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334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docx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篇一: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内角和》。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安排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概念和分类之后进行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

同时它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猜、量、算、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并会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把三角形的内角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索实验,从而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角“内角”的概念,如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本节课我利用复习旧知作为铺垫并引入新知,用带有疑问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等几种教学方法从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动手操作和自动探索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通过:

复习铺垫→探究新知→练习提升三块内容进行教学。

复习铺垫:

  1、三角形的分类(可以按角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

  三类)。

它为证实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都无非是这三类作下铺垫。

  2、平角:

让学生感受平角的构成,以及它的度数是180°。

它为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的度数是1800作下铺垫。

  3、三角形的概念:

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组成的三个角是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度数相加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并板书。

  接着我就带领学生探究新知:

  首先我出示一个具有争议的小故事,从而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带着这样的心理我首先引导学生从

  2、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钝角、锐角三角形的度数也是180°吗?

带着问题,我和学生一起

  3、研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一猜:

钝角、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又会是多少度,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量一量:

用测量计算的直观方法探索结果汇报发现有180°、175°、182°?

?

没有统一结果(测量误差)。

  拼一拼:

教师直接示范剪拼钝角三角形,出示它的度数和是180°

  学生动手操作剪拼锐角三角形,获得它的度数和是180°

  最终总结: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

  也解决了课堂中的疑问

  4、解决疑问

  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没有大小之分。

  量角器的测量存在误差。

  学生通过以上探究和验证,带着获得新知的心愉快心情,我立即进行了练习巩固。

  练习提升

  练习中共安排了五个题。

  第1题:

是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

它是学习新知后的简单应用。

第2题:

出示等边、等腰、直角三个特殊的三角形,根据条件,利用新知。

  解决特殊三角形的内角问题。

  第3题: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风筝的底角度数,求顶角是多少。

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4题:

是以游戏形式,同桌甲同学说出三角形中一个内角度数,让乙同学猜出另外两个角可能是多少度(答案不一),两人再一起验证度数和是不是180°。

通过游戏互动,知识得到灵活运用。

  第5题:

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借助辅助线把多边形划分成几个三角形,从而求出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这道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延伸,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生学习新知并能熟练运用之后,我就让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来结束本课。

  四、总结

  整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通过旧知铺垫,设置疑问并产生矛盾,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最终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发现规律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85页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2、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角,学会测量角的度数以及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是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为今后掌握多

  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1)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的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实验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过程并掌握规律及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难点。

  5、教学具准备

  每个4人小组准备4个不同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纸片至少各一个,且要求大小不一)、实验报告单一份;学生每人准备量角器、小剪刀、白纸各一张。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

  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我运用“猜一猜、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看一看?

?

”的教学法,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动手操作和自动探索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角,学会测量角的度数以及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剪拼和折叠实验中利用观察、比较法与合作、讨论法,相信学生探究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四、教学过程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了4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小游戏:

猜一猜藏在信封后面的是什么三角形。

  师:

我们在猜三角形的时候,看到一个直角,就能断定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看到一个钝角,就能断定他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看到一个锐角,就判断不出来是哪种三角形。

看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为什么画不出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

  篇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丰乐学区双营小学钟延成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说学情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全过程”并归纳概括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四、说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我采用以人为本,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

放,不是漫无目的的放,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规律的材料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扶,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探究方法和出现的错误,给予恰当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规律。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

这样,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我学区“三六三”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我以猜测、验证为主要手段,以结论和应用为最终目的展开教学活动,围绕“课前准备,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步骤,紧扣“课前3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巩固提升”六个环节,积极落实三评价,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交流。

  参与数学活动,参与数学思考,积累数学经验。

  1、课前三分钟

  第1题和第2题复习角的概念、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3题算一算,为后面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做好铺垫。

课前三分钟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课、新知识打好了基础

  课前三分钟由学生来主持使学生人人有锻炼的机会,个个有成功的体验

  2、情境导入。

  我以三角形斗角的故事引入课题,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探索,中途不把故事讲完,给学生留下悬念,进而引导学生猜测,提高情境导入的诱人度。

  3、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提倡学生“做数学”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这要求老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以及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

  通过学生猜测,引导学生想出办法,着手进行验证。

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钝角、锐角、直角三角形,让他们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写在三角形对应的角上,计算出三个角的和填在小组活动记录表里。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有可能大于

  180°或小于180°甚至等于180°,只要相对合理(允许一点误差)都给与肯定。

这时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强调在排除测量误差的前提下):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困惑,有疑问,而正是这些困惑激发了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正是这些疑问,使得“合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4、合作学习。

  针对探究过程中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得出结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思考新的方法,对于无法下手的学生,要启发他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可以把角合起来看是多少?

能用什么方法将三个角合起来。

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究,尽可能用多种合理的方法,验证结论。

  5、展示交流。

  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之后,在有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将选择不同方法的代表,在展示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我关注的不是学生最后论证的结果,而是学生思维的过程。

学生可能通过:

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通过观察对比各组所用的三角形,是不同类型的而且大小不同的,发现这一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对于任意三角形都是适用。

在学生探究之后,我用课件重新演示了3种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6、巩固提升。

  揭示规律之后,学生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就要通过解答实际

  问题的练习来巩固内化。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将练习分为以下3个层次。

  1、基础练习。

要求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在三角形内已知两个角,求第三个角。

由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我将先出示有具体图形的题目,再出示文字叙述题。

在这之间指导学生注意一题多解。

  2、提高练习。

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的度数,求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3、拓展练习。

针对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我设计的思考题是要求学生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求多边形的内角和。

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求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样安排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本节课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互动中去,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体验到探索的甘苦,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篇三: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

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还认识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等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这些都是学生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的基础。

我们把握好“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特征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几何图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生测量、撕拼、折叠、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

  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②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解决

  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

因此,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直观教学法和动手操作实验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整节课我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教学”贯穿全过程。

设计有独立活动、同桌活动及分小组活动。

在具体活动中,虽然小学生的遗忘性较强,但不得不承认学生学过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所以一开始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说,从学生说中导入故事,“三角形三兄弟的争吵”,引出与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然后设疑:

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

由于学生在小学学过这样的知识,所以很轻松地就可以答出。

所以我直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

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

再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一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是自主探究,证实规律;三是应用延伸,解决问题;四是深化思维,拓展知识;五是课堂总结;六是作业布置。

下面就具体的教学环节说说我的设想。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

开始上课,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说三角形的特性、分类等有关知识,从学生说中导入故事,“三角形三兄弟的争吵”,引出与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然后设疑:

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二)自主探究,证实规律:

  1、理解标目:

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所以一开始我先不急于动手探索,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2、猜想:

目标明确后,我就让学生大胆猜想,形成统一的认识,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3、验证{自主探索}:

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我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既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

},在活动中,我既不像过去那样告诉学生怎么动手去验证,让学生做机械的操作员,不是随意放开让学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具体过程为:

量量、拼一拼、折一折――说说、议议――小结。

  4、巩固内化:

俗话说的好:

“熟能生巧”。

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

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

对此,我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

根据普遍三角形两个角求一个角,根据特殊的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具体在练习

  一,第二、应用延伸练习一中都有体现},从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5、拓展创新: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而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是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

本课最后,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就可以完成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6、说课堂总结

  采用用先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教师再补充的方式进行:

⑴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2)看书设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六.说教学板书

  这是一节操作课,学生要掌握的概念较少,所以整个板书我以表格为主,主要把学生大量的验证成果展示出,让学生亲自动手后再通过观察,一目了然,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简间但又层层涉及,形式活泼,色彩也较丰富。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一下特点: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