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994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7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总则…………………………………………………………………………………………3

4综合说明……………………………………………………………………………………5

5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8

6水文、泥沙……………………………………………………………………………………10

7工程地质……………………………………………………………………………………14

8工程规模………………………………………………………………………………18

9工程布置及建筑物……………………………………………………………………………26

10机电及金属结构………………………………………………………………………………33

11消防设计………………………………………………………………………………………38

12施工组织设计…………………………………………………………………………………39

13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48

14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52

15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55

16节能降耗分析…………………………………………………………………………………58

17设计概算………………………………………………………………………………62

18经济评价……………………………………………………………………………………6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电站工程特性表…………………………………………………………69

条文说明………………………………………………………………………………………76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xxx号)的要求,对DL5020-199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和DL5021-199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是为了统一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深度以及报告书编写的要求。

与DL5020-1993和DL5021-1993相比,本标准补充、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增加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节能降耗分析章节;

——将工程任务和规模拆一章分为两个章节:

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工程规模;

——取消工程管理一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5020-1993和DL5021-1993。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xxxxxxxxxx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深度以及报告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以下统称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改建、加固的水电工程和小型水电工程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8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DL/T5015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

DL5061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DL/T5064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

DL/T5073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T5089水电水利工程泥沙设计规范

DL/T5186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

DL/T5105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DL/T5180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3

总则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建设水电工程实行项目核准制,投资企业需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核准申请报告。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申请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编制原则、工作内容和深度以及报告书编写要求进行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还应根据不同类型工程,在工作内容和深度上有所取舍和侧重;特别重要的大型水电工程或条件复杂的水电工程,其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可根据需要适当扩充和加深。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在审查批准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结合实际、注重效益的原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推荐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和新设备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定工程任务及具体要求,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

2.确定水文参数和水文成果;

3.复核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查明水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坝址、坝线及枢纽布置工程地质条件比较,查明选定方案各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意见和结论;开展天然建筑材料详查。

地质勘察按GB50287具体要求进行。

4.选定工程建设场址、坝(闸)址、厂(站)址等;

5.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及其他特征水位,明确工程运行要求和方式;

6.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的轴线、线路、结构型式和布置、控制尺寸、高程和工程量;

7.选定电站装机容量,选定机组机型、单机容量、额定水头、单机流量及台数,确定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电气主接线及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选定开关站的型式,选定控制、保护及通信的设计方案,确定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等的型式和布置;

8.提出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

9.选定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确定导流方式、导流标准和导流方案,提出料源选择及料场开采规划、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场内交通运输、主要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等方案,安排施工总进度;

10.确定建设征地范围,全面调查建设征地范围内的实物指标,提出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编制补偿费用概算;

11.提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出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规划、环境监测规划和环境管理规定;

12.提出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

13.进行施工期和运行期节能降耗分析论证,评价能源利用效率;

14.编制可行性研究设计概算,利用外资的工程还应编制外资概算;

15.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提出经济评价结论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需要将以下内容作为附件:

16.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

17.可行性研究阶段专题报告的审查意见、重要会议纪要等;

18.有关工程综合利用、建设征地实物指标和移民安置方案、铁路公路等专业项目及其它设施改建、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协议书及主要有关资料;

19.水电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20.水文分析复核有关报告;

21.水电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22.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2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4.水工模型试验报告及其它试验研究报告;

25.机电、金属结构设备专题报告;

26.施工组织设计专题报告和试验报告;

27.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报告;

28.环境影响报告书;

29.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30.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预评价报告;

31.其他专题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本规程第4章至第18章规定进行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一篇,依次编排。

4

综合说明

概述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兴建缘由、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及审查意见、勘测设计工作过程以及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达成的协议。

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

简述本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河流开发概况、本工程在流域治理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受电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状况以及本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担负防洪、供水、通航等任务的工程应说明其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发挥的作用;简述工程建设必要性。

水文、泥沙

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水系、地形等情况,气象、水文、泥沙、水质及地下水的资料情况,说明各项主要特征值及分析成果。

工程地质

简述区域地质及构造稳定性评价意见,水库区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意见,坝区地质概况、各比较坝址和坝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比较意见,选定坝址及枢纽布置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参数,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的主要成果及评价意见。

工程规模

简述工程规模、水利动能计算成果、各项特征值、调度运用原则和运行方式、综合利用效益以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简述枢纽工程的规模、等级、设计标准;简述工程各场址、坝址、闸址、厂址、站址的综合比较因素和综合比较结论;简述选定场址、坝(闸)址、厂(站)址的位置、轴线和总体布置方案的比较及结论;简述选定主要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和主要尺寸、运行和泄洪方式及基础处理和渗控措施等。

机电及金属结构

简述机组和其它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水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方案、控制保护及通信方案、金属结构选型和布置、采暖通风总体设计方案等。

消防设计

简述工程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

施工组织设计

简述施工条件、导流方案、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主体工程施工方法、施工交通、主要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资源供应以及施工用地规划等。

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简述建设征地所涉及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资源状况和发展规划。

简述设计过程、水库淹没影响处理标准、建设征地范围及实物指标、移民安置总体方案、城镇迁建规划方案。

简述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简述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算。

环境保护设计

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和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简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的主要依据和针对不利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

简述环境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专项投资。

水土保持设计

简述水土保持设计的依据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专项投资。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简述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查意见的主要结论,简述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及专项投资。

节能降耗分析

简述水电工程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节能降耗减排作用,枢纽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能耗种类、数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拟采取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和管理方法等。

设计概算

简述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及依据、工程静态投资、总投资、投资构成和分年度投资情况。

经济评价

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

综述本工程建设总的结论意见,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附图、附表和附文

1.附图

1)工程地理位置图;

2)河流梯级开发纵剖面图;

3)枢纽效果图(必要时可补充透视图的照片);

4)枢纽区工程地质图、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

5)枢纽布置图和主要建筑物剖面图;

6)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及电站电气主接线图;

7)施工对外交通图;

8)施工导流布置图;

9)施工对外交通图;

10)施工总布置图;

11)施工总进度图;

12)水库淹没示意图;

13)移民安置规划示意图;

14)城市(集镇)迁建规划总体布置图;

15)重要专业项目迁(改)建规划示意图;

16)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置示意图。

2.附表

1)工程特性表(水电站工程特性表见附录A)。

2)工程量汇总表;3)建设征地处理主要实物量、工程量汇总表及补偿投资费用总表;4)总概算表、分年度投资表;

3.附文

与工程项目有关的重要审批文件和协议。

5

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

5.1规划概述

概述本工程所在河流(河段)的规划成果及审查主要结论以及开发利用现状。

对抽水蓄能电站概述地区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情况。

概述本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及审查主要结论。

5.2开发任务

根据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和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预可行性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地区发电、防洪、供水、通航、灌溉、防凌及减淤、渔业、旅游和环境保护等现状、相关灾害情况,分析研究各项综合利用对本工程的要求。

协调各部门的要求,分析工程在各方面可能达到的目标。

提出工程开发任务及主次顺序。

说明工程所具有的作用和效益。

说明开发资源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

5.3供电范围

概述电力发展规划中有关本工程供电范围的相关内容,本电站地理位置、装机规模等,提出可能的供电范围。

分析确定本电站设计水平年等基本依据。

概述本电站所在地区及可能供电范围的社会经济情况,该地区在全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优势,土地、矿产、水资源、能源等资源情况,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现状,水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和供应状况。

分析可能供电范围的历史用电增长规律及负荷特性变化规律,根据国家长远规划及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分析地区用电发展趋势,预测负荷水平及负荷特性。

概述可能供电范围的电源、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能源资源构成特点及开发程度、开发条件,电力供需特点,电源发展规划,分析边际需求特性。

结合本工程的规模和供电特性,分析其在各可能供电范围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对需远距离跨区域送电的工程,要结合输电规划分析论述跨区域送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论证提出供电范围。

必要时需研究远期供电范围。

5.4工程建设必要性

分析论证供电范围内的地区电力工业现状、电力需求及电力市场空间。

说明其它综合利用对本工程的需求。

概述地区能源资源情况,结合电力发展规划,从能源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论证水电开发的必要性。

概述水资源综合规划,说明本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说明工程在所在江河流域(河段)、区域综合规划或专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抽水蓄能电站和以容量效益为主的扩机工程,要进行电源优化选择,提出设计水平年经济合理的调峰手段(包括抽水蓄能装机规模、扩机规模等),分析调峰电源合理布局(包括抽水蓄能装机规模、扩机规模等),计算分析本电站在系统中的动态作用。

说明建设征地、移民、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本工程建设的影响。

概述本水电站的建设条件和经济指标,分析本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析本工程的建设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综合分析本工程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论证本工程的建设必要性。

5.5附图、附表

附图

1.河流(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

2.供电范围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现状及远景)。

3.流域(河段)综合利用示意图。

4.其他。

附表

5.河流规划成果表。

6.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水能参数表。

6

水文、泥沙

6.1流域概况

简述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和河流特性,说明工程上、下游水利水电和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影响。

6.2气象

简述流域内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资料情况。

根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后新增加的气象资料,复核流域及工程附近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

6.3水文基本资料

简述流域内水文站分布及主要测站的测验情况。

水文资料整编及资料复核情况。

1.说明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后,新增加资料的整编和复核情况,对新出现的大洪水需详加说明;

2.根据新增加资料,并结合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和要求,检验前阶段基本资料是否需要修正。

6.4径流

说明径流系列及其代表性论证情况。

进行年、月径流的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说明径流的时空分布特性,实测站枯水流量及持续时间,历史枯水调查情况,分析枯水径流特性。

分析论证径流系列代表性。

复核径流系列及代表性分析成果。

径流计算。

1.进行设计依据站和区间的径流计算,确定工程场址年、枯水期径流统计参数,并提出径流计算成果。

2.说明径流调节代表段(年)的选择原则,选择代表段(年)。

3.分析增加资料后的径流计算成果,并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径流成果比较。

4.说明上游梯级水库调节情况,分析其对径流的影响。

5.对于调节性能较差的水电站,应根据资料条件进行长系列或典型年的日径流计算。

6.对抽水蓄能电站,当水源不足需采取引水措施时,应进行补水水源分析。

6.5洪水

简述暴雨洪水特性。

复核历史洪水。

设计洪水:

1.说明洪峰、洪量系列的统计原则,进行还原、插补延长和频率计算,分析检查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提出设计洪水成果。

分析洪水过程线的特性,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绘制(或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并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洪水成果比较。

2.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说明增加资料后设计暴雨和产、汇流参数、设计洪水成果,并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果比较。

入库洪水。

说明入库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方法并提出成果。

可能最大洪水。

说明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的分析计算方法并提出成果。

分期设计洪水。

说明分期原则及时期划分、峰量选择原则、参数计算和采用成果,并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比较。

洪水地区组成和遭遇。

说明洪水地区组成的规律性及干、支流洪水遭遇特性,说明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的推求方法、参数计算和洪水过程线成果。

分析上游梯级水库对工程设计洪水的影响。

涝区设计排水流量。

根据流量或暴雨资料推算涝区的设计排水流量。

说明增加资料后涝区的设计排水流量,并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比较。

分析计算提出库、坝区有关支流(沟)设计洪水成果。

6.6地下水

工程有灌溉及供水功能时,应说明灌区、受水区的地下水储量、可开采量、水质及分布情况。

6.7泥沙

说明增加资料后的悬移质、推移质和输沙量计算成果,复核泥沙特征值及颗粒级配。

根据设计需要,提出坝址悬移质泥沙矿物成份分析成果。

根据设计需要,提出库、坝区主要支流悬移质泥沙特征值。

6.8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根据预可行性研究后补充的实测资料对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复核检验,并提出成果。

6.9水文泥沙测验站网及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在多泥沙河流上,根据需要,编制库区水文、泥沙测验站网规划。

根据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必要性的论证,必要时提出施工期、运行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报告。

6.10其他

水质。

说明工程所在河段天然状态下的水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冰情。

简要说明工程所在河段冰情性质;当水库区或坝下游邻近河段冰情严重时,分析说明特殊冰情(冰塞、冰坝等)对工程施工、运行的可能影响情况。

潮汐。

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潮汐规律及其特征水位,说明潮汐与洪水遭遇特性。

水面蒸发。

说明水面蒸发观测情况与蒸发量特征值。

6.11附图、附表和专题报告

附图。

1.流域水系图(标明水文、气象站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位置)。

2.径流、暴雨洪水、暴雨量、泥沙插补延长的主要相关关系图。

3.年、枯水期径流暴雨频率曲线图。

4.洪峰、洪量关系图。

5.洪峰和各时段洪量(暴雨量)频率曲线图。

6.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7.主要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图。

8.悬移质、推移质颗粒级配曲线图。

9.其他有关附图。

附表。

10.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

11.洪峰、洪量(暴雨量)系列表。

12.典型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表。

13.年、月输沙量系列表。

14.其他有关附表。

专题报告。

15.可能最大洪水专题报告。

16.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报告。

7

工程地质

7.1概述

概述本工程概况、勘察过程及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结论;简述与工程地质有关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说明本阶段工作的技术路线、工作内容和工作量。

7.2区域构造稳定性

区域地质

说明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概况。

区域构造稳定性

论述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研究成果及其结论。

对于本阶段在区域构造稳定性、地震活动性方面有新增资料的,应对区域构造稳定性作进一步的论述和复核。

7.3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区基本地质条件

说明水库区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水库的规模和地质条件特点,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作用、水文地质等方面内容分段进行论述。

水库渗漏

评价水库的渗漏条件。

对有渗漏问题的水库,特别是喀斯特地区的水库,分析渗漏地段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喀斯特及水文地质条件;说明渗漏的边界条件和渗漏形式,预测渗漏量及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渗处理建议和地下水动态监测的意见。

库岸稳定

分段评价库岸稳定条件。

说明库区(特别是近坝区、靠近城镇及重要经济对象和居民点地段)坍滑体和潜在不稳定岩土体的分布范围、体积、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论述在施工期和水库运行期失稳的可能性,预测失稳方式、规模及其对工程或环境的可能影响,提出处理措施和监测的意见。

水库浸没

说明水库周边及其邻谷地区可能浸没地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可能浸没地段的范围和浸没程度以及造成的影响,提出需要采取处理措施的意见。

对喀斯特地区,尚应论述水库蓄水后,库区喀斯特洼地的浸没内涝问题。

固体径流

说明水库区有无大量固体径流的来源和范围,分析、预测可能产生固体径流的规模、频度及其影响,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水库诱发地震

说明库区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分析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对可能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预测诱发地震的位置、类型、震级和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建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议。

水库移民集中安置区及专项复建工程工程地质评价

说明各水库移民集中安置区及专项复建工程、水库防护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建筑物地段场地稳定性。

7.4各比较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址选择

各比较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说明各比较坝址的基本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

坝址选择

论述各比较坝址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意见。

7.5选定坝址及建筑物布置方案工程地质条件

挡水建筑物

1.说明选定坝(闸)址的基本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2.说明各比较坝型、坝(闸)线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影响坝(闸)基和坝(闸)肩稳定的软土层、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的位置、规模、性状及组合情况,各含水层水位、分布及水力联系等,特别是顺河断层、缓倾角软弱结构面的分布和特征。

提出坝(闸)型、坝(闸)线的选择意见。

3.进行坝基岩体质量分类;评价选定坝型、坝线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坝基抗滑稳定、变形和渗透稳定等;提出可利用建基面岩体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处理措施的建议。

泄水建筑物。

4.说明各比较方案地段的基本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力学性质等,分析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选择意见。

5.说明选定泄水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堰基、边坡和洞室围岩等的稳定条件以及下游消能段抗冲刷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基础及边坡处理措施的建议。

引水(输水)建筑物

6.说明各比较方案地段的基本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