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1854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环城区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

(《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

(《式微》)

(3)___________,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诗经•郑风》)

(4)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6)“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四海友人齐聚北京,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中的两句诗表示对四海友人的惜别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2.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希望你的步调是匀速的,步伐是稳健的,步韵是和谐的,步态是优雅的。

孩子,我希望,在跑过草地的时候,你能小憩B(),让那蓬勃的生命滋润一下你枯燥的眼睛;在花园边,你能坐下来,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渲染一下你单调的生活;在落叶纷飞的树下,你能Azhù()足,感悟生命的韵律和从容。

也希望,你能够仔细地看看勤奋的蚂蚁,像它们那样执着向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希望你能够认真地,像它们那样生活……

(1)在A处根据拼音写汉字及在B处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Azhù()足B小憩()

(2)仿写划线的句子,使句子连贯。

三、综合性学习

3.你的班级正在进行“古诗苑漫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姹紫嫣红,鸟语花香,历来受文人骚客的青睐,请你选出下列不是春天的诗句()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请根据图画写出古诗名及作者。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读者依旧可体会到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怅惘。

B.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显得婉转缠绵,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D.本首诗“兴”的特点突出,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5.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

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乙)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

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注释)。

(注释)。

①渴(hé)地名,指袁家渴。

②箭,小竹。

③庥(xiū),竹荫.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如鸣佩环,心乐之(_________)

(2)卷石底以出(_________)

(3)民桥其上(_______)(4)逾石而往有石泓(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8.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造肺:

让人像鱼一样畅游

①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始终被鱼到底如何呼吸这个问题所困扰。

于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和其他的两栖动物就成了世界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今天,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一个由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终于可以让人们实现像鱼那样在海洋畅游的梦想,因为他们发明了两种分别可以模仿鲤鱼和巨头鲸呼吸的人造肺,预计这种人造肺的第一个原型将在3年内研制成功,在5至10年内投向市场。

③跟鱼类把水中的氧气直接输入血液中有所不同的是,人造肺是通过嘴上的呼吸器把氧气送入人的肺中的。

从海水中提取氧气的过程是通过成千上百根由特殊复合材料制成的管壁极薄的超细纤维管来实现。

当海水流过像细面条那样的密密麻麻的网孔的时候,海水中已经被溶解的氧分子就会通过薄薄的管壁成为可供人呼吸的气体。

④目前人造肺的气体容量是10升。

人造肺发明者之一松田法明认为,如果想把这种人造肺推广到市场上的话,那么其气体容量只需5升就可以了。

海洋生物学家路易斯·威尔说:

“人造肺的发明意味着人们在潜水的时候可以轻捷多了,用不着再背上笨重的氧气筒。

在浅水中,带着人造肺的潜水者想在水中呆多久就可以呆多久。

”但英国阿伯丁海洋实验室的海洋学家麦克·布莱恩对人造肺在深海商业潜水、比如说海底矿藏开发中的用途并不感到那么乐观,因为在海洋一定的深度,由于压力的关系,氧气变成毒气,危害人体健康。

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另外一些人担心人造肺在娱乐潜水中的运用会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后来,海洋旅游资源已经受到过多业余潜水者的威胁。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因为潜水游客过多而受到危害。

红海的珊瑚因为水下游客过多而受到破坏,现在不得不把游客限制在一定的海区内活动。

不过,只要善加利用,相信这项新发明也必将能造福人类。

9.人造肺和鱼获得“氧”的方式一样么?

请分别阐述。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早稻田大学科研小组已经发明的人造肺即将投入商业使用。

B.通过模仿海洋动物的呼吸方式发明了人造肺。

C.如何设法获取海水和空气中的氧是人造肺模仿海洋动物呼吸的关键。

D.大堡礁和红海的珊瑚受到了破坏和人造肺的发明有一定的关系。

11.人造肺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12.③、④段的文字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

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

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

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

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

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

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

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

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

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

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

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

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

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

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

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

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

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

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

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

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

“娘,那玉心佩呢?

”奶奶不言语。

母亲说:

“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

“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

”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3.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①____→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奶奶珍藏着玉→病中思念爷爷→②______

14.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15.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16.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文字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17.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七、选择题

18.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C.吴伯箫用《灯笼》传达孩子心性,回忆往昔经历,流淌乡情民俗,引述历史名将,传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跳出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D.《傅雷家书》辑录了杰出的翻译家傅雷与他儿子的往来书信,展现他教育孩子的独特见解:

待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八、填空题

19.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作品30余种,代表性的是罗曼·罗兰的_____。

《傅雷家书》作者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

九、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

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君子好逑胡为乎中露挑兮达兮气蒸云梦泽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逑、兮、蒸、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2.

(1)驻qì

(2)示例:

你能够仔细地瞧瞧辛劳的黄牛,像它们那样脚踏实地。

【详解】

(1)驻足:

意思是指停住脚步的或立足。

小憩(qì):

是一个动词,指小小的休息一会儿;稍作休息。

(2)仿句要求:

句式相似,内容相关。

句式:

你能够仔细地+动词(叠词)+偏正短语(五字),像他们那样+四字短语;内容上是突出某动植物的好的品质。

示例:

你能够仔细地看看英勇的雏鹰,像它们那样勇敢无畏。

3.

(1)C

(2)《游子吟》孟郊

【详解】

(1)本题考查诗句分析。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句话写出了雪后美景,用春花比喻冬雪,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中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

故选C。

(2)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子在读书,老妈妈在穿针引钱缝补衣服,因此可以确定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4.C

5.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美好事物(意中人、美好爱情、幸福生活)。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美好事物,(感情)执着专一。

【分析】

4.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

C.“绝望情绪”理解错误。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意中人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结果是渺茫的,但不是绝望的。

故选C。

5.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阅读全诗,抓住重点诗句分析。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

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于是“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溯洄”“溯游”写出了主人公为了见到意中人,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执着地追求。

由此也可以看出主人公感情专一,不怕艰难险阻,拥有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6.以……为乐;对……感到高兴弯曲,翻卷搭桥,架桥越过,经过

7.

(1)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我心里很是高兴。

(2)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8.甲文:

谭水清冽,水声悦耳;乙文:

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分析】

6.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注意: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卷”,动词,翻卷;“桥”,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搭桥;“逾石”,越过石头。

7.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闻,听到;如,像;鸣佩环,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乐,以……为乐;对……感到高兴。

(2)摇;这里指吹动;巅,山巅,这里指树梢;韵,指风动草木的声音。

8.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语句,分析概括。

甲文中“闻水声,如鸣佩环”表现出小潭水声悦耳;而“水尤清冽”表现出潭水清凉。

乙文中“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表现出泉水鸣声多变;而“清深多倏鱼”表现出泉水清澈幽深,水清得可以看到潭中的小鱼。

作答时,需围绕“水声悦耳”“清澈”等关键词阐述。

综合上述分析,概括答案。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乙: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

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

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

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

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

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

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

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

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9.不一样;①鱼类是通过它的特殊器官把氧气直接输入血液。

②A.人造肺是通过血多超细纤维管;B.将溶解在海水中的氧分子变成可供人呼吸的气体;C.再通过嘴上的呼吸送入肺中。

10.B

11.带着人造肺的潜水者可以像鱼一样在海里畅游。

12.逻辑顺序(由特点到功用)。

【分析】

9.

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和概括。

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

第③段“跟鱼类把水中的氧气直接输入血液中有所不同的是”可明确人造肺和鱼获得“氧”的方式不一样,并且得知鱼获得“氧”的方式是:

把水中的氧气直接输入血液中。

结合“人造肺是通过嘴上的呼吸器把氧气送入人的肺中的。

从海水中提取氧气的过程是通过成千上百根由特殊复合材料制成的管壁极薄的超细纤维管来实现”可提炼概括人造肺获得“氧”的方式。

10.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A.有误,根据第③段“预计这种人造肺的第一个原型将在3年内研制成功,在5至10年内投向市场”可知,“已经发明的人造肺即将投入商业使用”理解有误;

B.结合第③段内容分析,“通过模仿海洋动物的呼吸方式发明了人造肺”理解正确;

C.人造肺模仿海洋动物呼吸的关键是什么,文中并没有涉及此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D.结合第④段“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因为潜水游客过多而受到危害。

红海的珊瑚因为水下游客过多而受到破坏”分析,大堡礁和红海的珊瑚受到了破坏原因是潜水游客过多,不是跟人造肺的发明有关;

故选B。

11.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

根据第④段“人造肺的发明意味着人们在潜水的时候可以轻捷多了,用不着再背上笨重的氧气筒。

在浅水中,带着人造肺的潜水者想在水中呆多久就可以呆多久”分析,人造肺最大的作用是潜水者可以带着人造肺在海里像鱼一样畅游。

12.

考查说明文顺序的理解。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说明顺序,第③段主要说明了人造肺获得“氧”的方式特点;第④段主要说明了人造肺在潜水时的作用以及在深海商业潜水中出现的问题和担心人造肺在娱乐潜水中的运用会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后来。

先介绍人造肺的特点,然后再介绍其功能及弊端,这是运用了逻辑顺序。

13.奶奶摘艾叶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14.①一个“流”字写出了山茶遍野,茶叶呈现红色,写出了叶嫩,充满生机的情态。

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

15.表现了奶奶娇羞的神态(答“娇羞的样子“也可);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16.C

17.“淸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地做出了艾叶饼。

”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

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分析】

13.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

从第②段的“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可概括出,奶奶摘艾叶;从第③段的“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相关语句可概括出,奶奶教我磨面做饼;从第⑤段的“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

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可概括出,奶奶给我压岁钱、奶奶珍藏着玉;从第⑦段的“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可概括出,奶奶病中思念爷爷;从第⑧段的“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可概括出,奶奶始终也没有说出玉心佩的去向。

据此进行作答即可。

14.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一个“流”字,化静为动,让描写的景色更加生动,灵动地写出了茶叶的红和嫩,具体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2)“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三句结构相同,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联系文章要表达的情感可知,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15.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分析能力。

从上文第⑤段中的“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可知,“外人”指的是爷爷。

“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奶奶在病中,仿佛听到了爷爷的竹笛声,表现了她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从奶奶的这句自言自语中可推测出,奶奶说这话时,是想到了爷爷和她相恋时的场景,因此神态应该是娇羞的。

16.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她已经把玉心佩卖了,给孩子们换成了米面,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故选C。

17.

本题考查文章伏笔及其作用。

第⑥段的“淸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地做出了艾叶饼”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为后文第⑧段“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18.B

【详解】

B.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

故选B。

19.《约翰·克里斯朵夫》如何教育孩子

【详解】

(1)傅雷翻译的作品,代表性的有: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

(2)《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