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4461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docx

第二单元第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课讲稿

 

第二单元第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南京商业学校教案

授课日期

2015年9月14日第5周

时数

2

课型

新课

课题

第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教学

 

目标

1、认知: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等;

2、情感体验:

认同党和国家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爱护环境资源,养成环保习惯,拥护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3、运用:

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与发展的实际问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教学难点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教学资源

课本,练习指导书,网络

教法与学法

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学情分析

(含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板书

设计

一、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教后记

通过讲授、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的奋斗目标等基本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增强节约和忧患意识。

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包括课外作业和板书设计)

师生活动

(Ⅰ)导入新课

通过第4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这让我们明白:

从经济制度看,我国经济生活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上进行的。

当我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当前的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Ⅱ)讲授新课

第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

(1)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9.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011年美国159242万亿美元,中国China(PRC)74261万亿美元(471564亿元RMB)汇率为6.35,日本59743万亿美元。

(2)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

(3)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2011年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

(4)外贸规模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2011年出口世界第1位,进口仅次于美国,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181万亿美元。

(5)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上面五组数据表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是,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占一定比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的提出及含义

小康的提出: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小康的含义: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意劳止,汔可小康”,是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过上不愁吃、不愁穿,并略有结余的生活。

现代意义的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

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

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随着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党中央及尸体吹我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社会更加宽裕;

第二步:

再经过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资料: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

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

据2004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

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学生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

说明了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三步:

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三步走”的战略是对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新“三步走”战略是对邓小平分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时间: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经济实力: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

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政治文化:

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权利更加充分,公民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更高,充满活力和安定团结的国家。

国际关系:

更加对外开放,更加具备亲和力、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意义

标志着我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到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

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复兴。

4、全面小康的特点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在近代发展中却大大落后了。

当18世纪和19世纪西方国家纷纷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时,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进程。

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建立知识的近百年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到10%。

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

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种工业化缺乏可持续的推动力,占人口80%以上的劳动者仍然依靠手工劳动。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才真正步入了快车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工业化插上了翅膀,国民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递增,农业人口以年均近1%的速度递减,城市人口从站总人口的17.6%上升到2008年近45%。

但是,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仍按存在科学技术相对缓慢,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协调,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对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重视不够等问题。

1、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内容。

2、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就是坚持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3、树立科学发展观

必要性: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

(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材料: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圆;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防止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以来进口。

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

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

 

中国美国

1、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关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

必须做到:

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由原来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又一关键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保持东部继续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部老工业基地;开发西部地区。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阅读材料:

日本每年要用掉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其中90%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

需要采伐数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森林,很少用自己的森林生产一次性筷子,中国森林覆盖率仅仅18%,却成了日本一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国。

2006年3月,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限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价格上升了50%,日本餐饮业面临着“筷子荒”。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含义

生产上的“集约”:

建立以节约使用土地和水资源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

消费上的“节省”:

建立以杜绝浪费和资源循环使用为中心的消费体系。

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态,其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完善产业政策,加强市场监督,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

4、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消费的要求

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文化氛围,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习惯。

课堂小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课堂作业:

1、请观察你身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分组收集有关资料,每组自制一份主题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小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3、课后复习本课的重点、难点,预习下次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