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3227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防腐剂 增稠剂 膨松剂.docx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防腐剂增稠剂膨松剂

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

(添加剂不等于食品添加剂!

另外,根据《食品安全法》,“为增强营养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称为"强化剂”。

因此,在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实验有哪些内容

10个试验内容: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2.遗传毒性试验

3.28天经口毒性试验

4.90天经口毒性试验

5.致畸试验

6.生殖毒性试验和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7.毒性动力学试验

8.慢性毒性试验

9.致癌试验

10.慢性毒性和致癌合并试验

四大毒性检验

1.急性毒性实验2.遗传毒性试验3.亚慢性毒性实验4.慢性毒性实验

二.防腐剂

防腐剂:

一类能防止或延缓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藏期的物质。

主要用于防止食品在储藏、流通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引起的腐败变质。

(防腐剂又叫抗微生物剂)

1.食品变质:

是指在某些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下,食品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2.食品变质的原因:

①空气的氧化作用②食品内部所含氧化酶的作用③污染了微生物(最重要的原因)④昆虫的侵蚀、繁殖和有害物质的直接或间接污染

3.防腐剂种类(共26种)

天然防腐剂:

纳他霉素、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

化学合成防腐剂:

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丙酸及其盐类、脱氢Z酸及其钠盐、硫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

(占多数)

最常用的是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

三.抗氧化剂

1.什么是食品氧化

含油量高的食物在空气中放久了会出现“哈喇味"哈喇味是富含油脂的食物腐败变质的信号。

大豆制品有豆腥味也是脂类氧化的结果。

切开后食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在氧气作用下很快发生反应酶促褐变

2.食品氧化危害:

01.感官品质变化02.影响风味03.影响营养价值04.产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3.防止氧化方法:

01密封避光包装02隔离氧气03.真空包装04.低温存放05.添加抗氧化剂

4.添加抗氧化剂的优势

可以直接添加到油脂中,清除自由基,不受包装开不开启的影响;并且用量少,对食品的感官品质(包括气味、口感、色泽)没有影响大多数抗氧化剂可以配成溶液,然后对食品进行浸泡

5.抗氧化剂种类

列入GB 2760-2014里的抗氧化剂有: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钙.没食子酸丙酯(PG)、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茶多酚、植酸及植酸钠、甘草抗氧化物、磷脂、维生素E (即生育酚)、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抗氧化物等29种。

6.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植酸、磷脂、竹叶抗氧化物、天然维生素E,以及微生物发酵产的维生素C等。

7.化学合成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四.酸度调节剂

定义:

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改变酸碱度(酸度调节剂≠酸味剂酸味剂只是酸度调节剂中的一种)

1.酸度调节剂种类

01.酸:

无机酸:

无机酸磷酸(可乐饮料的特征酸)、盐酸

有机酸:

柠檬酸、乳酸、苹果酸、乙酸、冰乙酸、富马酸、偏酒石酸、已二酸…

02.碱:

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03.盐:

柠檬酸一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焦磷酸钠、磷酸二氧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乳酸钙、硫酸钙、乙酸钠、三聚磷酸钠,葡萄糖酸钠.…

(有机酸是主要的酸味剂)。

柠檬酸(柑橘类水果的特征酸)。

乳酸(酸奶和泡菜的特征酸),苹果酸 (苹果的特征酸)乙酸(酿造醋的特征酸)。

偏酒石酸(葡萄酒的特征酸)。

富马酸等,可以是来自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

安全性很高。

五.甜味剂

赋予食品甜味物质

1.什么是甜味剂的甜度:

甜度是甜味剂的重要质量指标.甜度不能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定量测定,只能凭人们的味觉感官判断.目前还没有表示甜度绝对值的标准.以蔗糖为标准,设蔗糖的甜度为1或100,其它甜味剂的甜度是以此为标准的相对甜度

2.分类

01.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高果糖浆等糖是重要的营养素、食品原料,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02.天然甜味剂安全可靠,但缺点是热量值高、易引起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而且甜度低、成本高,其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03.根据来源分类

天然甜味剂

糖类甜味剂:

001.糖类:

如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高果糖浆等(不是食品添加剂)

002.糖醇:

如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

非糖类甜味剂:

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罗汉果甜苷

人工合成甜味剂:

如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

04.根据营养价值分类

营养型甜味剂:

001糖类:

如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高果糖浆等(不是食品添加剂)

002.糖醇:

如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

非营养型甜味剂:

001天然甜味剂:

如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

罗汉果甜苷

002合成甜味剂:

如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婴幼儿食品、绿色食品中禁止使用糖精钠)

六.增味剂

增味剂:

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

1.增味剂如何分类

增味剂主要分为有机酸类、核苷酸类和天然产物提取类三种。

01.有机酸类:

(谷氨酸钠(味精)、氨基乙酸(即甘氨酸)L-丙氨酸、琥珀酸二钠

02.核苷酸类:

(5-肌苷酸二钠(I) 、5-鸟苷酸二钠(G)、5-呈味核苷酸二钠(也称I+G))

03.天然产物提取物:

(酵母抽提物 (酵毋精)、蘑菇抽提物、辣椒油树脂)

2.味精不是化学合成的产品,而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得到的谷氨酸钠结晶。

七.着色剂

着色剂:

又称食品色素,是赋予食品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1.着色剂分类(我国允许使用食品着色剂有70种)

01.天然色素(大多数)

001.植物色素(主要):

如甜莱红、姜黄素、β-胡萝卜素、栀子黄、辣椒红、番茄红、葡萄红等

植物色素的优点:

(1)多数安全性高

(2)大多是花青素类、类胡萝卜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3)着色色彩比较自然

植物色素的缺点:

(1)大部分植物色素的染着力较差,着色不易均匀,颜色不如合成色素鲜丽明亮

(2)大部分植物色素对光、热、氧、微生物、酸碱度、金属离子敏感,稳定性差(3)提取加工过程中,它自身的结构可能发生改变,或者混入其他杂质,导致可能存在一定的毒性。

(4)生产成本高

002.动物色素:

如紫胶红、胭脂虫红等

003.微生物类:

如红曲红等

02.合成色素

中国允许使用的11种化学合成色素:

柠檬黄、喹啉黄、日落黄、偶氮玉红、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诱惑红、靛蓝、亮蓝、新红

合成色素的优点:

(1)色泽鲜艳、着色力强、坚牢度大、不容易退色、稳定性好、

(2)价格低廉、使用量低、

合成色素的缺点:

(1)其安全性引起人们关注

2.什么是铝色淀

铝色淀:

将水溶性色素(即合成着色剂)沉淀在不溶性基质氧化铝_上所制备得到的特殊色素制品。

◆铝色淀不被人体吸收因而毒性较小,还能提高色素对光、热、盐等的钝性,比原来允许使用的色素的性能强。

八.护色剂

护色剂:

是指能与肉及肉制品中的呈色物质发生作用,使其在食品加工、贮藏等过程中不被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或呈色剂。

(肌红蛋白是唯一的数量大到足以使原料肉着色的色素,即,原料肉的红色来源于肌红蛋白。

护色剂本身不具有肉的鲜红色。

1.护色剂有哪些

最常用的护色剂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两大类。

即:

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在使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护色时,最好同时使用护色助剂。

2.护色助剂

 护色助剂是指本身并无发色功能,但与护色剂配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护色效果,同时可降低护色剂的使用量从而提高其安全性的一类物质。

(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是最常用的护色助剂。

3.亚硝酸钠的毒性

(1)亚硝酸钠的急性毒性

●60kg成人的中毒量为0.3-0.5g,致死量为3g,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暂定为0~0.2mg/kg体重。

●大量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会与血红蛋白的低价铁(Fe2+) 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严重时可窒息死亡。

●亚硝酸盐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对血管舒缓中枢有麻痹作用,毒性大。

潜伏期仅0.5-1小时。

(2)形成亚硝胺

●亚硝酸盐在人和动物的胃肠内还会与蛋白质代谢产物中的仲胺反应生成亚硝胺。

●亚硝胺对人体和动物有很强的致癌性和毒性,有的甚至可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和婴儿

4.亚硝酸钠的作用

(1) 护色作用

(2)抑菌作用亚硝酸钠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色乳杆菌等有特殊的抑制其增殖和产毒作用。

这是使用亚硝酸盐的重要理由。

因此,亚硝酸钠在食品添加剂中还有防腐剂的功能。

(3)增强肉制品特殊风味(4)可缩短煮肉时间

九.食品香精香料

1.什么是香料?

什么是香精?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01.香料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

不包括只产生甜味、酸味或咸味的物质,也不包括增味剂。

香味是香气、味道和口感的综合效果。

001.天然香料(393种)

0001.动物:

麝香、龙涎香、海狸香(食品中基本不用)

0002.植物:

玫瑰花油、柠檬油、茉莉浸膏、橘子油、桂花浸膏、甜橙油、薄荷素油、L-薄荷脑桉叶油、枣子酊等

02.人工合成香料(1477种)

001:

香兰素、乙基香兰素、麦芽酚、肉桂醇、苯甲醛、柠檬醛、丙酸乙酯、DL-薄荷脑、苯甲醇、苯乙醇丁酸异戊酯等

002.香精也叫调和香料,是由香料和相应辅料构成的具有特定香气和/或香味的复杂混合物。

◆除了香兰素、苯甲醛和DL薄荷脑等少数香料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加香,不需要辅料外,其他香料都不能单独使用,需配制成香精使用。

◆香精一般不直接用于消费,而是用于食品加工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食用香精分类

01.食用香精包括食品用香精、饲料用香精、接触口腔和嘴唇用香精。

➢饲料用香精:

专门用于各类动物饲料加香的食用香精。

➢接触口腔和嘴唇用香精:

如牙膏、漱口水、唇膏、餐具洗涤剂用香精。

02.按照用途可分为焙烤食品香精、软饮料香精、糖果香精、肉制品香精、奶制品香精、调味品香精等。

每一类还可以再细分,例如奶制品香精可分为牛奶香精,酸奶香精、奶油香精、黄油香精、奶酪香精等。

03.根据香型,可以分为花香型、果香型、柑橘型、薄荷型、豆香型、辛香型、奶香型、肉香型、坚果型、蔬菜型等。

3.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

(1)凡添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应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示。

(2)食品用香料、香精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实际使用量并不高而且有自我设限(3)以下食品没有加香的必要,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

(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稀奶油、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猪油、牛油、鱼油及其它动物脂肪)、无水黄油、无水乳脂、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冷冻蔬菜、新鲜食用菌和藻类、冷冻食用菌和藻类、原粮、大米、小麦粉、杂粮粉、食用淀粉、生鲜肉、鲜水产、鲜蛋、食糖、蜂蜜、盐及代盐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它饮用水等。

但是,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各种奶酪允许使用食品香料、香精。

)(4)凡使用范围涵盖0-6个月婴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十.乳化剂

乳化剂:

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一-端是亲水的,另一端是亲油的,因此才能将油和水融合在一起。

1.常用的乳化剂有哪些?

01.常用的有:

(1)有蔗糖脂肪酸酯

(2) 单、双、三甘油脂肪酸酯(3)司盘类乳化剂(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的商品名)(4)吐温类乳化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5)大豆磷脂、改性大豆磷脂(6)硬脂酰乳酸钙、硬脂酰乳酸钠(7)丙二醇脂肪酸酯(8)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9)甘油双乙酰酒石酸单酯

02.按来源可分为天然乳化剂和人工合成乳化剂。

天然乳化剂:

大豆磷脂

人工合成乳化剂:

蔗糖脂肪酸酯、司盘类、吐温类、硬脂酰乳酸钙等

2.乳化剂常用在的食品:

01.饮料02.面包等淀粉制品03.巧克力糖果04.速溶食品05.冰淇淋06.奶油与人造奶油07.肉制品08.乳与乳制品

十一.增稠剂

增稠剂:

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其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又称为食品胶。

1.法定许可使用的增稠剂有哪些?

01.天然

001动物:

明胶、酪蛋白(又称干酪素)蛋白质

002.植物:

瓜尔胶、槐豆胶、罗望子胶、决明子胶、亚麻籽胶、刺云实胶、沙蒿胶、田菁胶、阿拉伯胶、刺梧桐胶、果胶、微晶纤维素

003.海藻:

琼脂、褐藻胶、鹿角藻胶、红藻胶等

004.微生物:

黄原胶、普鲁兰、聚葡萄糖、可得然胶等

(多数属于膳食纤维范畴,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02.合成半合成

001.淀粉衍生物:

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磷酸酯钠、羟丙基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氧化淀粉、酸处理淀粉

002.纤维素衍生物:

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

003.海藻酸衍生物:

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钙、海藻酸丙二醇酯

004甲壳素衍生物:

壳聚糖005.其他:

聚丙烯酸钠

2.增稠剂有哪些作用?

1、增稠作用2、凝胶作用3、提高起泡性和稳定性4、黏合作用5、成膜作用6、保水作用7、膳食纤维作用8、矫味作用(增稠剂对一些不良气味有掩蔽作用,其中环糊精效果最好。

决不能将增稠剂用于掩盖已腐败变质的食品的异味)

十二.稳定剂与凝固剂

稳定剂和凝固剂:

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降低或消除其流动性,增强食品黏性固形物的一类物质。

1.稳定剂与凝固剂作用

(1)凝固作用:

使豆浆凝固为不溶性凝胶状物的豆腐脑。

包括用盐卤(氯化镁、氯化钙)、石膏(硫酸钙)或葡萄糖酸-8-内酯作为凝固剂。

凝固剂是稳定剂中的一种。

(2)果蔬硬化作用:

常用的有各种钙盐,例如氯化钙、乳酸钙等,能和果蔬中的果胶酸反应生成凝胶状不溶性的果胶酸钙,保证了果蔬加工制品的脆度和硬度。

(3)保湿作用:

丙二醇可在糕点、生湿面制品中保持水分,增加面制品的柔韧性,提高乳化性和稳定性。

(4)罐头除氧作用:

柠檬酸亚锡-钠用于蘑菇等果蔬罐头中,能逐渐与罐头:

中的残留氧发生作用,起到抗氧化,保护色泽和风味的作用。

(5)螯合作用:

磷酸盐类、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以和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防止由金属离子导致的脱色、氧化、酸败、浑浊,提高食品的质量稳定性。

十三.膨松剂

膨松剂:

又称疏松剂、膨胀剂、起发粉,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蓬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1.可以使用的膨松剂有哪些

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D-甘露桔醇乳酸钠酒石酸氢钾聚葡萄精山梨糖醇山梨糖醇液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磷酸焦磷酸二氧二钠焦磷酸钠硝酸氢钙磷酸气钾碳酸镁磷酸氢二铰磷酸氢二钾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三钾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三钠,磷酸氢二钠碳酸氢铵(又名臭粉、食臭粉)焦磷酸四钾,焦磷酸氢三钠聚偏磷酸钾酸式焦磷酸钙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重碱)羟丙基淀粉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銨(又名铵明矾)碳酸铵

2.特点

01.都是化学膨松剂

02.膨松剂是一-类能产生气体的食用化学物质,在溶液中呈一 定的酸碱性。

03.根据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可分为碱性膨松剂和酸性膨松剂。

碱性膨松剂主要是指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例如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铵、碳酸氢铵(俗称"臭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04.酸性膨松剂是指酒石酸氢钾、钾明矾、铵明矾、磷酸氢钙等。

(禁止在面条、馒头、包子、发糕、膨化食品(例如爆米花、雪饼、薯片、虾条、桃酥、蛋卷等)、饼干等食品中使用明矾(包括钾明矾和铵明矾))

3.根据所含化学成分的数量,膨松剂可分为单一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

01.单一膨松剂:

 一般为碱性膨松剂,价格低廉,保存性好,使用方便。

02.碳酸氢钠加入食品中经烘烤加热产生二氧化碳,在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孔性组织,体积增大,使面包、蛋糕等食品柔软富有弹性,使饼干酥松,口感好。

4.什么是无铝膨松剂?

无铝膨松剂并不是不含铝,而是铝含量比较低,小于100毫克/千克。

它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含明矾、臭粉等物质

(2)效率比较好(3)成品在外观和口味上都比较优质。

(4)用法简单(直接随料加入),用量只有常规发泡粉的一半。

(5)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油条、面包、饼干、馒头、蛋糕、泡芙、粉条等面食。

十四.酶制剂

酶制剂:

从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者由传统以及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1.酶制剂特点: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酶是生物细胞合成的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因其来源于生物体,因此通常被称作“生物催化剂”。

酶除了催化作用外,还有很多优点,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

(1) 高效性:

一点点酶就可以起到大效果

(2)专一性:

即一种酶只分解所对应的一-种物质

(3)反应条件温和:

酶的应用条件没有特殊的要求,通常只要常温下就能进行

2.食品工业用酶的来源:

(1)来源于动物的酶

01.磷脂酶:

猪胰腺

02.凝乳酶:

小牛、羊或羔羊的皱胃

03.胃蛋白酶:

猪、小牛、小羊、禽类的胃组织

04.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

猪或牛的胰腺

05.脂肪酶:

小牛或小羊的唾液腺或前胃组织

(动物来源酶成本较高。

(2) 来源于植物的酶

01.β淀粉酶:

大麦、山芋、大豆、小麦和麦芽

02.菠萝蛋白酶:

菠萝

03.木瓜蛋白酶:

木瓜

(3)来源于微生物发酵法产生的酶,绝大多数食品酶制剂都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

(在国标里,所规定的酶必须是来源于指定的微生物中的,才能用于食品加工工业)

2.酶制剂安全性

酶制剂是安全的:

■来源于动物、 植物可食部位的酶制剂-般不需要做毒理学试验。

■ 来自于微生物的酶制剂,只要是符合GB 2760-2014中规定的菌种就是安全的。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酶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会被水解成氨基酸,然后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十五.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

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营养素:

是指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包括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1.营养强化剂的种类:

01.必矿物质类:

如钙、铁、锌、硒、镁、钾、钠、铜等。

02.维生素类:

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叶酸、泛酸、生物素等。

03.必氨基酸类:

如牛磺酸、赖氨酸等。

04.其它营养素类:

如y~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1 =碳六烯酸(DHA) 、卵磷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

2.添加营养强化剂的目的:

01、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

02、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相当规模的人群出现某些营养素摄入水平低或缺乏,通过强化可以改善其摄入水平低或缺乏导致的健康影响。

03、某些人群由于饮食习惯和(或) 其他原因可能出现某些营养素摄入量水平低或缺乏,通过强化可以改善其摄入水平低或缺乏导致的健康影响。

04、补充和调整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营养素和 (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

3.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

01、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不应导致人群食用后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摄入过量或不均衡,不应导致任何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代谢异常。

(不是所有食物都要使用营养强化剂,不能过量添加营养强化剂,营养强化剂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02、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不应鼓励和引|导与国家营养政策相悖的食品消费模式。

03、添加到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应能在特定的储存、运输和食用条件下保持质量的稳定

04、添加到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不应导致食品一般特性如色泽、滋味、气味、烹调特性等发生明显不良改变。

05、不应通过使用营养强化剂夸大食品中某-营养成分的含量或作用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同时对营养强化剂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允许使用的化合物来源等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06.特别提醒: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营养强化食品,如果不缺某种营养素,就没有必要补充,否则会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