过触摸我能得到这么多乐趣,如果有视力,那将会有多少美丽的东西展现在我面前呵!

然而,那些明眼人显然是视而不见的。

填充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和千姿百态的东西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或许,对于有的东西不珍惜,而对那些没有的东西却渴望得到是人之常情吧!

非常可惜的是,对明眼人来说,视力这一官能只是作为纯粹的方便,而不是作为充实生活的一种方式。

 

  如果我是一个大学校长,我就要开设一门必修课——“怎样使用你的眼睛”。

教授给学生指出,他们应该怎样通过真正地看到从他们面前闪过的常常注意不到的东西来增加其快乐,同时,他还要唤醒他们那沉睡的、迟钝的智能。

 

  假如你要研究,如果你只有三天光明,那么你该怎样使用你的眼睛的话;假如你知道,随着第三天黑夜的来临,太阳将永远不会再为你升起的话,你将怎样度过这宝贵的三天呢?

你将会把你的目光凝视何处呢?

(载《自学》,1984年第9期) 

  “如果给我三天光明”,这一假设真是太精彩、深刻了。

海伦的精彩与深刻在于:

她不仅看到了感官健全的人的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而且指出了人们不珍惜视力的原因是心理上、精神上的缺陷所致。

确如海伦所说,人们对于有的东西不珍惜,而对那些没有的东西却渴望得到,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

同时她还意识到人们使用感官只是“作为纯粹的方便”——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作为充实生活的一种方式”——满足精神的需要。

而“如果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怎样度过这宝贵的三天呢?

你将会把你的目光凝视何处呢?

”出发点就全然改变了:

使用视力,不再是为了行动的方便,而是超越了实用需要,在这宝贵的三天里,“目光凝视”的一定是你最感兴趣的、世间最有价值的事物,一切都百看不厌,万物都如此的美丽多姿,这样,珍惜视力便等于珍惜生命。

想必,一个作者如果也能把未来的漫漫时光当作三天来过,把珍惜感官当作珍惜生命,他所收获、拥有的精神财富会增加无数倍。

 

  朱光潜先生则从思维、审美的角度对“视觉瘫痪”作如是观:

“特别新鲜有趣的东西本来在那里,我们不容易‘见’着,因为我们的习惯蒙蔽住我们的眼睛。

……谁没有看见在田里收获的农夫农妇?

但是谁——除非是米勒(Milet)(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艺术家,绝大多数作品表现的是农民题材,著名的有《拾穗》。

——笔者)陶渊明和华兹华斯(Wordsworth)(英国十八~十九世纪诗人,主张回到自然,代表作有《孤独的割麦人》——笔者)——在这中间见着新鲜有趣的诗?

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所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大千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是习惯蒙蔽了人们的眼睛、思想和心灵,使我们逐渐变得闭目塞听,思想迟钝、心灵封闭。

能不被习惯所蒙蔽,就能成为大画家、大诗人。

读了诗,就能感受到诗人所指给我们看的生活中的美。

因此,要想有所发现,便要驱除习惯和陈见的蒙蔽,像诗人那样,始终保持一份童心,一份天真,对事物怀有新鲜感、新奇感,使所看到的事物,都像第一次看到一样,陌生而好奇。

这可以视为一种言语思维、言语心态的调适,是言语精神意识的重建。

 

  可见,发现的前提,就是去“蔽”。

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消除蒙蔽的过程,是与陈见、习惯作斗争的过程。

谁能从种种厚重的遮蔽中脱颖而出,谁就是斗争的胜利者,每一点微不足道发现都是值得称羡的,都应该给予鼓励。

发现一次,精神生命就获得一点的自由;日积月累,心灵境界不断扩大,言语生命也就逐渐强大起来。

小发现,小自由;大发现,大自由。

存在的言语生命就是寄寓于永不满足、不断发现之中。

 

  三、实践参考 

  

(一)关于文体的辨析 

  本单元选文体裁是很丰富的:

《长江》《筏子》《一条大河》《江之歌》是散文,《当我死时》是诗歌,《黄河颂》《长江之歌》是歌词,《运河与扬子江》是诗体的“对话”,《壶口与龙门》是说明文。

文章的体裁,又叫文章体式,简称文体。

体裁,是指写作的形式规范,是因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发展的。

在今后的读、写活动中,要逐渐引导学生体认各种体裁的特点,培养精细敏锐的文体感、语感,发现和发展个人对某一文体的特殊爱好。

 

  

(二)关于写“不一样”的 

  本单元综合性实践活动,就是围绕着培养“不一样”——“特点”意识。

先从阅读课文中去寻找“不一样”的地方,再到自己的记忆中去寻找“不一样”的写作素材,通过自己的比较筛选,找出最有个人特点的来写:

标题、感受、情感和表达,都要努力做到“不一样”。

然后是“说”的练习,请同学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寻找文中词句用得“不一样”的,尝试着说一段“不一样”的话,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加深感悟。

最后再通过一次调查活动,巩固关于“不一样”的认知,以总其成。

 

  这是一种言语思维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不论是听、读、说、写,首先想到的就是其中“不一样”的是什么,最“不一样”的是什么。

有了这种意识,在言语活动中,学生就有了一把尺子,会变得挑剔,会有自己的最基本的判断:

雷同的不好,“不一样”的才是可取的。

他们会知道,“不一样”的反面是“一样”,这自然是要尽量避免的。

 

  钱理群先生在《语文教学门外谈》中说:

“关于‘发现’这一关键词,我们已经谈得够多了;但最后还要说一点,发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重新发现’的概念,提倡‘同题重写’,这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生命发展的阶梯上(小学、初中、高中)对一些基本的生命现象、命题(例如对于大自然、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不断地进行新的观察,新的思考,以期有新的发现与表达;或者以一种新的眼光去重新观察一些看来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获得一种新的发现的喜悦与写作冲动。

这里,同样也隐含着一种教育的理念,即是要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发现’的状态中。

在我们看来,永远保持发现未知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