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393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2月22日在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省长张文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一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成功抵御非典疫情,胜利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安定团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进一步夯实了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基础。

同时,全省各级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行政的能力,为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付出了心力,做出了贡献。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从容应对,科学指挥,取得抗击非典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击非典工作的重要部署,按照省委提出的“严防死守,把住进口,群防群控,不漏一人”的工作方针,坚持以社区、村屯、学校三个区域为重点,牢牢把住入境前、入境时、入境后三道防线,建立健全了预防、救治、信息反馈体系,实现了控制输入性病例和防止继发性病例两大工作目标。

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全省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抗击非典的强大合力。

各级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确保了非典防治资金和物资的及时到位。

在抓好防治非典工作的同时,我们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产损失一、二产补,对外贸易损失扩大内需补”的要求,切实抓好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加快开发和生产与防治非典有关的产品,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上来,取得了防治非典和经济发展同时推进的良好效果。

  第二,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为重点,带动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全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2003年,全省GDP实现6002亿元,增长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7%,一、三产业的增加值增幅分别列全国第三、第四位。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2亿元,增长29.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46亿元,增长15.7%。

全省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5.8亿美元,增长42.6%;实现进出口总额265.6亿美元,增长22.2%。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30亿元,增长1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1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2934元,增长6.7%。

  坚持工业强省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充分发挥工业对经济工作全局的拉动作用,以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和重要原材料两大基地为重点,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技术改造,工业经济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64亿元,增长18.5%,实现利税530亿元,增长25%。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丧失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进行调整,依法破产关闭国有企业137户,以多种形式完成国有中小企业转制405户。

努力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重点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加快发展,完成了辽宁特钢对北满特钢的重组,组建起目前国内最大的特钢企业集团。

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分离辅助单位184个,精简企业富余人员29万人。

围绕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快进行技术改造,华晨宝马轿车、超大型油轮、朝柴3万台柴油机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鞍钢、本钢等52个振兴老工业基地重点国债项目获得国家批准,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后劲。

  坚持“一主三化”的发展思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按照“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在遭受严重春旱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达到1498万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调整为61.2∶38.8。

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新建水利设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人工造林553万亩,及时复垦开发土地,保持了耕地占补平衡。

全省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事企业发展到2000家,乡镇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9%。

筹措14亿元用于农村税费改革补助,全省农民人均减负52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放心、放开、放手”方针,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

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00亿元,增长14%,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88户。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社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以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物流体系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初步形成。

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促进了以沈阳为中心的三条旅游热线建设。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改造,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

赴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重点招商引资,举办了“台湾周”、“韩国周”、“海外学子创业周”等活动,成功承办了亚欧经济部长会议。

加强同国内兄弟省份的合作,在福建、山东等省开展了内联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果。

  以阜新为重点,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在国家的支持下,阜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全市GDP增长率连续两年超过20%,23个重点转型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2亿元,同时兴办引进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就业4.5万人。

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阜新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已完成70%,抚顺、本溪、北票等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第三,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新成绩。

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96.6万人。

积极探索建立经常性社会救助体系,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救助困难群众300多万人次。

努力为群众办实事,重点解决好住房、交通、供暖、医疗和就学等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

  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经过三年的艰苦工作,累计实现“并轨”人数175万人,累计做实个人账户基金88亿元,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688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59.6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去年,全省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部关闭,51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并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40.9亿元。

全省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全省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家提供了有益经验。

  第四,加强社会和公共事业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教育和科技事业加快推进。

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有所提升。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分别增长15%和18.5%,普通高校在校生达54.8万人。

成功举办和承办了中国制博会、中国软交会和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

开展同中科院和知名高校合作。

引进外国专家9600人次。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

辽宁艺术城破土动工,歌剧《苍原》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

“一宫三陵”等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全省广播电视宽带光纤网络开通,新闻出版事业更加繁荣。

竞技体育和群众性健身活动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获得18个奥运项目世界冠军、29项亚洲冠军和75项全国冠军。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07‰。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泛开展了“东北大振兴,辽宁怎么办”的大讨论和“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加快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进程。

人民群众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加大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力度,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取得新进展。

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沈大高速公路扩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将于今年9月建成通车。

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全部竣工,大伙房水库输水、丹庄高速公路和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第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

省政府坚持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不断完善。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2件,政协委员提案578件,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8%。

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取得新成绩,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

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大查办大案要案工作力度,坚决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处理了一批长期积压的大案要案。

加强隐蔽战线的斗争,依法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

认真调处信访案件,维护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加强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家关于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驻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中央驻辽单位,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固树立发展观念、市场观念和创新观念,始终保持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气势;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以稳定作保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必须坚持“五个统筹”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形成促发展、谋振兴的强大合力。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振兴的任务十分艰巨。

主要是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仍很突出,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县域经济发展不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困难人口较多,就业和社保压力很大;动迁征地、拖欠工资、涉法案件等社会热点问题较多。

在政府自身建设中,机关作风有待改善和加强,行政执法水平亟待提高,不同程度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甚至违法违纪等问题。

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

  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辽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省政府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组织有关部门着手调查研究和起草工作。

去年9月,省委召开了九届六次全会,确定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中央在去年11月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都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和专家学者意见基础上,形成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经省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研究,决定提交本次人代会审议,并请政协会议讨论。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努力把握三条原则。

一是注意指导性。

在确定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时,力求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全面贯彻省委要求,符合辽宁省情,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调动全省方方面面积极性,开创新局面,寻求新突破。

二是把握规律性。

把制定《规划》的过程作为对省情再认识、对发展思路再思考的过程,不断探索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三是增强操作性。

除制定总体规划外,还配套制定了11个专项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注意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使奋斗目标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

  《规划》包括绪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重点产业布局,主要任务和措施,组织领导等5个部分。

下面,我就主要内容作以介绍和说明。

  第一,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规划》提出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发〔2003〕11号文件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的努力,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基本实现工业化,为我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原则,这就是:

坚持观念、体制和机制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调整改造,加大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发挥老优势、增创新优势,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自力更生,在积极争取和落实好国家支持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规划》确定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目标,这就是: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到2010年,全省GDP达到11800亿元(按2002年价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GDP达到27000元。

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500元和55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初步实现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九五”期间,我省基本完成了以实现国企改革脱困目标为主题的“上篇”文章,“十五”期间,要完成以调整改造为主题的“中篇”文章,“十一五”期间,要做好以全面振兴为主题的“下篇”文章,到2010年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

  第二,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点产业布局

  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

根据全国战略布局和辽宁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把辽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同时要大力发展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1、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建设沈阳、大连两个装备制造业集聚地,其他各市依据自身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装备类产品和配套产品,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全省装备制造业布局优化、协调发展的格局。

加速发展汽车、船舶、轨道交通设备和航空航天器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数控机床、通用机械、电工电器和石化、冶金、重型矿山设备以及环保设备等基础设备与重大装备制造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成套水平;巩固和壮大军事装备制造业,构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到2010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2、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建设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立足现有基础,以提高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在搞好企业改革和改组的基础上,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替代进口、改善环境,实施调整改造,推动原材料工业结构集约化、大型化、高级化和系列化,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保持和拓展我省原材料工业的竞争优势。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生产基地,以化学建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基地。

到2010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3、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12%以上。

以7个农产品加工行业为重点,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中介评估、交通运输、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文化等服务业。

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8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在重点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省形成以两大基地和三大产业为经济支柱,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第三,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与振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保证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目标的实现,要重点做好10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要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投资和财税体制改革,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二是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走出去”战略,把扩大开放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根本途径和必要条件。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对内开放,特别是加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区域经济合作。

三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增添活力。

要按照“放心、放开、放手”的原则,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四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五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要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全省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六是统筹规划,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局面。

要加快沈阳经济区和“大大连”建设,发展临港经济形成沿海经济带,利用我省海岸线长、海域辽阔和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辽西北地区加快发展,逐步形成各地区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持续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七是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到2010年,全省资源型城市基本完成经济转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八是提高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要不断增强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改善城市功能和环境,同步推进经济振兴和生态环境建设。

九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十是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努力把辽宁建设成为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

  第四,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组织领导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全省经济工作的主题,《规划》在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分类指导,积极推进。

省市成立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各级政府要彻底转变职能,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带领人民奋发努力,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方面一致认为《规划》草案符合中央精神和辽宁实际,既坚持了高标准,也具有可行性。

我省已具备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体制基础、工作基础、人才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且世界经济全面复苏,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客观环境十分有利。

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使辽宁成为国内外投资合作的热点地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已经逐步显现。

现在全省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加快振兴的愿望十分强烈。

我们相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三、2004年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我省全面落实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各级政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个主题,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要力争好于去年,重点城市发展水平不低于东南沿海先进地区同类城市水平。

改革开放要迈出新步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突破,各项社会事业要有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提高,确保高起点快起步开局,高水平跨越式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伟业有一个良好开端。

  按照上述的总体要求,2004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省GDP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8%,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继续坚持“工业强省”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在振兴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加快建设“两大基地”。

尽快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与措施,努力使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树立起新形象。

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