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436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5)《孙权劝学》中表示劝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晚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杨花”比作“雪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2分)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象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父女把A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A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

刘四爷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

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

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

(1)“A”是刘家父女办的车厂,应填(厂名),文中的“赃物”是指。

(2分)

(2)“引经据典”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把文中画线的句改为反问句。

(2分)

(4)请结合语段回答。

(6分)

①通过上述语段可以看出刘四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语段重点交待了祥子有关祥子的一件什么事?

3.某校七年级

(1)班正在开展以“走近民俗,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3分)

(1)班委会想针对同学们给家乡民俗活动的了解程度做一个调查统计,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再设计两个调查项目。

(3分)

示例:

节日名称及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刘为本次活动写了一则校园新闻报道,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6分)

近日,七

(1)班开展了以“走近民俗,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A】不仅本次活动会场布置独具文化特色,而且环节设计也紧扣主题。

同学们为了本次活动能顺利开展,都积极地健言献策,参与热情高涨。

【B】本次活动增长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①语段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②画线句子【A】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放在“”后面。

(2分)

③画线句子【B】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改为“”。

(2分)

(3)活动结束后,请你代表班委会说一段结束语,其中要引用一句古诗(不超过80个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不愿让风吹大了孩子(21分)

淑洁

①2018年,一篇名为“风吹大的孩子”的文章,感动了无数网友。

这是一封医生写给五岁女儿的信,内容字字戳心。

文章的作者畅涛,是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脑外科医生,妻子王莉也在医院工作。

②2012年11月22日,畅涛的女儿豆兵出生了。

妻子产假一结束,她的父母就从青海赶来照看外孙女。

老两口对女儿女婿说:

“你们安心工作,我们会把豆兵照顾好。

”岳父岳母的话,让畅涛非常感动。

夫妻俩商定:

周六和周日,哪怕再忙,也要自己带孩子,让老人好好休息。

③可是,无数个周六、周日,夫妻俩都会被单位叫去加班或做急诊手术,根本没法陪伴孩子。

一个周日晚上,王莉对畅涛说:

“今天有个病人刚住院,病情比较严重,我不放心,去看看他。

”畅涛点头说:

“去吧,我陪着豆兵。

”但王莉刚走一会儿,畅涛就接到单位电话,说有急诊手术,让他赶紧过去。

④畅涛立即打电话给妻子,让她赶紧回来陪孩子。

可王莉说:

“我还有要紧事,回不去!

”平时两位老人帮忙带孩子已经很辛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休息。

他实在不忍心大半夜打扰岳父岳母,只好把女儿带到医院,交给护士照看,自己则赶紧去给病人做手术。

⑤2017年,王莉被单位派到北京进修一年。

整整一年,王莉只回过四次家,每次不超过两天。

11月22日,王莉赶回来为豆兵过生日。

豆兵看到妈妈的一瞬间,突然大哭起来,她抱着妈妈一个劲儿地恳求:

“妈妈你别走,你别走,我想你!

你留下来陪我,好不好?

”畅涛和王莉流泪了,他们不知如何解释,只能抱着女儿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⑥自从妈妈去北京进修后,豆兵更加依恋爸爸。

每次畅涛出门上班,豆兵总是追着他问: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一次,畅涛去上班,豆兵不让他换鞋。

他对女儿说:

“豆兵乖,爸爸要去挣钱养你呀。

”谁知,豆兵掏出自己的两百元压岁钱塞给他,说:

“爸爸,我给你钱,你就不用去上班了。

⑦孩子是不是懂事太早?

渐渐地,畅涛发现豆兵变了。

⑧一天晚上,畅涛哄豆兵睡觉。

豆兵却对他说:

“爸爸,你去小房间睡觉吧,我一个人睡。

”畅涛听了特别失落,他问豆兵:

“你不爱爸爸了吗?

”豆兵说:

“我当然爱你啊,可是你骗我的时候,我就不喜欢你了。

⑨女儿的话一下刺痛了畅涛。

“爸爸一会儿就回来”这句话,他跟女儿讲了无数次,可是从没兑现过,女儿心里会多么失望。

畅涛多想告诉女儿:

爸爸每次都想尽快赶回来,爸爸不是故意骗你的!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爸爸妈妈更爱你的人。

但是,爸爸妈妈穿着这一身白大褂,就不能只为你一人遮风挡雨

⑩双医家庭的孩子身处特殊环境,就像被风吹大的孩子,他们必须像小草一样顽强生长,不娇纵,且自律,最终才可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⑪2018年3月8日晚上,畅涛拿起手机,把一直想写给豆兵的信写了出来,一气呵成,写了一千多字,然后发到朋友圈。

他写道:

“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被窝里做着香甜美梦的时候,五岁的小家伙已经在当医生的父亲催促下不到两点就起床了,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当医生的妈妈在医院值班,当医生的爸爸也要去医院加班做急诊手术……当别的孩子哭着闹着要看奥特曼连环画的时候,五岁的小家伙却拿着爸爸的那本非医学人士‘不忍直视的《人体解剖学》翻得起劲儿……”

⑫没想到,这封信很快就被两百多位医生和护士朋友点赞、留言、转发,很多人直呼,这封信说出了医务工作者的心声。

⑬畅涛把这封信读给豆兵时,豆兵一直趴在他怀里安静地听。

听着听着,豆兵哭了,她说:

“爸爸,我终于知道,你和妈妈一直是爱我的。

⑭畅涛说:

“我想通过改变和努力,让豆兵不再是那个‘风吹大的孩子,而是一个被父母陪伴着,在爱中长大的孩子。

(2019年2期《读者》,有改动)

4.你是如何理解题目“不愿让风吹大了孩子”的?

(4分)

5.从叙述方法来看,第②段至第⑨段属于,其作用是

(4分)

6.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4分)

(1)谁知,豆兵掏出自己的两百元压岁钱塞给他,说:

“爸爸,我给你钱,你就不用去上班了。

(2)双医家庭的孩子身处特殊环境,就像被风吹大的孩子,他们必须像小草一样顽强生长,不娇纵,且自律,最终才可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7.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畅涛夫妇是怎样的人?

(4分)

8.当你看到畅涛父妇的事迹后,请你在文后跟帖留言。

(不超过50字)(5分)

【二】_________________(19分)

●刘非凡

①刚放寒假,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我到北京某书院学习书法。

②在那里,我很快乐。

如果把混沌的社会比成大熔炉,那么那里就是天堂。

我逃离了每天繁重的学习负担,来到了这里学习书法。

③书院有和蔼的院长,有快乐的伙伴,还有我挚爱的刘老师。

④第五天的书法课上,我无精打采。

刘老师过来揽住我的头,问我:

“想家了?

”然后紧紧地拥了拥我。

我似乎闻到了妈妈的味道,顿时,眼泪流了下来。

刘老师把我带到她的宿舍,给我讲了几个小故事,还对我说:

“没关系啦,你看我一年才回一次家,也想家啊!

但是我们要学会坚强,我们不能哭。

”听了刘老师的话,我重振精神,回到教室,凝神静气,继续练习书法。

⑤刘老师经常给我们带一些水果,最常带的是枇杷。

有一次,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枇杷,一边不解地问:

“刘老师,你怎么总给我们带枇杷呀?

”刘老师说:

“枇杷味淡,回味甘甜。

如同书写我们平淡的一生——虽无波澜,但越到后面,越是甘甜、幸福。

”噢,枇杷原来有这么深刻的含义!

以后吃它的时候,我就带了几分敬意。

⑥后来的日子,老师还会给我们带一些枇杷吃。

⑦我沉浸在枇杷一样平淡日子里,一直到我们走的那一天。

我收拾好行李,含着泪水向刘老师挥了挥手,刘老师揽住我的肩膀,在我耳边轻轻地说:

“加油,你能行!

”刘老师哈气如兰,胳膊用力,我的心底涌上一股暖流。

⑧车启动了,我将头伸出车窗,看着她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消失。

⑨回家整理行李,书中掉出一张印着枇杷的明信片。

我好奇地拿起来看,原来是刘老师给我悄悄放的小纸条:

“十天的读书和练习书法,我发现了你的聪慧、坚强。

你的确非凡。

以后的日子里,你要对得起你的名字——非凡。

”读着刘老师亲切的话语,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哗地涌出眼眶。

我任眼泪流出,在模糊的泪眼中,我仿佛又看见了刘老师,她站在窗边对我们说:

“枇杷味淡,回味甘甜。

⑩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我又一次投入紧张的学习中。

每当我感到疲惫时,就会想起在书院的欢乐生活,想起刘老师,仿佛嗅到枇杷的味道。

特别是当我学习厌烦时,我会想到那个枇杷味道的冬天,想到刘老师教给我的坚强、勇敢。

这时候,我会感觉我的内心充满力量,于是长舒一口气,继续我的学习。

⑪枇杷味淡,回味甘甜。

(2019年2期《美文》)

9.为什么“我”觉得某书院是“天堂”?

(2分)

1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6分)

事件

影响

刘老师鼓励“我”坚强

吃枇杷时有了敬意,对生活有了感悟

分别时鼓励“我”并送“我”明信片

11.第⑤段中“枇杷原来有这么深刻的含义”,其中“深刻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4分)

1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的?

(3分)

13.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4分)

【三】孙权劝学(15分)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5分)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4)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

(5)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说明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吕蒙才略有惊人进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16.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17.请以《,我赞美你》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从“家乡”“行道树”“青春”“朋友”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100

200

100

参考答案

一、1.

(1)①何人不起故园情②独坐幽篁里③凭君传语报平安④草树知春不久归

(5)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6)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

(1)人和祥子卖骆驼所得并准备寄存在刘四爷处的三十块钱。

(2)指刘家父女的办法很有权威,在车夫与车主中口耳相传。

(3)老头子又怎能不放心?

(4)①精明老练,善于算计

②把卖骆驼的钱存在刘四爷那里。

3.

(1)示例:

①节日的风俗②与节日有关的故事、诗歌。

(2)①健言献策建言献策②不仅本次活动③增长增强

(3)示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走近民俗,寻找民族文化之根,重塑民族文化自信,为传统文化的传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二、

【一】不愿让风吹大了孩子

4.畅涛夫妇都是医生,平时忙于工作,很少陪孩子;孩子就像风吹大的,夫妇俩心感愧疚,决心“通过改变和努力,让豆兵不再是那个‘风吹大的孩子,而是一个被父母陪伴着,在爱中长大的孩子”。

这体现了畅涛父妇忙于工作和照顾孩子的矛盾心情。

5.插叙交待了“风吹大的孩子”的文章感动无数网友的原因和背景

6.

(1)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表现了豆兵对爸爸的无限依恋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一方面表现了双医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陪伴和爱护的事实,另一方面表现了双医家庭孩子的成长需要的重要条件。

7.忠于职守、忘我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却又十分疼爱孩子的医护工作者的形象

8.示例:

畅涛、王莉,不愧“白衣天使”的称号,一切有良知的人们会感激你们;但也请你们照顾好可爱懂事的小豆兵。

【二】

9.①“我”逃离了每天繁重的学习负担,可以学习自己喜爱的书法;②书院有和蔼的院长,有快乐的伙伴,还有我挚爱的刘老师。

10.①重振精神,继续练习书法;②刘老师带枇杷给我们吃并讲解其奥义;③深深被感动,内心充满了力量。

11.枇杷味淡,回味甘甜。

如同书写我们平淡的一生——虽无波澜,但越到后面,越是甘甜、幸福。

12.一语双关,内容上既说了枇杷的味道,又说了在某书院学习书法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呼应前文,强化了作者的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以枇杷味喻生活味,委婉含蓄,又让人回味无穷。

13.枇杷味的冬天枇杷是文章最主要的“道具”,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紧密相关,是文章中心寄寓所在;“冬天”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以此为题,简洁且意蕴丰富。

【三】

14.

(1)当道,当权

(2)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3)到,等到(4)才敢和谋略(5)擦拭他15.

(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长兄知道这件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16.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7.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因此愿与他“结友”。

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

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三、1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