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0966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2016届-《步步高》高考总复习-大一轮--(-语文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含解析).docx

Ⅰ 精做课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

[考点要求] 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2010·课标全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而伯乐不常有 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注意“砺”“知”“骈”“枥”“豚”等字的写法,不要多字、漏字。

试题评点 该题从篇目分布看,高中一句,初中两句。

易写错的字有:

(1)句中的“砺”“知”“矣”,第

(2)句中的“骈”“枥”,第(3)句中的“豚”。

2.(2011·新课标全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

“三人行,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 

(1)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云归而岩穴暝 山间之朝暮也

解析 名篇名句的默写,平时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试题评点 该题与2010年保持不变,也是高中一句,初中两句。

易写错的字有:

(2)句中的“峨眉”“钩”,第(3)句中的“暝”。

(1)句中考生容易将“必有我师焉”与《师说》中的“则必有我师”弄混,下半句可能会多写“择”字。

3.(2012·新课标全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2)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__________,君子不齿,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3)四十三年,__________,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答案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犹记

佛狸祠下

解析 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课内重点文章和诗句。

这三个小题中的句子较难记忆,需借助语境记忆。

试题评点 该题在初、高中篇目上不再像2010年、2011年那样向初中倾斜,而是向高中倾斜,考了高中两句、初中一句。

从文体上看,以散文为主,虚字较多,像“也”“耳”等助词容易丢掉。

4.(2013·新课标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

(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__。

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1)筋骨之强 下饮黄泉 

(2)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3)往往取酒还独倾 呕哑嘲哳难为听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名句要建立在对名句熟练、准确记忆的基础上,注意那些关键字的写法,还要注意上下句的联系,以免因记错而失分。

试题评点 该题与2012年保持不变,也是高中两句、初中一句。

易写错的字有:

(1)句中的“筋”,第

(2)句中的“涧”“长”“啸”,第(3)句中的“呕哑嘲哳”。

5.(2013·新课标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___,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2)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3)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

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本题中的“灼”“缦”“缪”。

试题评点 该题与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一致,一诗两文;书写除“缪”外,难度不大。

6.(2014·新课标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晦朔”易错。

(2)注意“长风”不要写作“乘风”。

(3)“舳舻”与“蔽”容易写错。

试题评点 该题在考查范围上与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保持一致:

一诗两文,初一(初中一篇)、高二(高中两篇)。

但在题型上却一改过去的单纯的填空形式,换成了情境式填空形式。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难写字较多,如“朔”“蟪”“蔽”。

另外,《赤壁赋》2014年重现。

7.(2014·新课标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题目并不是单纯地给出上(下)半句,写另外半句,而是给定语境,确定正确的诗句,相比以往加大了难度。

其中

(2)“猿猱”“攀援”两词较难写。

试题评点 该题同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一样,一改过去的单纯式填空题,换为情境式填空题,这样就把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一改2013年的“一诗两文”型,变为2014年的全是古诗,且初一(初中一篇)、高二(高中两篇)。

而且易错字除“度”“援”外几乎没有,大大降低了书写难度。

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

1.新课标卷在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方面有何特点?

答案 

(1)范围稳定:

只考《考试说明》规定的64篇,不涉及课外名句。

(2)重点突出:

①突出先秦、唐宋时期的作品;②突出孔子、苏轼、李白、杜甫等名家名句;③突出对关键字的考查,如同音字、通假字、倒序字、疑难字。

(3)题型稳定而又富于变化:

稳定的是三句六空,或一诗两文,或两文一诗,初、高中比例是初一高二(初中一篇,高中两篇);变化的是题型由单纯的填空题变为情境式填空题。

2.新课标卷名句名篇默写题的命题特点对于我们复习备考来说有何启示?

答案 新课标卷默写范围明确,只考《考试说明》规定的64篇,不考课外篇目,复习时要注意:

①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和片段突击相结合。

②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

复习过程中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书写时要记准字形,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更不能写错别字。

③注意方法。

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答情境式填空题,要特别注意题干提示语。

Ⅱ 如何掌握名句名篇中关键字的书写

默写名句名篇最大的问题不是背不出,而是写错别字。

为此,在背诵过程中必须加强关键字的书写,因为这些关键字往往是命题者有意考查的。

一、关键字的确认

示例: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槁,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则明而行无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跃,不能十步;马十驾,功在不舍。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为什么加框的字是关键字呢?

因为它们反映了命题及默写的特点和规律。

①易写同音别字。

如“致”“至”。

②易写通假错字。

有时通假本字与通假字易混淆。

如“(煣)”“有(又)”“暴(曝)”“知(智)”“生(性)”等。

③易写错冷僻难写字。

如“驽”“螯”等。

④易丢掉语助词或混淆语助词。

如“矣”“也”等。

⑤需要强化成语记忆的。

成语是中华语言瑰宝,凡是必背篇目中含有成语的句子都很重要。

如本文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关键字的记忆与书写

(一)要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必须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

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

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圈点强记。

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边诵边写。

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查背诵,而且还要抽查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

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二)做名句名篇默写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是写错别字、丢字和倒序。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需要在复习和应试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难写字、生僻字

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

如《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中的“酾”“槊”都是生僻字。

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

2.注意同音异义字

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得意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

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误写为“才”。

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通过有意识的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3.辨别通假字

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的本字。

4.注意散文句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

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丢掉。

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焉”“也”两个助词,常被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而句末的“也”丢的次数更多。

这就要求在背诵散文时,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

5.留意词句顺序

颠倒句子顺序的,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的顺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的顺序。

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

颠倒词序的,如“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易颠倒为“见不贤而自内省也”,“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

对此,最根本的办法是准确理解文意。

答默写题的临场技巧

1.默写题可以提前先做。

如果中间一时卡壳,不要在那里搜肠刮肚地想,那样会浪费时间。

可以先将其搁置一旁,继续做其他的题目“预热”,也许就能想起来了。

2.注意审题与答题

默写的审题似乎很简单,但有两点要注意:

①看清要求。

如命题是“任选3个小题”,答题时应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依次做三题就够了,最好不要全做。

②看清出处。

有时出处不同,默写的内容也不同。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到了韩愈《师说》中则引用成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答题时,除注意关键字的书写外,最好使用楷体书写,因为笔画太潦草,阅卷老师易误判。

如“夭”与“天”、“日”与“曰”,易辨认不清。

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做“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遗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

3.注意区分两种题型:

(1)单纯式填空题。

这是默写的主要题型。

看似简单,只要求写出前句或后句,其实,难点在于给出后句写出前句来。

因为人们的阅读记忆和记忆规律是重后句而轻前句。

遇到这种类型,考生记忆特别容易短路,除需要花大力气识记外,靠回忆整段内容来确定前句也是不错的方法。

不妨一试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去去,

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答案 

(1)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2)情境式填空题。

这是新课标卷2014年采用的题型。

其特点是把理解与背诵结合起来。

默写时要特别看清题干提示。

不妨一试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所游之村周边的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情境。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豪杰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在犹豫不决中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知识储备8 《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1.孔子语录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⑦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⑧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孟子·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左传·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诸葛亮《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陶渊明《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8.郦道元《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韩愈《杂说·四》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0.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