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649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串讲笔记.docx

心理学串讲笔记

心理学串讲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

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

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是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

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

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

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生理发展:

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

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7、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8、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

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

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

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

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

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

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

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自律: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

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

 

 认知学习:

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16、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17、获得: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8、消退: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

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19、自发恢复: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20、刺激泛化: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1、刺激分化: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

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22、二级条件作用:

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填空或选择 

 1、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其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

”  

 2、前苏联的彼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 

 3、(拜瑞斯等人)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  ?

 4、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5、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

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6、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

  1867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

  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正式的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7、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

 8、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

它们主张“完形说”。

 9、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之后,又出版了(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陈德荣)翻译(盖茨)的(《教育心理学》)。

 10、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11、(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

 12、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

 13、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弹子”的游戏)开始的。

 14、皮亚杰指出,(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15、(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学习理论所解决的是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等。

学习的根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和教师有效地教的理论基础。

 

 16、学习理论主要分为: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7、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本能行为)、(习得行为)。

 18、加涅的学习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19、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将学习区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区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20、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

(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1、彼得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习分为两大类:

(反射学习、认知学习)。

 22、我国学者将学生的学习分为:

(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产规范的学习)。

 

 2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

(信息输入—编码—加工—储存—译码—输出的过程)。

 

 判断 

 1、研究教育心理学不能脱离教育过程。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年长的一代都要以某种方式将社会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一代,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在不断地接受他人的影响。

 2、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

 3、研究教育过程不能脱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外界环境虽然能对个体的生理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却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

 5、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6、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条件共同制约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7、狭义的学习,指的即是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的含义。

 简答或论述 

1、教育心理学应为哪5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答:

(1)确定教学目标;

     

(2)了解学生特点;

     (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

     (5)教学测量与评价。

 

2、教育心理学必须从哪些方面学习心理内容?

 

 答:

(1)学习理论;

     

(2)学生的学习;

     (3)学习策略;

     (4)学习迁移;

     (5)学习动机。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

(1)提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4、简述莱普尔的实验。

 

 答:

莱普尔将学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使他们都用一种儿童喜欢的彩笔作画。

第一组和第二组为获奖组,只是第一组被告知作画后将得到奖励;第二组则不知道有奖励;第三组为控制组,作画后不予奖励。

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继续选择作画的次数仅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一半。

由此莱普尔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一旦撤除反而会降低个体从事该种活动的原有兴趣。

这便是外在奖赏损害内部动机之结论的由来。

从莱普尔的试验看出实验法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是随机分配被试;第二是对变量加以控制。

总之,实验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情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遵循预先拟定好的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实验结果也要进行精确的测量。

正因为如此,实验法通党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可*的方法。

 

5、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具体分为哪几种?

 

 答:

(1)实验室实验。

这是一种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允许实验者对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这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

它的局限在于其实验情境具有较高的人为性和过于简单化,因而其实验结果难以推论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

 

    

(2)随机化现场实验。

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

  (3)单一个案实验。

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实验就是单一个案实验的例子。

在单一个案实验中,实验者无需对所得结果再做检验和说明,图表本身已经一目了然。

这是单一个案实验区别于其他等组实验的一个特点。

 

6、联结派共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

第一,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S)与反应(R)之间的直接联结,用S-R公式作为解释所有心理现象的最高原则;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被动地在S-R之间建立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

 

7、认知派在理论上的表现有哪此方面?

 

 答:

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

它们主张“完形说”。

第一,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认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主张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进行探讨。

 

8、试述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答: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

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

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

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1、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896年开始从事动物学习实验,其中以(猫的“迷笼实验”最为经典)。

 

2、桑代克创立了学习的联结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

第一,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其联结公式为S→R.桑代克认为,情境和反应之间是直接联系的,二者不需要任何中介。

 

 第二,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建立起来的。

桑代克称之为尝试—错误学习。

他指出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桑代克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

 

(1)练习本身并不促进学习,只有在个体了解练习结果的情况下,练习才会起作用。

 

(2)惩罚只能暂抑制一个联结,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一个联结。

 

3、效果律:

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效果的支配。

若反应之后得到了满足或受到奖赏,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加强;若反应之后得到了烦恼或受到惩罚,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减弱。

 

4、练习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练习因素的影响,经过练习的联结则会加强,此即应用律;未经练习的联结则会减弱甚至消失,此为失用律。

  

5、对教学实践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的(*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6、斯金纳在迷笼的基础上创建了(“斯金纳箱”)。

 

7、简述斯金纳的*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答: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一类是应答性行为,一类是*作性行为。

*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

  斯金纳认为,*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概括为以下4类:

 

(1)积极强化;例如教师对孩子听话给予奖励。

 

(2)消极强化;

 (3)无强化;

 (4)惩罚。

由上述*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见,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其目的都在于增加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而是建立*作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而无强化和惩罚,其目的均在于减少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而是消除*作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斯金纳的*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把学习看成是反应概率上的变化,把强化看成是增加反应概率的唯一手段。

 

8、积极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愉快刺激(阳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作即为积极强化,也称阳性强化或正强化。

 

9、消极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阴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作即为消极强化。

  

10、无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不对其施与任何强化,从而使该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这种*作即为无强化。

 

11、惩罚:

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12、论述*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

 

 答:

(1)程序教学。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班级教学在提供强化和塑行为上存在很大弱点,如强化较少;强化不及时;缺乏塑教学行为的有效程序等,而程序教学则可避免这些弱点。

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

把一门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再分成许多小步骤,学习者每完成一步课业后,都会及时获得反馈,得到强化,然后按顺序进入下一步骤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

 

     

(2)行为塑造与行为矫正。

斯金纳的*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为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由于所有行为都是强化训练的结果,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连续强化来塑造预期的行为。

例如,小孩的无理哭闹常常是父母强化所致。

  

13、程序教学:

以课本或教学机器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程序的教材,以使学生按规定的程序自学教材内容。

 

14、简答经典条件作用与*作性条件作用的不同。

 

 答:

(1)在强化程序上,经典条件作用是US伴随着CS先于CR出现;*作性条件作用是R先于积极强化物的呈现或消极强化物的撤除。

  

     

(2)在刺激的作用上,经典条件作用是特定S产生R;*作性条件作用是无特定S产生R.

     (3)在反应的特点上,经典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诱发的;*作性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自发的。

 

15、简述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答:

认知派是美国教育心理学中与联结派相对立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从学习的内部过程着眼,对学习做出了与联结派完成不同的解释。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

 

 

(1)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的; 

 (3)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境,而且也依赖于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

  

16、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主要以(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为主要代表。

1、顺行性遗忘的病人有哪些特点?

哪部分受损伤引起该症状?

答:

切除了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

术后该人智力测验成绩正常;对手术前的近事和远事记忆良好;衣着整洁,能与人交谈,虽然说话的语调平淡,但词汇的使用、句子的表达和发音都很正确;对别人的话,甚至笑话都能正确理解。

这位病人智能正常,也没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

对他来说,每天的每件事都与过去无关。

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形成顺行性遗忘症    △□记忆形态的多样性:

正常人的记忆,既有寄存和存贮信息的功能,又有回忆或提取信息的功能。

海马损伤的病人只能回忆和提取信息,不能形成新的长时记忆;此外一些脑外伤的病人,在伤后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形成新的记忆,却不能回忆起伤前的近事。

这些都说明,记忆可以分离为不同系统。

这种双重分离现象能最可靠地证明,寄存或存贮信息的过程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记忆功能系统。

这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称为双分离技术。

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法是多重记忆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

  

2、哪些事情能说明记忆的多重性?

请被试看一封信,并告诉他看完后要详细讲出信中的内容。

在被试看信的同时,室内放音乐。

当被试讲述完信的内容时,顺便问他对听到的音乐有何看法。

这时,这个人实际上完成了双重记忆任务。

一个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信的内容,另一个次要任务是记住听到了什么音乐。

这种实验称为双重任务法。

    在双重任务的记忆研究中,次要任务大多数都不事先告诉被试。

采用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实验方案,在脑损伤病人和正常人中发现多种形态的记忆系统。

一大类记忆是可以用口头或笔头表达的,与之对应的是难以言传的非表述性记忆。

当你向别人讲述昨天参加的朋友婚礼时,你脑海里会浮现出婚礼的一幕幕情景,这就是情景性或情节性表述记忆;假如你帮助同学补数学课,这是一种语义性表述记忆。

一些人形象性的情景记忆能力很强,讲起过去的事来活龙活现;但对干巴巴的哲学理论或数学问题的表述能力就差一些。

我们说此人情景性记忆力强,语义记忆较差。

一些思维型个性特征的人,语义记忆能力强,情景性记忆稍差些。

可以两种记忆系统是可以分离开的。

    □非描述记忆有更多的表现形态,包括程序性记忆、习惯性记忆、间接性事物的联想记忆和内隐性记忆等。

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使一个孤立的动作变成连续的、协调的、自动化的运动旋律,即非表达性程序记忆。

    非表述记忆是内隐性记忆,指本人并未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可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七章 言语、思维的脑机制    失语症 

3、失语症是一类由于脑局部损伤而出现的语言理解和产出障碍。

这类病人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与语言有关的外周感觉和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无恙。

所以,失语症不同于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或运动障碍。

它是语言中枢局部损伤所造成的一类疾病。

    语言理解障碍又可分别口头语言理解和书面语言理解障碍;语言产出障碍分为语词发音、用语、语法和书写功能障碍,以及口头语言的流畅性和韵律异常,传统分类把语言产出障碍,统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除书写困难称为的失写症是左额下回语言运动区受损伤所致,其他类型语言产出障碍均被看成是左额下回语言运动区受损伤所致。

特点:

这类病人说话很慢,似乎像初用外语讲话的人,边说边寻找单词,句子结构错乱或用词不当,常常用一些零散的名词作为主题词,缺乏谓语的正常表达方式。

    ◎感觉性失语症:

病人主动性语言产出功能基本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言语,称为听觉性失语症,是维尔尼克区受损所致。

◎看不懂书面语言称为失读症,又称视觉失语症,顶叶皮层的顶下小叶和角回受损所致。

    ◎皮层间失语症的病人与传导性失语症症状相反,可以复述别人的话,但却不理解其含义,也不能自发地用正确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次级感觉皮层受损所致。

51、概括:

即对一类事物的特征与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区分出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进而将本质要素整合为科学概念或命题。

 

52、在教材的概括过程中,(变式)与(比较)的运用非常重要。

  

53、人们通常认为,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54、记忆一般被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5、知识的应用:

广义的知识的应用指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客观现实中的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狭义的知识应用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所领会的教材上的知识解决问题课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又称(知识的具体化)。

  

56、知识的应用或具体化包括(审题、联想、解析和类化)四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环节。

 

57、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已有知识的准备、心智技能的掌握以及教材结构)是影响知识学习的四个重要因素。

  

58、技能:

指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定的、合乎法则的动作进行方式。

技能可相应地分为两类(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59、动作技能:

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

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活动方式。

 

60、心智技能:

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61、动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哪四个阶段?

  答:

(1)动作定向,它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

  

(2)动作模仿,它虽然是动作技能掌握的必要前提,但动作技能的实际掌握,却是从(模仿)开始的。

  (3)动作的整合,它在反复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将构成动作技能的各个动作成分,依据其内在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