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73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docx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

《高等教育学》课程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

1.国外高等教育的演变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雅典开办创立的学园,是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

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意大利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学(欧洲大学之母),与英国的牛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并称为欧洲四大文化中心。

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教师主导的大学。

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后,一些中等学校逐步成为大学教育的预备机构,中等教育开始和高等教育衔接起来。

柏林大学确定了“学术自由”和教学与学科统一的办学方针,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出现多样化和形式复杂化。

例如各种形式的专科层次教育被纳入高等教育,在传统的高等教育形式之外,又出现了“函授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非正规大学。

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商代的“右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春秋战国时代,齐桓公的“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中心;秦朝时,教育制度被破坏;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设立了太学,后期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隋朝,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度”;唐朝设有“六学二馆”——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二馆为崇文馆和弘文馆。

宋朝时,书院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开始流行。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端于清末,1862年的京师生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戊戌变法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

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设立中西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

1898年,光绪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提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四)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的了解高等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2、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4、有助于高校教师有专业化发展;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反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教育为政治服务主要体现在四个基本方面: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美国高等教育分权管理、法国集权管理,我国两级管理、省级统筹)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目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高等教育一方面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能动地作用于政治。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实现其政治理想。

1.通过传播政治观点、思想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2.通过培养政治、法律、管理等专门人才服务于政治;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起着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同样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高等教育主要通过培养高层次的、素质良好的人力资源和开发知识的创新,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的形成、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岗位类型和专业结构的形成、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的区域分布;)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高等教育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传递和积累而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3.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高等学校部门本身便是文化意义上的机构,因此,它决不只是消极地接受文化的影响,而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来影响和反作用于文化。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高等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3.高等教育具有选择和净化文化的功能;4.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1.18世纪以前建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

2.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第二个职能——发展科学始于柏林大学的建立。

1810年德国人洪堡创办柏林大学。

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

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

赠地学院从产生之日起就摆脱了欧洲大学的办学模式,走向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道路。

威斯康星大学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功能。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首先,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客观需要;其次,服务社会也是现代高校的自身发展的需求。

服务社会是现代社会和高校相向而行的结果。

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践发端于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

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类型包括:

第一,教学服务;第二,科技服务;第三,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4.文化创新是现代高校职能的新拓展;

高校在创新文化方面具有制度优势、人力优势、资源优势。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高等教育目的概述

一、概念及性质

(一)概念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把高等教育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关系: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教育目的反映了社会和时代对培养人的共同要求,它是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总目的,而高等教育目的则是依据总的教育目的,从高等教育实际培养任务出发制定的。

我国对教育目的由明确的规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二)性质

高等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

从本质属性上讲,高等教育目的既具有主观性的一面,也具有客观性的一面。

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2.高等教育目的受社会现实的制约,又具有客观性。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体系结构

(一)高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1.教育方针的概念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具有方向性、实践性、时代性和法令性的特点。

2.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教育方针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基本内容包括: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教育方针必须反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反映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并以此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教育方针要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最基本的规定。

(3)教育的实施途径。

实施的途径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

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的。

(二)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不同情况而制定的有关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特殊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和所有接受高等教育者提出的普通要求,是最终的结果,带有总括性、抽象性的色彩,一般是不能测量的。

2.高等教育目标是国家围绕着高等教育目的展开的对某类高校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是阶段性结果,带由操作性、具体性的色彩,一般是可测量、可验证的。

(三)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制定的对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具体规格。

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层次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三个基本方面。

(四)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指为高校为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程体系和每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这种结果应该是可以用“特定的可观察的学生行为来标识”的,课程目标是落实专业目标的手段。

三、高等教育目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导向作用;调控作用(宏观和微观);评价作用;激励作用;选择作用;

 

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方针

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教育方针具体内涵的阐释: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

建国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达方式略有变化,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没有发生变化:

1.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我国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其理论要点如下:

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看人全面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再次,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页离不开所处的群体。

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

最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二、全面发展教育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

这些组成部分既是相互独立,各有特殊任务,又是辩证统一的。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其整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除在思想上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外,还要在行动中注意以下三个途径:

1.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的基本途径。

尽管高等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教学的主阵地不可放弃。

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四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两种教育价值观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主要观点

社会本位主义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以柏拉图和孔子为代表。

而个人本位价值观则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以中国:

老子、蔡元培、梁启超,西方:

亚里士多德、卢梭、斯宾塞等为代表。

(二)如何看待“社会本位主义”与“个人本位主义”

1.这两种价值观观察高等教育的视角不同;2.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3.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教育目标观

(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

  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一种通才教育,直到近代,西学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才演变成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二)通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它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

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

它也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其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

再次,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纵观历史,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近代以来主要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知识性之争。

一般而言,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通才教育;反之为专才教育。

(三)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

  两者走向融合的现实背景是:

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转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转才教育相结合。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三、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两种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

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展为主的日本模式。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就遵循的原则

  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四、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

(一)高等教育平等

  1.对教育平等的不同理解:

(1)教育平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2)教育平等与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3)对教育平等概念的不同解释往往影响着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2.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是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是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二)高等教育的效率

世界银行把教育效率分为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率。

内部效益:

指某一教育系统用尽量减少浪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

外部效率:

指一般教育同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学校同就业机会的关系,即学校和教师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做什么,以及学生所学知识就业后能否运用。

该定义既反映了教育内部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又反映了教育与社会、个人的关系。

它涉及了一下几个方面:

1.是否浪费(可能出现退学、留级等),浪费必然造成效率低下。

2.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理想,学习成绩不理想则必然是低效率的。

3.学生所学是否有用。

数量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有效率可言。

(三)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间的关系

1.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

高等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社会活动。

有限的投入从事一项昂贵的服务活动,就必然出现高等教育的效率问题。

首先:

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其次:

对谁受教育要有所选择。

选择的目的是减少浪费(如避免留级、退学),也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再次,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求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

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总是处于矛盾之中,此消彼长。

(2)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

高等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一部分,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而效率又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也是人们所不懈追求的。

平等与效率在一定条件下相抵触,但从根本上说两者是统一的。

首先:

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

没有质量,高等教育的平等只能是形式上的。

平等的最终实现绝不能离开质量这一前提。

其次:

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方面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合作是实现理想效率的关键。

最后,人类之间的竞争是由人类所特有的自觉性来支配,并通过理性的协调与合作而实现的。

所以,人类社会追求的效率本质上离不开平等。

2.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第一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第二是指在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做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

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再次,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

这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最后,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

第三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学制的概念及其演变

高等教育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高校的系统,它包括:

学校的类别、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如下:

(1)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学制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学制的建立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4)学制的建立受本国学制传统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

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以意大利为代表。

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以法国为代表。

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该模式主要出现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以澳大利亚、德国等为代表。

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以日本和美国为代表。

(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

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三个层次:

(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

三、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主要分三个层次:

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二)我国成人高等学校的基本类型:

1.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4.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5.其它,包括教育学院和中小学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学位制度的合理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高低的一种标准。

一、学位制度的由来

学位制度就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二、现代世界各国学位制度的概况

三、我国的学位制度

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教育部颁布了《学位分级细则》。

规定学位名称分为文、理、法、教育、农、工、商七科。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并没有学位制度,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标志着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正式确立。

(一)我国学位的级别和标准

我国的学术性学位,按学科门类分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13类;设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类别。

(二)我国学位的授权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

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学位管理工作。

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三)我国学位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我国现行学位制度的存在的问题:

(1)学位等级结构不完整;

(2)学位类型不全面;(3)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发展不平衡;(4)行政权力对学位管理影响过大;(5)学位点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地区间差异过大;(6)专业学位中“专业”特色不强;(7)研究生占比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8)高级学位“含金量”日趋下降;

2.解决对策:

(1)设立副学士学位,完善学位体系。

(2)顺应社会需要,调整学位类型。

(3)重视学术性与专业学位的协调发展;(4)加强学位管理和评估,重塑学术权威;(5)加快西部地区学位建设,协调区域发展;(6)突出专业特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7)在研究生扩招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

第三节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一、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招生制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

二、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新进展

(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1.扩招:

大众化进程加快;截止2002年秋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5%,进入大众化教育;

2.一年两次高考:

考生机会增加;

3.3+X与高考内容的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4.网上录取:

防范高等学校招生腐败;

5.放宽限制:

拓宽终生教育渠道;

6.收费与助学贷款:

兼顾公平与效率;

7.自主招生试点:

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

(二)加快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

1.经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2.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

三、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走向

未来的招生制度突出以下特点:

(一)公平;

(二)公开;(三)科学;(四)多样与灵活;(五)突出能力、重视素质;(六)完善学费与助学贷款、奖学金等制度,保证优秀考生入学。

四、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现状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