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597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艺术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西方艺术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艺术史.docx

《西方艺术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艺术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艺术史.docx

西方艺术史

课程简介:

西方艺术史是一门以艺术风格为主线介绍西方艺术流派发生、发展和延续的课程,其基本素材是时代背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在内容和结构上,以时间序列为基准,划分为六讲,分别是:

艺术风格的奠基—古希腊罗马艺术和中世纪艺术、艺术风格的独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艺术风格的装饰—巴洛克艺术和罗可可艺术、艺术风格的满实—十九世纪的艺术、艺术风格的裂变—二十世纪的艺术。

作为艺术史的基本理解,全部内容是透过一个以艺术品为中心的三层同心圆结构展示出来的:

艺术风格的转移切换、艺术运动的此起彼伏和思想文化的层浪递进。

通过该课程的习修,努力达到三点效果:

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形成常识性与框架性的了解;对艺术问题形成自己综合性和独到性的见解;对个人的审美风格和设计实践给予足够的启示。

1、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西方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培养和丰富学生艺术修养,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实现人生素质的适度提升。

2、教学内容:

西方艺术史的主线是展示和分析艺术风格的生成和演变,基础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在教学安排上分成一个导论和三大板块:

古代和中世纪,安排一讲:

艺术风格的奠基—古希腊罗马艺术和中世纪艺术;近代艺术,分两讲:

艺术风格的独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艺术风格的装饰—巴洛克艺术和罗可可艺术;现代艺术,分两讲:

艺术风格的满实—十九世纪的艺术、艺术风格的裂变—二十世纪的艺术。

 

第一讲  当艺术和历史相遇——诠释西方艺术发展史的新视角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了解西方艺术史课程的基本模型,对艺术风格的发生、发展和延续形成常识性的铺垫。

重点和难点问题:

如何理解艺术史的内涵?

课堂设计:

4个学时。

以讲授为主,结合相应内容,适量的课堂交流。

一、          艺术品和环境。

艺术是通过作品展现出来的,从一部作品的诞生到一个

艺术流派的形成,都有其原因。

艺术品不应仅仅作为孤立的、丰富博物馆的文化物品而出现。

它的存在与产生它的社会有关,因此,这部艺术史努力把它投人自己的环境背景之中。

不过,艺术品的复杂性使人不可能仅只运用严格的科学分析的办法就可以了事。

艺术家在反映和模仿,同时也在创造:

从中产生其作品的各种意义。

对艺术作品进行富有意义的分析,将是我们的基础,而结论也蕴涵在其中。

二、          艺术史和本质。

一部艺术史并非直线一般,而是在外部的影响下,一次

又一次地展开。

地理上的暂时性组合在不停地改变着艺术的形式与功能。

作为艺术史的基本理解,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艺术风格的转移切换、艺术运动的此起彼伏和思想文化的层浪递进。

一个同心圆结构。

1、艺术风格的转移切换。

当我们把艺术放置在时间的进程中,其所展现出来的首先是一种艺术风格的转移和切换。

只有把握住这种风格的变换,才能理解艺术的核心。

因此用提炼、概括的方式描绘和分析各种流派、时期,为风格下定义,为鉴别风格提供便利。

2、艺术运动的此起彼伏。

艺术风格背后深藏的是艺术运动,因此艺术的发展又是艺术运动的发展史。

“背景”阐明历史的、社会学的和文化的史实,由此使人理解被研究的艺术运动。

在艺术上,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集中的、瞬间的价值命里注定要被永久性所超越。

这种持久性乃是艺术的一大标准,从中产生出神秘感来。

3、思想文化的层浪递进。

艺术运动背后深藏的是思想文化。

每一个时代有都自身标志性的思潮,并以此作为区别于其他时代的核心文化主题。

而艺术史所展现的最为深刻的内容就是思想文化。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艺术品是环境的结果?

2、如何理解艺术史的内涵?

参考书: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西方艺术史》教学大纲  第二讲 艺术风格的奠基—古

第二讲 艺术风格的奠基——古希腊罗马艺术和中世纪艺术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了解西方艺术史的基础和根源,对古希腊罗马艺术和中世纪艺术的特性与风格形成一般性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问题:

古希腊罗马艺术和中世纪艺术的风格内涵与差异。

课堂设计:

4个学时。

以讲授为主,结合相应内容,适量的课堂交流。

 

一、西方艺术的奠基者——古希腊罗马艺术

1、古希腊罗马的背景介绍。

古代主要是指从公元前4000年出现文字而开始的一部分历史时期。

它延续不断,直至476年罗马帝国崩溃,最后一位皇帝下台。

这里有一种缓慢的演变,它以罗马帝国皈依基督教作为标志。

2、希腊艺术的风格。

希腊艺术指的是古希腊文明的艺术作品,米诺斯和迈锡尼艺术则肯定构成了它的起源。

因此,把希腊艺术的诞生放在公元前9世纪左右几何时期的开始时是恰当的。

希腊艺术在公元前5世纪古典时期达到鼎盛,成为程式。

城市的诞生与发展导致了一种宏伟艺术,而它又随着国家的形成和帝国的建立而变得日益丰富。

建筑和雕塑是主要代表。

建筑以神庙为主,主要有“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两种。

巴底农神庙标志着这一古典建筑的顶峰。

雕塑的风格核心是动态造型,米隆的《掷铁饼者》发展了体态律动的原则。

3、罗马艺术风格。

罗马艺术是在罗马城,并从公元前2~公元4世纪初在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

罗马艺术在建筑、雕塑、装饰艺术领域均符合于一些基本原则,它们在其风格化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方面没有明显的演变。

在艺术创造的各个领域的源头上都是对于完整无缺深切关注,对于宏伟气魄的酷爱。

罗马艺术所追求的首先是实用和气魄。

罗马建筑的特有的个性:

拱、穹、并且最终做出了穹窿顶。

肖像性是罗马艺术最为独特之处,罗马精神不是注重表现一个具有共性的人,而是要突出个人和个性。

二、西方艺术的圣化者——中世纪艺术。

1、中世纪的背景介绍。

中世纪包括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这段时间,它始于古代结束之时,以479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作为标志,结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黎明。

中世纪标志着西方最终进入基督教时代。

在古代结束之时,早期基督教艺术确定了即将诞生的基督教圣像画的基础。

2、拜占廷艺术风格。

三世纪初,诞生了最初的基督教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

全力歌颂上帝和皇帝,拜占廷艺术在6世纪时达到盛期,并在近1000年中深入到罗马帝国的东半部。

其艺术风格主要是装饰。

他们的艺术语言主要通过抽象的形式或动物的形状反映出丰富的想象力。

远远地离开古代的现实主义,拜占廷艺术在早期基督教艺术美学演变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它浸透了象征主义,确定了直至今日的基督教圣像艺术。

建筑、镶嵌面和壁画等。

3、罗曼艺术风格。

在公元1000年左右,入侵的危险被排除了,世界变得稳定起来,基督教的西方获得一种新的平衡。

它在艺术的进展以两种面貌反映出来:

在神圣帝国诞生一种比较匀衡的帝王艺术;同时在西方其余的地方进行着各种各样创新的实验,它们成为罗曼艺术的母体。

罗曼艺术进入成熟期,12世纪又达到鼎盛。

4、哥特艺术风格。

“哥特”首先用于建筑,然后用于艺术总体,最后用于该时期的一切文化。

哥特艺术诞生于12世纪中叶由苏热教士倡议建造圣德尼大教堂神殿之时,它迅速地在法兰西王国放出光彩,并照耀了整个欧洲。

统治建筑的是燃烧的哥特式。

其新颖不在于建筑物的结构,而在于它的丰盛繁茂的装饰。

这也是欧洲到处时髦的风格。

典型如米兰大教堂。

思考题:

1、希腊艺术和罗马艺术的风格?

2、中世纪艺术是怎样为基督教服务的?

参考书: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房龙—《西方美术史》

第三讲 艺术风格的独立主张——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对文艺复兴艺术的了解,储备艺术常识的同时发现人的独立性及意义。

重点和难点问题:

文艺复兴艺术的风格内涵和影响。

课堂设计:

4个学时。

以讲授为主,结合相应内容,适量的课堂交流。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介绍。

艺术风格的独立开始于文艺复兴,因为人成为第一对象。

它乃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便可分辨出来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运动。

它被历史学家、哲人、作家、政治家、艺术家们设计出来,在15世纪和16世纪上半叶得到发展并传播,从而彻底地改变了欧洲面貌。

文艺复兴是一场复杂的运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主要特点是想要全面复活古代的意旨。

与中世纪截然不同之处在于这时处于思维中心的不再是神而是人。

对于人的伟大信念使这些学者获得了这个称呼:

人文主义者。

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努力,诞生于对人的兴趣、对人体形状的探讨和对个性的表现之中。

这种写实乃是文艺复兴的主要目标。

在简单的几何形的组合之中体现出整体的清晰明确。

二、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

建筑、雕塑和绘画成为在文艺复兴艺术中集中体现,在不同时期分别达到了自己的辉煌。

1、文艺复兴的建筑。

最为古典的标志,均匀和结构的和谐。

完美的典型。

2、文艺复兴的雕塑。

作品表现出一种不同的艺术感觉,蓬勃朝气和逼真表现占据了这一感觉的中心地位。

3、文艺复兴的绘画。

独立自主地发展,尤其是在透视方面。

由于调色油、画架和画布的应用,绘画更有了特别的飞跃。

马萨乔的圣母堂壁画《三位一体》、波提切利创作了第一幅真正的女裸体画《维纳斯的诞生》、提香使威尼斯绘画达到顶峰,《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等。

三、文艺复兴的艺术大师。

文艺复兴是一个大师群耀的时代,也是杰作丰产的时代。

通常将达芬奇、拉菲尔和米盖朗其罗称为文艺复兴的三个大师。

1、达芬奇的精确和标致。

他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承前启后。

他首先关注的是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形体被笼罩在半调子薄雾之中,通过柔和的、微妙的层次而显现出来。

整幅构图都沉浸在虚幻和曼妙的明暗之中,用光的技术在里面起了根本作用。

《蒙娜里莎》、《岩间圣母》和《最后和晚餐》都是如此。

2、拉斐尔的艺术风格。

拉斐尔在该时代大师之中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他创造了一种丰富博大的艺术,以具有表现力的素描为基础,带有别致的诗情画意,这在他笔下的圣母图和肖像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拉斐尔艺术愈来愈强的智识化以及作品中大量柔软的方面使样式主义画家们吸收起来并不感到完全新奇。

3、米盖朗其罗的艺术道路。

米开朗基罗的创造性光辉闪烁于各个方面。

佛罗伦萨圣罗伦佐教堂中美迪奇家庙的全组雕刻,特别是带寓意的人体《朝》、《夕》、《日》、《夜》,拉长着和拼命扭曲着比例关系。

 

思考题:

1、如何看待人在文艺复兴艺术中的地位?

2、文艺复兴艺术的精髓是什么?

参考书: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付雷—《世界美术作品二十讲》

第四讲 艺术风格的装饰——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艺术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了解西方艺术史中的装饰主张,对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风格形成一般性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问题:

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风格的特征与差异。

课堂设计:

4个学时。

以讲授为主,结合相应内容,适量的课堂交流。

 

一、样式主义的时代。

样式主义不是一个协调一致的运动,而是由一些孤立的艺术创作进行的个人实验所达到的顶峰。

样式主义便表现为一个对西方文明的艺术给予总结和思考的时期,样式主义被我们用来确指从1520年左右到16世纪末的艺术创作(主要是指绘画)。

装饰性是主题。

柯雷乔在他的敏锐感觉和对强劲形状、华丽色彩的酷爱使他成为样式主义的大师。

二、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一词是指形状不规则的东方珍珠。

表示独特、个别、任意的概念,可以指物件,也可以指思想以及表达方式。

巴洛克是16世纪末的文化现象,它亦标志着直至1760年左右的欧洲文明。

在近两个世纪中,全欧洲都变为了巴洛克,并通过它构成世界的主要部分。

它被赋予了促进集体激情的任务,通过令人眩晕的意义使信徒们得以满足。

这样出现的艺术实在是戏剧性的。

一种无可制服的强劲冲力对立于文艺复兴的明确和理性。

它酷爱曲线和斜线,剧烈扭转,做壮观的游戏,展示一切可以造成人们惊奇赞叹的东西。

它不仅只是一种风格,而更是一种趣味。

鲁本斯的作品风格。

力量、激情、肉感都由极其强烈的颜色带出,且饱含宗教感情,《竖立十字架》和《牧人崇拜》等。

伦勃朗的作品风格。

集中强烈的明暗和既火热又阴暗的非凡色彩,更把丰富的程式、强烈的概括、刻划独特人物心理的艺术发扬光大,《解剖学课》、《夜巡》、《呢绒商会》等。

三、罗可可风格。

一种新的样式趣味,罗可可风格,即对岩洞、贝壳、钟乳石的模仿,被引入18世纪初开始的欧洲室内装饰。

其最突出之处应该数那种压抑不住的喜悦,它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装饰艺术领域,哺育出一种强烈的创造性。

罗可可竟最先出现于法兰西。

   布歇的作品风格。

爽快地、无保留地把罗可可的轻佻植入高雅的任性,如《狄安娜沐浴》、《带鹿的公园》等。

思考题:

1、如何看待样式主义在艺术史中的地位?

2、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风格的艺术精髓是什么?

参考书: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付雷—《世界美术作品二十讲》

 

第五讲 艺术风格的满实——十九世纪的艺术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了解十九世纪艺术的主要特征,并对其中的对立性倾向形成深度的发掘。

重点和难点问题:

十九世纪艺术对立性倾向的展开深度与广度。

课堂设计:

8个学时。

以讲授为主,结合相应内容,适量的课堂交流。

 

一、十九世纪的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的思想与文化背景介绍。

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导致了艺术运动的多极性特征。

二、古典与浪漫的对阵。

对于希腊文明的重新发现推动人们返朴归真,这便导致新古典主义的产生。

对于自我的高度崇拜产生了浪漫主义的艺术。

古典与浪漫形成十九世纪的第一对阵。

1、古典主义的艺术主张和风格。

该运动寻求以绝对美的理论作为基础的美学理想。

艺术家追求的首先是明确、平衡和形的简洁。

德国的温克尔曼以科学的方式审视了古代艺术收藏,提出现代考古学的基础理论。

大卫和安格尔成为艺术风格的集大成者:

明确的构思,通过有条不紊、对称、准确的比例达到结构简洁。

大卫的风格。

在绘画中,对于古典要以形为核心,《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萨宾女人》、《马拉之死》。

他笔下的人物不是表现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创造出典型性格,要求通过去掉一切装饰方面和娇柔甜美的表现来达到理想。

安格尔的风格。

通过对着模特儿写生来探索比例关系的和谐,笔下的人体重新获得了坚实感和色彩感,并把优雅结合于对阴影部分的巧妙处理。

2、浪漫主义的艺术主张和风格。

在艺术上,浪漫主义抛弃了希腊罗马典范,表现为对新古典主义专制的逆反。

浪漫主义标志着与往昔一切想法的彻底决裂。

它宣告了人和个性的先于一切的地位。

它以强烈的感觉、激情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

德拉克罗瓦和弗里德里希成为典型,德拉克罗瓦的风格。

一生都从浪漫主义文学中吸取灵感,并从中取材。

宏大的场面和紧张的气氛,《萨达纳巴尔之死》、《自由女神指引人民》、《希阿岛的屠杀》等。

弗里德里希的风格。

浪漫题材亦引起了对废墟及其神秘感的兴趣,《橡树》系列最为典型。

二、现实与印象的对垒。

对于现实生活的重新发现推动人们尊重事实,这便导致现实主义的产生。

对于现实的感觉性把握产生了印象主义的艺术。

现实与印象形成十九世纪的又一对垒。

1、现实主义的艺术运动和风格。

在现实中寻找灵感的主要源泉去求真。

他们被命名为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运动诞生于1850年前后,作为一个艺术运动,它既反对浪漫主义,也反对新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画家描绘现代生活,特别是社会现实。

康尔贝把风俗场面提升到历史画的高度。

瓦·米莱从农民生活的世界中吸取灵感。

《晚钟》,杜米埃展示了对卑贱者的爱,画出了贫穷、痛苦的人生。

人对真实的始终如一的迷恋在阿道尔夫·门采尔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莱勃尔被称为是德国现实主义画派的首领,《教堂里的三个女人》堪称杰作。

2、印象主义的艺术运动和风格。

巴比松画派造就了这种风景画派的鼎盛,该名来自枫丹白露森林边缘的小村镇,直接催生了印象主义的产生。

“印象派”是由莫奈一幅作品的题目《印象,日出》而引发的。

出生于1830—1841年间,来自四面八方的一批年轻画家于1860年前后相识在巴黎。

毕沙罗、塞尚、莫奈、雷诺阿、西斯莱。

这些最早的印象派画家确定了一种越来越流动,具有空气感的绘画。

印象派画家喜爱对景写生,从早期印象派到后期印象派的转变,孕育着绘画艺术的新的革命,凡高、高更、塞尚分别从不同方向完成了这一变革。

思考题:

1、如何看待十九世纪艺术的多变性?

2、古典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风格内涵是什么?

参考书: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付雷—《世界美术作品二十讲》

 

第六讲 艺术风格的裂变——二十世纪的艺术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了解二十世纪艺术的主要特征,并对其中的复杂性倾向形成深度的发掘。

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十世纪艺术的主要特征及复杂性倾向的多元展现。

课堂设计:

10个学时。

以讲授为主,结合相应内容,适量的课堂交流与讨论。

 

一、二十世纪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的思想与文化背景介绍—多元思潮、多极并存,混乱与无序成为常态。

从而对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了艺术运动的多极性特征。

艺术轮流地作为游戏、抗议、批评、思考的引导者、捣乱的成分被人们经常提及。

艺术时而被鄙视、被贬得一钱不值、被禁止、被付诸一炬,然而也常常被庆祝、歌颂、使用和商品化。

二、具象与抽象的游移。

形,作为艺术的元素,被分裂,经常是以不连贯的、激进的、矛盾的方式,在各个层次上进行着。

它愿意自己是具象的,或相反,是抽象的:

一成不变的体系和标准让位于新发明的独立自立规定。

1、具像的变形。

通过风格、技巧、材料、题材、意愿的多样性来突出强调主观性,各种宣言和声明都反映出这一点。

这些声明经常是为了伴随新艺术概念的出现而做的阐明、指示或辩解。

艺术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乱七八糟,依赖偶然,没有严格结构;色彩自由,空间的新表达方式,从抒情动作或几何中诞生的抽象化,抛弃关闭的形,形的混合,材料的多样化,粉碎种类界限。

20世纪具象艺术具有极大的风格差异。

我们可以分辨出四种大的倾向,它们相互间又有几种联系在一起的方式。

它们是具象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组合艺术和表现艺术。

2、抽象的变形。

依照几何类型建筑起来的体系作为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确认同样应用于接受者:

艺术不发表教条的和义务的宣言;它是一种赠予,应该被接受或祝贺。

它是我们这个蓬勃、复杂、矛盾的世纪的一面镜子。

康丁斯基的“大抽象”风格。

抽象艺术的目标是个人的、独特的、非写生的创造,它不是模仿,而是“具有独立主题的、用精神进行呼吸的真正的艺术作品”。

三、立体派与未来派的混杂。

1、立体主义风格。

立体派画家则努力像塞尚那样,使他们作品的构成清楚地展现出来。

塞尚建议的“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去处理自然”在立体主义中得到实施。

布拉克和毕加索一道,从1908年起发展了立体主义。

“立体”一词是评论家们带着嘲弄和鄙视使用的,画家不再关切对于现实的魔术般的表现,他们同样对于分析感兴趣,要用眼睛看到内部,使事物深处的几何结构变得可视。

画家不再取固定视点,而是同时表现物体的三度空间特点,在两度空间的表面去进行切割。

不是去观察一些规律,以便画出叠成平面的盒子,也不是去模仿自然,而是新的创造。

各种成分取得了独立,对象日益失去其重要性,色彩已被减到只剩一些灰和赭色。

分析立体主义不应该被仅仅解释为一种新风格,它更是对世界的一种新视觉,一种美学认识,它是在自然科学和哲学所给予的世界形象上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立体主义的统治。

2、未来主义风格。

未来主义产生于马利奈蒂于1909年发表的宣言,并于1910年签署了《未来派绘画宣言》,强调奔跑和速度,歌颂技术进步,其目标是抵达完全的绘画。

朝向一切感觉:

色、声、味,以螺旋运动、以无须线和界限透明为特点,不求表现一种状态,而是表现一个过程。

未来主义在1912—1915年间获得了胜利。

四、野兽派与超现实派的循环。

1、野兽主义风格。

“野兽派”因为高更强调绘画的主观特点而热爱他,并且对他从中所吸取的结果——手法的简化,使用激烈的纯色——更是五体投地。

在亨利·马蒂斯的领导之下,该派取名“独立派”,在1905年秋季沙龙上出示了作品。

艺术评论家路易·沃塞尔把他们的工作比作野兽。

于是,“野兽派”一词便被用来确指他们的风格。

2、超现实主义风格。

1925年,新现实派画家在曼海姆举行大展,出示对于日常生活的描绘,表现大城市景象和工业环境,朴素和忠实地抵达一切细节。

他们的具象现实主义被照相现实主义、超级现实主义所采用。

公开揭露战争可怕的后果和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失控。

这种被命名为“真实主义”的艺术目标是生活过的现实,它不是被画出来,而更是作为“对社会实际的临摹”。

思考题:

1、如何看待十九世纪艺术的多变性?

2、古典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风格内涵是什么?

参考书: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2009-04-2308:

54:

00)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艺术概论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

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它的基本特点是:

  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

《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

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

”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三,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

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

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

代表作品《播种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这样的特点。

列宾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

列宾曾去伏尔加河写生,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

四。

“印象画派”

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教材通过《日出·印象》、《樱桃和桃子》两幅作品表现了印象画派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风格。

(1)印象画派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